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属于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橡胶轮胎,第二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第二连接杆与支撑杆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与支撑杆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该简易小车上设置了限位杆,便于用户对混凝土管节进行固定,其次,简易小车上设置有橡胶轮胎和扶手,便于用户在管道中对混凝土管节进行运输,从而使用户在管道中运输混凝土管节的时候更加的方便,省时省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包括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3)的两端设置有橡胶轮胎(1),第二连接杆(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6),第二连接杆(3)与支撑杆(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限位杆(5),限位杆(5)与支撑杆(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包括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3)的两端设置有橡胶轮胎(1),第二连接杆(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6),第二连接杆(3)与支撑杆(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限位杆(5),限位杆(5)与支撑杆(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共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杆(5)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6)的上表面两端,橡胶轮胎(1)上设置有轴承,第二连接杆(3)与所述轴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设置有把手(7),第一连接杆(2)与把手(7)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杆(2)对称焊接在第二连接杆(3)的下表面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的两侧设置有加强杆(4),第二连接杆(3)与加强杆(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4)共设置有四个,四个加强杆(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杆(3)的两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
背景技术
运输工具是指完成旅客和货物运输的机车、客货车辆、汽车、轮船、飞机等。根据其从事运输活动的独立程度,可以区分为三类:没有装载客货容器,只提供原动力的运输工具;没有原动力,只有装载客货容器的从动运输工具;既有转载客货容器,又拥有原动力的独立式运输工具。
下穿铁路混凝土管道就位后,其内部通常需要再穿设直径较小的管道(如雨污水管),然而由于此时管道内的空间非常有限,使得用户在管道中运输混凝土管节的时候比较麻烦,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运输装置用来解决在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比较麻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橡胶轮胎,第二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第二连接杆与支撑杆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与支撑杆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共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的上表面两端,橡胶轮胎上设置有轴承,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轴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第一连接杆与把手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共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杆对称焊接在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侧设置有加强杆,第二连接杆与加强杆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杆共设置有四个,四个加强杆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杆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简易小车上设置了限位杆,便于用户对混凝土管节进行固定,其次,简易小车上设置有橡胶轮胎和扶手,便于用户在管道中对混凝土管节进行运输,从而使用户在管道中运输混凝土管节的时候更加的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应的A-A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应的B-B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橡胶轮胎、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加强杆、5-限位杆、6-支撑杆、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包括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3的两端设置有橡胶轮胎1,第二连接杆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6,第二连接杆3与支撑杆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支撑杆6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限位杆5,限位杆5与支撑杆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图3,为了使限位杆5的限位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杆5共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杆5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6的上表面两端,限位杆5由Φ20钢筋焊接而成,橡胶轮胎1上设置有轴承,第二连接杆3与轴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了使支撑杆6的支撑效果更好,支撑杆6选用Φ48钢管,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设置有把手7,第一连接杆2与把手7为一体成型结构;
请参阅图1-图3,为了使第一连接杆2的支撑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连接杆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杆2对称焊接在第二连接杆3的下表面两端,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均为Φ25钢筋,使用时将混凝土管节放置在支撑杆6上,然后通过支撑杆6两端的限位杆5对混凝土管节进行固定,然后工人推动简易小车,从而对混凝土管节进行运输,从而便于用户在管道中对混凝土管节进行运输,从而使用户在管道中运输混凝土管节的时候更加的方便,省时省力。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道内运送混凝土管节的简易小车,包括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3的两端设置有橡胶轮胎1,第二连接杆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6,第二连接杆3与支撑杆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支撑杆6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限位杆5,限位杆5与支撑杆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图3,为了使限位杆5的限位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杆5共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杆5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6的上表面两端,限位杆5由Φ20钢筋焊接而成,橡胶轮胎1上设置有轴承,第二连接杆3与轴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了使支撑杆6的支撑效果更好,支撑杆6选用Φ48钢管,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设置有把手7,第一连接杆2与把手7为一体成型结构;
请参阅图1-图3,为了使第一连接杆2的支撑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连接杆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杆2对称焊接在第二连接杆3的下表面两端,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均为Φ25钢筋,使用时将混凝土管节放置在支撑杆6上,然后通过支撑杆6两端的限位杆5对混凝土管节进行固定,然后工人推动简易小车,从而对混凝土管节进行运输,从而便于用户在管道中对混凝土管节进行运输,从而使用户在管道中运输混凝土管节的时候更加的方便,省时省力;
请参阅图1-图3,为了使简易小车的结构强度更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连接杆3的两侧设置有加强杆4,第二连接杆3与加强杆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加强杆4共设置有四个,四个加强杆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杆3的两侧,为了使加强杆4的成本更低,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加强杆4为Φ25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混凝土管节放置在支撑杆6上,然后通过支撑杆6两端的限位杆5对混凝土管节进行固定,然后工人推动简易小车,从而对混凝土管节进行运输,从而便于用户在管道中对混凝土管节进行运输,从而使用户在管道中运输混凝土管节的时候更加的方便,省时省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7193.2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05809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62B 3/04
专利分类号:B62B3/04
范畴分类:32C;32G;32F;
申请人:郑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郑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建新北街74号
发明人:陆锋;刘海龙
第一发明人:陆锋
当前权利人:郑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