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蚜诱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棉蚜,周期,诱导,引物,温度,种群,豌豆。
性蚜诱导论文文献综述
张廷伟,陈万斌,刘长仲,孙倩[1](2017)在《光周期对红色型豌豆蚜性蚜分化的诱导》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红色型豌豆蚜种群繁殖策略以及性蚜分化规律,在8L∶16D、10L∶14D、12L∶12D和14L∶10D 4个光周期条件下,研究了红色型豌豆蚜经光周期连续诱导2代后(G1和G2),后代G3中的性蚜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兰州地区红色型豌豆蚜性雌蚜均为无翅型,而雄蚜均为有翅型;光周期对豌豆蚜性蚜分化有显着影响(P<0.05);在14L∶10D光周期条件下,豌豆蚜后代中无性蚜分化;在12L∶12D、10L∶14D和8L∶16D 3个光周期条件下均有性蚜分化,而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变短,豌豆蚜G3中雄蚜所占百分比逐渐减小,但性雌蚜所占百分比基本不变;在12L∶12D光周期条件下,雄蚜和性蚜比例均最高(分别为15.03%、91.43%),而胎生蚜比例最低(8.57%);在10L∶14D光周期条件下,G3中胎生蚜比例最高,而性蚜比例最低;在8L∶16D光周期条件下,性雌蚜比例最高(78.88%),但同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在同一短光照条件下,G1产仔日龄对G3中性蚜分化具有显着影响(P<0.05),同时性蚜分化具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即先产性雌蚜,后产雄蚜,由性雌蚜向雄蚜过渡过程中伴随产生胎生蚜。研究表明,红色型豌豆蚜性蚜产生的临界光照时长介于12~14 h,相对较长的光照条件有利于雄蚜产生,但随着光照时间缩短雄蚜分化时间逐渐延后、雄蚜分化天数逐渐缩短,说明光周期变化与豌豆蚜生殖模式转变和性蚜分化密切相关,亲代经历光周期处理时间的长短影响后代中性蚜的分化。(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龚鹏,张孝羲[2](2001)在《温度和光周期对棉蚜性蚜产生的诱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一定的光温处理,成功地诱导了棉蚜性蚜(性雌蚜和雄蚜)的产生,并使其成功交配、产卵。结果表明:(1)棉蚜性蚜产生的条件一般为≤18℃,8~12h光照。而当温度22℃时,任何光照条件下均不产生性蚜。在温度14~18℃下,光周期越短,性蚜产生的效率越高;14℃下,处理代数增加,性蚜诱导效率明显增加。(2)不同的光温处理,诱导棉蚜性蚜产生的效率不同,雄蚜诱导效率最高(13.2%)的诱导条件为18℃~10L(18℃,10h光照)处理1代,性雌蚜诱导效率较高(86.7%)的诱导条件为18℃—8L处理1代。(3)在18℃—10L条件下,处理代数增加,性蚜产生的日龄可提前。性蚜人工诱导的实现对进行棉蚜生活史和种群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龚鹏[3](2000)在《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分化的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及性蚜的诱导》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蚜(Aphis gossypii)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蚜属(Aphis),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属古北、东洋、澳洲、非洲、新北、新热带6大区系共有种。棉蚜是我国棉花、瓜类等作物的重要害虫。并能传播瓜类、番茄等多种蔬菜作物的病毒病害。特别在华北及西北的半干旱地区已成为农业上的主要害虫。 棉蚜种群有较强的异质性,遗传变异度大,对田间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强,这是导致棉蚜广泛成灾的内在要素,也是棉蚜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总结了棉蚜种群生态适应性分化研究现状和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将宏观的种群生态学与微观的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用两种多位点遗传标记(随机扩增RAPD-PCR和微卫星引物扩增SRSP-PCR)和两种遗传多样性指标以及遗传距离、相似性指数、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棉蚜的寄主适应性分化和季节种群的体色分化以及夏季黄色小型蚜的来源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田间观察和分子标记对棉蚜的7种蚜型进行研究;成功地人工诱导棉蚜性蚜(性雌蚜和雄蚜)产生并交配产卵;同时,对运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生态学问题的方法设计及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棉蚜基因组DNA的遗传标记研究结果表明,棉蚜种群的不同阶层(克隆系内、同一类群内不同克隆系间、不同类群间)的DNA多态性差异是逐层递进的。并证实同一寄主类群或季节类群内不同克隆系间的DNA差异小于不同寄主类群或季节类群间的DNA差异。 不同寄主棉蚜群体的随机引物扩增结果表明:在不同寄主上生活的棉蚜群体的分化仅在种群水平,尚未达亚种水平的分化。而且根据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可以推测:在南京地区,棉花和瓜类上的棉蚜主要来自冬寄主木槿和石榴上,而极少来自冬寄主花椒上。微卫星引物扩增结果说明:棉蚜在其主要木本冬寄主上遗传分化程度较小,而冬寄主种群与夏寄主种群,夏寄主棉蚜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大。 自然温度下,棉蚜存在体色不变的黄色生物型(干母和其后代始终为黄色)和体色可变的生物型(干母为绿色,其后代有绿色和黄色两种体色卜棉蚜的体色变化与温度及营养条件密切相关。 棉蚜不同季节不同体色类群的分化己达种群水平的分化,但未达亚种水平的分化。棉田内棉蚜种群则为混合类群。而夏季黄色小型蚜并非是异于其他季节体色棉蚜类群的另一种独立的遗传型。它主要来自绿色于母经多代选择分化的黄色后代,也有小部分可能来自干母黄色的体色不变型。至于其遗传和环境影响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棉蚜有性世代观察结果表明:南京地区棉蚜的有性世代始于秋末冬初(l月下旬),仅持续两到叁周,一头雄蚜可与多头性雌蚜交配。 用3种微卫星引物对棉蚜7种蚜型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棉蚜的有性蚜型和无性蚜型之间在遗传上有较大的差异,且有性蚜型和无性蚜型各有其特征带(CharCteristic band);性母与性雌蚜、雄蚜的遗传关系十分接近:干母和于雌的遗传关系很近,但孤雌蚜己与二者有明显分化. 棉蚜性蚜人工诱导的试验结果表明:14C和 18’C下能诱导性蚜产生,而 22℃下诱导则不产生性蚜,可以估计棉蚜性蚜产生的临界温度约为 20’C左右。14℃、18℃下随光照时间的缩短棉蚜性蚜比例有提高的趋势。在一定的光照条件(<12 ’J’时吓,温度是棉蚜性蚜产生的重要因素,温光条件有一定的积累效应。人工诱导性蚜产生的有效条件为18℃,SL:16D处理叁代或18℃,10L:14D处理一代(同时,还必需注意选育生殖日龄Z10天的后代)。(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0-05-01)
杨效文,张孝羲[4](1999)在《温度和光周期对烟蚜性蚜的诱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烟蚜性蚜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郑州地区的红色和黄绿色烟蚜在10小时光照和15、20℃组合下可产生性雌和雄蚜,而在12、14和8小时及25℃条件下均未有性蚜产生。(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1999年05期)
性蚜诱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一定的光温处理,成功地诱导了棉蚜性蚜(性雌蚜和雄蚜)的产生,并使其成功交配、产卵。结果表明:(1)棉蚜性蚜产生的条件一般为≤18℃,8~12h光照。而当温度22℃时,任何光照条件下均不产生性蚜。在温度14~18℃下,光周期越短,性蚜产生的效率越高;14℃下,处理代数增加,性蚜诱导效率明显增加。(2)不同的光温处理,诱导棉蚜性蚜产生的效率不同,雄蚜诱导效率最高(13.2%)的诱导条件为18℃~10L(18℃,10h光照)处理1代,性雌蚜诱导效率较高(86.7%)的诱导条件为18℃—8L处理1代。(3)在18℃—10L条件下,处理代数增加,性蚜产生的日龄可提前。性蚜人工诱导的实现对进行棉蚜生活史和种群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蚜诱导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廷伟,陈万斌,刘长仲,孙倩.光周期对红色型豌豆蚜性蚜分化的诱导[J].生态学杂志.2017
[2].龚鹏,张孝羲.温度和光周期对棉蚜性蚜产生的诱导[J].植物保护学报.2001
[3].龚鹏.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种群分化的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及性蚜的诱导[D].南京农业大学.2000
[4].杨效文,张孝羲.温度和光周期对烟蚜性蚜的诱导[J].昆虫知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