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回火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硬度,组织,工艺,钢板,台秤,力学性能,车轴。
回火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苏震,孙林,张晓华,金阳,徐新乐[1](2019)在《回火工艺对45CrNiMoVA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不同回火工艺对45CrNiMoVA强塑积的影响,并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以及OM、XRD、TEM等技术手段分析该材料在不同回火工艺处理下的微观变化机理。研究发现在经过水空交替时控淬火处理以及较低温度的回火处理时,45CrNiMoVA的强塑积变化不明显,当回火温度继续升高,达到较高温度时,45CrNiMoVA的强塑积则大幅提升。通过TEM试验结果可以推测其原因为,在较高温度的回火处理时,材料中有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碳化物颗粒析出,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组织晶粒,达到了细晶强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回火温度决定了45CrNiMoVA塑韧性与强度匹配,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回火温度。(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9年12期)
张杰,梁振新[2](2019)在《回火工艺对超超临界锅炉异种钢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超超临界锅炉中SA-213T91+SA-213TP347HFG异种钢热丝TIG焊对接接头,采用正常热处理、异常热处理、二次热处理3种不同的回火工艺,分析其对接头力学性能、硬度分布、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正常热处理和二次热处理的接头常温拉伸、弯曲、硬度、冲击等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热处理回火不足的接头T91侧热影响区的硬度明显增高,冲击值下降。正常热处理的接头的应力分布形态最好,异常热处理的接头中有较高的应力峰值。(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热加工)》期刊2019年12期)
王宏颖[3](2019)在《Q460D高强钢的回火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室温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手段方法,研究了传统回火与不同温度感应回火工艺对Q460D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450℃范围内,随着感应回火温度的升高,Q460D试验钢组织马氏体分解越来越完全,组织越来越均匀。450℃×20 min感应回火试样中马氏体分解完全,碳化物聚集并球化,比450℃×2 h传统回火试样组织形态更加均匀。随着感应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硬度逐渐降低,冲击吸收能量逐渐升高。450℃×20 min感应回火试样硬度值为21.7 HRC,稍低于450℃×2h传统回火试样的23.2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194 J,高于传统回火试样的185 J。(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1期)
索忠源,王鑫,王文革,张志浩,王毅坚[4](2019)在《回火工艺对ZG5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200~600℃回火温度对ZG5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组织转变及硬度的影响,讨论了二次回火对其组织及硬度的改变。结果表明,在500℃以下回火,组织由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莱氏体+新淬马氏体组成,硬度呈马鞍状分布,在500℃时硬度(HRC)达到最大值(50)进一步提高回火温度至600℃时,马氏体分解,转变为回火索氏体,硬度(HRC)快速降至36。在500℃二次回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减少,二次碳化物析出增多,硬度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9年11期)
高朋,高野,陈俊,刘振宇,卓越[5](2019)在《回火温度对DQ工艺1000 MPa级高强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OM、SEM、TEM研究了1000 MPa级高强钢在直接淬火条件下550~670℃范围内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550℃至610℃之间回火时,马氏体板条开始回复,碳化物析出,试验钢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在640℃至670℃之间回火时,马氏体板条开始发生再结晶,碳化物逐渐长大,试验钢组织以回火索氏体为主。采用DQ-T工艺生产1000 MPa级高强钢的最佳回火温度区间为610~640℃,此时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为1012~1053 MPa,抗拉强度为1045~1092 MPa,塑性冲击吸收能量为38~39 J,伸长率为17%~19%,断面收缩率为40%~42%,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0期)
那丽岩,周明荣[6](2019)在《690 MPa级高强抗震钢板的合金化与回火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伸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Cu、Nb、Ti合金化和回火工艺对690 MPa级高强抗震钢板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含量为0.32%、Nb含量为0.075%、Ti含量为0.015%时,钢板具有最佳的强塑性、低屈强比和低温冲击韧性;热轧态钢板的组织为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少量铁素体+少量M/A岛,板条贝氏体束宽为2~4μm,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贝氏体逐渐粗化、贝氏体束宽不断增大、板条边界逐渐模糊并最终转变为不规则的块状组织;当回火温度从300℃升高至600℃时,钢板的抗拉强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屈服强度变化较小,断后伸长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屈强比逐渐升高,0℃和-20℃冲击吸收能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当回火温度介于300~450℃时,试验钢能够满足690 MPa级高强抗震钢板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0期)
顾世双[7](2019)在《机械台秤刀和刀承零件回火工艺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新月异的电子衡器时代,各类机械台秤应用范围仍然很广范,但是影响机械台秤量值不准确关键的受力零件就是"刀和刀承"。刀和刀承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精度、灵敏度和寿命,因此对其质量要求较高。(本文来源于《衡器》期刊2019年09期)
兰菲[8](2019)在《回火工艺对异种金属旋转摩擦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硬度、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对比分析,对R780和G105钢异种金属旋转摩擦焊接回火前后性能进行研究,为其在实际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回火温度为570℃、保温240 min时,焊件回火后强度由回火前达到G105母材强度的84.7%提高到90.2%;焊缝回火后硬度降低,最高硬度由HV563降低到HV395,硬度的降低有利于改善飞边的切削性能;回火后焊缝组织由马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且碳化物偏析情况消失。(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9年08期)
汪开忠,胡芳忠,陈世杰,郝震宇,胡艺耀[9](2019)在《回火工艺对高速列车用DZ2车轴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高速列车用DZ2车轴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80~700℃之间回火时,新开发的高速列车用DZ2车轴钢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组织;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料中马氏体位相逐渐消失,位错密度下降,碳化物逐渐析出和球化;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试验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下降,断面收缩率、断后伸长率和冲击韧性逐渐增加,其中,在640℃以下回火时,冲击韧性增加的幅度比较显着,当回火温度高于640℃时,冲击韧性提高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6期)
陈洁,李长生,李坤,涂兴洋[10](2019)在《Fe-Mn-1.6Ni-C水电用钢板轧后直接淬火和回火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Fe-Mn-1. 6Ni-C钢板控制轧制、轧后直接淬火和560~710℃回火调质处理实验,研究了轧后直接淬火态和回火态的组织与性能变化.结果表明,轧后直接淬火得到组织细小的板条马氏体,固溶强化作用提高了其抗拉强度.经过回火热处理后,碳化物的析出及其对位错的钉扎作用,降低了钢的抗拉强度,提高了钢的屈服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碳化物聚集长大,铁素体发生回复与再结晶,造成强度下降以及冲击韧性提高.当回火温度高于Ac1时,粗大的碳化物极易引起裂纹形核,破坏钢的冲击韧性. Fe-Mn-1. 6Ni-C钢最优的回火温度为680℃,屈服强度为963 M Pa,抗拉强度为988 M Pa,延伸率为20. 0%,-60℃冲击功为142 J.(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回火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超超临界锅炉中SA-213T91+SA-213TP347HFG异种钢热丝TIG焊对接接头,采用正常热处理、异常热处理、二次热处理3种不同的回火工艺,分析其对接头力学性能、硬度分布、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正常热处理和二次热处理的接头常温拉伸、弯曲、硬度、冲击等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热处理回火不足的接头T91侧热影响区的硬度明显增高,冲击值下降。正常热处理的接头的应力分布形态最好,异常热处理的接头中有较高的应力峰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火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苏震,孙林,张晓华,金阳,徐新乐.回火工艺对45CrNiMoVA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新技术新工艺.2019
[2].张杰,梁振新.回火工艺对超超临界锅炉异种钢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9
[3].王宏颖.Q460D高强钢的回火工艺[J].金属热处理.2019
[4].索忠源,王鑫,王文革,张志浩,王毅坚.回火工艺对ZG5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9
[5].高朋,高野,陈俊,刘振宇,卓越.回火温度对DQ工艺1000MPa级高强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6].那丽岩,周明荣.690MPa级高强抗震钢板的合金化与回火工艺[J].金属热处理.2019
[7].顾世双.机械台秤刀和刀承零件回火工艺的改进[J].衡器.2019
[8].兰菲.回火工艺对异种金属旋转摩擦焊性能的影响[J].煤矿机械.2019
[9].汪开忠,胡芳忠,陈世杰,郝震宇,胡艺耀.回火工艺对高速列车用DZ2车轴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
[10].陈洁,李长生,李坤,涂兴洋.Fe-Mn-1.6Ni-C水电用钢板轧后直接淬火和回火工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