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脉内膜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膜,切除术,颈动脉,动脉,狭窄,多普勒,超声。
动脉内膜切除术论文文献综述
方岩,王宇生,丁飞,谢满意,王强[1](2019)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对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CEA的4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及非糖尿病组(NDM组),术前1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术后3个月再次评估认知功能,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认知功能评分,评价糖尿病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术前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8),术后2组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NDM组术后MoCA评分较术前有显着提高(P=0. 001),而DM组术后MoCA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 07)。单项评分中,NDM组患者视空间/执行能力、抽象能力及延迟回忆能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M组各项认知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术后总体脑灌注情况较术前改善,其中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NDM组患者术后灌注参数CBF、MTT及TTP较术前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DM组患者术后灌注参数仅MTT较术前有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能够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灌注及认知功能,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脑灌注及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有所下降。(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韩鹏,刘冰[2](2019)在《动脉内膜剥脱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脉内膜剥脱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108例(114条肢体)TAO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踝肱指数(ABI)、保肢率、Rutherford分级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周累计保肢率为100%,术后6个月累计保肢率为98.2%,术后12个月累计保肢率为95.6%。和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6、12个月ABI均明显升高(P<0.05),Rutherford分级和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TAO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永华,王培,蒋鑫,严晓娣,袁红斌[3](2019)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临床麻醉带教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的临床麻醉并发症多,风险高,对麻醉医师资格、责任心和自我不断学习的能力要求很高。近5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麻醉科实施600余例CEA麻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全国、全军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班讲座,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针对高年资住院医师、低年资主治医师和部分外训留学生进行了专科麻醉培训教学,注重培养麻醉思辨能力,将麻醉与监测新技术和微信等先进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机融合,探索出CEA专科麻醉带教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医师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程金凤[4](2019)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对本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100例进行分析和观察,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可以对照的两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50例患者行传统子宫全切术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行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不良反应、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研究组与常规组无显着差异(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雌激素)水平低于常规组,且E2(雌二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结论:采用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对子宫良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效果显着、安全可靠等优势,可满足年龄女性保留生育功能的愿望。(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王瑞星,齐路[5](2019)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颈动脉狭窄患者114例,病变血管129条,患者均予以CEA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6~8 h,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进行颈动脉CDFI检查,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12个月随诊,分析患者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中颈动脉开放时、术后6~8 h、术后1周的脑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2个月与术后6~8 h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出现2例脑过度灌注,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脑梗死,1例死亡。术后12个月出现1例脑梗死,2例TIA,4例颈动脉再次狭窄,3例死亡。结论:在CDFI下行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效果显着,可有效预防围手术期脑卒中、脑高灌注综合征及死亡的发生,降低远期再狭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宇生,邱大志,阴鲁鑫,谢满意,王强[6](2019)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41例行CEA手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1周和术后3个月行CT脑灌注检查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分别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最后分别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脑灌注及认知功能的情况。结果 CT脑灌注显示术前病变侧脑灌注情况明显差于对侧,各项脑灌注参数(CBF、CBV、MTT、TT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病变侧脑灌注情况较术前改善,其中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侧脑灌注参数比较,仅脑血容量(CB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比手术前后MMSE总分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单项中延迟回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1)。术后MoCA总分及其单项中视空间/执行能力、抽象能力及延迟回忆评分均显着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以提高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灌注情况,同时患者的认知功能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谭颜华,杨春艳[7](2019)在《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11年6月150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1年7月~2016年9月146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血压管理。比较两组过度灌注发生率及监护室监护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过度灌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监护室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患者术后过度灌注的发生率与血压控制密切相关,加强血压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血压管理措施,可减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的发生,缩短患者在监护室监护时间。(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万晓楠[8](2018)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改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ctomy,CEA)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筛查,记录术前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行头颈部血管造影(CTA、MRA或DSA)检查证实30例患者均为重度狭窄,狭窄率均> 70%。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1个月随访,再次行颈动脉超声及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比较术前与术后的狭窄率及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所有入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1个月无再狭窄,均未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术后狭窄率与收缩期峰值流速与术前相比[(6. 2±1. 0)%vs.(80. 0±0. 5)%,(91. 3±12. 0) cm/s vs.(207. 0±15. 6) 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黄亚波,周鹏,韩庆东,惠品晶,张世明[9](2018)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内动脉扭曲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内动脉扭曲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连续收入的18例颈内动脉扭曲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经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CTA)、DSA评估病变血管,经CT灌注(CTP)成像评价大脑半球的血流灌注情况。MetzⅡ级6例和Ⅲ级4例行外翻式CEA+切除多余颈内动脉治疗; MetzⅠ级8例行标准式CEA治疗。术后行颈部血管超声、CTA和CTP检查,了解手术血管通畅情况以及颈内动脉扭曲被纠正情况。随访时间6~72个月,复查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TA评估有无再狭窄及MRI评估有无新发脑梗死。结果 1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术后血管通畅性良好。术后复查CTA,10例行外翻式CEA治疗的患者,示扭曲血管已不同程度地拉直; 8例采用标准式CEA治疗的患者,斑块切除满意,无管腔狭窄。术后1例出现舌下神经损伤症状,3个月后好转; 1例发生轻度高灌注综合征,2周后好转;无死亡病例。随访复查示所有患者无颈动脉再狭窄及新发卒中事件。结论对颈内动脉扭曲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CEA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根据术前评估的病变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马凯明,王涛[10](2018)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围手术期脑卒中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已成为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自1953年De Bakey成功实施首例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以来,经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外科试验(North American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European Carotid SurgeryTrial,ECST)及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tudy,ACAS)等多个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CEA已成为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预防脑卒中的"金标准"~([2])。如何确保CEA顺利完成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追求的目标。而脑卒中作为CEA围手术期的主要并发(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动脉内膜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脉内膜剥脱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108例(114条肢体)TAO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踝肱指数(ABI)、保肢率、Rutherford分级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周累计保肢率为100%,术后6个月累计保肢率为98.2%,术后12个月累计保肢率为95.6%。和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6、12个月ABI均明显升高(P<0.05),Rutherford分级和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TAO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脉内膜切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1].方岩,王宇生,丁飞,谢满意,王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
[2].韩鹏,刘冰.动脉内膜剥脱联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3].李永华,王培,蒋鑫,严晓娣,袁红斌.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临床麻醉带教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9
[4].程金凤.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5].王瑞星,齐路.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
[6].王宇生,邱大志,阴鲁鑫,谢满意,王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
[7].谭颜华,杨春艳.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
[8].万晓楠.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改善作用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8
[9].黄亚波,周鹏,韩庆东,惠品晶,张世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内动脉扭曲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
[10].马凯明,王涛.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围手术期脑卒中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