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送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编,送经系统,闭环控制,压辊
送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科,夏风林[1](2017)在《闭环控制经编送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编机送经控制系统是一个时刻发生变化的非线性系统,针对经编生产,特别是高速经编机生产要求,送经系统应具有快速响应性、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的特性,为此设计了采用闭环控制的经编送经系统。主要介绍该系统的原理、方法和组件构成,以及对系统的测试分析方法。系统采用DSP数字控制器作为送经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通过测速压辊得到经轴盘头的即时外周长和实际送经量,获取下一周期经轴电动机速度,根据送经量的偏差,再通过控制器的智能PID计算、修正,形成全闭环控制来实现送经系统的实时在线调整。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经编送经闭环系统合理、可行,并具有高精度、响应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刘国辉,蒋秀明,刘薇,行超骑[2](2016)在《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碳纤维角联织机送经系统的纱线张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力控制时碳纤维角联织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而作为织机五大机构的送经系统,是织机张力控制的关键部分,为了弥补普通控制方法在张力控制中的不足,本文在建立了送经系统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器的PID的控制策略。在MATLAB中通过对模糊PID与传统PID控制的仿真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模糊PID的控制方案与传统PID相比具有超调量小,响应迅速的优点,更适用于对碳纤维角联织机张力的控制。(本文来源于《纺织报告》期刊2016年12期)
王俊科[3](2016)在《基于闭环控制的高速经编机变速送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编机正常工作时,送经系统的作用是保证盘头上的经纱能顺利的从经轴上退绕下来,并准确按照组织需要的送经量送入成圈系统,供成圈部件完成工艺要求的编织动作。随着经编行业的发展,经编电子送经在经编送经上的运用日益普遍,但经编电子送经系统并不是一个稳态系统,而是时刻在发生着变化,在高速或变速的情况下易出现送经控制不精确、响应滞后等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高速经编机送经系统,并对送经系统的变速控制特性进行测试、分析。文章首先从国内外经编送经系统的发展历程入手,着重阐述了当前经编电子送经系统的发展瓶颈与现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高速经编电子送经系统,主要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部件组成,并从控制方法上分析了闭环送经相对于开环送经的区别与优势,文章中使用SCM01四通道声振分析仪测试分析了系统闭环控制测速压辊测速的合理与可行性。文章主要针对基于闭环控制的高速经编送经系统的变速特性进行研究,经编电子送经系统的变速主要体现在送机电机速度的变化,在经编机工作时,送经电机的变速主要出现:1、在机器以一定速度运行时,序列间送经量的变化,引起经轴电机速度的改变;2、在机器启、停车过程中,机器主轴速度的变化,造成送经电机速度也会跟随改变。文章中使用SCM01四通道声振分析仪采集:1、序列间送经量变化时经轴电机的速度时间曲线和成圈过程纱线张力动态曲线;2、在启、停机过程中采集主轴和经轴电机的速度时间曲线及成圈过程经纱张力动态曲线。分析研究序列间送经量变化时送经序列的切换时间、启停机过程中经轴滞后运动的时间及送经系统变速时成圈过程中经纱张力的动态变化对送经系统的影响,最后文章中通过捕捉启、停机速度改变过程中经轴的滞后运动特性及经纱张力的波动规律,提出一种启、停机过程中的送经补偿方法,通过在启、停机的加减速阶段提前对组织工艺送经参数进行修正补偿达到送纱量与耗纱量的吻合,从而确保机器在启、停机变速过程中送经系统的稳定。总之,本课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高速经编机电子送经系统,并测试分析了该系统的变速控制特性,提出了一种启、停机过程中的送经补偿方法。说明了设计的基于闭环控制的高速经编电子送经系统具有送经精度高和响应性能好等优点,大大改善了经编机启、停机时产生的横条问题,提高了经编产品的质量,对提升国内经编行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12-01)
吴建兵[4](2016)在《Crealet:用于先进窄幅技术织物的电子送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材料和新型织造技术的开发为制备性能要求范围更广的高科技织物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新材料可以赋予织物新的特性,另一方面,材料的特性可通过巧妙地排列不同的纱线系统得以实现。多层织物或叁维(3D)织物指具有实质性厚度(厚度大于制备织物用纱线直径数倍)的织物,其通常用于制作树脂浸渍的复合材料预制件或具有完整结构的厚型材料。通过树脂浸渍,可赋予织物更好的剪切强度,从而性能优于传统的薄膜层压产品。产业用纺织品的(本文来源于《国际纺织导报》期刊2016年05期)
孙东[5](2016)在《电脑缝编机送经与断经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在纺织行业中应用电脑缝编机生产的自粘性弹力布,占据着极大地国内外市场,而作为其核心生产设备的电脑缝编机,其发展也以性能稳定,转速及自动化程度高为目标,这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缝编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送经过程中无法保证经丝张力恒定,经丝断开后电脑缝编机未能及时停机而造成原料的浪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电脑缝编机的功能进行二次开发,研究了以21MA控制器为核心的送经与断经检测的控制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电脑缝编机在缝编过程中现存的问题;根据送经与断经检测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总体方案,并对经丝材料氨纶丝的性能进行实验测试。(2)基于张力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了双孔平行梁式张力传感器,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根据控制系统对张力信号的要求,设计了信号处理模块。(3)根据经轴的机械结构,确定驱动电机型号;通过对电脑缝编机张力控制策略的分析,提出了模糊控制的方法,并根据张力控制原理,开发了PLC控制程序和人机界面;研究开发了21MA控制器与缝编主控系统、伺服驱动的通信电路与程序。(4)分析了缝编过程中断经问题及其对自粘性弹力布的不良影响,针对现有的断经检测装置无法满足电脑缝编机断经检测要求的问题,从机械结构和电控系统两个部分进行设计,开发了符合电脑缝编机的生产要求的断经检测装置,并经企业实际应用,其性能完全满足生产要求。本文的送经与断经检测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检测送经过程经丝的张力,并根据实时经丝张力控制送经电机转速,满足缝编弹性比要求;在缝编过程中,能够及时检测到断经信号,使缝编机停机,减少了缝编中无纺布和氨纶丝原料的浪费,大大提高了缝编机的自动化程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益。(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5-01)
[6](2015)在《英威腾 织机送经系统SL21》一文中研究指出SL210织机送经伺服系统是英威腾总结10年纺织业应用经验,专为2.6M以下织机开发的新一代节能型织机专用产品,主打节能环保、具备超高性价比。除具备原有产品SL310的所有功能外,更加省电,比同行产品节省25%以上用电量。特点:(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博览》期刊2015年11期)
朱克来,夏风林[7](2015)在《经编送经系统的传动机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编机上的电子送经系统一般有蜗轮蜗杆式和多级齿轮式两类传动形式,分析这两种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对送经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测试两种送经系统传动下的送经量偏差率。结果表明:蜗轮蜗杆传动比多级齿轮传动送经有更高的精度;当整经成形良好时,经轴的周长偏差对送经精度的偏差影响较小,对织物品种的影响也较小;良好的生产环境以及定期检查蜗轮蜗杆和齿轮的传动状况都有利于提高送经精度。(本文来源于《针织工业》期刊2015年05期)
陈云军[8](2015)在《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多经轴送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经轴送经系统是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多层角联织物的高效生产和织物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急需解决的多经轴送经系统的机构设计、多经轴经纱张力控制技术、多经轴协同控制技术以·及稳定可靠的控制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分析叁种不同结构的多层角联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研究多经轴送经系统机械结构,建立送经系统中各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机构间动态耦合关系,提出多经轴送经系统的经纱张力控制方法和多经轴协同工作的控制方法,并研制多经轴送经系统专用控制器,搭建多经轴送经机电控制系统平台,并通过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进行了应用验证。具体工作概述如下:(1)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实现织造叁种不同结构(多层角联锁、多层角联锁加径向增强和多层机织叁向)的多层角联织物,结合织造原理和碳纤维特性,分析不同层织物经纱参数,提出了由60套送经轴、60套主动摆辊式经纱张力调节装置、专用拢纱机构和小经轴等机构组成的多经轴送经系统,以满足多层角联织机对经纱的需求。(2)多经轴经纱在空间具有大跨度性,经纱张力控制系统是一个时变性、非线性、多变量干扰并且张力与速度之间存在强耦合的复杂系统,逐步分析开口、张力调节和送经轴等环节的动力学模型,为经纱张力控制奠定理论基础。(3)经纱张力控制是多经轴送经系统的核心,依据机构的动力学模型,结合织机的工作过程,集用分布式控制思想,融合迭代控制方法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应用到大跨度多经轴送经张力控制系统中,实现经纱张力稳定控制。(4)提出CAN总线与IO总线并用的双总线控制模式,研制高速并行处理功能的控制器,搭建多经轴并行工作的硬件平台,确保60套送经轴间高速动态配合。(5)针对多层经纱协同工作的控制要求,引入基于虚拟参考轴的多轴协同控制算法,实现多经轴间协同控制。研制的多经轴送经系统与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进行了联合运行测试,整个多经轴送经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有效地解决了多经轴送经系统的经纱张力控制和多经轴协同工作的难题,织造出合格的多层角联锁织物。(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5-05-01)
金千山,李明辉[9](2014)在《基于CAN总线的送经卷取的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纺织机电子送经和卷取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CAN总线的送经和卷取的系统.该系统以CAN总线为通信方式,利用ARM主控制器,设计了电子送经和卷取系统的CAN总线通信硬件电路和相关软件,实现了主控结点与卷取驱动器和送经驱动器的高效通信,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4年18期)
胡玉汞[10](2014)在《基于模糊PID的DSP经编电子送经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新型经编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系统以DSP为主控制器。针对控制对象的不确定性,采用了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算法,可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好、响应快、稳定性高等优点,使经纱张力保持稳定,以满足经编机高速化和高质量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机电一体化》期刊2014年06期)
送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力控制时碳纤维角联织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而作为织机五大机构的送经系统,是织机张力控制的关键部分,为了弥补普通控制方法在张力控制中的不足,本文在建立了送经系统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器的PID的控制策略。在MATLAB中通过对模糊PID与传统PID控制的仿真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模糊PID的控制方案与传统PID相比具有超调量小,响应迅速的优点,更适用于对碳纤维角联织机张力的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送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科,夏风林.闭环控制经编送经系统[J].纺织学报.2017
[2].刘国辉,蒋秀明,刘薇,行超骑.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碳纤维角联织机送经系统的纱线张力控制[J].纺织报告.2016
[3].王俊科.基于闭环控制的高速经编机变速送经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6
[4].吴建兵.Crealet:用于先进窄幅技术织物的电子送经系统[J].国际纺织导报.2016
[5].孙东.电脑缝编机送经与断经检测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16
[6]..英威腾织机送经系统SL21[J].自动化博览.2015
[7].朱克来,夏风林.经编送经系统的传动机构分析[J].针织工业.2015
[8].陈云军.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多经轴送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5
[9].金千山,李明辉.基于CAN总线的送经卷取的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4
[10].胡玉汞.基于模糊PID的DSP经编电子送经控制系统设计[J].机电一体化.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