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紧接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螺栓,刚度,球轴承,滚珠,轴向,轴承,单元。
预紧接触论文文献综述
贾兆虎,刘斌[1](2019)在《预紧力作用下受拉层合板孔边接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紧力作用下受拉复合材料层合板连接件的孔边受载情况发生变化,对结构承载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以单钉双剪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孔边不同区域的接触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对预紧力影响下的单钉双剪板孔边应力进行求解,获得了不同预紧力下孔边面内接触应力沿孔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预紧力增加在连接孔的孔边接触区、过渡区和大部分非接触区,面内应力水平不断降低,但在孔的160°到180°的非接触区孔边应力取值出现一定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10期)
伍彦斌,黄方林[2](2018)在《预应力筋张拉与锚固分析的接触-预紧单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效应,提出预应力钢束张拉和锚固模拟的接触-预紧单元模型。建立孔道实体与混凝土梁体布尔运算并控制划分得到钢束与孔道的一致网格后,调整节点坐标系,在钢束节点与孔道节点之间建立法向点-点接触单元模拟接触、摩擦和滑移等相互作用,在钢束张拉端与锚板之间建立预紧单元并采用多荷载步加载模拟张拉和锚固过程。以空间曲线钢束算例分析表明,与传统锚固损失估算的面积试算法相比,接触-预紧单元模型计算得到的锚固损失最大相对差约5.0%,具有较高的精度;与传统预应力效应分析的约束方程-初应变法相比,接触-预紧单元模型中钢束呈整体受力特征,更符合预应力钢束的实际工作状态。(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钦军伟,刘小华,陈曌[3](2018)在《基于螺栓与螺孔非线性接触模型的预紧应力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某核电站稳压器人孔法兰螺孔损伤返修的案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使用非线性接触单元,计算了人孔法兰螺栓螺孔及增加钢丝螺套预紧后的应力变化,对比了螺栓预紧时的受力状态,分析了其应力分布,为螺栓与螺孔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8年09期)
汪远远,祖莉,黄金宝,周长光,欧屹[4](2018)在《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与接触刚度波动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滚珠丝杠副刚性的一次测量只能测得一个位置处刚度,需进行多次测量才能获得有效行程内的刚度波动情况,且每次测量需要拆卸和调整测量装置,耗时耗力。由于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测量是空载扭矩,在测量行程中,螺旋升角和接触角是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同时在刚性测量中,轴向载荷的加载对螺旋升角和接触角的影响非常小,可以简单、快速获得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不同位置处接触刚度值波动情况,对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的滚珠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预紧力与接触刚度的关系式,结合滚珠丝杠副预紧力与摩擦力矩平衡方程,建立关于摩擦力矩的接触刚度数学模型;使用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试验台对两种不同型号的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进行摩擦力矩测量;在滚珠丝杠副静刚度试验台上对以上两件滚珠丝杠副进行静刚度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的轴向载荷<23/2倍预紧力时,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的接触刚度与摩擦力矩的1/3次方成正比;可通过测量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行程内的摩擦力矩来反映不同位置处接触刚度的波动情况。(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1期)
张振强,王东峰,李凌鑫,李东亚,张伟[5](2018)在《非等接触角球轴承组配刚度及预紧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计算问题,在得到单套轴承预紧力与刚度的基础上,利用轴承载荷、位移和刚度的相互关系来确定非等接触角轴承进行组配时的预紧力和刚度。(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8年02期)
马小杰[6](2017)在《天线扫描驱动机构角接触轴承的精密预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线扫描驱动机构作为整个卫星遥感系统的核心部件,而驱动机构中的角接触轴承则是保证其高精度运行的关键零件,角接触轴承的可靠性对整个卫星系统的可靠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轴承的高可靠性要求,轴承装配时必须施加合理的预紧力,并且保证装配过程中无外力冲击。天线扫描驱动机构角接触轴承通常采用背对背的安装形式以提高轴承刚度,通过修配内、外隔套进行定位预紧。基于此,本文对天线扫描驱动机构角接触轴承的精密预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专用设备对预紧量精确测量后修配内外隔套,最后进行轴承装配的轴承精密预紧方案。为保证预紧量的测量精度、提高测量效率、增强可操作性,本文利用一套自行设计的预紧测量专用工装及一台根据角接触轴承预紧特点研制的电子压装机组成了一套预紧压装设备。利用该设备可对任一轴承在任一轴向预紧力作用下的轴向位移进行精确测量,测量精度达0.001mm。在轴承装配过程中,亦可利用该设备均匀的施加装配压力。为了得到准确的修配量,本文建立了一套模拟轴系,并借助尺寸链关系推导了轴系内、外隔套的修配量计算公式,为了保证修配精度,进一步给出了修配方案。文章最后以上海航天某研究所天线扫描驱动机构产品中常用轴承71807C、71905C为例,分别通过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及预紧压装设备测量叁种方式获得轴承在不同预紧载荷作用下的轴向位移以验证该预紧压装设备测量的准确性,最后在实际测量的基础上,按尺寸链关系修配轴承内、外隔套,完成轴承装配,以实际轴系的运转验证了上述精密预紧方案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6)
魏宗平[7](2017)在《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静刚度灵敏度与可靠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滚珠丝杠副接触静刚度可靠性分析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参数,对其不确定性建模、可靠性分析和分析参数的变化对刚度的影响等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传统的评估滚珠丝杠副静刚度可靠性时,通常假定结构参数和材料性能参数等为随机变量,但是工程实际中往往由于数据信息缺乏,很多情况难以给出分布参数的精确值。因此,将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有关的结构参数的误差或不确定性利用区间模型来描述,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弹性变形区间模型,提出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变形灵敏度分析区间方法,并依据滚珠丝杠副接触静刚度失效准则,建立起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静刚度非概率可靠性模型。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评估了其接触刚度的可靠性,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及载荷的变化时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变形的灵敏度,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7年11期)
杜静,代学良,杨显刚,金鑫,周云鹏[8](2017)在《螺栓预紧力对大型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用超单元法模拟滚珠-滚道接触,用等效梁法模拟螺栓,得到大型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有限元简化模型,再与不加螺栓有限元算法以及理论算法对比,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并利用此方法分析螺栓预紧力对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均布螺栓预紧力的增加,滚珠-滚道最大接触载荷先降低后小幅增加;非均布螺栓预紧力使滚珠-滚道接触载荷波动加剧;内、外圈螺栓预紧力差异使上、下排滚珠-滚道接触载荷差异增大。(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杨兵华,张振强,权超健,张浩洋,王秉楠[9](2017)在《不同接触角轴承组配的预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不同接触角轴承的组配及预紧方式,分析了外载荷对组配轴承组轴向位移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外载荷与预紧力的关系,为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及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7年07期)
刘兰波,鹿昌剑,苏永胜,李勇[10](2017)在《角接触球轴承预紧测量设备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角接触球轴承预紧的重要意义和现在工程中常用的预紧测量方法,接着主要就预紧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工作原理、主要组成、测量仪器特点、定位方式和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校准结果表明,输出预紧力大小范围满足(0~500)N,压力精度为±0.5N,满足预定设计指标,能够满足多种规格角接触球轴承预紧测量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7年06期)
预紧接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准确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效应,提出预应力钢束张拉和锚固模拟的接触-预紧单元模型。建立孔道实体与混凝土梁体布尔运算并控制划分得到钢束与孔道的一致网格后,调整节点坐标系,在钢束节点与孔道节点之间建立法向点-点接触单元模拟接触、摩擦和滑移等相互作用,在钢束张拉端与锚板之间建立预紧单元并采用多荷载步加载模拟张拉和锚固过程。以空间曲线钢束算例分析表明,与传统锚固损失估算的面积试算法相比,接触-预紧单元模型计算得到的锚固损失最大相对差约5.0%,具有较高的精度;与传统预应力效应分析的约束方程-初应变法相比,接触-预紧单元模型中钢束呈整体受力特征,更符合预应力钢束的实际工作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紧接触论文参考文献
[1].贾兆虎,刘斌.预紧力作用下受拉层合板孔边接触问题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2].伍彦斌,黄方林.预应力筋张拉与锚固分析的接触-预紧单元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3].钦军伟,刘小华,陈曌.基于螺栓与螺孔非线性接触模型的预紧应力分析研究[J].压力容器.2018
[4].汪远远,祖莉,黄金宝,周长光,欧屹.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与接触刚度波动关系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5].张振强,王东峰,李凌鑫,李东亚,张伟.非等接触角球轴承组配刚度及预紧力分析[J].轴承.2018
[6].马小杰.天线扫描驱动机构角接触轴承的精密预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
[7].魏宗平.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静刚度灵敏度与可靠性分析[J].机械传动.2017
[8].杜静,代学良,杨显刚,金鑫,周云鹏.螺栓预紧力对大型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17
[9].杨兵华,张振强,权超健,张浩洋,王秉楠.不同接触角轴承组配的预紧技术[J].轴承.2017
[10].刘兰波,鹿昌剑,苏永胜,李勇.角接触球轴承预紧测量设备研制[J].中国金属通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