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规划背景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惊人,城市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大,但是医疗人才却相对比较缺乏,无法满足社会基本需求。本文结合深圳地区的城市特点,简要探讨了深圳在医疗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引进、流动等竞争机制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大湾区 深圳 医疗人才
与北京首都地区、上海地区相比,深圳地区由于相对缺乏医学院校和大型医院的软件和硬件基础,在医疗人才的供给方面显得相对欠缺,这与该地区高度发达的金融和高科技产业对全球相关行业人才的吸引力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圳市更是在2016年初发生了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培学员集体游行,请求发放补助经费的重大事件。像深圳这样的珠三角新兴特大城市,对于医疗人才来说,本身就因为历史短,又作为新生的移民城市而缺少归属感,连住院医师培养方式方法都无法做好,这对该地区扭转医疗服务缺乏的局面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更是雪上加霜。
3.3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HPS的ddPCR方法,同时,利用ddPCR和qPCR这2种检测方法对HPS进行测定,就灵敏性、重复性、特异性和临床样品检测 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在定量检测相同稀释度的HPS DNA时,ddPCR和qPCR的定量值呈线性正相关,且ddPCR方法的灵敏性优于qPCR。在实际运用过程中,ddPCR方法的检出率更加可靠。
一、地方政府应增强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大本土医疗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
增强医疗人员对本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首先应完善医疗人才的评价、晋升体系与薪金制度的融合。医院若要留住其核心医疗人才,薪金制度是重要要素。而目前的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人才评价和薪酬分配制度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主要由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确定,其中职称尤为重要。若职称相同,无论医生或护士,专业技术工作者或后勤服务者,薪酬待遇就相同,此举影响了医务人员整体积极性的发挥。第二,正由于职称的重要性,一些临床医生耗费时间在发表“职称论文”和申请“科研项目”之上,以求在职称评审和聘任体系中获得晋升,因而难以集中精力在临床技能的提升上,甚至影响到日常工作,此不良风气实为舍本逐末。医疗人员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职称的评定或者论文发表上,不同系列的医疗人才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诸如临床、护理、药剂、后勤管理人才等,不可一概而论。人才评价制度应当以岗位内容、技术难度、风险责任、综合品德、胜任力等多种要素为因子,消除原有的过于注重资历、学历和发职称论文的数量的风气,坚持才德兼备,注重凭临床的技术水平、医疗实绩和贡献来评价人才。建立多种评价标准,进行专业化定量考核,实现分层动态管理。
二、医学教育实践环境的改善是培育和吸引医疗人才的重要因素,但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确立优势
由于医学教育实践的特殊性,医疗人才对于所处地区的医学科研单位的环境会更加重视。甚至对于医院来讲,医学科研单位在医疗人才的输送方面就像“孵化机”一样,“孵化机”的数量越多,环境越好,那么好的医院和优秀的医疗人才也就自然而然的会更多。医疗人才大都无法分割临床与科研的环境,这就是为何很多大型医院都是高等学校或者医学专科学校的附属单位的原因所在。所以除了财政、税收等影响收入的政策因素以外,医疗人才对于医学科研单位的环境就特别在意。因此,深圳市必须下大力气建设本区域的专业研究型医学院校和相应的科研机构,瞄准国际先进医学科研领域,建设一批具有特区特色、全国甚至世界领先的学科和科研平台吸引优秀创新人才和医学教育师资人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深圳成为医疗人才的聚集地。
刚开始自驾游时,大孙女李子宜还在上小学,现在她已经上高三了。这些年的出游大大锻炼了她的各种能力。从新疆回来后,她将自己的感受写成了14页纸的《天路行》,获得“国家新闻奖”。在学校,她制作的旅游幻灯片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为此,她成为学校的小记者。她的地理成绩在全年级也是名列前茅。
因此,珠三角在制定医疗人才培养、引进和流动机制的时候,应当进行综合改革考量,充分吸取新加坡和中国港澳地区的优良政策,制定持续可行的解决医疗人才短缺的政策。
三、深圳地区医疗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必须要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流动竞争机制进行综合改革考量
1)建设“三个平台”。①学术交流平台:创办“一堂两坛”,即“名家讲堂、教授博士讲坛、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名家讲堂、教授博士讲坛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或校内教授博士开展学术报告交流会。研究生学术论坛指团队成员及研究生在每个月都要开展学术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汇报等各种学术活动,及时交流科研成果新进展,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机会。引导和培植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每年均选派研究生外出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
1.完善各种政府监管机制,释放市场办医的能量
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中医药产业化的发展愈加重要,中医药企业尤其是一些老字号且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在专业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深圳可以引导在深的中医药企业整合人才、技术资源,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与本地的中医院、高校医学专业紧密合作,为培育更多复合型的中医药人才做出贡献。
2.改革财政税收、出入境、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来深
香港与深圳的个人所得税负差距造成的现实问题,使得深圳非但难以从香港吸引人才,反而会致使本土人才向香港流失。笔者认为,深圳若要以积极的姿态向港澳甚至其他发达地区争夺医疗人才,应针对医疗人才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利用财政手段,调节税收,有利于从港澳引进优秀的医疗人才,缓解当地医疗人才紧缺之苦。参考新加坡“海外工作者纳税人计划”和特殊住房福利等政策,使得珠三角地区成为医疗人才引进和流动的高地,而且使得这些医疗人才真正将珠三角作为其职业发展的归属地。
3.抓住港澳地区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机遇,为深圳培育优秀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目前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非常有利于海外相关人才反流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大湾区。港澳地区已形成了优良的私立医院、家庭医生、社会养老护理专业人才体系,他们进入珠三角地区服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偏向私人执业、进入私立医院和组织社会养老机构等方式。因此地方政府面对海外医疗人才的引进和消化工作,必定要在社会管理、许可经营、市场竞争关系协调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政策的配套保障,扭转国内人才通过香港流失海外的不利局面,使得珠三角地区在未来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中保持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伟. 关于卫生人才评价的探索与改革[J]. 医学与社会, 2010,23(8):44-46.
[2]王练深, 魏东海, 黄敏芳,等. 2002-2012年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变化趋势的政策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14, 33(8):40-43.
[3]刘宏、王辉耀,《新加坡人才战略与实践》,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10月版,pp155。
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913185
作者简介:
滕俊飞,1992年10月,男,汉,广东深圳人,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政治。
张正良,1995年1月,男,汉,广东省深圳人,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治理。
钟琳,1996年4月,女,汉,广东省深圳人,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治理。
标签:人才论文; 医疗论文; 深圳论文; 地区论文; 港澳地区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年第13期论文;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