“小火车”新开法,踏上语文快车道张华芬

“小火车”新开法,踏上语文快车道张华芬

张华芬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屯田小学262704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无论是教生字还是读课文,大多喜欢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进行。其现场效果好,而实际收到的效率并不理想。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发现:每当教师手一挥,学生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开火车”,声音响亮,语速快,课堂节奏也很紧凑,气氛热烈,感觉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得非常好,似乎不需要再教下去了。

但是当我们再次回头读,却发现学生读得磕磕绊绊;跟随读,也只是亦步亦趋。在之后的课堂上,我仔细观察学生“开火车”的情况,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学生在“开火车”时仅仅是简单的“鹦鹉学舌”,根本没有细心聆听正确的读音。有些学生即使听到了正确的读音,也没有用心记忆,所以到了重新再读时,对字音又回到了迷茫的状态,从起点到起点,从原点到原点,就地盘旋,没有进展。

语文课上的“小火车”新开法,赋予了一个个新颖的名字,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强烈兴趣,更赋予了新的内涵,使学生在“开火车”时能够做到心、脑、口并用,使用起来更加行之有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小火车”的几种新开法使学生受益多多,具体做法如下:

一、我是“列车长”

小学生充当“首领”的欲望非常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每一个学生担当“列车长”。可打破按座位接力的传统模式,由学生在班级随机指名回答。

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由教师向一位学生提问,该生回答完毕,即担当“列车长”,在班级内指名另一位学生进行同主题的问答,再由回答的这位同学担当“列车长”,指名第三位学生交流……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问答的难度并不大,每个孩子都想成为被指名的“列车长”。这样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频度,增加了生生互动的机会,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二、我是“列车乘务员”

“开火车”不是单纯的机械训练,我把它看成是一种游戏式的互助学习活动,在学生的愉快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学生质疑问难这个环节,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大多是老师解决,其他同学置身事外。为此,我面向全体同学招募“列车乘务员”,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大提高了。

学习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一个学生提问:埃斯内尔为什么要把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

学生甲:是为了让肖邦永远不忘祖国。

学生乙:是为了让肖邦永远不忘人民。

学生丙:是为了让肖邦不忘家乡。

学生的问题迎刃而解。争当“列车乘务员”,积极为同学排忧解难,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且相比老师的讲解学生更易接受,效果好得多。

三、我是“列车维修工”

在进行“开火车”活动时,我给不参与游戏的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让他们担当“列车维修工”,从而使他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有事可做。活动前我对学生说:“让我们看看这列火车开得好不好,如果出现了问题,哪位列车维修工能帮助他们?”学生得到这样的任务,都会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因为他们挑别人毛病的本事还是不小的。利用他们小小的弱点激发强烈的参与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四、双轨列车

课堂上全体学生“开火车”,虽然面向全体,但有时过于浪费时间,不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此,我采取了“双轨列车”的活动方法,打破以往开火车的“一个接一个”变成“两个接两个”,效率瞬间提高。同桌起立,共同读词语或句子,对他们的注意力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训练面也扩大了。如果一个班分成四组,只需进行两轮就完成了一半学生的训练,剩下的一半可以其他方式进行,这样在形式与训练面上都能提高效益。

五、列车越野赛

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挑选人数相当的两个小队进行“开火车”比赛,美其名曰“列车越野赛”。赛前先进行一定的激励,学生个个摩拳擦掌,斗志高涨,连发言的声音也比平时响亮。其余的学生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注意力也不知不觉被吸引过去了。

六、火车接龙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以对话为主题的内容,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课,教学母亲和女儿的对话,变相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与身后的同学进行对话问答,一人扮演母亲,后边的一人扮演女儿,回答完毕后继续向后提问,以此类推。这样的训练虽沿用了“开火车”的形式,却赋予了新的交际内涵,学生在进行人物对话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能力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

语文课上的“小火车”新开法推行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活跃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小火车”新开法正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呼啸奔驰,语文教学正沿着这列“小火车”的新轨道,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标签:;  ;  ;  

“小火车”新开法,踏上语文快车道张华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