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倍体遗传模型论文_韩立德,杨剑,朱军

叁倍体遗传模型论文_韩立德,杨剑,朱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叁倍体遗传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胚乳,性状,方差,玉米,模型,上位,数量。

叁倍体遗传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韩立德,杨剑,朱军[1](2007)在《数量性状的核质互作遗传效应分析:二倍体植株遗传模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能分析二倍体植株数量性状核质互作效应的遗传模型,该模型把控制数量性状总的遗传效应分为核效应、质效应和核质互作效应,以及它们分别与环境作用的效应。其中,核质互作效应可进一步分解为加性核质互作与显性核质互作。基于平衡与非平衡两种双列杂交试验设计,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有效地估计各项遗传效应值及其方差分量。此外,运用该模型对棉花的4个数量性状(单株铃数、衣分、2.5%跨长和麦克隆值)进行了遗传分析。(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程君奇,吴建国,石春海,朱军[2](2007)在《叁倍体胚乳性状遗传模型的上位性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双列杂交体系提出一个遗传模型分析叁倍体胚乳性状直接和母体上位性效应,直接加性、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以及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运用混合线形模型分析该遗传模型.用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MINQUE)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分量和性状间的协方差分量.用蒙特卡罗模拟检测遗传参数的估算和模型的稳定性.模拟分析同时应用于双列杂交的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模拟结果显示在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和性状间的协方差时,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没有显着差异.通过估算实际水稻种子性状数据,说明在经典数量遗传研究中,加加上位变异分析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李玉玲,王延召,董永彬[3](2006)在《利用叁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定位爆裂玉米子粒蛋白含量QTL》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两种环境条件下种植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和爆裂玉米自交系N04为亲本构建的259个F23∶家系群体,采用SSR标记构建了包含183个标记的爆裂玉米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1762.2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9.6cM。利用叁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和区间作图方法对子粒蛋白含量进行了QTL定位和效应分析。在春、夏播条件下均检测到6个QTL,分别位于第1、3、4、6、7和第8染色体上,其中春、夏播条件下都检测到的QTL有3个,可解释的表型总变异分别为42.85%和53.19%,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50%~17.70%。表现为加性、部分显性、显性和超显性的QTL数目分别为2、2、2和6。3个QTL的增效基因均来自丹232,其余QTL的增效基因均来自N04。(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06年06期)

董永彬,李玉玲,牛素贞[4](2006)在《利用叁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定位玉米籽粒淀粉含量QTL》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两种环境条件下种植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和爆裂玉米自交系N04为亲本构建的259个F2:3家系群体,采用SSR标记构建了包含183个标记的玉米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1 762.2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9.6 cM。利用叁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和区间作图方法对籽粒淀粉含量进行了QTL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春、夏播条件下共检测到10个QTL,春播条件下检测到的QTL在夏播均被检测到,分别位于第1、3、4、5、7染色体上,可解释淀粉的表型总变异分别为36.84%和72.65%,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介于4.74%~11.26%。在检测到的QTL中,有2个QTL的遗传作用方式在春播均表现为超显性,而夏播分别为加性和部分显性;其他2个为加性,1个为部分显性,5个为超显性。3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丹232,其余QTL的增效基因均来自N04。(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06年11期)

程君奇[5](2006)在《叁倍体胚乳性状遗传模型的上位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位性概念被引入遗传学领域近100年了,在理解遗传变异和遗传育种中的英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在选择理论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加加上位性能稳定遗传到下一代。但是在经典数量遗传研究中,双列杂交做为常用工具被用于研究诸多农艺性状和种子性状的遗传背景,而上位性常常被忽略。研究者通过基于表形或一般的基因型人工选择来提高性状的产量以及改良性状的品质,例如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经典数量遗产学领域,育种者往往通过双列杂交来理解数量性状(包括农艺性状,种子性状等)的遗传背景。 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基于双列杂交体系提出了一个遗传模型来分析叁被体胚乳性状的直接和母体上位性效应,直接加性、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以及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运用混合线形模型来分析该遗传模型。我们用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MINQUE)来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分量和性状间的协方差分量,通过设定参数的先验值为1(MINQUE(1))。随机效应值通过执行调整无偏预测法(AUP)得到。并运用刀切法来得到估算参数分布的参数,即方差和标准差,并通过一维t测验来检验参数的变异(方差),二维t测验来检验性状间的相关性(协方差)和随机效应值。 蒙特卡罗模拟被应用来检测遗传参数的估算和模型的稳定性。模拟分析同时应用于双列杂交的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模拟结果显示在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和性状间的协方差时,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没有显着的差异。并且加加上位变异能被显着的检测出来,其模拟的功效值接近1。当直接加性效应不存在变异的情况下,加加上位变异也能被显着的检测出来。 在本研究中,我们也通过估算实际水稻种子性状的数据,说明了在经典数量遗传研究中,加加上位变异的分析是可行的。结果也显示直接加性不存在变异,而直接加加上位和母体加加上位的变异却是最重要的。该结果也说明了,在实际育种过程中,考虑加加上位变异而得到的遗传率和育种值会更精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李玉玲,董永彬,崔党群,牛素贞,王延召[6](2006)在《利用叁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定位爆裂玉米膨爆特性QTL》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爆裂玉米膨爆特性的分子遗传基础,为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益信息。【方法】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和爆裂玉米自交系N04为亲本构建259个F2﹕3家系群体,利用SSR标记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利用叁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和区间作图法对F2﹕3群体在两种环境条件下的膨爆特性进行了QTL定位和效应分析。【结果】构建的爆裂玉米SSR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83个标记,覆盖玉米基因组1762.2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9.63cM。爆裂玉米的膨爆特性是由效应不等的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同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两种环境条件下共检测到18个爆花率QTL,17个膨化体积QTL和21个膨化倍数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介于4.4%~28.0%,可解释的表型总变异为65.8%~96.6%,基因的作用方式为加性、部分显性、显性和超显性的QTL数目分别为2、1、4、20和1、5、1、22,超显性在膨爆特性的遗传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结论】与以往膨爆特性以加性效应遗传为主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叁倍体胚乳模型对显性效应的细分和对显性效应较小QTL的显性效应的高估。(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张全德,陈世明[7](1995)在《双列杂交F_1代加倍单倍体的遗传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列杂交法已广泛地应用于性状的遗传研究,但均局限于无非等位基因互作的性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双列杂交F_1代加倍单倍体检验双基因互作模型适合性的方法,并对遗传参数的估算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生物数学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叁倍体遗传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双列杂交体系提出一个遗传模型分析叁倍体胚乳性状直接和母体上位性效应,直接加性、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以及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运用混合线形模型分析该遗传模型.用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MINQUE)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分量和性状间的协方差分量.用蒙特卡罗模拟检测遗传参数的估算和模型的稳定性.模拟分析同时应用于双列杂交的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模拟结果显示在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和性状间的协方差时,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没有显着差异.通过估算实际水稻种子性状数据,说明在经典数量遗传研究中,加加上位变异分析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叁倍体遗传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韩立德,杨剑,朱军.数量性状的核质互作遗传效应分析:二倍体植株遗传模型(英文)[J].遗传学报.2007

[2].程君奇,吴建国,石春海,朱军.叁倍体胚乳性状遗传模型的上位性分析(英文)[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

[3].李玉玲,王延召,董永彬.利用叁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定位爆裂玉米子粒蛋白含量QTL[J].玉米科学.2006

[4].董永彬,李玉玲,牛素贞.利用叁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定位玉米籽粒淀粉含量QTL[J].遗传.2006

[5].程君奇.叁倍体胚乳性状遗传模型的上位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6

[6].李玉玲,董永彬,崔党群,牛素贞,王延召.利用叁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定位爆裂玉米膨爆特性QTL[J].中国农业科学.2006

[7].张全德,陈世明.双列杂交F_1代加倍单倍体的遗传模型[J].生物数学学报.1995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叁倍体遗传模型论文_韩立德,杨剑,朱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