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濡化教育论文-王恬

家庭濡化教育论文-王恬

导读:本文包含了家庭濡化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结构化教育,家庭康复训练,疗效

家庭濡化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恬[1](2019)在《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66例儿童孤独症病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4月,单纯接受机构结构化教育的33例为A组,接受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的33例为B组,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其孤独症行为评定表(ABC)评分降低;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分、发育商(DQ)值升高;治疗后B组其各量表评分均优于A组患儿,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对于孤独症患儿运用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机构干预,可推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张悦宁[2](2018)在《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孤独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构结构化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康复训练。采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及家庭费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PEP量表评分和依从性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但家庭费用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优于单纯机构结构化教育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8年01期)

胡侠玲[3](2016)在《家庭濡养视角下的慈善伦理教育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慈善伦理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慈善伦理意识理念及行为规范等的引导及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预期的慈善伦理理念及行为习惯,并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教育活动;家庭濡养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一种渗透式教学方式。慈善伦理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家庭教育是慈善伦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慈善伦理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能够缓解慈善伦理教育的现实危机;适应慈善伦理教育特点的要求。慈善伦理教育的家庭濡养路径包括:知——融入生活,发展慈善智识;情——潜移默化,激发慈善情感;行——身体力行,培养慈善行为习惯。(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6年21期)

陆春秋[4](2016)在《学龄期孤独症儿童家庭化教育方法研究——以南宁市培智学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家庭化教育展开调查,发现孤独症儿童家长获得家庭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咨询专业教师;家长较常使用的家庭化教育方法是ABA教学法、结构化教学法、地板时光、音乐治疗、蒙台梭利教学法等。顾及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感受,综合各种家庭化教育方法,以达到康复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6年11期)

申振华[5](2015)在《试论罗辀重的“学校家庭化”教育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家庭化"是罗辀重创立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制度和伦理规范。"学校家庭化"是指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的整合起来,以促进学生五育的发展。实现学校家庭化可分为4个途径:师生同住学校大家庭;教师以"为父母服务"为己任;师生同构父兄情;师生营造平等民主的伦理氛围。学校家庭化可以缓解情感教育的危机,叁爱精神才是教师教育爱的最佳境界;父兄情是当代学校伦理的真实诠释。(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12期)

刘超,卢斌,张瑜,徐传国,彭凤翔[6](2015)在《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治疗组给予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中文版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分。结果训练1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儿AB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ATE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C-PEP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是儿童孤独症的有效治疗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潘辰[7](2014)在《家庭过度化教育引发的“幼稚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的家长往往在孩子的教养上超出了一定的"度",近些年我们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系列危机的迹象,以过度化教育为特征,家庭教育"幼稚病"蔓延令人忧虑。重视家庭教育是从古至今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那么,如何摆脱笼罩在许多家庭教育中的危机和阴影,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处在家庭教育第一线的家长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黄师菊,秦秀群,邹园园,邹小兵[8](2013)在《家庭结构化教育对孤独症儿童母亲焦虑、抑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家庭结构化教育对孤独症儿童母亲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50名孤独症儿童接受家庭结构化教育前和教育1年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对其母亲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测量。【结果】孤独症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总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家庭结构化教育1年后孤独症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总分均低于教育前得分(P<0.05)。【结论】家庭结构化教育可降低孤独症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水平,适合推广应用于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本文来源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秦秀群,陈华丽,彭碧秀,邹园园,温燕铭[9](2012)在《家庭结构化教育对孤独症儿童母亲亲职压力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家庭结构化教育对孤独症儿童母亲亲职压力的影响。[方法]50名孤独症儿童接受家庭结构化教育前和教育1年后采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分别对其母亲的亲职压力进行测量。[结果]家庭结构化教育1年后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教育前(P<0.01)。[结论]家庭结构化教育可降低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适合推广用于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2年32期)

雷家军,孙彪[10](2011)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家庭环境问题探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环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影响问题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新时期家庭环境已经客观地发挥着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客观地总结了目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家庭环境因素认识上的偏颇,分析了家庭环境影响力增强的原因和呈现的特征,探索了借助家庭环境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家庭濡化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孤独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构结构化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康复训练。采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及家庭费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PEP量表评分和依从性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但家庭费用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优于单纯机构结构化教育的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庭濡化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王恬.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J].人人健康.2019

[2].张悦宁.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8

[3].胡侠玲.家庭濡养视角下的慈善伦理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4].陆春秋.学龄期孤独症儿童家庭化教育方法研究——以南宁市培智学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

[5].申振华.试论罗辀重的“学校家庭化”教育思想[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6].刘超,卢斌,张瑜,徐传国,彭凤翔.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

[7].潘辰.家庭过度化教育引发的“幼稚病”[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

[8].黄师菊,秦秀群,邹园园,邹小兵.家庭结构化教育对孤独症儿童母亲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

[9].秦秀群,陈华丽,彭碧秀,邹园园,温燕铭.家庭结构化教育对孤独症儿童母亲亲职压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

[10].雷家军,孙彪.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家庭环境问题探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标签:;  ;  ;  ;  

家庭濡化教育论文-王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