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原子论文_高凌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原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原子,疏水,尺度,戊醇,黄铁矿,烷烃,发射光谱。

碳原子论文文献综述

高凌云[1](2019)在《碳原子首次结合成稳定的环》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就像个变形金刚。当一个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结合,就成了钻石。它有叁个化学键,可以变身为片状石墨或石墨烯、3D纳米管,甚至足球形的巴基球。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使碳原子只与两侧邻位稳定地排列在一起。瑞士和英国的化学家从18个碳原子组成的叁角形环开始,在每个角上用两个一氧化碳(CO)基团提供稳定性。他们随后用原子力显微镜的尖端撞掉CO基(本文来源于《现代物理知识》期刊2019年05期)

何帅,李斌,田凤阳,王文山,石小利[2](2019)在《计算碳原子半径的一种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氢分子结构和键能之间的关系推广到碳碳体系,假定碳碳体系形成的微观机理是两个碳原子形成碳碳体系后平均电势能密度相等.以此为基础,推导出关于碳碳体系键长、键能和碳原子半径之间的方程式.用二分法求解该方程式,计算出碳原子半径为0.907?,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高精度吻合。理论模型简单直观,物理意义明确,且计算方法简单,计算过程中不含任何人为性的参数。(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6期)

余兴红,陈颖,郑小玉,王一波[3](2019)在《硼、氮取代二聚苯中碳原子导致层间相互作用本质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P2/aug-cc-pVTZ水平下优化了二聚苯及其碳被硼、氮原子取代的几何构型;计算了这些二聚体的CCSD(T)/CBS相互作用能;并用SAPT2+/aug-cc-pVDZ分析了相互作用能成分.探索了硼、氮取代二聚苯中碳原子所导致层间相互作用本质变化.结果表明:稳定构型而言,从苯(C_6H_6)、1-氮-2-硼杂苯(BNC_4H_6)、1,3-二氮-2,4-二硼杂苯(B_2N_2C_2H_6)二聚体的平行移位(PD)构型向无机苯(B_3N_3H_6)二聚体的夹心(S)构型转变,其中C_6H_6和B_3N_3H_6二聚体稳定构型的堆迭型式分别与之相对应的石墨烯(GE)和六方氮化硼(h-BN)2D层间材料的堆迭型式相一致.硼、氮原子取代二聚苯中的碳原子后使其相互作用能增大,其中BNC_4H_6和B_2N_2C_2H_6二聚体的相互作用能增大较为明显.所研究体系二聚体稳定构型均以色散能为主导、静电能次之、诱导能相对较小.硼、氮取代二聚苯中碳原子后其静电能对总吸引能的贡献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叶丽华,孙程炜,郑庆明,单泳,孟望喜[4](2018)在《正戊醇/F-T柴油混合燃料颗粒官能团与碳原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186FA单缸风冷柴油机,燃用0号柴油、费托(F-T)柴油及正戊醇/F-T柴油混合燃料PE5、PE10和PE20(正戊醇体积分数分别为5%,、10%,和20%).使用自制颗粒采集装置采集排放颗粒,去除颗粒表面可溶性有机物(SOF)后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测试颗粒表面含氧官能团与碳原子杂化形式.结果表明:O/C从高到低依次为0号柴油>PE20>PE10>PE5>F-T柴油,随着负荷增加,5种燃料颗粒的O/C均减小;颗粒表面羟基官能团(—OH)明显多于羰基官能团(C=O),两种含氧官能团的相对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0号柴油>PE20>PE10>PE5>F-T柴油,随着负荷增加,5种燃料颗粒的含氧官能团均降低;0号柴油颗粒的sp~3/sp~2大于F-T柴油,随着FT柴油中正戊醇掺混比例增加,排放颗粒的sp3/sp2相应增加.(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梅开,李军伟,王宁飞[5](2019)在《液体燃料碳原子数对微尺度扩散火焰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微尺度扩散火焰燃烧特性,选用正戊烷、正庚烷、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二烷五种不同液体烷烃,进行燃烧实验。结果表明:火焰在不同流量下会呈现球型、椭球型、细长型、聚积型以及喷射型;燃料含碳越多,其火焰燃烧极限越小。对于每种烷烃,火焰高度H与Re都呈线性正相关,燃料含碳量越多,火焰高度H随Re变化越小;Roper火焰长度预估模型对于液体烷烃同样适用,实验所得数值与模型的误差在25%以内。火焰管壁温度随流量增大而降低,火焰温度随流量增大而升高,火焰温度与火焰形态有关;不同燃料的管壁温度和火焰温度都随含碳量增大而降低。(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杨蕊,杨尚儒,张蜀,韩丙军,侯贤灯[6](2018)在《微等离子体-碳原子发射光谱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或辉光放电激发产生碳原子发射光谱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发现了,并被成功用于水中无机碳、有机碳、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的检测[1-3]。但由于碳原子发射谱线(193.0 nm和247.8 nm)处于深紫外区,容易被氧气和水蒸气吸收。此外,传统商品化的原子发射光谱仪体积大、能耗高很难实现现场分析。因此,ICP/GD-OES测碳及含碳化合物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发现室温微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或尖端放电等)能够激发挥发性或半挥发性含碳化合物产生碳的原子发射光谱。相对于ICP/GD-OES,微等离子体具有体积小,整个体积充满了惰性气体,避免了氧气和水汽的干扰,且能耗低、性价比好。基于此,我们拓展了微等离子体碳原子发射光谱在环境和材料领域的应用,具体有:(1)将微等离子体碳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用作气象色谱检测器,实现通用性地检测所有含碳化合物,包括CO2、CO以及低分子量羧酸等~([4]),如图1a;(2)基于微等离子体碳原子发射光谱,建立水中总有机碳分析新方法和新装置~([5]),如图1b;(3)基于碳原子发射光谱,建立了水中溶解氧分析新方法和新装置;(4)基于碳原子发射光谱,建立了纳米材料特别是氧化石墨烯表面羧基定量分析新方法。(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20)

曹育洵,刘文礼,郗朋,陈军[7](2018)在《煤系黄铁矿表面碳原子掺杂浓度对其疏水性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系黄铁矿因碳原子掺杂而增强了表面疏水性。为了脱除煤中黄铁矿,分析煤系黄铁矿表面碳原子掺杂的浓度与其疏水性关系及其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模拟了碳原子掺杂的浓度对煤系黄铁矿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理想黄铁矿表面相比,水分子(H_2O)在碳原子掺杂的煤系黄铁矿表面吸附强度减弱;随着碳原子掺杂浓度的升高,吸附强度逐渐减弱,水分子吸附后形成的Fe—O键布居值减小,S—H键变为C—H键且布居值减小,同时表面成键原子间的电荷密度重迭度降低,说明Fe—O、S—H/C—H键的键强减弱,即碳原子掺杂处的黄铁矿表面的亲水性逐渐减弱,在煤泥浮选过程中易浮。最后,从量子化学的角度揭示了碳原子掺杂浓度对煤系黄铁矿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机理。(本文来源于《矿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熊儒恒,帅棋[8](2018)在《过渡金属催化C(sp2)-H键活化构建手性碳原子中心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碳原子中心是化合物中广泛存在的结构。该类结构的合成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以过渡金属-手性配体为核心催化体系,通过C_((sp2))-H键活化构建手性中心发展迅速。本文根据反应底物的不同类型,综述了近叁年来利用过渡金属催化C_((sp2))-H键活化构建手性碳原子中心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18年03期)

杨曼丽,闫世风,刘锦梅,徐鲁斌,于翠玲[9](2018)在《碳原子杂化状态的判断及其对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原子杂化状态的判断历来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难点,为了简单快速的判断有机化学中碳原子的杂化状态,论文从成键特点方面对碳原子的叁种杂化状态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且探讨了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及化学性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8年01期)

[10](2017)在《探秘碳原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刚石、石墨和炭黑也由碳原子组成。它们是碳在自然界中叁种不同的存在形式。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所以被应用在不同领域:金刚石(用于珠宝和钻孔机)、石墨(用于铅笔和润滑油)、炭黑(用于电池和颜料)。第一部分:把下列东西写在正确的分类下面。电池、钻头、烧烤架、装饰品、艺术品、润滑油、颜料和墨水、珠宝、自动铅笔(本文来源于《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期刊2017年11期)

碳原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将氢分子结构和键能之间的关系推广到碳碳体系,假定碳碳体系形成的微观机理是两个碳原子形成碳碳体系后平均电势能密度相等.以此为基础,推导出关于碳碳体系键长、键能和碳原子半径之间的方程式.用二分法求解该方程式,计算出碳原子半径为0.907?,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高精度吻合。理论模型简单直观,物理意义明确,且计算方法简单,计算过程中不含任何人为性的参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原子论文参考文献

[1].高凌云.碳原子首次结合成稳定的环[J].现代物理知识.2019

[2].何帅,李斌,田凤阳,王文山,石小利.计算碳原子半径的一种新方法[J].山东化工.2019

[3].余兴红,陈颖,郑小玉,王一波.硼、氮取代二聚苯中碳原子导致层间相互作用本质变化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9

[4].叶丽华,孙程炜,郑庆明,单泳,孟望喜.正戊醇/F-T柴油混合燃料颗粒官能团与碳原子研究[J].内燃机学报.2018

[5].梅开,李军伟,王宁飞.液体燃料碳原子数对微尺度扩散火焰特性的影响[J].推进技术.2019

[6].杨蕊,杨尚儒,张蜀,韩丙军,侯贤灯.微等离子体-碳原子发射光谱及其应用[C].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曹育洵,刘文礼,郗朋,陈军.煤系黄铁矿表面碳原子掺杂浓度对其疏水性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18

[8].熊儒恒,帅棋.过渡金属催化C(sp2)-H键活化构建手性碳原子中心的研究进展[J].浙江化工.2018

[9].杨曼丽,闫世风,刘锦梅,徐鲁斌,于翠玲.碳原子杂化状态的判断及其对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影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

[10]..探秘碳原子[J].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7

论文知识图

单壁碳纳米管(a)扶手椅型;(b)锯齿型...7-14 460℃保温时间对 DP1 钢组织的影响...(a)中插入原位碳纤维的原子像图(TEM)负载0.5%锰的碳纳米管催化剂H2-TPR图...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碳掺杂的TiO2的紫...

标签:;  ;  ;  ;  ;  ;  ;  

碳原子论文_高凌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