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终端和监测系统,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发送单元以及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处理单元与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连接。第一电源单元与处理单元和接收单元连接,并向处理单元和接收单元供电。第二电源单元与发送单元连接,并向发送单元供电。其中,处理单元与第二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电源单元的打开和关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连接造成的安装及维修不便、系统功耗较大造成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物联网终端(101),包括:接收单元(102)、处理单元(103)、发送单元(104)以及第一电源模块(105),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模块(105)包括第一电源单元(1051)和第二电源单元(1052),所述处理单元(103)与所述接收单元(102)和所述发送单元(104)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单元(1051)与所述处理单元(103)和所述接收单元(102)连接,并向所述处理单元(103)和所述接收单元(102)供电,所述第二电源单元(1052)与所述发送单元(104)连接,并向所述发送单元(104)供电,其中所述处理单元(103)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105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源单元(1052)的打开和关闭。
设计方案
1.一种物联网终端(101),包括:接收单元(102)、处理单元(103)、发送单元(104)以及第一电源模块(105),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模块(105)包括第一电源单元(1051)和第二电源单元(1052),所述处理单元(103)与所述接收单元(102)和所述发送单元(104)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单元(1051)与所述处理单元(103)和所述接收单元(102)连接,并向所述处理单元(103)和所述接收单元(102)供电,
所述第二电源单元(1052)与所述发送单元(104)连接,并向所述发送单元(104)供电,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103)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105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源单元(1052)的打开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终端(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104)的至少一个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单元(103)连接,用于向所述处理单元(103)发送反馈信号。
3.一种监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终端(101);采集模块(107);服务器(108)以及用户终端(109),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07)与所述物联网终端(101)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108)分别与所述物联网终端(101)和所述用户终端(109)无线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采集模块(107)配置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并将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终端(101),
所述物联网终端(101)配置用于将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108),其中,
服务器(108)配置用于接收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并向所述用户终端(109)发送警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07)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子模块:水位采集子模块(1071)、温度采集子模块(1072)、红外采集子模块(1073)、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1074)、氧气采集子模块(1075)、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1076)、硫化氢采集子模块(1077)以及甲烷采集子模块(1078),
所述水位采集子模块(1071)、所述温度采集子模块(1072)、所述红外采集子模块(1073)、所述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1074)、所述氧气采集子模块(1075)、所述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1076)、所述硫化氢采集子模块(1077)以及所述甲烷采集子模块(1078)分别与所述物联网终端(101)无线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水位采集子模块(1071)用于检测环境中水位的变化,并向所述物联网终端(101)发送水位信息;
所述温度采集子模块(1072)用于探测环境中的温度,并向物联网终端(101)发送环境温度信息;
所述红外采集子模块(1073)用于探测环境中的人员进入情况,并向所述物联网终端(101)发送人员进入信息;
所述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1074)用于检测阀井下球阀液位,并向所述物联网终端(101)发送液位信息;
所述氧气采集子模块(1075)用于采集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并向所述物联网终端(101)发送浓度信息;
所述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1076)用于采集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并将浓度信息发给所述物联网终端(101);
所述甲烷采集模块(107)用于采集环境中甲烷的浓度,并向所述物联网终端(101)发送浓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终端(101)的接收单元(102)与所述采集模块(107)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模块(107)发送的信息;
所述物联网终端(101)的处理单元(103),用于接收环境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发送单元(104),并向所述发送单元(104)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物联网终端(101)的发送单元(104);
所述物联网终端(101)的发送单元(104),用于向所述服务器(108)发送环境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终端(101)还包含SIM卡,所述发送单元(104)读取所述SIM卡号码,并将SIM卡号码发送至所述服务器(1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07)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源模块(106),所述第二电源模块(106)与所述采集子模块连接,并为所述采集子模块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终端(101)还包含电池检测模块(110),所述电池检测模块(110)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05)和所述发送单元(104)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模块(110)配置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05)内的电池电量进行检测,并且检测结果由所述发送单元(104)发送至所述服务器(10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联网终端和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许多户外监测任务可以使用电子设备对人工进行替代,大幅节省了户外监测的人力成本。
但是,在现有的监测系统中大量使用电缆进行通信,使用电缆会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且维修不便,特别是在一些不规则的地形环境中尤为突出。因此采用无线方式传递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有技术中的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服务器,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电缆传递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再通过GSM网络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保存显示但是现有无线通讯设备的功耗普遍较大,可以使用的时间不长,一旦没电,监护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影响用户的使用。低功耗的监护系统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连接造成的安装及维修不便、系统功耗较大造成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发送单元以及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处理单元与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连接。第一电源单元与处理单元和接收单元连接并向处理单元和接收单元供电。第二电源单元与发送单元连接,并向发送单元供电。其中,处理单元与第二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电源单元的打开和关闭。
可选地,上述终端中,发送单元的至少一个输出端与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向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系统包括:物联网终端;采集模块;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采集模块与物联网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服务器分别与物联网终端和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连接。其中,采集模块配置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并将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发送至物联网终端。物联网终端配置用于将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服务器配置用于接收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并向用户终端发送警报信息。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采集模块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子模块:水位采集子模块、温度采集子模块、红外采集子模块、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氧气采集子模块、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硫化氢采集子模块以及甲烷采集子模块。水位采集子模块、温度采集子模块、红外采集子模块、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氧气采集子模块、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硫化氢采集子模块以及甲烷采集子模块分别与物联网终端无线通信连接。其中,水位采集子模块用于检测环境中水位的变化,并向物联网终端发送水位信息。温度采集子模块用于探测环境中的温度,并向物联网终端发送环境温度信息。红外采集子模块用于探测环境中的人员进入情况,并向物联网终端发送人员进入信息。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用于检测阀井下球阀液位,并向物联网终端发送液位信息。氧气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并向物联网终端发送浓度信息。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并将浓度信息发给物联网终端。甲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环境中甲烷的浓度,并向物联网终端发送浓度信息。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物联网终端的接收单元与采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采集模块发送的信息。物联网终端的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环境信息并发送至发送单元,并向发送单元发送指令,指令用于触发物联网终端的发送单元。物联网终端的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环境信息。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物联网终端还包含SIM卡,发送单元读取SIM卡号码,并将SIM卡号码发送至服务器。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采集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与采集子模块连接,并为采集子模块供电。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物联网终端还包含电池检测模块。电池检测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和发送单元连接,电池检测模块配置用于对第一电源模块内的电池电量进行检测。并且检测结果由发送单元发送至服务器。
本公开提供了物联网终端和监测系统,通过采用无线通信方案,使得在安装部署监测系统不用再铺设线缆,在无线传输技术中采用相同型号的模块进行发送和接收,避免了不兼容的问题发生,并选用低能耗工作芯片以及高效电压转换电路,提高电池使用效率,设置了周期工作程序,使整个系统只在预定的时间内进行工作,降低了电力消耗,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连接造成的安装及维修不便、系统功耗较大造成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接收单元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处理单元电路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发送单元电路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源单元电路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电源单元电路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二电源单元电路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电源模块电路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检测模块电路图。
监测系统100、物联网终端101、接收单元102、处理单元103、发送单元104、第一电源模块105、第一电源单元1051、第二电源单元1052、第二电源模块106、采集模块107、水位采集子模块1071、温度采集子模块1072、红外采集子模块1073、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1074、氧气采集子模块1075、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1076、硫化氢采集子模块1077、甲烷采集子模块1078、服务器108、用户终端109、电池检测模块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101,包括:接收单元102、处理单元103、发送单元104以及第一电源模块105,第一电源模块105包括第一电源单元1051和第二电源单元1052。处理单元103与接收单元102和发送单元104连接。第一电源单元1051与处理单元103和接收单元102连接,并向处理单元103和接收单元102供电。第二电源单元1052与发送单元104连接,并向发送单元104供电。其中,处理单元103与第二电源单元1052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电源单元1052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物联网终端101由接收单元102、处理单元103、发送单元104以及第一电源模块105组成。并且,第一电源模块105包含第一电源单元1051和第二电源单元1052。其中,接收单元102用来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单元103用来对接收单元102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信号由发送单元104发送出去。处理单元103内置有周期工作程序,只在预定的周期内工作,减少了电力消耗,并且,处理单元103根据物联网终端101的工作情况,控制第二电源单元1052的打开和关闭,进一步减少电力消耗。从而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周期性工作程序,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使电路的能耗大为减少,提高了电池续航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功耗较大造成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接收单元102优先选用SI4432无线模块,接收灵敏度可以到-121dbm,接收灵敏度高。可以完美的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应用到不同的环境中去。从而保障了接收无线信号的稳定性。
处理单元103优先选用STM8L152K4T6作为核心处理器,如图3所示,该处理器是一款功耗极低的处理器,具有halt模式、wait模式与active-halt等多种运行模式,在使用低频晶振进入halt模式后可以达到极限低功耗模式,使用STM8L152K4T6作为核心处理器,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耗过大的问题。
发送单元104优先选用SIM800C作为发送模块,图4所示,该模块是一款技术成熟、能耗低的GSM\/GPRS发送芯片,从而保证了工作稳定、节能降耗。
第一电源单元1051选用TPL700作为主芯片,图5所示,TPL700具有隔离度高,转换效率高的优点,将3.6V电池电压转换为3.3V稳定电压为接收单元102和处理单元103供电。
第二电源单元1052优先选用TPS61021A作为主芯片,图6所示,TPS61021A是一款具有超低电压输入的电压升压转换器,具有电压输入范围大、转换效率高的优点,将3.6V电池电压转换为3.8V,为发送单元供电,并且,TPS61021A在电池电压较低的情况下,依然具有输出稳定3.8V电压的能力,从而保证了发送单元104保持稳定工作。
并且,为了降低能耗,物联网终端101在设备运行时不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STM8L152K4T6芯片内置周期工作待机程序,即一定周期来唤醒所述物联网终端101来接收信息,如有信息就进行接收和处理过程。如没有信息传输,几秒后,又将处于待机状态。通过设置周期性工作程序,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力消耗。具体地,如图3、图7所示,STM8L152K4T6被植入周期程序,周期的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并且,STM8L152K4T6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通过第22脚向TPS61021A发送打开或者关闭电源信号,TPS61021A收到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避免了电源电路一直工作,减少了电力消耗。
可选地,上述终端设备中,发送单元104的至少一个输出端与处理单元103连接,用于向处理单元103发送反馈信号。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物联网终端101接收到信息,经处理单元103处理后,将信息通过发送单元104发送后,待发送成功后,发送单元104会返回发送成功的信号给处理单元103,处理单元103接到发送成功的信号后,会给第二电源单元1052发送切断供应电源指令,来使发送终端104处于待机状态,当处理单元103下一周期工作开始时,会给第二电源单元1052发送打开电源指令来打开电源。从而,根据本方案,第二电源单元1052会在信号发送完毕后关闭电源供应从而使发送单元104处于待机状态,进一步降低电力消耗。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03与发送单元104有线连接,处理单元103接收发送单元104返回的信号。如图3、图4、图7所示,STM8L152K4T6芯片电路收到SIM800C电路发送的反馈信号。当反馈内容为已成功发送时,STM8L152K4T6芯片向TPS61021A电路发送关闭指令,TPS61021A电路停止向SIM800C电路供应电力,使SIM800C电路处于待机状态。当TPS61021A电路处在关闭状态时,STM8L152K4T6会在向TPS61021A电路发送指令打开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系统100包括:物联网终端101;采集模块107;服务器108以及用户终端109。采集模块107与物联网终端101无线通信连接。服务器108分别与物联网终端101和用户终端109无线通信连接。其中,采集模块107配置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并将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发送至物联网终端101。物联网终端101配置用于将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8。其中,服务器108配置用于接收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并向用户终端109发送警报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采集模块107与物联网终端101之间、物联网终端101与服务器108之间、服务器108与用户109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摆脱了铺设电缆的束缚,适用范围更广,可以更灵活方便的部署安装监测系统,并且,物联网终端101采用节能设计,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连接造成的安装及维修不便、系统功耗较大造成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服务器108与用户终端109通过无线连接,服务器108接收到发送单元104所发送的信息(包括正常信息和警报信息)和电话号码,一方面将所述警报信息(包括正常信息)通过GSM网络以短信的方式转发给用户终端109,提醒用户哪个位置发生了哪种异常状况,另一方面,服务器108将所接收到的信息在服务器108Web前端进行可视化的界面显示。用户终端109,可以是用户自己的手机或者是平板等移动设备,用于接收服务器108发送的警报信息。警报信息包括采集环境浓度超标的警报信息以及电池电量警报信息。
另一方面,若用户在某个时刻想要查询待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用户也可以登录到服务器108Web前端,登录待监测区域安装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电话号码的账号,对待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查询。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采集模块107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子模块:水位采集子模块1071、温度采集子模块1072、红外采集子模块1073、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1074、氧气采集子模块1075、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1076、硫化氢采集子模块1077以及甲烷采集子模块1078。水位采集子模块1071、温度采集子模块1072、红外采集子模块1073、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1074、氧气采集子模块1075、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1076、硫化氢采集子模块1077以及甲烷采集子模块1078分别与物联网终端101无线通信连接。其中,水位采集子模块1071用于检测环境中水位的变化,并向物联网终端101发送水位信息。温度采集子模块1072用于探测环境中的温度,并向物联网终端101发送环境温度信息。红外采集子模块1073用于探测环境中的人员进入情况,并向物联网终端101发送人员进入信息。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1074用于检测阀井下球阀液位,并向物联网终端101发送液位信息。氧气采集子模块1075用于采集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并向物联网终端101发送浓度信息。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1076用于采集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并将浓度信息发给物联网终端101。甲烷采集模块107用于采集环境中甲烷的浓度,并向物联网终端101发送浓度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采集模块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一个或多个水位采集子模块1071、温度采集子模块1072、红外采集子模块1073、球阀液位采集子模块1074、氧气采集子模块1075、一氧化碳采集子模块1076、硫化氢采集子模块1077以及甲烷采集子模块1078,但不限于这几种模块。每一个子模块均与物联网终端101的接收单元102无线连接,通过无线通信将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发送至接收单元102,使得在使用监测系统时可随时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使用各种采集子模块,并且,在使用维护工作中能够方便判别和修复某一个故障点,而不会对其它单元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适用范围更广,检修维护更为便捷,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连接造成的安装及维修不便的问题。
此外,虽然图中未示出,每一个子模块都有无线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通信更加稳定,通信模块采用与接收单元102一致的SI4432无线模块,避免了出现不兼容、丢失数据的情况发生。并且,控制单元也采用STM8L152K4T6芯片电路,通过对STM8L152K4T6芯片进行周期设置,每一采集子模块根据工作特点对周期进行设计,比如每天开启1至2次进行采集。当开启时,采集子模块对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发送至物联网终端101,物联网终端101收到信息后,会发送一个反馈信息,当反馈信息包含已经接收完毕的信息时,采集子模块会进行休眠状态,直到下一个周期开始时进行采集和发送。当采集子模块收不到信息已经被接收的信息时,采集子模块会连续5次向物联网终端101发送信息。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物联网终端101的接收单元102与采集模块107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采集模块107发送的信息。物联网终端101的处理单元103,用于接收环境信息并发送至发送单元104,并向发送单元104发送指令,指令用于触发物联网终端101的发送单元104。物联网终端101的发送单元104,用于向服务器108发送环境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与采集模块107进行通信模块的为物联网终端101的接收单元102,即接收单元102接收信息,传输给处理单元103,经过处理单元103进行处理后发送至发送单元104,发送单元104将正常的环境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8,将超出预定范围值的信息生成警报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8。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物联网终端101还包含SIM卡,发送单元104读取SIM卡号码,并将SIM卡号码发送至服务器108。
具体地,物联网终端101还包含SIM卡,发送单元104将SIM卡号码发送至服务器108,从而服务器108可以通过电话号码判断信息来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SIM卡与SIM800C电路相连,SIM800C读取SIM卡电话号码。SIM800C将电话号码发送给服务器108,服务器108根据电话号码判断信息来源。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采集模块107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源模块106。第二电源模块106与采集子模块连接,并为采集子模块供电。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电源模块106优先选用TPS61222芯片,将电池电压升到5V为各采集子模块供电,并且,第二电源模块106随着物联网终端进行周期性的开启,并且,当收到休眠信号时进行休眠,从而减少的电力消耗,增加了续航时间。
可选地,上述系统中,物联网终端101还包含电池检测模块110。电池检测模块110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105和发送单元104连接,电池检测模块110配置用于对第一电源模块105内的电池电量进行检测。并且检测结果由发送单元104发送至服务器108。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物联网终端101还包含电池检测模块110,电池检测模块110优选为AO3402电路如图9所示,3脚ADC_ENABLE接收单片机STM8L152K4T6发送的信号,1脚接电池,2脚来检测电池电压ADC_BATIN,并将电池余量反馈给单片机STM8L152K4T6,单片机STM8L152K4T6将电池余量信息传送给发送单元104,发送单元104将电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8。从而,根据本方案,系统能够时时监测电池信息,能够根据电池电量信息及时更换电池,避免由于电池原因引起工作问题。
通过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方案,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和监测系统,通过采用无线通信方案,使得在安装部署监测系统时不用再铺设线缆,在无线传输技术中采用相同型号的模块进行发送和接收,避免了不兼容的问题发生,并选用低能耗工作芯片以及高效电压转换电路,提高电池使用效率,设置了周期工作程序,使整个系统只在预定的时间内进行工作,降低了电力消耗,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连接造成的安装及维修不便、系统功耗较大造成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当设备正常使用时面对用户时的方位;在描绘机箱后面板各模块位置时,是以机箱后面板面对用户时的方位。并且,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1561.5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26737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H04L 29/08
专利分类号:H04L29/08;G08C17/02
范畴分类:39B;
申请人: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刘晓凯
第一申请人: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
申请人地址:102611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船营100号
发明人:王彦强;王立军;侯闯;李嘉;王鹏;刘晓凯
第一发明人:王彦强
当前权利人: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刘晓凯
代理人:柴国伟
代理机构:1169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