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DF工作流程色彩管理综述(中)(论文文献综述)
高洁[1](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李幸[2](2020)在《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思维是当前高度信息化智慧时代的重要技能,是K12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当前,各发达国家相继把计算思维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探索从小学阶段培养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和创新课程。我国自2018年1月正式将计算思维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开始重视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并逐步向基础教育移步。随着计算思维培养的逐步推进,伴随教学改革的稳健步伐,我国小学传统的单学科教学知识融合不充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融合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复合能力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思维一般通过信息技术课得以培养,传统的以计算机应用学习为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忽略真实生活情境,不重视技术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计算思维因而失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内核价值。因此,本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究一种融合多学科知识、重视真实生活情境的培养小学生的复合型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框架与模型。本研究围绕三个具体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即,一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探究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二是如何多元测评小学生的计算思维;三是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和最优化教学。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设计研究(EDR)范式,运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回答“如何构建培养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的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围绕计算思维的理论,包括计算思维的多元定义、系统测评以及培养模型,还围绕多元的基于设计的学习(DBL)模型、STEM+C教育理论以及教学设计框架等开展分析,论证建构基于设计的STEM+C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结合小学开展计算思维培养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其必要性。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框架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是什么”,二是“教师怎么教”,三是“学生怎么学”,四是“学习的结果如何”。理论框架通过环的形式展示,包含四层:第一层为内容层,对应STEM+C学科内容,即学科教学内容为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计算的跨学科知识;第二层为教学层,即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采用APT教学框架,考虑多元教学法与策略(P)、技术手段与脚手架(T)以及评价与交互方式(A);第三层是学生如何开展学习,采用基于设计的学习流程——C5流程;第四层是学习的结果如何。同时,通过对基于设计的STEM+C理论框架进行迭代完善,进一步探讨了培养计算思维的最优化设计。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模型雏形是以基于设计的学习(DBL)为基础,融合计算思维实践的新兴教学模型。三轮迭代中对C5学习流程中的APT要素作为迭代完善的核心,通过社会交互与多元评价(A)、多元教学策略与教学法(P)、多元技术手段与脚手架(T)进行迭代完善,从而优化教学。(2)回答“如何评价计算思维”的问题。探究测评计算思维的多维度工具,从而开展能力与技能、认知以及情感的计算思维多元测评工作。计算思维技能采用计算思维测试(CTt),测评学生的编程计算思维技能;采用Bebras测试,测评学生的一般性的计算思维技能;能力上采用自陈式计算思维量表(CTS)了解学习者自我感知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认知结合质性研究方式,采用访谈、焦点小组等质性方法收集数据。情感则通过参与度与自我效能感问卷测评。研究采用经验取样法进行数据收集测评,对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自我感知计算思维能力以及情感维度进行及时的密集型追踪,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时,利用个案研究更深入了解学习者计算思维能力与相关情感维度。(3)回答“如何最优化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的问题。研究结合STEM+C学科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利用教育设计研究方法(EDR)迭代改进教学。研究经过三轮迭代优化,以基于设计的学习为基本学习步骤,优化部分有:增加项目式学习,通过提供学习者项目书支架,帮助学生将整个过程逻辑清晰的串联。在第一个阶段“情境鉴定”,教师鼓励科学探究,设置基于证据的学习问题支架,帮助学习者对问题进行更精准的分解与抽象,还增加了对问题的概括与评估。在设计阶段,对协作学习的角色、协作任务提供更清晰的任务支架,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协作设计中STEM+C知识的强化,帮助学习者进一步将STEM+C知识与产品功能、工程设计原理深度联结。在原型制作阶段与迭代完善阶段,针对调试部分,增加了尝试错误与排除错误的试错法,并提供试错支架。在演示阶段,增设了基于量规的评价,确保教师评价、学习者评价过程中深度交互。(4)探究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的实施状况与推广效果。在此过程中,利用经验取样法量性研究法结合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法深度探究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的效果以及改进策略。结论有:一是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在自然课堂情境下显着促进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编程技能与一般性技能,显着促进计算思维能力、参与度与自我效能感。二是利用经验取样法,基于设计的STEM+C学习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波动,①在设计初期有较大幅度降低,源自于学习者刚开始进行复杂设计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陌生性,容易产生矛盾冲突,降低效率,伴随教师的积极干预,学习者在后期开始大幅度提升。②虽然在设计与设计演示阶段有一定的回落,但在创造原型阶段迅速回升并在作品交流演示阶段达到最高。三是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可帮助小学生缩短在性别上的差距,一开始女生的计算思维显着低于男生,经过学习男生与女生的计算思维基本达到一致。同时,该教学法可帮助缩小学生在初始能力上的差距,学困生得到显着提升,最终基本与学优生持平。四是协作学习在基于设计的STEM+C学习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协作是培养计算思维的保障。因此,教师对协作的干预极其重要,提前进行协作技巧的培训、观察小组协作冲突、及时进行协作干预、提供合适的协作与认知支架对开展协作问题解决学习极其重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跨学科领域下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构建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框架与模型,丰富了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提供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案例;二是利用经验取样法,精准探究学习者在培养计算思维过程中的波动,并提出干预措施,丰富该研究方法在计算思维以及STEM领域的应用;三是本研究开展基于设计的STEM+C实证研究,探究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的实施效果,并重点关注性别差异与初始能力对计算思维培养的影响。
张明利[3](2020)在《船舶低速柴油机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界面设计与评价》文中提出随着全球贸易的高速发展,远洋船舶数量迅速增加,船舶柴油机排放废气中的SOX等污染物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为防止SOX的污染,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法规。为应对船舶废气排放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加装废气后处理装置是有效的脱硫方法。监控系统是废气脱硫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废气脱硫工艺复杂,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很多,因此将脱硫装置的控制和运行过程以界面的形式集成显示在操作人员面前,对脱硫装置进行监控。本文基于生态界面设计理论,对船舶柴油机废气脱硫系统工作原理和原有监控界面进行分析,对界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可用性。针对某公司的船舶废气脱硫控制系统,结合生态界面设计理论设计了一套脱硫系统监控界面。本文主要从以生态界面设计的角度对船舶脱硫监控系统软件界面进行设计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目前市场相关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总结国内该系统界面设计中的不足。其次,通过对生态界面设计的具体方法进行总结研究,获得脱硫监控界面生态界面设计的具体步骤。然后,通过对软件界面现有规范、标准、原则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归纳出船舶脱硫监控系统软件界面在信息架构、界面布局、图形色彩设计三个方面的设计规范、原则和方法。再次,基于前文得出的生态界面设计规范和船舶脱硫监控系统软件界面的相关设计规范、原则和方法对其进行设计实践,完成船舶脱硫监控系统软件生态界面设计。最后运用构建的脱硫监控界面认知负荷评价指标体系,对优化前后的脱硫监控界面认知负荷进行主观评价,得到优化后的船舶脱硫监控系统软件界面认知负荷更低和具有更高可用性水平的结论。
张强峰[4](2019)在《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文中指出身体素养是学生长期体育锻炼后的重要结果体现,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订与实施的主要目标,因此身体素养是《标准》制订与实施的重要导向。但作为新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身体素养的概念界定、评价体系、实施策略都等存在差异。在其制订与实施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养,注重学生身体素养的哪些方面不得而知。越早期的运动干预,对于青少年成年后体育锻炼、意志品质的影响越大。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身体素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拟全面、系统探究身体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探寻《标准》(小学阶段)在其历史演变与现实实施中的身体素养导向,剖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寄希望为《标准》促进小学阶段学生身体素养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借助系统分析、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对身体素养的内涵概念,哲学基础,指标体系进行重新界定,基于论文界定的身体素养,对我国《标准》(小学阶段)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并探析《标准》(小学阶段)修订中存在的不足。借助教育部《标准》测试数据复核的机会,在我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南部省份各选取1个省份,每个省份10所小学,共计对30所小学的2400名3-6年级小学生,3600名1-6年级小学生家长,120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探寻《标准》(小学阶段)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身体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体现出有目的身体活动的知识,技能,理解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在各种身体活动中的由内而外的综合表现,并能维持终身体育活动参与的能力。主要包括运动技术和能力;运动的动机和行为;运动的规则和策略;运动的个人和社会属性四个方面。身体素养以一元论和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培育的主要途径包括广泛运动参与的模式,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家校社的协同机制,与运动相关的评价范式。《标准》(小学阶段)在其制订中,注重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重点来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的发展,但也存在:以外在量化指标为主线的测试机制,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抑制学生积极的体育运动动机和行为的养成;以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体系,忽视学生发展的过程,抑制学生的运动规则和策略的发展;测试项目统一必测的发展趋势,忽视学生内在个体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趋于共性。《标准》(小学阶段)的实施在学生方面存在着学生参与的认知有待提高,参与的态度有待端正,参与的动机有待强化;《标准》(小学阶段)的实施在外界支持方面存在着父母与学校的协同度有待提高,学校运动场地配备有待落实,社会对于学校的支持有待量化。导致《标准》(小学阶段)制订与实施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主体与客体的错位;素质与素养的差异。《标准》(小学阶段)的当前实施应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档案应对当务之急;构建强制与自由的测评体系面对长远发展;发挥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功能;呼吁家庭教育的理性回归。在《标准》的未来制订上,应健全测试体系,促进学生积极的体育运动动机和行为的养成;拓展关注群体,提升《标准》实施的外环境,健全学生身体素养发展的社会属性;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学生身体素养中规则与策略意识的发展。
张亚丽[5](2019)在《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主权财富基金是由一国政府通过持有的公共财富设立的机构投资者,作为政府参与经济市场的新兴模式,本质上由政府所有,但在金融市场上则体现为以私营实体身份运作。尽管主权财富基金已不是全新现象,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却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引人注目的焦点,缘由可大致归结为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管理资产规模的快速攀升,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主权财富基金与其他私人投资者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母国能够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行为施加较大的影响,因此该类投资带有的“主权”色彩也引发了东道国的担忧和指责。出于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可能带有的母国政治意图的忌惮,东道国纷纷加大了对该类投资的审查及监管力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国家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针对东道国采取的限制性投资措施,主权财富基金及其母国如何利用现有的国际投资规则维护自身合法的投资利益并妥善解决与东道国的投资争端,以及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如何进一步改善自身治理结构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共分五章,各章重点论述内容如下:第一章为主权财富基金进行海外投资概况及引发法律问题概述。本章首先介绍了主权财富基金近年来的投资趋势及在投资领域的角色转变,从设立之初到发展至今,主权财富基金从社会稳定基金角色转变为母国重要的投资工具,对全球金融经济的影响力也逐渐加大,一些新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在组织设计、透明度、管理专业性等方面也更加趋向完善。而后,在本章最末着重分析了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扩张引发的与东道国之间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一部分出于东道国对此类投资可能暗含了推进母国政治目标意图的担忧,一部分源于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国家控制的投资工具可能援引主权豁免的担忧,还涉及到投资争端的解决以及社会责任的承担问题。本文余下章节的论述就将从本章最后列举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引发的几个重要法律问题展开,因此第一章为后文进一步探讨相关问题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为东道国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法律监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力度,东道国采取的一些监管措施明显超出适当的审慎标准,构成了投资保护主义,本章以此为背景展开论述了目前东道国采取的几种典型的监管措施,包括更新投资审查制度、暂时中止表决权、设置投资份额上限、限制资金自由流动等,除了东道国监管外,主权财富基金为了树立良好投资形象,也在一直探索自我监管的模式,在自我监管实践领域最为成功的为“圣地亚哥原则”的达成,本章对该原则的主要内容以及内在缺陷也进行了阐述,该原则对主权财富基金的透明度问题及治理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制,但也暴露出了改革的有限决心,主要体现在原则可执行性的缺失。为了弥补上述缺失,可从东道国及国际两个层面,将“圣地亚哥原则”间接转化为具有约束力或至少起到威慑作用的规则,转化途径包括东道国可将评估规则与“圣地亚哥原则”相结合,或者将“圣地亚哥原则”作为双边投资条约的基准,从而间接嵌入双边投资条约当中。本章最后对东道国采取监管措施存在的问题及主权财富基金的应对策略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东道国监管背景下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保护。对于主权财富基金来说,监管和保护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也是东道国与主权财富基金及其母国相互角力的场地。本章先从双边投资条约对主权财富基金的保护入手,虽然双边投资条约保护外国投资的宗旨一直得以延续,但在内容方面却表现出差异化以及新发展,与主权财富基金保护相关的新议题主要体现在“投资者”、“投资”概念的扩展、投资待遇标准、征收补偿权、例外条款等都加入了新内容。双边投资条约在主权投资领域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但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若要寻求双边投资法的保护仍面临重重挑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者身份的认定,除此之外,双边投资条约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东道国监管措施归为间接征收,这将决定主权财富基金能否因限制性措施的实施获得东道国补偿;双边投资条约中新加入的国家安全例外或其他一般例外条款能否适用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以及可否在涉及东道国重要利益的情形下免除东道国的条约义务;现有双边投资条约在解决投资争端方面的适当性是否应当重新加以衡量,上述问题都将对投资条约适用的充分性构成挑战。本章最后概括介绍了 WTO多边协定、OECD文件及欧盟法律能够为主权财富基金提供的补充性保护,特别是在投资待遇及投资争端的解决方面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法律依据。第四章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争端的解决进行了着重及详细探讨。本章开始以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扩张引发的投资争端及解决现状作为背景介绍,引出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争端能否援引投资者与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国际投资条约中就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者”身份及“投资”的规定还是模糊不清的,但是这些投资条约中往往包含一些典型术语,对此类术语的法律解释赋予了主权财富基金被列入“投资者”的可能性,因此在认定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者身份时需要就投资条约中的相关具体规定并同时结合目的及宗旨进行逐一解释。主权财富基金援引投资者与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涉及的另一问题为ICSID仲裁庭对该类争端管辖权的确定,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ICSID公约》相关条款进行解释以确定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为“私人投资”还是“公共投资”。除了在双边投资条约框架下解决争端外,在贸易领域以WTO协定为中心的多边贸易框架下也设立了专门的争端解决机制,主权财富基金与东道国的投资争端若能在该机制下解决,无疑将为其投资权利提供更全面且有别于双边投资条约的保护。本章最后也对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间接解决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争端进行了设想,分析了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适用的可行性。第五章就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走出去”带来的投资挑战进行了分析。本章以介绍我国得到官方认可、未得到认可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概况及引发的他国投资关切作为切入点,意在引出后文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角色定位及发展路径的探讨。在探讨投资角色定位时,公-私分化是围绕我国主权财富基金身份认定的关键问题,也是影响基金投资待遇的根源。基金自身需要“私人投资者”的身份认同,但投资接受国不可能视其为纯粹的“私人投资者”。我国主权财富基金自身的性质也决定了它是在私领域从事活动的公有主体。因此,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不应刻意追求私人投资者法律地位,而是应从法律结构、治理和监管等方面改善外界对基金经营、运作的印象,从而为自身赢得公平合理的投资待遇。在探讨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路径时,本章从基金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具体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完善自身治理机制以及在投前、投中、投后如何预防化解投资法律风险的建议,也对我国政府在基金治理规则、国际投资条约规则的制定中如何保障基金的合法权益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张琳[6](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杨国立[7](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李慧迎[8](2019)在《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开放教育资源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有生力量。如今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术机构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市场运作和国际竞争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英国的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二战后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英国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开放维度还是资源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素以“精英教育”着称,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本文通过对战后英国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以质量文化为分析视角,考察五种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及其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和内外部的质量评估过程,最后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动因进行总结,并从中得出有利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全文由9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7章。第一章回顾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情况。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大学最早的开放教育资源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本章阐述了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放背景、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影响,为理解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海外办学将本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海外扩张,消除了学习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但它并未降低门槛,也不免费。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课程、师资和管理模式三类,其质量保障主要由各院校负责。本章试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介绍了它为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内部评估机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跨国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估。第三章考察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以“四个开放”为使命,不设门槛,为所有希望实现梦想和潜力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材料、热心的员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开放大学为确保其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并每年发布详细的质量数据。同时,这些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一部分,也要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计和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评估。第四章分析产业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利用技术力量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主要的开放教育资源是产业大学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在产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中担任各种角色的员工。产业大学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到自主经营的过程,为了提升品牌质量,产业大学既要遵循国家标准,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质量保障措施。作为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大学主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组织的评估。第五章阐述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学习项目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将开放大学的部分优质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主要是课程资源,它不仅可以免费获取,而且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其资源可以被再次利用。这是开放教育资源在开放维度上的重大尝试,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上也是且行且思。一方面严格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改进。对于开放学习项目中的资源虽然没有官方评估,但一些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进行的评估可供参考。第六章剖析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慕课是开放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既包括慕课课程也包括慕课平台。慕课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提供者把关,慕课平台的质量则由创建者负责。英联邦学习共同体颁布的《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为慕课提供者如何保障质量提供了指南。作为一种新事物,暂时没有官方组织对慕课进行评估,但一些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七章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审思。战后英国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提供方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驾护航,使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传统、国际思潮、供需失衡和技术发展,并指出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强调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决定了其开放的维度,技术的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质量文化是理解质量内涵和推进质量管理的关键元素。然而质量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借鉴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机制时,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王墨晗[9](2019)在《基于体力活动促进的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健康中国”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民公共健康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生产水平、社会活力和社会稳定关系密切。大学生是肩负国家发展的年轻力量,他们正处于个人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大学生人群的健康促进问题是紧迫且必要的。有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重要的健康行为方式。充足的体力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在寒地大学校园中,冬季的低温、寒风、降雪、日照局限与空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削弱了校园活动场所的可达性与吸引力,并且影响了活动过程中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寒地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普遍偏低、人群健康水平堪忧。国际上,通过积极的环境设计来促进体力活动已经得到了公共政策、公共健康、交通规划、建筑与城市设计等多学科交叉的支持。基于前述背景,本文旨在以我国寒地大学校园为研究对象探索环境设计与人群层次的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可行且有效的环境设计策略,以达到促进公共健康的目标。从理论的角度,本文首先通过行为场所理论论证了环境设计与人群行为的普适关联。然后基于健康行为促进和环境设计促进健康的相关理论梳理了在体力活动促进过程中建成环境设计所起到的作用。最后结合寒地气候、大学生行为和大学校园环境等研究对象的特征改进了两组经典的关联模型,使其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后续的实证研究。改进的模型明确了寒地大型校园中主要的体力活动类型和校园环境对于不同类型的活动在理论上起到的作用。从实证的角度,本文基于循证设计的研究模式,通过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探求了在校学生体力活动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筛选了对于体力活动促进具有显着影响的环境要素并分析了其作用模式、评价了其重要程度。综合校园实证数据和德尔菲专家数据建立了有利于体力活动促进的环境设计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分为公共健康、行为需求、设计目标与设计策略四个层级。从实践的角度,以实证研究结论与设计目标体系为依据,本文认为导致寒地大学校园体力活动缺失的主要矛盾是严苛气候与目的性活动行为效率之间的矛盾和严苛气候与自主性活动感知品质之间的矛盾。因此,本文提出了促进目的性活动的校园环境支持策略,即通过紧凑的目的地组织和多样便捷的校园交通缩短冬季气候暴露时间、提升单次出行可达性;通过提高用地混合度的方式驱动多次出行,从总体上提升目的性活动的水平。本文还提出了促进自主性活动的校园环境提升策略,即通过隔离、调节和转换利用等干预冬季气候的方式来提升活动舒适性,通过校园交通、犯罪和冬季活动安全的控制来提升活动安全感,通过提升校园步道、开放空间和整体吸引力来营造活动氛围。综上从现实意义上,本研究在宏观政策上积极响应了“健康中国”战略思想;在研究价值上将国际先进的“健康促进”观念和“环境行为”量化方法引入了我国的寒地大学校园设计领域,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新的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法;在现实需求上满足了当下我国寒地大学校园使用者在极端不利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健康活动和积极生活的迫切需求,探求了通过环境设计的干预方法提升公共健康水平的合理途径。从对研究和实践的指导意义上,本研究从理性和实证两个层次上揭示了学生体力活动和寒地大学校园环境之间的关联本质,基于校园实证和专家意见两组数据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寒地大学校园体力活动促进的设计目标和策略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和所得的结论对极端气候影响下的健康环境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支撑,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方案设计、关系探究和设计导则研发起到了启示性的作用。
李阳[10](2017)在《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突发事件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如美国2001年的“9· 11”恐怖袭击事件、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事件,我国2003年的SARS疫情、2014年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2016年的南方暴雨洪涝灾害等公共危机不断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成为政府、社会、公众等关注的焦点问题。城市是多要素聚合的复杂系统,城市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更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在我国以“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下,城市应急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公共安全领域的主战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管理粗放、应急滞后等问题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健全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可见,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须臾不可懈怠。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为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城市应急管理也是智慧城市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模块。城市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突然、状态失衡、行为破坏等特征,因此,城市应急管理的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等各个环节都依赖于情报资源的支持。由此看来,合理有效地组织城市突发事件情报信息流是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智慧城市语境下,应急管理更加强调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以实现智慧感知、分析与处置。但从现实来看,智慧城市“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使得城市层面的应急情报合作与交流困难重重,应急管理情报能力严重不足。而随着大数据驱动决策、情报管网与控制等思维的不断渗透,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有效地管理、牵引城市应急情报资源己经成为可能。在此背景下,从情报视角探讨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的智慧决策和智能响应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应急管理理论与情报能力理论,对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相关研究现状;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能力理论、情报能力理论、应急管理理论、智慧城市理论、情报工程理论等。第二,深入剖析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理论命题及其概念内容。对应急情报基本内涵进行界定,系统总结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阶段、应急管理情报工作的思路转变过程,进而提出应急管理情报能力这一研究出发点。通过阐述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基层化与差异化、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智慧化等基本特点,从背景与前景两个角度提出智慧城市语境下的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应成为确保城市应急管理建设科学化、有序化的重要命题。另外,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解析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作用及定位等。第三,以系统论为指导,以情报能力理论为参考,考虑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建构内容,构建并分析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结构模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当前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工作的现状出发,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与智慧应急响应系统结合起来,确定了基础资源层、运作管理层、情报活动层与转化应用层四个情报能力结构维度。同时,对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要素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关系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各要素的层次关系与关联关系,形成了描述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的整体框架。第四,系统探讨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评价问题。探讨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基本原则等,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反馈构建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借鉴国内外关于应急管理信息管理能力评价、竞争情报效能评价与智慧城市评价等成果,设计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结合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及相关评价模型。同时,对“智慧武汉”进行了实地访谈,了解其应急管理情报工作现状,进而对其进行能力评价与实证分析。第五,立足情报工程思维,从知识导入、队伍建设、多元共治、制度保障、流程优化、情报实战等六个方面总结和归纳出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的提升策略。其中,知识导入强调应急情报资源库的高质量与多元化建设;队伍建设强调智慧应急情报工程师的培养;多元共治强调组织层面的情报管理与运作模式;制度保障强调智慧应急情报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支持;流程优化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应急情报业务流程理念思维与实施模式;情报实战强调通过“情报—行动”一体化策略来实现应急情报的转化应用等。上述的研究成果,补充或完善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快速响应情报能力(体系)、智慧应急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大数据时代我国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PDF工作流程色彩管理综述(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DF工作流程色彩管理综述(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呼唤: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
1.1.2 改革诉求:STEM融合教学培养计算思维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度诉求 |
1.1.3 现实困境:培养计算思维的使命与现状间的矛盾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价值:丰富STEM教育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与学习理论 |
1.3.2 应用价值:指导教师开展STEM教学,促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
1.4 关键概念界定 |
1.4.1 计算思维 |
1.4.2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整体研究范式:教育设计研究(EDR) |
1.5.2 量性数据采样方法:经验取样法(ESM) |
1.5.3 质性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计算思维的文献综述 |
2.1.1 计算思维定义的历史发展脉络 |
2.1.2 计算思维定义的多元理解 |
2.1.3 计算思维的多维测评 |
2.2 STEM+C的文献综述 |
2.2.1 STEM+C文献综述 |
2.2.2 STEM+C教学培养计算思维的框架与模型文献综述 |
2.3 基于设计的学习——C~5学习模型的文献综述 |
2.3.1 C~5模型的理论基础基于设计的学习(DBL) |
2.3.2 C~5模型的理论模型基础——基于设计的学习模型 |
2.4 APT教学框架的文献综述 |
2.4.1 Koehler与Mishra提出的TPACK教学框架 |
2.4.2 Kirschner教授提出的PST教学框架 |
2.4.3 张屹教授提出的APT教学框架 |
2.5 启示与小结 |
2.5.1 计算思维的定义启示与小结 |
2.5.2 计算思维的测评启示与小结 |
2.5.3 STEM+C培养计算思维的框架与模型启示与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工具 |
3.1 研究对象 |
3.2 测验工具的选择 |
3.2.1 计算思维能力与技能测评 |
3.2.2 计算思维认知过程测评 |
3.2.3 计算思维相关情感测评 |
3.3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3.1 研究信度 |
3.3.2 研究效度 |
第4章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
4.1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理论框架雏形的构建 |
4.2 STEM+C学科内容要素——内容层 |
4.2.1 学科要素——数学(M) |
4.2.2 学科要素—科学(S)与工程(E) |
4.2.3 学科要素——技术(T)与计算(C) |
4.2.4 学科要素——STEM+C跨学科融合概念 |
4.3 基于APT教学框架的教师教学设计要素—教学层 |
4.4 基于C5学习模型的学生学习流程——学习层 |
4.5 基于设计的教学模型:C~5与APT的融合 |
4.5.1 评价与社会交互(A) |
4.5.2 教学法与教学策略(P) |
4.5.3 技术与技术环境(T) |
4.6 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学习目标——思维层 |
第5章 原型生成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 |
5.1 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研究设计 |
5.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5.1.2 研究对象 |
5.1.3 研究步骤 |
5.2 《智能鸭棚》教学前端分析 |
5.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5.2.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
5.2.3 教学设计培训 |
5.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
5.3 《智能鸭棚》教学设计 |
5.3.1 STEM+C学科知识融合设计 |
5.3.2 APT教学框架要素的设计 |
5.3.3 C~5学习模型过程设计 |
5.4 《智能鸭棚》教学具体实施 |
5.4.1 模块一:定义“智能鸭棚”问题情境 |
5.4.2 模块二:学习编程背景知识 |
5.4.3 模块三:头脑风暴设计智能鸭棚 |
5.4.4 模块四:算法编程,构建鸭棚原型,迭代完善 |
5.4.5 模块五:演示分享,评价反馈 |
5.5 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数据分析 |
5.5.1 量性数据分析 |
5.5.2 质性数据分析 |
5.6 第一轮教学反思与改进 |
5.6.1 C1阶段: 项目支架主导,更清晰分解抽象问题 |
5.6.2 C2阶段: 教师引导学习者编程过程中积极试错 |
5.6.3 C3阶段: 协作设计中,提供协作支架与设计支架 |
5.6.4 C4阶段: 设计转化为产品过程中,明确工程设计限制 |
5.6.5 C5阶段: 重视证据,鼓励学习者对作品进行质疑与评估 |
第6章 迭代完善—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 |
6.1 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研究设计 |
6.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6.1.2 研究步骤 |
6.2 《智慧交通》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
6.3 《智慧交通》教学迭代设计改进 |
6.4 《智慧交通》教学具体实施 |
6.4.1 模块一: 定义“智慧交通”问题情境 |
6.4.2 模块二: 学习编程背景知识 |
6.4.3 模块三: 头脑风暴,动手设计智慧交通 |
6.4.4 模块四: 算法编程,构建智慧交通原型 |
6.4.5 模块五: 小组演示,评价反馈,分享成果 |
6.5 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数据分析 |
6.5.1 量性数据分析 |
6.5.2 两轮量性数据对比分析 |
6.5.3 质性数据分析 |
6.6 第二轮教学反思与改进 |
6.6.1 C1阶段: 聚焦问题的概括与抽象 |
6.6.2 C2阶段: 改进协作策略,增设一对一互助编程策略 |
6.6.3 C3阶段: 增设设计汇报反馈课,增加设计实施有效路径 |
6.6.4 C3阶段: 引入竞争协作策略,减少“搭便车” |
6.6.5 C4阶段: 引入试错自查表,鼓励学生试错 |
6.6.6 C5阶段: 增设产品评价量规,完善产品评价标准 |
第7章 拓展迁移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 |
7.1 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研究设计 |
7.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7.1.2 研究对象及基本信息 |
7.2 《植物工厂》教学前端分析 |
7.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7.2.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
7.2.3 教学设计培训 |
7.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
7.3 《植物工厂》教学迭代改进设计 |
7.3.1 STEM+C内容优化设计 |
7.3.2 APT教学优化设计 |
7.3.3 C~5学习过程优化设计 |
7.4 《植物工厂》教学具体实施 |
7.4.1 模块一: 定义真实科学问题情境,确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要素 |
7.4.2 模块二: 算法编程学习——物联网编程知识 |
7.4.3 模块二: 算法编程学习——基于植物工厂情境的物联网编程学习 |
7.4.4 模块三: 设计方案,演示评价,迭代完善 |
7.4.5 模块四: 创建原型系统,监控调试,迭代完善 |
7.4.6 模块五: 交流分享,反馈评价反思 |
7.5 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数据分析 |
7.5.1 整体单组前后测数据分析 |
7.5.2 基于经验取样法的量性数据分析 |
7.5.3 个案研究质性数据分析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船舶低速柴油机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界面设计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生态界面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界面概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3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船舶低速柴油机废气脱硫监控系统典型界面分析 |
2.1 船舶废气脱硫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
2.2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界面的特点及需求分析 |
2.2.1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界面存在的问题 |
2.2.2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界面的特点 |
2.2.3 船舶废气脱硫系统监控界面需求分析 |
2.3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生态界面的应用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低速柴油机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生态界面设计理论研究 |
3.1 生态界面的相关理论 |
3.2 抽象层次理论 |
3.2.1 抽象层次的五大级别 |
3.2.2 抽象层次不同级别间的方法—目的关系 |
3.3 SRK分类法理论 |
3.3.1 SRK分类法概述 |
3.3.2 三种行为模式 |
3.3.3 信号、标记和符号 |
3.4 生态界面的基本创作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舶低速柴油机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生态界面设计方法 |
4.1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工作领域分析与功能边界的设定 |
4.1.1 脱硫监控系统工作领域分析 |
4.1.2 脱硫监控系统功能边界的设定 |
4.2 脱硫监控系统生态界面信息SRK分类法指导设计 |
4.3 脱硫监控系统生态界面信息层次、结构设计 |
4.3.1 基于AH脱硫监控系统抽象层级分析 |
4.3.2 脱硫系统生态界面信息整合方式的均衡设计 |
4.4 脱硫监控系统生态界面信息呈现方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脱硫监控系统生态界面设计与认知负荷评价 |
5.1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界面用户研究 |
5.1.1 用户职业背景 |
5.1.2 用户工作环境 |
5.1.3 用户生理因素 |
5.2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信息结构设计 |
5.3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生态界面视觉设计 |
5.3.1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界面色彩设计 |
5.3.2 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界面要素设计 |
5.3.3 主监控区设计 |
5.3.4 其它功能区设计 |
5.4 基于NASA-TLX的船舶柴油机废气脱硫系统监控界面认知负荷评价 |
5.4.1 基于NASA-TLX的主观认知负荷评价方法 |
5.4.2 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 |
5.4.3 基于NASA-TLX的船舶废气脱硫监控界面主观认知负荷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已有的界定 |
二、本文对于身体素养的界定 |
三、体适能测评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身体素养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身体素养评价内容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素养评价方式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标准》的研究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过程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制订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历史 |
一、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逻辑起源 |
二、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现状 |
一、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国家教育政策 |
二、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学生全面发展 |
三、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 |
第二章 身体素养的国际关注与全球共识 |
第一节 身体素养的国际关注 |
一、发达国家对于身体素养的关注 |
二、发展中国家对于身体素养的关注 |
三、身体素养国际关注的小结 |
第二节 身体素养的全球共识 |
一、身体素养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要前提 |
二、身体素养是积极生活方式的催化剂 |
三、身体素养是优异文化成绩的推动力 |
第三章 主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美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日本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俄罗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主要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研究现状的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身体素养实现的哲学基础 |
一、一元论的哲学基础 |
二、身体素养的现象学基础 |
第二节 身体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 |
一、广泛运动参与的模式 |
二、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
三、家校社的协同机制 |
四、与运动相关的评价范式 |
第三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的贡献 |
一、以促进学生身体活动的积极参与为重点 |
二、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中心 |
第四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制订的不足 |
一、以外在量化指标为主线的测试机制,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 |
二、以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体系,学生发展的过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
三、测试项目的统一必测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体现 |
第五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实施的问题 |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
二、外界支持方面的问题 |
第六节 《标准》(小学阶段)制订与实施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理想与现实的偏差 |
二、主体与客体的错位 |
三、素质与素养的差异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改进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身体素养的内涵 |
二、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制订与实施的问题 |
三、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制订与实施问题的原因 |
第二节 改进建议 |
一、《标准》(小学阶段)的当前实施 |
二、《标准》的未来修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问卷 |
附件二 访谈题纲 |
附件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后记 |
(5)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中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三、论文的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法律问题概述 |
第一节 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发展概况 |
一、主权财富基金投资领域的扩张 |
二、影响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因素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在投资领域的角色转变 |
一、由稳定基金到金融投资者 |
二、由对金融经济的负面效应到积极影响 |
三、新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动机转变 |
第三节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扩张引发的法律问题 |
一、国家安全监管 |
二、主权豁免 |
三、社会责任投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主权财富基金面临的东道国监管及自我应对 |
第一节 投资保护主义浪潮催生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监管 |
一、国家安全关切引发的投资保护主义措施 |
二、主权财富基金监管与金融稳定性 |
三、东道国进行主权财富基金监管的利益考量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法律监管模式 |
一、东道国实施的主权财富基金监管措施 |
二、主权财富基金的自我监管 |
第三节 主权财富基金监管的缺失与克服 |
一、东道国监管措施保护对象的模糊性 |
二、东道国监管的目标及关键要素 |
三、东道国监管应注意的问题及主权财富基金的应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道国监管背景下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利益之保护 |
第一节 双边投资条约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保护 |
一、双边投资条约中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保护相关的新发展 |
二、双边投资条约在保护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中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多边框架下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保护 |
一、GATS在服务贸易领域为主权财富基金提供的一般保护 |
二、WTO多边货物贸易协定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适用 |
三、OECD文件对主权财富基金保护的指导意义 |
四、欧盟法律对主权财富基金的区域性保护 |
第三节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保护面临的困境及克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一节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争端的产生及解决现状 |
一、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扩张引发的投资争端 |
二、投资争端解决途径的不完善及选择受限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援引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
一、投资者与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及当下面临的挑战 |
二、双边投资条约下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争端管辖权的确定 |
三、《ICSID公约》下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争端管辖权的确定 |
四、主权财富基金提起规制性征收之诉的可行性 |
第三节 解决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争端的其他途径 |
一、利用WTO争端机制间接解决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争端的设想 |
二、其他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进行海外投资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现状 |
一、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法律性质及对外投资概况 |
二、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面临的他国投资关切 |
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起点 |
第二节 国际投资法框架下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角色定位 |
一、公共与私人之间的投资者身份对抗 |
二、法律治理结构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身份认定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路径分析 |
一、主权财富基金层面 |
二、国家层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问题界定 |
1.5.1 研究对象界定 |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
2.1.1 发展历程简述 |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
2.2.1 发展历程简述 |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
5.4.6 制定保障措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贡献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开放教育资源被广泛关注 |
(二)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需求的兴起 |
(三)战后英国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成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开放 |
(二)教育资源 |
(三)开放教育资源 |
(四)质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 |
(二)关于英国开放教育及其资源的研究 |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
(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
(五)文献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回顾 |
第一节 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 |
一、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背景 |
二、考试机构时期的学位管理 |
三、联邦制大学时期的学位管理 |
四、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影响 |
第二节 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
一、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 |
二、大学推广运动中大学开放的特色资源 |
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 |
第二章 海外办学:面向国际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海外办学 |
一、殖民地时期的海外办学 |
二、现代英国的海外办学 |
第二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课程开发与审批 |
二、教师发展与激励 |
三、教学管理与支持 |
第三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三章 开放大学:基于教育公平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开放大学的创建与特色 |
一、开放大学的创建背景 |
二、开放大学的特色 |
第二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材料 |
二、培养热心远程教育的员工 |
三、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 |
第三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四章 产业大学:促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产业大学的成立与特色 |
一、产业大学的成立背景 |
二、产业大学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
二、严格要求的员工队伍 |
第三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五章 开放学习项目:向全世界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和特点 |
一、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 |
二、开放学习项目的特色 |
第二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严谨的课程材料转换流程 |
二、明确的第三方材料使用标准 |
第三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六章 英国慕课:以社会互动为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英国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
一、慕课的产生 |
二、英国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
第二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慕课课程的组织方式 |
二、《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 |
第三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七章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审思 |
第一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 |
一、丰富多彩的开放资源 |
二、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 |
三、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 |
第二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 |
一、文化传统: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本 |
二、国际思潮: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缘 |
三、供需失衡: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因 |
四、技术发展: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力 |
第三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启示 |
一、坚持开放资源的多样性 |
二、鼓励资源标准的内生性 |
三、倡导资源管理的民主化 |
四、关注资源质量的反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基于体力活动促进的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趋势:公共健康导向下的环境设计 |
1.1.2 大学生体力活动不足导致健康问题 |
1.1.3 寒地大学校园的体力活动环境欠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概念界定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环境设计促进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
1.4.2 寒地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文献综合评述 |
1.5 研究模式、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循证设计研究模式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体力活动促进与校园环境的理性关联 |
2.1 基础理论 |
2.1.1 行为场所理论 |
2.1.2 健康行为干预的相关理论 |
2.1.3 环境设计促进健康的相关理论 |
2.2 寒地大学校园的特征 |
2.2.1 学生群体的体力活动特征 |
2.2.2 大学校园的建成环境特征 |
2.2.3 寒地的冬季气候环境特征 |
2.3 经典关联模型的特异性改进 |
2.3.1 社会生态学模型的改进 |
2.3.2 环境行为学模型的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力活动促进与校园环境的实证关联 |
3.1 实证研究的基础 |
3.1.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1.2 研究流程 |
3.1.3 数据获取方法 |
3.1.4 研究变量定义 |
3.2 环境要素的筛选 |
3.2.1 要素分类方式 |
3.2.2 要素筛选过程 |
3.2.3 要素特征评价 |
3.3 实证研究工具的开发 |
3.3.1 学生量表设计 |
3.3.2 信度效度的检验方法 |
3.3.3 信度效度的检验结果 |
3.4 实证数据的分析 |
3.4.1 样本特征分析 |
3.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5 研究结论 |
3.5.1 体力活动与校园环境的关联规律 |
3.5.2 有利体力活动促进的要素及其特征 |
3.5.3 关于绿化的特殊关联现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力活动促进的校园环境设计目标体系 |
4.1 目标体系建构的基础 |
4.1.1 建构依据 |
4.1.2 建构原则 |
4.1.3 层级结构 |
4.2 设计目标层级的建构 |
4.2.1 建构依据:要素显着性 |
4.2.2 框架建构 |
4.2.3 权重赋值 |
4.2.4 综合解析 |
4.3 设计策略层级的建构 |
4.3.1 建构依据:德尔菲专家意见 |
4.3.2 框架建构 |
4.3.3 权重赋值 |
4.3.4 综合解析 |
4.4 层级整合与应用原则 |
4.4.1 层级整合 |
4.4.2 条目评级 |
4.4.3 应用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目的性活动的校园建成环境支持策略 |
5.1 紧凑的目的地组织缓解冬季出行压力 |
5.1.1 可达的选址降低对外出行成本 |
5.1.2 紧凑的布局增强校内目的可达 |
5.1.3 合理的功能圈层规模增加出行机会 |
5.2 多样便捷的校园交通提升冬季出行效率 |
5.2.1 细粒循环的校内路网减少冬季气候暴露 |
5.2.2 便捷可及的校园公交辅助冬季目的出行 |
5.2.3 明确醒目的寻路系统避免冬季步行障碍 |
5.3 高度混合的功能用地激发校园出行联动 |
5.3.1 平面混合激发区域出行联动 |
5.3.2 立体混合激发室内出行联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自主性活动的校园感知环境提升策略 |
6.1 干预冬季气候提升活动舒适性 |
6.1.1 冬季不利气候的干预性隔离 |
6.1.2 室外微气候环境的干预性调节 |
6.1.3 季节性活动场所的干预性转换 |
6.2 控制校园安全规避活动伤害 |
6.2.1 校园交通安全控制 |
6.2.2 校园犯罪安全控制 |
6.2.3 校园冰雪伤害防范 |
6.3 提升环境吸引力激发多样活动 |
6.3.1 提升校园道路吸引力激发冬季步行 |
6.3.2 提升开放空间吸引力激发冬季休闲 |
6.3.3 提升整体环境吸引力营造活动氛围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要素主观评价及自报式体力活动调查 |
附录Ⅱ:《基于体力活动促进的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策略》专家调查 |
附录Ⅲ:学生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信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1.2.1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研究 |
1.2.2 快速响应情报能力相关研究 |
1.2.3 智慧城市与智慧应急相关研究 |
1.2.4 相关述评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能力基本理论 |
2.1.1 个体能力相关理论 |
2.1.2 企业能力相关理论 |
2.1.3 政府能力相关理论 |
2.2 情报能力基本理论 |
2.2.1 情报能力的内涵界定与基本特征 |
2.2.2 情报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其评价 |
2.3 应急管理基本理论 |
2.3.1 应急管理过程理论 |
2.3.2 应急管理系统理论 |
2.4 智慧城市基本理论 |
2.4.1 智慧城市的“智慧”语境内涵 |
2.4.2 智慧城市基本要素 |
2.4.3 智慧应急范畴及其模式 |
2.5 情报工程理论 |
2.5.1 情报工程概念与发展 |
2.5.2 情报工程与情报管理 |
2.6 本章小结 |
3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命题提出与概念内容 |
3.1 应急情报基本问题辨析 |
3.1.1 应急情报的内涵 |
3.1.2 情报与应急管理的关联性分析 |
3.2 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提出 |
3.3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理论命题 |
3.3.1 命题背景: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基层化”与“差别化” |
3.3.2 命题前景: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智慧化”建设 |
3.4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内涵界定与特征分析 |
3.4.1 概念解析与界定 |
3.4.2 特征分析 |
3.5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作用表现与基本定位 |
3.5.1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作用表现 |
3.5.2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基本定位 |
3.6 本章小结 |
4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结构分析与模型构建 |
4.1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 |
4.1.1 宏观: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
4.1.2 中观:结构设计的认知参考 |
4.1.3 微观:结构设计的立足基点 |
4.2 多重视角下情报能力结构内容的比较分析 |
4.3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核心维度分析 |
4.4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构成要素解读 |
4.4.1 智慧城市应急情报基础资源保障能力要素 |
4.4.2 智慧城市应急情报运作管理能力要素 |
4.4.3 智慧城市应急情报业务处理能力要素 |
4.4.4 智慧城市应急情报转化应用能力要素 |
4.5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结构模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评价 |
5.1 评价目的与意义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及其说明 |
5.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
5.4 评价标准的建立 |
5.5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测度方法及实现 |
5.5.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5.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6 实证研究——以“智慧武汉”为例 |
5.6.1 “智慧武汉”背景与现状 |
5.6.2 “智慧武汉”应急管理情报能力深度访谈内容分析 |
5.6.3 测评程序及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的提升策略 |
6.1 知识导入:建设面向智慧应急的多元化高质量情报资源库 |
6.2 队伍建设:培养智慧应急方向的情报工程师 |
6.3 多元共治:强化智慧应急情报工作的统一管理与协同运作 |
6.4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智慧应急情报政策法规体系 |
6.5 流程优化:积极改进、完善与规范智慧应急情报流程 |
6.6 情报实战:强力推动智慧应急“情报—行动”一体化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2: “智慧武汉”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半结构化访谈纲要(合并) |
附录3: “智慧武汉”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综合评价专家测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四、PDF工作流程色彩管理综述(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2]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D]. 李幸.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船舶低速柴油机废气脱硫监控系统界面设计与评价[D]. 张明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4]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D]. 张强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 张亚丽. 山东大学, 2019(02)
- [6]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8]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D]. 李慧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体力活动促进的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王墨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研究[D]. 李阳.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