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亚及西太平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东亚,太平洋,西太平洋,海温,板块,高压,夏季。
东亚及西太平洋论文文献综述
谢一璇,杨小强,张伙带,陈琼,李冠华[1](2019)在《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80 ka以来风尘物质输入与东亚冬季风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洋沉积物中的风尘记录良好地揭示了风尘源区干旱化过程和季风强度变化。以位于西太平洋采薇海山附近的柱状沉积物(MABC19孔)为研究对象,在基于地磁场相对古强度对比获取年代框架的基础上,从沉积物粒度组分和磁学参数中提取研究区~80 ka以来风尘物质的记录。沉积物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参数结果指示,研究区风尘输入量自~80 ka以来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在MIS3/MIS2转换阶段风尘输入量增加明显,揭示了风尘源区古气候条件的转变。通过碎屑沉积物粒径—标准偏差方法提取代表风尘输入的敏感组分,其平均粒径记录了东亚冬季风强度在MIS3/MIS2转换阶段显着增大,该记录与黄土地区风尘记录指示的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在MIS3阶段高度一致,在其余时段存在着差异,初步推测这是由于高空风尘输送机制的海、陆差异所致。(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任倩,祁莉,王政,何金海[2](2019)在《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1951~2010年)等探讨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前期预测因子,两者正相关关系显着。本文选取相关系数更大、持续性更好的前期冬季暖池关键区(-5.5°~5.5°N;157.5°~170.5°E)热含量来进行预报。将暖池热含量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均回归到夏季大气环流场上,发现在暖水年次年夏季西太副高偏弱、位置偏北,菲律宾以东以北洋面为气旋性环流,对流上升运动增强,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为显着的西风距平,日本岛以东洋面为反气旋环流,对流下沉运动增强,日本岛以南、黄海至我国中东部地区为显着的东风距平,且前期2月西风带位置偏北,引起夏季海陆热力差异较大,最终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异常偏高;冷水年则相反。综上所述,当前期冬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偏高(低)时,会造成次年东亚夏季风强度偏强(弱)。(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尤金,郑栋,姚雯,孟青[3](2019)在《东亚和西太平洋闪电时空尺度及光辐射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2—2014年的TRMM/LIS(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lightning imaging sensor,热带测雨卫星/闪电成像仪)闪电观测数据分析了18°~36°N和70°~160°E范围内闪电尺度和光辐射能空间分布特征,并选取6个区域(区域1~6),探讨09:00—14:00(地方时,下同)和18:00—次日06:00两个时段闪电上述属性的逐月变化和参数分布特征。研究指出:闪电空间尺度和光辐射能在深海最大,次之为近海和陆地,持续时间在中国东部近海最大,次之为深海和陆地。不同闪电属性大值分布区域差异明显,小值则分布在区域1和区域2。多数区域分析时段内闪电空间尺度和光辐射能的逐月变化趋势较一致,陆地上它们与闪电活动逐月变化的反向对应关系较明显。分析时段内闪电时空尺度和光辐射能均呈对数正态分布,陆地闪电各属性值比海洋闪电更向小值方向集中。在LIS观测性能较高的18:00—次日06:00,各区域内闪电持续时间中值为0.18~0.29 s,通道延展距离中值为12~21 km,光辐射能中值为0. 11~0. 52 J·m~(-2)·sr~(-1)·μm~(-1)。分析时段内闪电空间尺度与光辐射能的相关性明显优于它们与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吴楠,李丽平,李双林,李琛[4](2018)在《与印度洋偶极子模态有关的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型及其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海温、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降水和ERA-20C(ECMWF's first atmospheric reanalysis of the 20th century)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结合大气环流模式ECHAM5敏感性试验,研究了与秋季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模态(IOD)相联系的冬季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型及其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发现在秋季发生IOD背景下,冬季西太平洋存在两类海温异常的变化型:一类是西太平洋区域一致偏暖/冷的模态,另一类是区域西冷东暖/西暖东冷的模态。尽管西太平洋海温一致偏暖和西冷东暖这两类海温变化型均有利于华南冬季少降水,但影响的范围有所不同。一致偏暖型引起的少降水范围较大,从华南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冷东暖型引起少降水范围主要限于华南,而在长江中下游到华北则降水偏多。相应地,在大气环流上,尽管两类海温异常型均有利于在西北太平洋菲律宾海附近出现气旋式环流异常,但气旋的强度和中心位置有差异。一致偏暖型引起的气旋偏强,中心位置偏西,其后部异常东北风控制的范围更大,导致少降水范围更大,而西冷东暖型引起的气旋偏弱,中心位置偏东,其后部异常东北风控制的范围小,导致少降水区域主要在华南沿海。本文结果对认识IOD调制随后冬季东亚降水异常的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李叁忠,索艳慧,李玺瑶,王永明,曹现志[5](2018)在《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着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解决,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存在巨大争论.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十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变形分析、岩浆岩年代学、层析成像等多学科成就,简要探讨了前燕山期的中国陆块的最终聚合、统一陆缘的形成,随后主要侧重综述侏罗纪、白垩纪东亚洋陆过渡带燕山期地质过程的新认识.本文将浅部构造变形规律、岩浆岩年龄分带和迁移、地形巨大反转,与深部过程紧密结合,提出: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总体受深部岩石圈早幕向西的分层回卷拆沉、减薄制约,导致早期构造、岩浆作用伴随西迁,中幕多向拆沉,晚幕拆沉向东回撤;同时,北部鄂霍茨克洋闭合与南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系统的同期联合作用使得东亚洋陆过渡带总体处于挤压背景下,且深部上涌的软流圈不断向东跃迁,带动岩石圈不断向东、幕式、交替性伸展和挤压.华南深部早期则经历了向西平板俯冲,导致变形和岩浆作用西迁;后期发生两幕拆沉,导致构造-岩浆作用向东跃迁.总之,华北与华南构造-岩浆差异的内因是深部过程,外因是东亚大汇聚的差异所致.(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16期)
徐义刚,马强,李洪颜,孙明道,洪路兵[6](2017)在《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东亚大地幔楔的成因及其在东亚大陆边缘演化中的作用逐渐被学术界重视。通过对华北晚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演化特征的研究,发现晚中生代岩浆活动早期由海沟向内陆的自东向西迁移,晚期由内陆向海沟的自西向东迁移,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的前进俯冲阶段和俯(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黄金莉[7](2016)在《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及东亚大陆壳幔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太平洋板块由北往南从千岛、日本、伊豆及马里亚拉海沟开始往西俯冲,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海沟-岛弧-弧后盆地体系,对东亚大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致使大陆边缘活化、大陆裂谷形成,中生代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并伴随着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和东亚大陆壳幔结构及其深部(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专题5: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专题6:前寒武纪地质与超大陆演化》期刊2016-10-15)
王宁[8](2015)在《多时间尺度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南亚高压与东亚夏季风有密切联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在年际尺度上关系密切。然而对千年尺度上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的活动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全球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KCM (Kiel Climate Model)模式对全新世气候的瞬变模拟结果,分析了对流层大型大气环流系统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在千年时间尺度上(全新世9.5-0ka B.P.)的活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空间位置变化关系以及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并从轨道参数变化引起太阳辐射改变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影响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时空演变的机制。模拟结果显示,全新世期间(9.5-0 ka B.P.)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的时空变化存在一定的反位相对应关系,即南亚高压东进对应西太副高的西伸,或者南亚高压西移对应西太副高东退。将全新世期间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的这种时空对应关系与1948-2013年的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的位置变化进行比较发现,年际尺度上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向而行”及“相背而去”的规律在千年尺度上仍然存在。已有的研究表明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的位置异常与东亚夏季风(降水)强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Wang B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分析了模拟的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变及其与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的位置变化的关系。模拟结果显示,全新世自9.5ka B.E以来东亚夏季风总体呈现振荡减弱趋势。早全新世(9.5~7ka B.P.)时期,东亚夏季风强度较强,此时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而西太副高位置偏西;在中全新世(7~4ka B.P.)期间,东亚夏季风呈现百年尺度大幅振荡,而此时南亚高压(西太副高)的位置大致位于1120-1150E(1450-1550E)之间。晚全新世(4-0 ka B.P.)期间,东亚夏季风持续减弱,对应南亚高压位置向东移动、西太副高位置向西移动。本文还通过对全新世高低空风场的分析,揭示了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对东亚夏季风演变的影响。年际尺度上,东亚夏季风指数有明显的年际振荡,但与南亚高压位置变化的相关性不强。另外,对65年夏季降水的分析结果显示,南亚高压异常偏东、西太副高异常偏西的年份,我国夏季的降水分布呈现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华北、华南降水偏少;南亚高压异常偏西、西太副高偏东的年份,华南夏季降水较多,长江中下游及华北降水偏少。通过分析全新世春季赤道太阳辐射、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夏季温度及与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时空变化进行比较发现,北半球春季赤道地区太阳辐射的变化与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时空演变存在密切的关系。全新世以来北半球春季赤道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是先减弱后增强,从早全新世(9.5 ka B.P.)开始逐渐减弱,到中全新世(5~4 ka B.P.)达到最小,随后由中全新世又开始逐渐增强,这与南亚高压东脊点位置变化趋势一致,而与西太副高西脊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相反。当春季赤道太阳辐射增强时,夏季青藏高原的加热作用更强,强烈的上升运动使低层气流辐合加强、高层辐散强烈,有利于南亚高压的强度增强、面积扩大、范围向东扩展。模拟的全新世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夏季温度变化结果显示,夏季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与春季赤道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一致,且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夏季地(海)表气温与南亚高压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海温的加热作用可以通过激发Matsuno-Gill型大气响应使得南亚高压增强。而南亚高压位置与其强度密切相关,南亚高压增强、面积扩大有利于其向东扩展。西太副高主要由哈德莱环流在副热带地区的下沉作用造成,而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夏季的增温可引起哈德莱环流增强,从而使西太副高的强度增强、面积扩大导致其西脊点位置偏西。因此,春季太阳辐射可以通过影响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夏季温度对南亚高压东脊点和西太副高西脊点的位置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5-01)
薛童,王黎娟[9](2014)在《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3-2013年NOAA的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高度场风场的逐月再分析资料,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冬季暖池区海表温度冷(暖)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以此分析冬季暖池海温异常与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当冬季暖池区偏冷(暖)时,东亚地区500hPa环流经向度变大(小),东亚大槽加深(变浅),槽后偏北风增强(减弱),使得冬季风相较常年增强(减弱)。此外,南海对暖池区冷暖异常的响应十分显着,在暖池区偏冷时,该地区出现冷涌。(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期刊2014-11-03)
余丹丹,张韧,赵越超,万雷,郭小璇[10](2014)在《西太平洋副高的东西进退与东亚夏季风系统的相互影响与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0—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向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资料,根据关键区500 hPa位势高度的变化定义了西太平洋副高东西位置指标,利用该指标围绕东亚夏季风系统开展分析,详细对比了夏季6月、7月副高东西向活动异常时,季风区相应的环流及对流活动差异。结果表明:副高东西位置的年际变化反映了亚洲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偏西(东)年,南海夏季风偏弱(强),副热带夏季风偏强(弱);副高的东西进退与东亚夏季风系统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副高偏西年,南亚高压偏东、偏强,季风槽不发展、强度偏弱,西风带长波槽发展加深,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减弱,越赤道气流减弱,而副高偏东年情况则反之。(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东亚及西太平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1951~2010年)等探讨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前期预测因子,两者正相关关系显着。本文选取相关系数更大、持续性更好的前期冬季暖池关键区(-5.5°~5.5°N;157.5°~170.5°E)热含量来进行预报。将暖池热含量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均回归到夏季大气环流场上,发现在暖水年次年夏季西太副高偏弱、位置偏北,菲律宾以东以北洋面为气旋性环流,对流上升运动增强,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为显着的西风距平,日本岛以东洋面为反气旋环流,对流下沉运动增强,日本岛以南、黄海至我国中东部地区为显着的东风距平,且前期2月西风带位置偏北,引起夏季海陆热力差异较大,最终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异常偏高;冷水年则相反。综上所述,当前期冬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偏高(低)时,会造成次年东亚夏季风强度偏强(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亚及西太平洋论文参考文献
[1].谢一璇,杨小强,张伙带,陈琼,李冠华.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80ka以来风尘物质输入与东亚冬季风强度[J].古地理学报.2019
[2].任倩,祁莉,王政,何金海.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9
[3].尤金,郑栋,姚雯,孟青.东亚和西太平洋闪电时空尺度及光辐射能[J].应用气象学报.2019
[4].吴楠,李丽平,李双林,李琛.与印度洋偶极子模态有关的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型及其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
[5].李叁忠,索艳慧,李玺瑶,王永明,曹现志.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J].科学通报.2018
[6].徐义刚,马强,李洪颜,孙明道,洪路兵.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相互作用[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7].黄金莉.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及东亚大陆壳幔结构[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专题5: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专题6:前寒武纪地质与超大陆演化.2016
[8].王宁.多时间尺度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5
[9].薛童,王黎娟.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影响[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2014
[10].余丹丹,张韧,赵越超,万雷,郭小璇.西太平洋副高的东西进退与东亚夏季风系统的相互影响与关联[J].大气科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