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复合支护体系施工技术

深基坑工程复合支护体系施工技术

广东百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是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及安全,对其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该工程深基坑复合支护体系的设计及施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复合支护体系;设计;施工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为充分利用地上空间,开发地下空间,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日益增加,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也越来越多。在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中,支护施工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确保深基坑工程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的前提,并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对此,笔者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相关介绍。

1工程概况

1.1工程基本概况

某建筑工程为框架结构,采用筏板基础+柱下独立柱基础。沿拟建物周边设2层连通式地下室,基坑顶周长299.2m,基坑底边周长280.4m,基坑设计深度为8.5m及10.0m。基坑西面与一河道距离较近,边坡与水面的距离约110m,钻探表明靠西面(近河堤侧)的基坑侧壁的地质情况上部为6.0~7.5m的杂填土,其下部为1.5~2.5m厚度的红黏土,特别是杂填土的厚度较大,基坑支护较为困难、复杂。

1.2工程水文地质概述

工程地质状况根据岩土工程特征及成因,场地岩土层特征自上而下为:杂填土、黏土、粉质黏土、下伏白云岩。场区下伏基岩为中石炭统黄龙组(C2h)灰质白云岩,岩层产状大致水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层顶面距离地面深度约为20.0m。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实际测量到2层地下水,分别为上层滞水和孔隙-裂隙水。其中上层滞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雨、生活废水及附近排水沟水体渗入补给为主;孔隙-裂隙水则以河道洪水期间倒灌补给为主,正常季节场区孔隙-裂隙水水位略高于河水,并向该河道排泄。本工程的工程水文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岩土层渗透系数变化大,且邻近河流,预测施工开挖涌水量差别显著。因此在设计施工时对工程水文地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基坑支护设计

2.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基坑坑壁土质主要由杂填土和软弱土层组成,基坑土质较差,上层杂填土较厚,特别是靠近河堤一侧厚度为6.1~7.4m,下部的黏土及粉质黏土力学性能较差。基坑开挖深度10.0m、8.5m,根据基坑地质条件和周边建筑物分布情况,对于杂填土较厚的西面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预应力锚索+锚杆+挂网喷混+注浆微型钢管桩+注浆树根桩),其他断面采用双排桩支护,支护面积约2610m2。根据经验,不设置止水帷幕,基坑开挖中宜谨慎采用降水措施。坑底若采用管井井点(可采用钻孔桩机钻孔)降水,则按照1m2设置1口φ1.2m的降水井。当有超过设计荷载情况(包括材料堆载,车辆荷载等施工荷载)时,局部调整支护结构布置。

2.2支护结构计算

基本计算模式的选取:按土钉墙模式计算,并对平台施工超载进行稳定性验算;土压力采用朗金土压力,进行水土合算;锚杆(索)计算时仅考虑其拉力,忽略其剪力及弯矩,锚杆(索)长度则由满足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条件共同确定。其中内部稳定验算时采用土压力法,并结合经验修正,进行整体稳定验算时采用圆弧滑动法。

设计计算参数取值根据土工试验数据,结合当地经验按表1选取,基坑顶计算超载按满布取算。

2.3设计典型支护剖面

由于基坑边坡存在较厚杂填土,为确保证周边环境不受破坏,某侧基坑采用上部放坡卸载+注浆微型桩+锚杆(索)+喷射钢筋混凝土面板的复合支护方式:地面高92.50m,计算开挖深10.0m,一阶坡高6.0m,坡率1:0.3,平台宽1.0m,二阶坡高4.0m,坡率1:0.27。典型断面设计见图1。

3基坑支护施工

3.1施工流程

准备→开挖工作面→树根桩施工→上层开挖→修整边坡→钻孔清孔→安装锚杆(锚索)→注浆→铺设、固定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并养护→施作围檩→张拉和锁定预应力锚索→钢管桩施工→下层开挖→重复以上锚杆(索)及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步骤→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

3.2微型钢管桩施工

(1)采用地质钻机成孔,成孔孔径为150mm,孔的深度要满足桩长度要求。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0%。

(2)微型桩内置φ114mm×4.0mm无缝钢管,接长采用同规格钢管套焊,焊接强度与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桩的接头承载力不应小于母材承载力。

(3)无缝钢管安放前要在管壁上钻孔,间距约为1m,孔径不小于10mm,呈梅花状布置;钢管下部切割开并加工成锥形,以便于下放并防止土体进入钢管。

(4)注浆采用自下而上的工艺,灌设计强度为M20的水泥浆,水灰比0.5,灌浆压力1.0MPa。

(5)微型桩嵌入基坑底的嵌固深度不宜小于2m,桩顶两侧各焊接2φ18mm连接筋,采用喷射厚100mm的C20混凝土通长连接。

(6)成孔类微型桩孔内应充填密实,灌注过程中应防止钢管上浮。

3.3注浆树根桩施工

(1)桩位偏差-20~+20mm,垂直度偏差-1%~+1%。

(2)树根桩钢筋笼宜整根吊放,在钢筋笼下入孔内后,直接往孔内填入10~30mm粒径的碎石及碎石质量约1/3的中砂。采用浆液水灰比为0.5水泥净浆的BW-150型高压泥浆泵一次注浆。

(3)首次注浆待稳定12h后,进行第2次高压注浆。注浆后填补桩顶混凝土或注浆至设计标高。

(4)第1次注浆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于1.5MPa,开始注浆时,需要1.0MPa的起始压力,将浆液经注浆管从孔底压出,接着注浆压力宜为0.6MPa,使浆液逐渐上冒,直至浆液泛出孔口停止注浆。

5)第2次注浆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于4.0MPa。待第1次注浆的浆液初凝时方可进行第2次注浆,浆液的终凝时间控制在12~24h范围。第2次注浆压力宜为2.5MPa,且不宜采用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

(6)灌浆技术参数:水灰比为0.5,水泥含量不小于375kg/m³;灌浆压力为0.6~2.5MPa;减水剂掺量CaCl2(3%);中砂30%;碎石75%。

(7)树根桩桩顶钢筋应弯折90°后与面板钢筋焊接双面连接,其焊接长度不小于10d,钢筋的单个焊接接头截面钢筋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

(8)树根桩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冠梁高度300mm,宽度亦为300mm,钢筋笼设置于梁底上110mm处,纵筋采用φ18mm@200mm,横筋连接筋采用φ8mm@200mm。

3.4基坑开挖施工

(1)树根桩及微型钢管桩应达到养护龄期超过7d及设计规定强度的70%后,再进行基坑开挖。

(2)基坑开挖和板墙施工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分层厚度为1.3m,分段长度软土中不大于15m,遇软弱土层时应缩短开挖长度,其他一般性土不宜大于30m。基坑面积较大时,土方开挖宜分块分区、对称进行。

(3)上一层土钉注浆完成后,应至少养护40h后,再进行下层土方开挖。预应力锚索应在张拉锁定后,再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4)土方开挖后应在24h内完成土钉及喷射混凝土施工。对自稳能力差的土体宜采用二次喷射,初喷厚50mm,应随挖随喷。

(5)基坑侧壁应采用小型机具或铲锹进行切削清坡,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结构、坑壁土体及降排水设施。基坑侧壁的坡率应符合设计规定。

(6)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应尽快浇筑基础垫层,地下结构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土方,须做到每施工一层地下室顶板即回填一层中砂回填土。

(7)喷射混凝土面层中的钢筋网应在喷射1层厚60mm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3.5锚杆(锚索)施工技术

3.5.1锚杆施工技术要求

(1)锚杆根据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作业法成孔,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锚杆施工。

(2)锚杆孔孔径110mm,钻孔倾角15°;如果填土区锚杆成孔难度大,则采用锚管代替锚杆,锚管有效长度应与锚杆钢筋一致,锚管截面积按等强度进行换算。

(3)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应大于30mm,横竖钢筋交叉处用细丝固定,或点焊连接。

(4)锚杆头与加强筋连接可用焊接连接。注浆材料采用P.O32.5净水泥浆,水灰比为0.5:1。

3.5.2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1)锚索施工工序:钻孔→清孔→锚索制作→锚索安装→注浆→养护→锚索张拉→补张拉及锁定→锚头封闭。

(2)为验证预应力锚索设计,在锚固工程施工初期,应进行预应力锚索锚固试验。锚固试验的数量可按工作锚索的3%控制。锚固试验的平均拉拔力,不应小于预应力锚索的超张拉力。当平均拉拔力低于此值时,应再按3%的比例补充锚固试验的数量。

(3)锚杆及预应力锚索一次注浆采用压力式注浆,灌浆压力0.6MPa,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150mm处。预应力锚索及填土段锚杆采用二次灌浆,灌浆压力2.5MPa。

(4)预应力锚索外露段长1.5m,锚索腰梁采用20B型槽钢,腰梁槽面向外,顶部安放250mm×250mm×16mm钢垫板,垫板下喷射密实C20混凝土,锚具及夹片强度须符合规范要求。

(5)预应力锚索锚固段强度大于23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4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及结构安全,而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作为深基坑工程的一个重要辅助工程,与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对深基坑支护进行合理的设计,做好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从而确保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文金.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复合支护体系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15(03)

[2]于忠宝.复合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4)

标签:;  ;  ;  

深基坑工程复合支护体系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