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回淤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航道,波束,泥沙,沙洲,苏北,大丰,隧道。
回淤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广禄[1](2018)在《基于单波束的施工期航道回淤简化监测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航道工程建设后,泥沙和地形通过一定时间到达平衡,故航道区域发生回淤现象。考虑航道施工期回淤特征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利用单波束测深技术测量的便捷快速,且单点垂向精度高的优点,设计了航道施工期回淤监测快速简便实施方案。方案中使用了固定断面法进行了监测网的布置;采用距离倒数加权平均法提高狭长航道验潮精度和速度;使用断面单元分算汇总的办法计算疏浚施工期航道回淤量。通过对实例项目的操作,基本满足快速准确回淤监测要求,为长期回淤研究提供宝贵的施工期资料。(本文来源于《海岸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黄志扬,刘红,曾建峰,陈中[2](2017)在《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回淤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回淤观测资料统计表明,虾峙门航道竣工初期年回淤强度约为1.01 m/a;海床调整2年后逐渐趋于稳定,后期的年回淤强度约为0.45 m/a,竣工初期回淤强度明显大于后期。另外,一次10~12级大风过程航道平均回淤厚度在0.2m以内,总体不大。本航道回淤以悬沙落淤为主,泥沙主要来源为长江口南下沿岸输沙;航道回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半年大于冬半年。基于现有航道的回淤统计分析和航道扩建至45万吨级的回淤强度预测表明,虾峙门航道具备扩建至45万吨级的航道建设条件。(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期刊2017-09-23)
张建军[3](2016)在《外海深埋大型沉管隧道回淤监测及高精度防清淤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港珠澳大桥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施工期间遇到的超级难题异常回淤问题,研究制定有效的回淤监测及高精度防清淤施工技术。研究外海深水深槽条件下的大回淤防治与清淤的施工技术,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内外首次深水外海无掩护条件下的定点高精度清淤的施工技术。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位于珠江口外海,东人工岛紧邻香港大屿山附近浅滩,离珠江入海口距离约五十余海里。这里地理条件特殊,水文气象等条件复杂。由于上游长期采砂带来的大面积、高含沙量浑水,大径流,异常潮差,台风、季风等恶劣天气,开挖航道等地形影响以及上游洪汛期等因素,基槽开挖过程和成型后将会造成泥沙的回淤、冲刷。而且基槽回淤量的大小将会会直接影响到沉管的施工设计和工序的安排。因此,需要有长期的、固定的回淤监测手段来分析回淤规律,通过回淤数据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回淤检测和防清淤施工技术措施。通过多波束扫测、回淤盒监测、含沙量监测、潜水员探摸等现场实测手段,基本上摸清基槽的回淤强度及原因。为了尽可能减少回淤,采用钢盖板覆盖防淤、岛头减淤屏防淤等施工方案。根据现场流场情况和基槽走向制定了截淤坝、扰动等防淤措施。为了清除碎石基床的异常回淤,在整平船上设计新增了清淤功能,及时有效的防止基床回淤。在施工现场经过多次试验和技术改良,回淤监测及防清淤成套技术已成功应用在E16-E28、E33沉管安装中。回淤监测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监测数据相互比对,准确的得到基槽和边坡的回淤强度和边坡稳定等数据;现场使用各种防淤措施后,基床上的回淤强度和回淤量明显减少,有效控制回淤厚度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同时整平船清淤系统在E22管节的成功应用,充分说明这项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10-19)
宋双,黄志扬,张建锋,陈中[4](2015)在《大丰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试挖工程回淤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丰港进港航道地处苏北辐射沙洲北缘的西洋水道,目前为自然水深航道。由于苏北辐射沙洲地区缺少航道开挖的工程实践,为了科学审慎地推进大丰港区15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于2012—2013年在工程海域开展了航道试挖工程。试挖槽挖泥厚度约3.1 m,监测期12个半月内累计淤积厚度1.72 m,稳定期月平均回淤强度为0.12 m,在正常年份大风作用下来出现明显淤积。试挖工程监测研究成果为大丰深水航道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辐射沙洲海域航道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5年11期)
郑伟[5](2015)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深基槽回淤监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位于珠江口海域,基槽回淤特征明显。通过多波束监测、泥浆密度探测、回淤物容重测量以及人工潜水探摸等多种方法,确定了基槽回淤厚度分布规律。根据基槽所处海域地貌格局、海洋流体动力、泥沙环境和淤积物特征以及卫星遥感图像,结合现场实际考察,明确了回淤物淤积原因及可疑来源,为防淤减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15年11期)
黄志扬,丁健,刘红,张建锋,郑德海[6](2012)在《南通港吕四港区进港航道试挖工程回淤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通港吕四港区进港航道地处苏北辐射沙洲南缘,为自然水深航道,缺少航道开挖的工程实践。吕四进港航道扩建阶段在小庙洪水道开展了航道试挖工程,并进行了为期1 a的回淤监测。研究表明,正常天气情况下试挖槽年回淤强度为0.74 m/a,回淤强度不大;一次常年大风过程平均淤积厚度基本不超过0.1 m,正常年份的大风过程对回淤的影响有限;在遭遇了当地5~10 a一遇的"梅花"强台风作用下的淤积厚度约0.28 m,未出现明显"骤淤"现象。上述研究成果为吕四进港航道的扩建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辐射沙洲海域航道回淤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2年12期)
黄志扬,丁健,叶建国[7](2012)在《乐清湾港池试挖槽回淤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乐清湾为典型强潮海湾,具有潮差大、潮流强、风浪掩护条件好、含沙量较小的特点。试挖槽回淤监测表明,正常天气情况下回淤强度不大,且冬、夏季基本相当。通过"莫拉克"台风期间的回淤监测,以及工程区沉积水动力环境和泥沙来源分析判断,台风对乐清湾港池淤积的影响较小,港池发生骤淤的可能性不大,乐清湾具备"浅水深用"的建港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12年05期)
高耿明,潘润秋[8](2010)在《基于多波束测深的海底沉管基槽回淤监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了多波束技术,分析了海洋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回淤情况,实现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基槽开挖回淤分析原位测试、施工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本文来源于《测绘信息与工程》期刊2010年04期)
庞启秀,孙连成[9](2009)在《淤泥质海岸航道建设期泥沙回淤特征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淤泥质海岸航道建设期的泥沙回淤监测内容和常用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方法以及成果校核验证方法等。以天津大沽沙5万吨级航道为例,给出了其建设期的泥沙回淤监测分析成果,主要包括泥沙回淤厚度和淤积量的计算及成果校核、回淤时空分布规律、开挖前后回淤泥沙的物质组成变化情况、淤泥层厚度及密度垂向分布状况现场监测等。(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09年12期)
回淤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回淤观测资料统计表明,虾峙门航道竣工初期年回淤强度约为1.01 m/a;海床调整2年后逐渐趋于稳定,后期的年回淤强度约为0.45 m/a,竣工初期回淤强度明显大于后期。另外,一次10~12级大风过程航道平均回淤厚度在0.2m以内,总体不大。本航道回淤以悬沙落淤为主,泥沙主要来源为长江口南下沿岸输沙;航道回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半年大于冬半年。基于现有航道的回淤统计分析和航道扩建至45万吨级的回淤强度预测表明,虾峙门航道具备扩建至45万吨级的航道建设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淤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广禄.基于单波束的施工期航道回淤简化监测方法及应用[J].海岸工程.2018
[2].黄志扬,刘红,曾建峰,陈中.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回淤监测研究[C].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2017
[3].张建军.外海深埋大型沉管隧道回淤监测及高精度防清淤施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4].宋双,黄志扬,张建锋,陈中.大丰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试挖工程回淤监测[J].水运工程.2015
[5].郑伟.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深基槽回淤监测与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2015
[6].黄志扬,丁健,刘红,张建锋,郑德海.南通港吕四港区进港航道试挖工程回淤监测研究[J].水运工程.2012
[7].黄志扬,丁健,叶建国.乐清湾港池试挖槽回淤监测[J].中国港湾建设.2012
[8].高耿明,潘润秋.基于多波束测深的海底沉管基槽回淤监测与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
[9].庞启秀,孙连成.淤泥质海岸航道建设期泥沙回淤特征监测研究[J].水运工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