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改良鸠尾固位形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83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亚婷[1](2021)在《龈壁提升术结合高嵌体修复龈下牙体缺损的病例报告》文中指出背景:龈下牙体缺损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在间接修复过程中如何获取龈下边缘清晰准确的印模、提高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是临床操作中的难点。传统治疗方式多采用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术,但是其创伤大、周期长、费用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随着口腔粘接技术的发展和材料学的进步,龈壁提升术(deep margin elevation,DME)作为一种替代方法被提出。使用树脂直接充填提升龈下边缘至龈上,简化了牙体预备、制取印模、隔湿以及粘接等临床修复流程,而且该技术创伤小、临床操作时间短,与粘接性高嵌体结合修复后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病例,更加符合当前的微创修复理念。目的:本文主要通过搜集牙体缺损达到龈下,并进行DME技术结合粘接性高嵌体修复的病例,观察评估临床修复后的效果,为临床龈下牙体缺损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来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患者6例。修复前进行常规口腔检查,检查牙体牙髓牙周、口腔卫生、咬合及口腔副功能状况,评估患龋风险,拍摄根尖片检查牙体牙髓牙周情况,初步评估龈下牙体缺损的深度,并进行治疗方案沟通交流,患者同意后采用DME技术结合高嵌体作为修复方案。使用橡皮障及成型片对龈下牙体龈壁部分严格隔湿封闭成型,用流体树脂和复合树脂分层充填固化将在龈下的边缘提升至龈上,然后进行高嵌体牙体预备、比色、制取印模、临时树脂暂时修复,1周后进行修复体的粘接。粘接前评估牙龈健康状态;粘接后即刻通过修复体外形、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和放射学检查评估临床修复即刻整体效果;12个月时复诊评估:通过继发龋、边缘着色、牙齿完整性等指标评估牙体情况,通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影像学检查、牙齿松动度等指标评估口腔卫生、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等牙周情况;通过患者对修复体的形态、美观、咬合、舒适度以及是否存在食物嵌塞、牙龈出血等方面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从而综合评估最终的修复效果。结果:粘接前牙龈健康状态评估:2例患者因为高频电刀切除游离龈后,临时树脂暂封,延迟了牙龈的愈合,出现DME部位牙龈充血,探诊出血;粘接后即刻评估:1例患者的修复体与天然牙在边缘线处颜色过渡不自然;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探诊检查,6颗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12个月复诊时评估:1例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保持不佳,修复牙齿龈缘及口内其他牙齿龈缘处均有中等量的菌斑,牙龈水肿,探诊出血,但未见牙槽骨吸收;6颗修复体未出现继发龋及边缘着色;修复体周围剩余牙体组织完整,未出现边缘折裂;6颗患牙与修复前相比未出现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等情况;患者对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恢复、牙周情况、舒适度等方面均给出了满意的效果评价。结论:对于后牙区龈下缺损,在可以隔湿封闭、不侵犯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的情况下,DME技术结合高嵌体修复龈下牙体缺损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胡孝丽[2](2018)在《聚乙烯醇水凝胶制备及性能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条件带来的问题,每年牙缺失需要软组织增量修复的患者高达数亿人,任重而道远,推进软组织增量修复的研究十分重要。聚乙烯醇水凝胶(PVA)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含水率以及与天然软骨相似的结构及力学性能,被认为是极具潜力软组织增量修复的理想材料。然而,PVA制成水凝胶干燥后比较软,存在形态不整;PVA水凝胶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增殖有显着抑制作用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 PVA水凝胶在软组织增量方面的应用,本课题针对PVA水凝胶这些问题引入二甲基砜(MSM)进行改进。在本论文中,物理交联制备的MSM/PVA水凝胶材料,具有优良不溶于水的吸水溶胀性能、稳定的生物降解性和一定的化学特性,在软骨、角膜、髓核、皮肤等组织的移植替换和修复重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SM/PVA水凝胶材料在口腔软组织增量中的应用,尤其MSM/PVA水凝胶在植入口腔内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及扩增软组织增量是否可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本研究中,为MSM/PVA水凝胶应用于临床口腔软组织增量奠定理论基础。第一部分MSM/PVA制备及溶胀性能研究目的:应用反复冷冻解冻物理交联方法制备MSM/PVA水凝胶,并对其溶胀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高温溶解PVA,充分溶解后用去离子水调配成不同浓度的PVA水凝胶,其浓度分别为10%、12%和15%。各种实验统计结果表明,12%PVA具备较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本实验以12%PVA为基质向其内加入MSM,MSM浓度分别为0.01%,0.1%,1%,10%,制备不同浓度的MSM/PVA水凝胶。电子显微镜观察MSM/PVA水凝胶微观结构,测试其力学性能;对不同浓度MSM/PVA含水率及在模拟体液中的溶胀度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物理交联法制备MSM/PVA水凝胶质地较硬且均匀,表面光滑;在37℃模拟体液中,MSM/PVA水凝胶试样在浸泡初始72h内体积增加达3倍以上,浓度为150%MSM/PVA水凝胶初期吸水较快,10%MSM/PVA水凝胶吸水较慢。力学性能测试表明,12%MSM/PVA水凝胶具有相对良好的力学拉伸性能,不同浓度间不具有显着差异性。在浸泡8d后,所有试样体积均达最大体积的95%以上,约10d时试样体积趋于稳定,60d内试样无明显溶解现象。结论:本实验自制的MSM/PVA水凝胶,具备较佳的物理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第二部分MSM/PVA生物相容性研究目的:将MSM/PVA水凝胶与成骨细胞共培养,探讨MSM/PVA水凝胶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MSM/PVA冷冻干燥后,于模拟生理体液中浸泡,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见其再溶胀发生,观察不同浓度MSM/PVA水凝胶随时间延长,有规律发生再溶胀;将溶胀的MSM/PVA水凝胶与成骨细胞一起共培养,对成骨细胞毒性检测,体外材料浸提液细胞毒性实验、从材料制备方法、材料的性能检测及生物评价,综合分析本研究制备MSM/PVA性能。采用MTT法,来检测MSM/PVA细胞毒性,即对成骨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从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可知,与MSM/PVA水凝胶直接接触的成骨细胞第1天相对增殖率在99%以上,毒性分级为0级;第2天的相对增殖率在95%以上,毒性分级为1级;第5天的相对增殖率在99%以上,毒性分级为0级,第8、10天的相对增殖率在90%以上,毒性分级为1级。结论:MSM/PVA水凝胶对成骨细胞无毒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第三部分MSM/PVA水凝胶扩张口腔粘膜的动物实验研究目的:通过组织计量学及组织学验证MSM/PVA水凝胶吸水体积膨胀扩张粘骨膜的可行性,为探索新型口腔粘骨膜扩张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MSM/PVA水凝胶植入家兔一侧上颌无牙区牙槽骨粘骨膜及牙槽骨内,在植入后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和第四周处死动物制作组织切片,利用Olympus显微镜CX40及Nikon照相机观察不同时间点植入区炎性细胞数量,扩张区粘骨膜纤维数量,横断面长度,血管数量和破骨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作统计学比较。结果:MSM/PVA水凝胶在植入初期由于手术创伤引起机体正常细胞免疫反应,利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随着MSM/PVA水凝胶植入后时间的增加,扩张区粘骨膜横断面长度增加,在第四周时粘骨膜横断面长度增加约至扩张前粘骨膜横断面的1.8倍;四周时检测的胶原纤维量约为扩张前胶原纤维量的5倍;扩张区粘骨膜血管数量在第三周达到峰值,第四周随着扩张区粘骨膜的完全愈合,血管数量与扩张前粘骨膜血管数量基本相等。结论:MSM/PVA水凝胶通过吸水体积膨胀扩张粘骨膜是可行的,为探索新型口腔粘骨膜扩张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闫瑛[3](2018)在《垫底材料和修复方式对牙齿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以上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在不同厚度及类型的垫底材料和不同的修复方式条件下,生理性力作用下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分布状况,分析应力分布可能对修复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造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一:使用螺旋CT扫描图片,经过Mimics、Geomagic Studio图像处理软件和CATIAV5R20制图软件处理后,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 15.0,完成Ⅱ类洞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实验二:实验组采用化学固化玻璃离子为垫底材料,垫底层厚度分别为0.5mm,1.0mm和1.5mm,对照组不垫底。比较垫底厚度变化对活髓牙充填后的应力影响。实验三:设定垫底厚度0.5mm,实验组为光固化玻璃离子组;流动树脂组;化学固化玻璃离子组,对照组不垫底。分析垫底材料弹性模量对活髓牙充填后应力分布的影响。实验四:(1)构建RCT后三维模型。(2)垫底材料采用化学固化玻璃离子,根据垫底厚度将实验组分为四组:0.5mm组、1.0mm组、1.5mm组和2mm组,对照组为不垫底组。分析垫底厚度对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实验五:建立RCT后的上颌第一前磨牙有限元模型,实验组垫底厚度0.5mm,分为光固化玻璃离子组;流动树脂组;化学固化玻璃离子组,对照组不垫底。分析垫底的弹性模量对RCT患牙产生的应力分布的变化。实验六:(1)选择嵌体和直接充填两种修复方式,建立II类洞三维有限元模型。(2)设定垫底厚度0.5mm,垫底材料为化学固化玻璃离子。(3)观察各部分应力分布状况,比较两种修复方法对活髓牙、RCT患牙牙体组织和修复材料应力的影响。结果实验一:成功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实验二:当垫底厚度为0.5mm时,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的最大拉/压应力最小,分别为28.00MPa/-30.98MPa,6.53MPa/-39.31MPa,94.38MPa/-207.33MPa,28.83MPa/-86.34MPa,当垫底厚度由1.0mm增加到1.5mm,应力增大明显。1.5mm垫底时,垫底层的最大压应力超出牙本质最大压应力11.4MPa。实验三:实验数据显示,牙体、充填体应力大小为:光固化玻璃离子>流动树脂>化学固化玻璃离子,弹性模量最大的化学固化玻璃离子的拉/压应力最小,牙釉质:94.38MPa/-207.26MPa,牙本质:28.83MPa/-86.34MPa,充填体:28.00MPa/-30.98MPa。垫底层应力大小情况为光固化玻璃离子<流动树脂<化学固化玻璃离子,弹性模量最小的光固化玻璃离子的拉/压应力最小为2.59Mpa/-27.59Mpa。实验四:当垫底厚度为2.0mm时充填体、垫底层、牙釉质、牙本质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最大,分别为307.36Mpa/-586.83Mpa,11.00Mpa/-42.57Mpa,193.38Mpa/-255.19Mpa,69.35Mpa/-166.48Mpa,对照组应力最小,228.51Mpa/-475.13Mpa,126.00Mpa/-220.14Mpa,31.71Mpa/-81.44Mpa。垫底厚度增加与模型各部分应力值呈正比。实验五:垫底层应力大小:光固化玻璃离子<流动树脂<化学固化玻璃离子。对照组模型充填体、牙釉质、牙本质、牙胶应力小于实验组,分别为228.51Mpa/-475.13Mpa,126.00Mpa/-220.14Mpa,31.71Mpa/-81.44Mpa,5.21×10-3Mpa/3.05×10-2Mpa。垫底材料对模型其余部分无明显应力影响。实验六:不同方向力时,嵌体修复应力水平均小于直接充填模型。Ⅱ类洞洞底及牙颈部应力分布区域发生改变,垂直加载时,嵌体修复的Ⅱ类洞底面的应力为16.96MPa,树脂直接充填修复为28.83MPa;舌向45°加载:嵌体修复为18.37MPa,树脂直接充填修复为26.52MPa。RCT后患牙,两种修复方式实验组各部分的应力略小于未修复牙体模型,差异较小,但远远大于正常牙齿的受力。结论1提示,临床对活髓牙垫底充填时,从保护牙体组织的角度考虑,垫底层厚度应选择0.5mm-1.0mm。垫底材料的弹性模量近似或超过牙本质弹性模量充填后的应力分布合理。2垫底材料及厚度对RCT患牙模型的应力分布无影响,从应力角度考虑,临床对RCT患牙不需要垫底。3临床中对于活髓前磨牙II类洞型,树脂嵌体是比树脂直接充填更好的选择,对于根管治疗后患牙,从应力角度考虑,嵌体和直接充填修复效果不佳。
亓菲[4](2017)在《数字化椅旁制作髓腔固位嵌体应用于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应用Cerec AC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系统设计制作髓腔固位嵌体用于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后牙牙体缺损,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本研究运用Sirona公司Cerec AC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系统制作髓腔固位嵌体修复后牙缺损106例。所选病例均经过我科医师进行完善根管治疗,经牙体预备后,使用Cerec AC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系统进行口内扫描、设计,对长石质陶瓷瓷块进行研磨和制作,经试戴、调后进行即刻粘接。对所有病例进行2年随访,由两位医师按照改良USPHS标准对髓腔固位嵌体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由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106个髓腔固位嵌体中69个为髓高嵌体,37个为髓超嵌体,使用Cerec AC设计软件的测量功能对所有106个修复体进行测量,测量每个髓腔固位嵌体修复体面最小厚度,并将其分为小于1mm组,1mm-1.5mm组,大于1.5mm组;对保留部分牙壁制作髓高嵌体的69个病例,测量其基牙余留牙壁最小厚度,并将其分为大于1mm小于1.5mm组,1.5mm-2mm组,大于2mm组,随访并统计各组失败病例数,运用SPSS 24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106个全瓷髓腔固位嵌体两年成功率为92.5%。其中全瓷髓高嵌体的两年成功率为:92.8%,全瓷髓超嵌体的两年成功率为91.9%。失败的8例中,修复体脱落3例,修复体折裂4例,基牙牙折1例。修复体折裂病例中修复体厚度小于1mm组3例,修复体厚度1mm-1.5mm组1例,修复体厚度大于1.5mm组无折裂发生;基牙牙折病例中余留牙壁厚度大于1mm小于1.5mm组无牙折裂发生,1.5mm-2mm组1例,大于2mm组无牙折裂发生。根据改良USPHS标准对本研究中2年后随访的105个修复体进行测评,可见修复后2年,髓高嵌体边缘适合性达到A标准的占97%,B标准的为3%;修复体完整度达到A标准的占97%;B标准的为3%;牙龈健康达到A标准的占96%,达到B标准的占4%;边缘染色达到A标准的占97%,达到B标准的占3%。髓超嵌体边缘适合性达到A标准的占92%,B标准的为8%;修复体完整度达到A标准的占92%;B标准的为8%;牙龈健康达到A标准的占92%,达到B标准的占8%;边缘染色达到A标准的占97%,达到B标准的占3%。。患者对此次修复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可见有94%的患者对修复体总体感到满意,其中73%患者感到非常满意;在修复体外形、颜色、舒适度和费用方面,患者对使用舒适度方面的满意度最高,有90%的患者感到非常满意。结论:Cerec AC系统设计制作的髓腔固位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后牙牙体缺损,临床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高。长石质陶瓷修复体面厚度应大于1.5mm,基牙余留牙壁厚度对修复成功率短期无影响。
曾慧子[5](2017)在《复合树脂嵌体间接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收集复合树脂嵌体、高嵌体、髓腔固位嵌体间接修复恒牙龋坏或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病例,并且观察其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恒牙龋坏及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病例30例对其分析、诊断、治疗,并展示典型病例5例。由两名评定医生采用改良公共卫生服务评价体系(USPHS)对各类嵌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以及跟踪随访。结果:复合树脂嵌体、高嵌体、髓腔固位嵌体能够有效的修复牙体龋坏达龈下及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病例,消除食物嵌塞症状,较好的恢复患牙的解剖形态、邻接关系、咬合接触等。病例通过短期随访,除一例发生脱落外,其他病例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复合树脂间接修复能够有效的治疗牙体龋坏所导致的食物嵌塞及大面积牙体缺损,近期随访效果良好。
冯娟[6](2017)在《全覆盖式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磨牙在咀嚼活动中承受着较大的咀嚼压力。根管治疗后,对于较大的牙体缺损,为了防止牙体折裂,常将全冠或桩核冠作为首选,但是全冠预备或是桩腔预备时会增加健康牙体组织的去除。随着口腔修复材料和粘接材料的改进,最大限度保存自身健康牙体组织并恢复咬合功能已成为可能。嵌体因牙体预备较少,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对于涉及边缘嵴的较大缺损,高嵌体将是更好的选择。洞型设计在修复体的长期稳定使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本实验中利用三维有限元法针对下颌第一磨牙模拟覆盖全牙尖的高嵌体,同时形成邻牙合邻(MOD)洞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形成两种洞型设计,一种在颊舌壁增加了肩台设计(OWS),另一种无肩台设计(ONS)。实验中以垫底厚度和中央窝洞宽度作为变量,探究两种洞型设计的应力分布差异,分别得出最佳的垫底厚度值以及两者中较佳的洞型设计,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以垫底厚度和中央窝洞宽度作为变量,对MOD洞型的两种高嵌体设计分别进行应力分析,并与正常牙的应力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的垫底厚度值和较优的洞型设计。研究方法:1.实验一正常牙应力的初步分析收集一颗各项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的离体下颌第一磨牙,通过Micro-CT扫描技术?逆向工程技术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完成模型模拟?根据日常的咀嚼活动,静态模拟两个典型的载荷方向,即轴向加载和斜向加载(与中心轴呈舌向45°);轴向加载时有八个加载点共280N,斜向加载时为3个加载点共105N?2.实验二ONS设计的应力分析用实验一得出的有限元模型,在下颌第一磨牙的冠部模拟全牙尖覆盖的预备方法,调整形成MOD洞型,同时根据髓室底垫底材料厚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并形成相应的模型,分别为0mm组(无垫底材料)?1mm组?2mm组和5mm组(平齐中央窝洞),共四个模型。加载条件同实验一,观察分析垫底厚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3.实验三OWS的应力分析模型与实验二不同的是围绕颊舌壁增加了肩台设计,分组及加载条件与实验二相同,观察分析垫底厚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4.实验四分析中央窝洞宽度对两种洞型设计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实验二和实验三,在本实验中模拟一种合适的垫底厚度,分别调整两种洞型中央窝洞颊舌壁间的宽度,ONS形成中央窝洞宽度为3.5mm组?4.5mm组?5.5mm组和6.5mm组共四个模型;OWS形成中央窝洞宽度为3.5mm组?4.5mm组和5.5mm组共三个模型;加载条件同实验一,观察分析窝洞宽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1.实验一在轴向加载情况下整体的位移在颊尖较明显,总体等效应力峰值集中在加载点,牙根的等效应力峰值集中于远中颊侧靠颈部的区域;斜向加载时整体的位移在舌尖较明显,同样在加载点处为应力的峰值区域,牙根的等效应力峰值则集中于舌侧牙根靠颈部的区域。2.实验二两种加载条件下,整体的位移和等效应力分布与实验一相似。在髓室底、粘接层、基牙冠部均出现了应力集中。随着垫底厚度的增加,均表现为髓室底的等效应力峰值逐渐减小,粘接层的剪切应力和基牙冠部的等效应力峰值逐渐增加。综合分析,垫底厚度为1mm时应力分布最佳。3.实验三两种加载条件下,整体的位移和等效应力分布与实验一相似。在髓室底、粘接层、基牙冠部也都出现了应力集中,但是应力集中的区域有所差异。随着垫底厚度的增加,它们的应力峰值变化趋势同实验二,且对应的应力峰值均比实验二中小。本实验中也表现为垫底厚度为1mm时应力分布最佳。4.实验四两种加载条件下,ONS均表现为:在牙颈部等效应力峰值为逐渐减小的趋势;在牙根部和垫底层等效应力峰值为逐渐增加的趋势;OWS在牙根部、牙颈部、垫底层的等效应力峰值均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结合其它部位的分析结果,有肩台设计的应力分布效果更好。结论:1.两种全覆盖式高嵌体设计的总位移、整体的等效应力与正常牙相似。2.垫底厚度对ONS和OWS的髓室底、粘结层和基牙冠部的应力峰值结果均有影响,结合临床实际,均以较薄的垫底厚度(本实验中为1mm)时应力结果最佳。3.中央窝洞宽度增加时,ONS和OWS在牙颈部、垫底层、牙根部的等效应力峰值变化不大,但是内嵌作用逐渐主体化后,垫底层边缘的应力对较薄的牙壁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仍建议保留足够的牙壁。4.ONS的峰值结果均大于OWS,建议在残留牙壁足够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有肩台设计。
孙冠阳[7](2017)在《全瓷修复体牙体预备与恒牙三维结构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瓷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突出优点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理想的耐磨性以及独特的美学效果,修复类型主要包括全瓷贴面、全瓷嵌体、全瓷冠等。但是,全瓷修复体对临床牙体预备有严格的要求并需要选用合适的粘结方法与材料,否则容易出现瓷修复体边缘微渗漏甚至修复体脱落等不良后果。此外,全瓷修复体牙体预备量显着大于传统修复体,由于现有知识对于恒牙三维形态结构认识不足而导致的露髓等牙髓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全瓷修复体预备后的牙齿三维形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的认识前后牙牙体预备后牙釉质、牙本质等不同组织裸露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粘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应精确掌握牙体预备后牙齿剩余牙体组织距离牙髓的厚度及体积等重要参数,为改进临床牙体预备标准提供准确参数,上述工作对于提高临床修复效果、避免不良并发症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文献中涉及到牙体预备与牙齿形态结构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测量手段比较落后,采用游标卡尺等手段仅能测量磨切厚度等简单指标;二是研究对象与临床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以人工树脂牙为对象通过称重分析牙体预备量。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可以对目标物体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与测量,但尚未见有全瓷修复牙体预备与预备后牙齿三维形态结构方面的文献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人上中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Micro CT、逆向工程和3D打印等技术对贴面、嵌体和全冠三种类型全瓷修复体预备量、预备体粘接面积等参数进行系列研究,研究牙体预备与牙齿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操作提供科学指导。研究方法:收集15颗人离体上中切牙和10颗下颌第一磨牙样本,采用Micro CT和逆向工程软件对其进行扫描重建,随后将重建的上中切牙、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模型文件进行3D打印,复制样本:每颗上中切牙各打印3个牙齿样本,共45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A组为全瓷贴面实验组,B组为全瓷冠实验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下颌第一磨牙每颗牙齿打印4个牙齿样本,共40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个:D组为全瓷冠实验组,E组为邻牙合全瓷嵌体实验组,F组为多面(MOD Mesial-Occlusal-Distal)全瓷嵌体实验组,G组为空白对照组。按组别对样本进行牙体预备,再次采用Micro CT、Mimics软件对预备前后样本进行三维扫描重建,使用Geomagic软件对各组样本牙体预备量、粘接面积等参数进行测量,所有实验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成功重建出人上中切牙(全瓷冠、全瓷贴面)与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和MOD全瓷嵌体)牙体预备后预备体三维精细模型,并首次对牙体硬组织预备量进行精确测量(采用公式:牙体预备量=(对照组牙冠体积-实验组牙冠体积)/(对照组牙冠体积-冠部髓室体积)×100%),结果如下:1)上中切牙全瓷贴面预备量为(28.35±4.35)%,全瓷冠预备量为(56.93±3.47)%,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量约为全瓷贴面的2倍;两者差异显着(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无相关性(P>0.01)。2)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和MOD全瓷嵌体牙体预备量依次为(36.21±6.42)%、(5.75±1.35)%、(11.93±1.76)%,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预备量>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其中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预备量是MOD全瓷嵌体的3倍以上,是邻牙合面全瓷嵌体的6倍以上,三种全瓷修复体预备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成功重建出上中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冠部牙本质核-牙根结构三维模型,并测量了人上中切牙全瓷冠、全瓷贴面、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和MOD全瓷嵌体粘接面积,具体参数如下:1)上中切牙全瓷冠的粘接面积为(128.85±11.73)mm2,全瓷贴面粘接面积为(97.15±9.98)mm2,两者差异显着(P<0.05);上中切牙全瓷贴面预备体牙釉质粘接面积为(54.80±12.70)mm2,牙本质粘接面积为(42.35±9.62)mm2,牙釉质粘接面积>牙本质,牙釉质与牙本质粘接面积存在显着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全瓷冠和全瓷贴面粘接面积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和MOD全瓷嵌体的粘接面积依次为(169.96±10.56)mm2、(40.27±3.93)mm2、(81.94±3.45)mm2,全瓷冠粘接面积>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其中全瓷冠粘接面积约为MOD全瓷嵌体的2倍,约为邻牙合面全瓷嵌体的4倍,三组全瓷修复体的粘接面积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邻牙合全瓷嵌体预备体牙釉质粘接面积为(29.96±5.79)mm2,牙本质粘接面积为(10.31±5.12)mm2,MOD全瓷嵌体预备体牙釉质粘接面积为(56.32±4.89)mm2,牙本质粘接面积为(25.57±6.11)mm2;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预备体组内牙釉质、牙本质粘接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预备体组间牙釉质与牙釉质、牙本质与牙本质粘接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预备体组间牙釉质与牙釉质、牙本质与牙本质粘接面积无相关性(P>0.05)。3.测量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体近、远中髓角至邻面和切端的距离作为修复体剩余牙体组织量的参数,具体数值如下:近中髓角至切端的距离为(2.86±1.23)mm、远中髓角至切端(2.63±1.33)mm,近中髓角至近中邻面(0.97±0.51)mm、远中髓角至远中邻面(1.20±0.40)mm,髓角至切端的距离均大于髓角至各邻面的距离,近中髓角至近中与远中髓角至远中、近中髓角至切端和远中髓角至切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近中髓角和远中髓角至切端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近中髓角和远中髓角至相应邻面的距离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1.与其他全瓷预备形式相比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量最大,造成牙髓意外损伤的风险最高,近中髓角区域剩余牙体组织偏少,临床预备时应注意近中髓角暴露。2.上中切牙全瓷贴面预备体牙釉质裸露面积大于牙本质,全瓷贴面预备体颈部和切端粘接边缘线的牙体组织为牙本质,提示临床上中切牙包绕型全瓷贴面应采用通用型粘接系统进行粘接,作者建议可以尝试按照牙本质、牙釉质区域分别进行酸蚀、粘接的方式。3.下颌第一磨牙两种全瓷嵌体粘接边缘线的牙体组织均为牙釉质,并且预备体粘接界面裸露的牙釉质面积大于牙本质,提示临床应采用牙釉质粘接的方式进行修复体粘接。
王萍,马骏驰,胡建,韩睿,孙亚洲,章非敏[8](2016)在《椅旁CAD/CAM(CEREC ACTM)全瓷修复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椅旁CAD/CAM系统(CEREC ACTM)进行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619例患者的667颗各类牙体缺损患牙采用西诺德的瓷睿刻系统(CEREC ACTM)进行临床即刻椅旁CAD/CAM全瓷修复,1年后对597例患者的603颗瓷睿刻修复体进行临床效果评价。采用USPHS修订版指标检查,包括美观——解剖形态、颜色匹配、边缘变色、表面质地;功能——边缘吻合性、磨耗(邻接、动静态咬合关系);生物学性能——牙髓活力、继发龋。结果 1年的随访结果发现,临床存留率达到95.11%,失败病例中修复体折裂占比为83%。93%的全瓷修复体表现出较高的美学评分,82%的修复体保持了较好的功能评分,而100%的修复体未见生物学并发症。结论不同牙体缺损患牙的瓷睿刻椅旁CAD/CAM全瓷修复,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但仍需长期随访。
王军辉[9](2016)在《树脂充填与预成冠修复技术在乳牙大面积龋损应用中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儿童龋病高发,且多为广泛及晚期龋。乳牙患龋后,不仅影响口腔功能,而且可能对颌面部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患儿身心发育异常等。乳牙大面积龋损后,临床采用的修复方式主要为复合树脂及玻璃离子充填,但玻璃离子易溶于水、树脂固化后收缩等易产生继发龋,将可能影响最终修复效果。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可供选择的乳牙修复材料日益增多,预成冠修复技术逐渐应用于乳牙修复,其应用情况虽有报道,但详细情况尚不完全明了。本课题拟通过临床回访及实验研究,对乳前牙复合树脂充填、透明树脂冠、贴面预成冠及全瓷预成冠修复;乳磨牙复合树脂充填、金属预成冠及全瓷预成冠修复进行全方位评价,旨在为临床医生修复乳牙时选择适宜修复方式提供参考。研究内容:1.树脂充填与预成冠修复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2.儿童口腔医生及患儿监护人对乳牙修复方式认知及接受情况调查3.树脂充填及预成冠修复的抗压强度及疲劳强度研究4.树脂充填及预成冠修复的微渗漏研究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1-2014年来我院儿童口腔科全身麻醉下进行龋病治疗的3-6岁重度婴幼儿龋(S-ECC)患儿调取其全麻存档病例,电话预约,通知患儿及监护人回访,由儿童口腔科两名医生统一进行回访复查。2.以陕西、山东、黑龙江三地口腔医院为调查点,在学术会议期间向儿童口腔医生发放问卷,并在会议结束前收回,对乳牙龋损常规治疗后修复方式的选择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的修复方式有复合树脂充填、透明树脂冠修复、金属预成冠修复及全瓷预成冠修复;同时对2013-2014年在本研究第一部分中进行全麻术后回访评估的患儿家长发放问卷,在其了解不同修复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患儿使用情况,选择出他们认为的最佳修复方式。3.收集因根尖周病变无法治疗及乳牙滞留而拔除的乳切牙及乳磨牙各70颗,要求牙根吸收不超过全长2/3,分为乳切牙及乳磨牙组。乳切牙实验组随机分为复合树脂充填组、贴面预成冠(pssc)修复组和全瓷预成冠修复组;乳磨牙实验组随机分为复合树脂充填组、金属预成冠(pmc)修复组和全瓷预成冠修复组,每组均为10颗牙齿,对照组牙齿不作处理,每组5颗牙齿。分别进行抗压强度及疲劳强度测试。4.收集新鲜拔除的乳切牙及乳磨牙各20颗,要求同前。乳切牙组随机分为复合树脂充填自酸蚀粘结组、贴面预成冠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gic)粘固组、全瓷预成冠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gic)粘固组及全瓷预成冠修复biocem粘固组;乳磨牙组分为复合树脂充填自酸蚀粘结组、金属预成冠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gic)粘固组和全瓷预成冠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gic)粘固组及全瓷预成冠修复biocem粘固组,每组均为5颗牙齿。进行微渗漏实验研究。结果:1.对全身麻醉下318名患儿的3669颗经治牙进行回访,结果显示无论乳前牙或乳磨牙,间接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后短期内(6个月),冠修复和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成功率相同;随着观察时间延长(1年),冠修复组治疗成功率显着高于复合树脂充填组(p<0.05)。复合树脂充填后失败原因主要为出现继发龋,冠修复后失败原因主要为预成冠脱落或预成冠选择不适所导致的边缘适应相差等。2.医生调查表结果显示:相比于复合树脂充填,儿童口腔医生更倾向于选择预成冠修复;不同种类预成冠之间更倾向于选择全瓷预成冠,但选择修复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忽略技术敏感性、费用等因素,仅就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认为全瓷预成冠为最优修复方式的人数明显多于透明树脂冠、金属预成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调查表结果显示:乳牙常规治疗后家长认可的最佳修复方式为全瓷预成冠修复,其次为透明树脂冠及金属预成冠修复。乳前牙常规治疗后选择修复方式时,家长主要考虑因素依次为美观、牙龈刺激性及修复体脱落情况等;乳磨牙常规治疗后选择修复方式时,家长主要考虑因素为牙龈刺激性及继发龋,其次为咀嚼功能恢复及美观因素。3.抗压强度及疲劳强度测试结果显示:离体牙预备后复合树脂充填,其抗压强度及疲劳强度较正常牙齿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面预成冠、金属预成冠及全瓷预成冠修复可对剩余牙体组织起到保护作用,表现为疲劳强度及抗压强度均较正常牙齿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全瓷预成冠疲劳强度优于金属预成冠和贴面预成冠。4.微渗漏实验结果显示:同复合树脂充填自酸蚀粘结相比,预成冠修复后牙体组织的微渗漏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瓷预成冠修复BioCem粘固微渗漏程度明显小于全瓷预成冠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瓷预成冠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微渗漏程度虽小于金属预成冠及贴面预成冠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乳牙大面积龋损,目前临床常用的修复方式中,预成冠修复远期疗效优于复合树脂充填。2.目前,儿童口腔医生认为全瓷预成冠修复是一种新型美学乳牙修复方式,在临床疗效上要优于金属预成冠、透明树脂冠修复及复合树脂充填;患儿家长认为全瓷预成冠修复美观、舒适,是受青睐的乳牙牙体修复方式,在临床修复乳牙龋损中值得推广应用。3.全瓷预成冠修复后抗压强度及疲劳强度明显优于贴面预成冠修复及复合树脂充填,可对牙体组织预备后的剩余牙体组织起到良好保护作用,是一种临床值得开展应用的乳牙预成冠修复方式。4.就微渗漏而言,全瓷预成冠修复BioCem粘固微渗漏程度最低,全瓷预成冠、金属预成冠及贴面预成冠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微渗漏程度次之,复合树脂充填自酸蚀粘结微渗漏程度最高。
曹长红[10](2016)在《CAD/CAM技术制作树脂、玻璃陶瓷和纯钛三种嵌体微渗漏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研究选用三种可切削材料—树脂、玻璃陶瓷、纯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系统CEREC AC制作嵌体修复离体前磨牙I类洞,经冷热循环实验后,采用染料渗入法、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三种材料嵌体边缘微渗漏的程度及嵌体与牙体间的密合度情况,从而探讨CAD/CAM技术制作嵌体的效果及三种可切削材料嵌体边缘微渗漏的程度,并比较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嵌体修复边缘微渗漏的差异,以期为CAD/CAM嵌体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可切削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标本来源选择近期因正畸需要拔除的30颗完整健康恒前磨牙,清理干净,放入生理盐水中,置于4℃条件下保存备用。2实验分组将实验离体牙随机分为3组,即A组:树脂嵌体组;B组:玻璃陶瓷嵌体组;C组:纯钛嵌体组,每组10颗。3实验方法3.1牙体预备按照CAD/CAM嵌体修复的备洞原则在离体牙上制备合面I类洞,洞深2mm,轴壁均外展610°,侧壁直,光滑无倒凹,点线角清晰圆钝。并将备好洞的实验离体牙固定于超硬石膏全口牙列模型中。3.2嵌体修复操作过程A组:采用CAD/CAM系统CEREC AC进行椅旁光学扫描,设计,切削制作树脂嵌体。30%磷酸酸蚀洞壁20s,用蒸馏水冲洗10s,吹干洞壁表面,均匀涂布粘结剂,轻吹5s后,再涂粘结树脂,同时在树脂嵌体表面涂布粘结剂,并放入窝洞内,指压固定20s,去除多余的粘结剂,光照20s,打磨抛光。B组:制作玻璃陶瓷嵌体,并用氢氟酸和硅烷偶联剂进行瓷嵌体表面处理,嵌体制作及粘结修复操作方法同A组。C组:制作纯钛嵌体,嵌体制作及粘结修复操作方法同A组。3.3冷热循环实验将修复完毕的3组实验牙置于37℃人工唾液中保存24h后,交替放于555℃冷热水循环水浴箱中进行温度循环2000次。3.4染色取出实验牙,自然干燥后,进行根尖封蜡,在修复体的洞缘外1mm处均匀涂布两层指甲油,晾干后,将实验牙浸入自制的2%亚甲基蓝溶液中于36℃恒温箱中保存24小时。3.5切割标本取出染色实验牙,流水冲洗,软毛刷刷净实验牙表面的染料,在36℃恒温箱中固定,干燥。将实验牙包埋后用进口金刚砂切盘沿嵌体于牙体中央颊舌向剖开,用煤油冷却,剖面用砂纸磨光。3.6体视显微镜观察体视显微镜下观测3组染色实验牙的染色深度的情况,并对微渗漏程度分级进行记录。3.7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ical microscope SEM)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嵌体与牙体侧壁间的间隙大小,即为密合度,并记录。4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三组嵌体边缘微渗漏深度平均值及嵌体与牙体之间的间隙平均值进行秩和检验(Kruslal-Wallis test),并作两两比较,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体视显微镜观察三组实验牙嵌体边缘微渗漏程度均不超过1级。玻璃陶瓷嵌体与牙体组织的密合程度较紧密,染料渗入最少,着色最浅;纯钛嵌体与洞壁之间的染料渗入最多,着色最深;树脂嵌体与洞壁之间的染料渗入及着色程度介于其他两组之间;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陶瓷嵌体与牙体间的边缘间隙最小,密合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牙体切面的结构比较均匀;纯钛嵌体与牙体间的边缘间隙最大,边缘密合程度最低;树脂嵌体与牙体间的边缘间隙大小介于前两组之间。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SEM观察结论:1 CAD/CAM技术制作树脂、玻璃陶瓷和纯钛三种嵌体产生微渗漏程度均较低,玻璃陶瓷嵌体边缘微渗漏程度最低,其次是树脂嵌体,纯钛嵌体的边缘微渗漏程度较其他两组较高。2 CAD/CAM技术进行嵌体修复时,非金属材料嵌体在边缘微渗漏方面优于金属材料嵌体。
二、利用改良鸠尾固位形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83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改良鸠尾固位形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83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龈壁提升术结合高嵌体修复龈下牙体缺损的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病例资料 |
2.材料和设备 |
3.方法 |
4.临床评价指标 |
结果 |
病例报告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龈壁提升术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聚乙烯醇水凝胶制备及性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MSM/PVA制备及溶胀性能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第二部分 MSM/PVA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第三部分 MSM/PVA扩张口腔粘膜的动物实验研究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聚乙烯醇水凝胶物理性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报告 |
第一部分: 大病例(病例1-病例5) |
病例一/Case 01 |
Reference |
病例二/Case 02 |
Reference |
病例三/Case 03 |
Reference |
病例四/Case 4 |
Referenc |
病例五/Case 5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根管再治疗专题(病例6-病例9) |
第三部分: MTA根管治疗应用专题(病例10-病例14) |
第四部分: 特殊根管专题(病例15-病例22) |
病例十五/Case 15 |
病例十六/Case 16 |
病例十七/Case 17 |
病例十八/Case 18 |
病例十九/Case 19 |
Reference |
病例二十/Case 20 |
病例二十一/Case 21 |
病例二十二/Case 22 |
第五部分: 其他病例(病例23-病例30) |
临床工作总结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垫底材料和修复方式对牙齿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一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模型的选择 |
1.1.2 实验设备及软件 |
1.1.3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3.1 上颌前磨牙的建模特点 |
1.3.2 CT图像向三维实体的转换 |
1.3.3 有限元建模方法 |
1.3.4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研究二 不同垫底厚度对活髓牙充填后的应 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建模 |
2.1.2 模型的参数、实验设计和加载方式 |
2.2 结果 |
2.2.1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 |
2.2.2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和的应力值分析 |
2.2.3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的应力变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实验研究三 不同垫底材料垫底对活髓牙充填后的应力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建模 |
3.1.2 模型的参数、实验设计和加载方式 |
3.2 结果 |
3.2.1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和的应力分布状况 |
3.2.2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的应力值比较 |
3.2.3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的应力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实验研究四 垫底厚度对 RCT 患牙充填后的应力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建模 |
4.1.2 模型的参数、实验设计和加载方式 |
4.2 结果 |
4.2.1 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分布状况 |
4.2.2 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变化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实验研究五 垫底材料对 RCT 患牙充填后的应力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建模 |
5.1.2 模型的参数、实验设计和加载方式 |
5.2 结果 |
5.2.1 充填体、垫底层、牙体组织和牙胶的应力分布状况 |
5.2.2 垫底层的应力状况分析 |
5.2.3 修复体、牙体组织和牙胶各部分的应力状况分析 |
5.2.4 对照组应力状况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实验研究六 修复方式对前磨牙 Ⅱ 类洞的应力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建模 |
6.1.2 模型的参数、加载方式和实验设计 |
6.2 结果 |
6.2.1 垂直加载 |
6.2.2 舌向45°加载 |
6.3 讨论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综述 有限元分析在直接充填和嵌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7.1 三维有限元简介 |
7.2 对直接充填的研究 |
7.2.1 充填材料及洞型 |
7.2.2 垫底材料 |
7.3 对嵌体修复的研究 |
7.3.1 嵌体材料 |
7.3.2 垫底材料 |
7.3.3 嵌体洞型 |
7.4 对两种修复方式比较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数字化椅旁制作髓腔固位嵌体应用于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的选择 |
1.2 材料与设备 |
1.3 修复前准备 |
1.4 临床过程 |
1.4.1 牙体预备 |
1.4.2 采集光学印模并设计制作修复体 |
1.4.3 试戴、完成 |
1.5 观测指标 |
1.5.1 修复体及剩余牙体厚度测量随访观察 |
1.5.2 修复体评价标准 |
1.5.3 随访 |
1.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随访观察结果 |
2.1.1 改良USPHS修复体效果评价 |
2.1.2 患者满意度调查 |
2.2 测量结果 |
2.2.1 修复体厚度 |
2.2.2 髓高嵌体余留牙壁厚度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病例 |
致谢 |
(5)复合树脂嵌体间接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及概述 |
第一部分 复合树脂嵌体、高嵌体间接修复治疗食物嵌塞 |
病例一 |
病例二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复合树脂嵌体/高嵌体+龈阶抬升技术治疗牙体缺损 |
病例三 |
病例四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髓腔固位型复合树脂高嵌体间接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 |
病例五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其他病历展示 |
附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全覆盖式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离体下颌第一磨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应力分析 |
1 主要设备和软件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磨牙髓室底垫底厚度对ONS应力分布的影响 |
1 主要材料和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磨牙髓室底垫底厚度对OWS应力分布的影响 |
1 主要材料和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中央窝洞宽度对全覆盖式高嵌体两种洞型设计应力分布的影响 |
1 主要材料和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汇报 |
(7)全瓷修复体牙体预备与恒牙三维结构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全瓷贴面、全瓷冠牙体预备与上中切牙三维形态结构关系的研究 |
实验一 上中切牙全瓷贴面、全瓷冠牙体预备量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软件 |
2 方法 |
2.1 实验对象预处理及三维扫描 |
2.2 样本三维重建与 3D打印复制 |
2.3 标本固定 |
2.4 全瓷贴面牙体预备 |
2.5 全瓷冠牙体预备 |
2.6 牙体预备量测量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上中切牙全瓷贴面、全瓷冠预备体粘接面积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和软件 |
2 方法 |
2.1 上中切牙冠部牙本质核-牙根模型 |
2.2 上中切牙全瓷贴面、全瓷冠预备体粘接面积测量 |
2.3 上中切牙全瓷贴面预备体牙釉质、牙本质粘接面积测量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体剩余牙体组织量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和软件 |
2 方法 |
2.1 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体剩余牙体组织量的测量 |
2.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全瓷冠、全瓷嵌体牙体预备与下颌第一磨牙三维形态结构关系的研究 |
实验四 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全瓷嵌体牙体预备量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和软件 |
2 方法 |
2.1 实验对象预处理及三维扫描 |
2.2 样本三维重建与 3D打印复制 |
2.3 标本固定 |
2.4 全瓷冠牙体预备 |
2.5 邻牙合全瓷嵌体及MOD全瓷嵌体牙体预备 |
2.6 牙体预备量测量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五 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全瓷嵌体预备体粘接面积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和软件 |
2 方法 |
2.1 下颌第一磨牙冠部牙本质核-牙根模型 |
2.2 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MOD全瓷嵌体预备体粘接面积测量 |
2.3 下颌第一磨牙邻牙合全瓷嵌体、MOD全瓷嵌体预备体牙釉质、牙本质粘接面积测量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椅旁CAD/CAM(CEREC ACTM)全瓷修复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设备与材料 |
1.3 修复方法 |
1.3.1 牙体预备 |
1.3.2 椅旁CAD/CAM设计与制作 |
1.3.3 临床戴牙 |
1.4 临床评价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修复形式的分布特点 |
3.2 不同牙位的病例数分布特点 |
3.3 美学指标分析 |
3.4 功能性指标分析 |
3.4.1 咬合分析 |
3.4.2 边缘适合性问题 |
3.5 临床保有率 |
4 结论 |
(9)树脂充填与预成冠修复技术在乳牙大面积龋损应用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乳牙患龋因素 |
2 乳牙龋损特点 |
3 乳牙龋损危害 |
4 乳牙龋损治疗原则 |
5 乳牙大面积龋损的修复方式 |
第一部分 树脂充填与预成冠修复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儿童口腔医生及患儿监护人对乳牙修复方式认知及接受情况调查 |
实验一 儿童口腔医生对乳牙修复方式认知及接受情况调查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患儿监护人对乳牙修复方式认知及接受情况调查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树脂充填及预成冠修复的抗压强度及疲劳强度研究 |
实验一 树脂充填及预成冠修复的抗压强度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树脂充填及预成冠修复的疲劳强度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树脂充填及预成冠修复的微渗漏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汇报 |
(10)CAD/CAM技术制作树脂、玻璃陶瓷和纯钛三种嵌体微渗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AD/CAM嵌体适合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利用改良鸠尾固位形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83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龈壁提升术结合高嵌体修复龈下牙体缺损的病例报告[D]. 黄亚婷.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聚乙烯醇水凝胶制备及性能的初步研究[D]. 胡孝丽. 武汉大学, 2018(01)
- [3]垫底材料和修复方式对牙齿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闫瑛.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4]数字化椅旁制作髓腔固位嵌体应用于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D]. 亓菲. 青岛大学, 2017(02)
- [5]复合树脂嵌体间接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体会[D]. 曾慧子.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7)
- [6]全覆盖式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冯娟.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 [7]全瓷修复体牙体预备与恒牙三维结构关系的初步研究[D]. 孙冠阳.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 [8]椅旁CAD/CAM(CEREC ACTM)全瓷修复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 王萍,马骏驰,胡建,韩睿,孙亚洲,章非敏. 口腔医学, 2016(12)
- [9]树脂充填与预成冠修复技术在乳牙大面积龋损应用中的对比研究[D]. 王军辉.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10]CAD/CAM技术制作树脂、玻璃陶瓷和纯钛三种嵌体微渗漏的实验研究[D]. 曹长红.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