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前后论文-张新华

八大前后论文-张新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八大前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论十大关系》,刘少奇,周恩来,毛泽东

八大前后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华[1](2019)在《从年谱看八大前后陈云对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独特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1])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着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本文来源于《重庆行政》期刊2019年05期)

郭尚玉,齐艳红,李宁,许月,赵映慧[2](2019)在《“十八大”前后城市用地供应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国国土资源年鉴》获得2009-2016年中国城市用地供应总量,划拨和出让用地,住宅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和集中度模型,分析"十八"大前后城市用地供应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上我国城市用地供应差异缩小,以2012年为界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2)出让用地、住宅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也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且都在2012年后差异变化比较平稳。(3)总体上我国城市用地供应集中度低,属于竞争供地型。(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史泽源[3](2019)在《中共八大前后党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并以苏联等东欧国家农业发展经验教训为镜鉴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具体包括:对以粮棉为主导、兼顾副业的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责任制问题的探索,对利用经济规律发展农业的探索,及对工农业关系的积极探索等。这些理论与实践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唐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梅[4](2018)在《“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建国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背景。叙述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思想。并探讨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20期)

薛凤伟[5](2018)在《论中共八大前后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决策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中共八大前后,他反思"苏联模式"固化的经济建设思想和实践,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谋篇布局,对经济结构、经济建设速度、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目标等系列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且系统的思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本文来源于《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徐方平,沈重[6](2017)在《论八大前后党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八大前后,党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至1956年,我国叁大改造基本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发展农业的时候,却忽视了农副产品的增产,所以也为后期发展农业提供了教训。此外,苏联模式及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亦对党探索农业发展道路产生了诸多影响。因此,本文在具体分析国内外各种影响因素后,又深入论述了党在八大前后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具体探索,分析了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及其他具体内容。(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25期)

崔光胜[7](2017)在《十八大前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探索的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前后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和全面深化的历史机遇期。尤其是十八大之后的几年中,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统领下,行政体制改革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着眼于我国具体国情和当下实际,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以实践标准为导向,以全局性利益为根本,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坚持统筹推进,协调各方,不断强化制度的顶层设计,使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从攻坚克难期顺利走向了成果丰硕期。(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7年07期)

杨晨光[8](2017)在《传统主流纸媒农村扶贫报道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对扶贫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开发思路和具体措施,“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也对主流媒体的扶贫新闻报道带来了诸多影响。发展传播学把大众传播媒介看做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应然”和“实然”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差距。随着参与式传播成为热点,通过媒介的赋权,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又让主流媒体面临新的考验。本文从传统主流纸质媒体对农村贫困问题以及贫困群体的关注入手,以十八大前后各五年的《人民日报》和《湖北日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考察,分析各级媒体对扶贫工作的进行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媒介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在十八大之前,通过两报的横向比较和分析(第二章),发现两报的农村扶贫报道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报道内容以政策为主,经验为辅;坚持正面导向,立场理性客观。与此同时,两报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贫困地区的人民呼声较弱,而且报道的形式和内容都较为单一。通过两报十八大以来的横向比较(第叁章),以及分别对两份报纸在十八大前后进行了纵向比较(第四章)之后,发现以《人民日报》和《湖北日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纸媒在农村扶贫报道上迎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报道主体向贫困地区倾斜,农村贫困群体也逐渐开始发声。虽然主流纸媒之上农村扶贫报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是例如官本位色彩重,群众呼声小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基于此,作者提出了叁个解决方案,报道方式由肯定成果向理性思考倾斜,报道主体从政府向贫困地区过渡,改善贫困群众报道缺位的现状。(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7-05-24)

史泽源[9](2017)在《中共八大前后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八大前后,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即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苏联为借鉴”的历史命题,并就如何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一历程标志着党成功开启了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开端。尽管在其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遭遇重大挫折,但党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对于改革开放乃至当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对其进行认真梳理,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方面建设仍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借鉴。第二部分系统考察了中共八大前后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与历史历程,主要包括“八大”前后国内外历史环境的分析及期间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历。第叁部分详细梳理了中共八大前后党关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主要成就,具体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创新与建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探索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最后一部分,对中共八大前后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进行历史评析。充分肯定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体系、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贡献。客观评价其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并深刻洞察其历史启示。实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以期能为当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启鉴。(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文华[10](2017)在《十八大前后从严治党的侧重点及其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并随着党的发展而不断加以完善。建立在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基础上,结合当前党的实际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从严治党思想迈上了新台阶。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情况,从严治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十八大之前往往是重点抓几个方面,十八大之后,则侧重"全面从严"。(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7年07期)

八大前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中国国土资源年鉴》获得2009-2016年中国城市用地供应总量,划拨和出让用地,住宅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和集中度模型,分析"十八"大前后城市用地供应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上我国城市用地供应差异缩小,以2012年为界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2)出让用地、住宅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也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且都在2012年后差异变化比较平稳。(3)总体上我国城市用地供应集中度低,属于竞争供地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八大前后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新华.从年谱看八大前后陈云对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独特贡献[J].重庆行政.2019

[2].郭尚玉,齐艳红,李宁,许月,赵映慧.“十八大”前后城市用地供应差异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

[3].史泽源.中共八大前后党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J].唐山学院学报.2019

[4].王梅.“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J].新西部.2018

[5].薛凤伟.论中共八大前后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

[6].徐方平,沈重.论八大前后党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J].长江丛刊.2017

[7].崔光胜.十八大前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探索的价值取向[J].理论月刊.2017

[8].杨晨光.传统主流纸媒农村扶贫报道的嬗变[D].湖北大学.2017

[9].史泽源.中共八大前后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10].王文华.十八大前后从严治党的侧重点及其原因分析[J].青春岁月.2017

标签:;  ;  ;  ;  

八大前后论文-张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