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阶段,城乡二者的复杂性逐渐加强,反映了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不仅可以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而且可以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效用。本文基于生态美学理论,从生态美学理论的应用性、乡村建设迷障等方面作为阐述要点,最后总结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重塑乡村家园之美。
【关键词】生态美学;乡村建设
乡村,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也正面临着被城市“吞没”或同化的危险。本文依托于生态美学的视角,试图探析我国乡村建设出现的迷障,总结个人看法。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的应用美学,是基础美学与审美实践的中介,它研究了人们在生态意识指导下如何进行审美活动。
一、我国乡村建设迷障
(一)“沦陷”的乡村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Mendras)曾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农民终结论”的评判。他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思索,事实上他并非担心农民这个职业属性的消亡,而是对乡村逐渐泯灭的痛心隐喻。随着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打破了乡村人民原始的自然状态,因此乡村的自然属性也在慢慢减弱。
将自制的荧光粉高温烧结成陶瓷靶材,其中Ce原子所占原子比重为0.3%。然后进行基片的清洗,利用射频溅射法制备荧光薄膜之前,必须要对基片须经严格清洗。这样使基片能够更利于溅射物质的沉积并结晶成膜,同时使薄膜与基片能够更加紧密的结合,提高成膜质量。
(二)乡村建设迷障
1.经济迷障
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的各项建设比城市更具长期性与不确定性,基础与公共设施不完备,因此就更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虽有政府的投入与农民的自发募捐,但仅仅实现了最为基础的一部分。城市与乡村的人均收入差距虽然在逐渐缩小,但在医疗卫生和教育等软件方面的建设仍然不足,更需要进行综合改善。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望衡认为:“生态不是一种美学范畴,而是一种审美视角,当生态成为审美视角时,生态就成为美的重要前提。”生态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一种良性的维系作用,因此需要顺应自然生态,保护自然生态,敬畏自然生态,维护好乡村的生态平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全面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要实现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有效统一。
3.法制建设迷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重视校友工作,把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作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校友工作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载体建设等方面逐渐完善并不断创新。但目前校友工作仍然以开展基于校友“感恩”、“回馈”等心理的校友值年返校、校友讲座、校友捐赠等活动为主[1],单向索取、功利性强,双向服务、互惠性弱,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难以获得校友的认同、支持和拥护,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可持续性[2-4]。
在部分试点乡村存在政府以强制性行政命令引导美丽乡村建设的现象,日益造成政府与农民对立的情况。政府为了“幸福”的构建,应在每个阶段进行周详规划与严密把控,而不是鼓励令人不安的想法,要让农民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妥善处理农民问题,加强引导,才能实现乡村的振兴和农民的富足。
二、生态美学理论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任何船舶进入航道时,都有一个初始速度,该速度与船舶进入航道前的航行状态有关,一般船舶间的初始速度是各不相同的。本文假定船舶初始速度是随机取值的,并服从一定速度区间内的均匀分布。
(一)坚持生态开发,维护生态平衡
2.文化迷障
在我国,生态美学理论的发展充分展示了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对美学理论的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美丽乡村”“生态乡村”等美丽蓝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生态美学理论能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给予理论基础与必要的经验指导。
乡村是文明的起源,其文化传承作用可见一斑,虽然加大了硬件建设的投入,但与保护历史传统存在偏差,更加追求实现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商业化,使得新乡村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在乡村中渴望的田园风光、小桥流水人家竟已成了奢望。应提高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常识与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惠民政策。
(二)塑造乡土景观,传承乡土文化
“生态美学是立足于审美体验,把人与宇宙的审美关系作为中心,对生态系统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互动主体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的理论。”现实生活中,人们实则处于一种精神空虚的状态,致力于寻找和感受一种“诗意的栖居”。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发掘与传承,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之下,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态势已成大势所趋,文化交融亦是重要途径之一。
2.4 不同肥料增效剂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穗长在16.70~18.45 cm,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施肥处理穗长长于不施肥处理,施用增效剂的处理长于常规施肥的穗长,前3位的穗长处理⑨、处理⑩、处理⑥分别比常规处理增加0.87、0.85、0.82 cm。各处理穗粗在4.9~5.2 cm,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多数施肥处理穗粗长于不施肥处理,前2位的穗粗处理⑨、处理⑩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0.3、0.3 cm。各处理突尖在0.9~2.0 cm,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多数施肥处理突尖短于不施肥处理,前2位的突尖处理⑨、处理⑩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减少1.1、1.1 cm。
(三)树立正确生态观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途径之一,我们应始终对乡村的自然环境秉承一种敬畏的审美态度,大自然的美不外乎人性之美,毕竟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而非相互对立竞争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理念已众所周知,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民共建,追求生态审美的同时也要倡导生态保护。
三、结语
生态美学依然处在构建过程之中,时势造实事,在可见的时期内,二者必将有所互利。美丽乡村之美在于历史记忆的原真性,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之路,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党和政府应该优化现实层面利益诉求机制,完善部门职责,发挥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程相占.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J].学术研究,2013(01):122-131+160.
[2]齐甲子,洪京.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美学问题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41-45.
[3]周春媚.生态美学视域下当代中国特色乡村建设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6):43-45.
[4]王莉娟.从美学视角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398-400.
[5]陈梦迪.浅谈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 话语权——极权主义的利器[J].青年文学家,2018,32:113-114.
[6]吴启越,刘雯.浅析网络时代抗争运动的视觉化嬗变与机理[J].戏剧之家,2018(36):219-220.
[7]吴启越,胡喆.浅析本土化真人秀节目发展与走向[J].戏剧之家,2019(13):132.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239-01
作者简介:刘 雄(1994-),男,汉族,福建人,硕士学历,南京林业大学,研究方向:社会生态学。
标签:乡村论文; 生态论文; 美学论文; 美丽论文; 校友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工人论文; 农民论文; 青年论文; 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 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 《戏剧之家》2019年第29期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