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坐垫论文和设计-郑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垫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坐垫。一种汽车坐垫,其优势在于使用者更舒适。一种汽车坐垫,包括臀坐部、背靠部、头靠部,所述背靠部包括背靠面板,所述背靠面板上侧固设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之间固设有连接杆,所述头靠部包括头靠面板,所述头靠面板的下侧固设有与连接杆转动连接的连接夹。由于头靠部和背靠部是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夹的配合实现转动连接的,因此两者之间的角度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得汽车坐垫在使用时可以完全贴合在汽车座椅上,使用时更加舒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坐垫,包括臀坐部(1)、背靠部(2)、头靠部(3),其特征是:所述背靠部(2)包括背靠面板(11),所述背靠面板(11)上侧固设有两个凸块(12),两个凸块(12)之间固设有连接杆(13),所述头靠部(3)包括头靠面板(4),所述头靠面板(4)的下侧固设有与连接杆(13)转动连接的连接夹(6)。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坐垫,包括臀坐部(1)、背靠部(2)、头靠部(3),其特征是:所述背靠部(2)包括背靠面板(11),所述背靠面板(11)上侧固设有两个凸块(12),两个凸块(12)之间固设有连接杆(13),所述头靠部(3)包括头靠面板(4),所述头靠面板(4)的下侧固设有与连接杆(13)转动连接的连接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夹(6)包括两个半环夹(7),每个半环夹(7)相向的一侧均成型有弧形凹槽(8),连接杆(13)的直径小于两个弧形凹槽(8)底面的最大间距且大于两个半环夹(7)最下端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是:每个所述半环夹(7)的下侧均成型有引导板(9),所述引导板(9)向下往相背离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是:所述背靠面板(11)上端位于连接杆(13)前后两侧的位置各一体成型有一块侧挡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是:所述侧挡板(14)的最上端往相向的一侧弯曲形成弯曲段(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是:所述头靠面板(4)的下侧均成型有条状的塑料薄板(5),所述连接夹(6)与塑料薄板(5)的下端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是:所述头靠面板(4)的两侧均成型有斜向后的连接环(18),头靠松紧带(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环(1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是:所述背靠面板(11)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各成型有一道腰型的连接孔(16),背靠松紧带(17)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孔(16)后与背靠面板(1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是:所述头靠松紧带(10)和背靠松紧带(17)均在同一侧的两端缝合有魔术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垫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坐垫。

背景技术

汽车坐垫是用来提高汽车驾驶员乘坐舒适度的车载用品之一,同时汽车坐垫还能够起到保护汽车座椅的效果。

授权公告号为CN20373970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坐垫。该汽车坐垫采用镂空的弧形垫条设计来节省用料降低成本。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坐垫的头靠部和背靠部是一体成型的,有些汽车座椅的头靠部和背靠部并不处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使用时该汽车坐垫并不能完全贴合在汽车座椅上,引起使用者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坐垫,其优势在于使用者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坐垫,包括臀坐部、背靠部、头靠部,所述背靠部包括背靠面板,所述背靠面板上侧固设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之间固设有连接杆,所述头靠部包括头靠面板,所述头靠面板的下侧固设有与连接杆转动连接的连接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头靠部和背靠部是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夹的配合实现转动连接的,因此两者之间的角度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得汽车坐垫在使用时可以完全贴合在汽车座椅上,使用时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夹包括两个半环夹,每个半环夹相向的一侧均成型有弧形凹槽,连接杆的直径小于两个弧形凹槽底面的最大间距且大于两个半环夹最下端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半环夹配合作为连接夹,由于连接杆的直径小于两个弧形凹槽底面的最大间距且大于两个半环夹最下端的间距,因此在连接杆与连接夹配合时,可以通过施加一定的力使得背靠部和头靠部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半环夹的下侧均成型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向下往相背离的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引导板向下往相背离的方向倾斜使得连接杆可以通过引导板方便地卡入两个半环夹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靠面板上端位于连接杆前后两侧的位置各一体成型有一块侧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背靠面板上设置侧挡板来挡住引导板,避免倾斜的引导板端口和人体接触引起不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挡板的最上端往相向的一侧弯曲形成弯曲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弯曲段避免侧挡板的上端尖锐部划到使用者的皮肤引起不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头靠面板的下侧均成型有条状的塑料薄板,所述连接夹与塑料薄板的下端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架通过塑料薄板与头靠面板相连,由于塑料薄板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形变,因此除了连接杆和连接夹的相对转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外,还可以通过塑料薄板的形变来使得汽车坐垫能够与汽车座椅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头靠面板的两侧均成型有斜向后的连接环,头靠松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头靠面板上设置连接环使得头靠松紧带与头靠面板连接处不会与头部有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靠面板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各成型有一道腰型的连接孔,背靠松紧带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孔后与背靠面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背靠面板较宽,且背部与松紧带接触基本不会引起不适感,为了方便加工降低成本,在背靠面板上设置连接孔与松紧带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头靠松紧带和背靠松紧带均在同一侧的两端缝合有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紧带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安装,在需要清洗时可以方便地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由于头靠部和背靠部是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夹的配合实现转动连接的,因此两者之间的角度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得汽车坐垫在使用时可以完全贴合在汽车座椅上;

2.设置引导板向下往相背离的方向倾斜使得连接杆可以通过引导板方便地卡入两个半环夹之间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头靠部和背靠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臀坐部;2、背靠部;3、头靠部;4、头靠面板;5、塑料薄板;6、连接夹;7、半环夹;8、弧形凹槽;9、引导板;10、头靠松紧带;11、背靠面板;12、凸块;13、连接杆;14、侧挡板;15、弯曲段;16、连接孔;17、背靠松紧带;18、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坐垫,包括臀坐部1、背靠部2、头靠部3。

如图2和图3所示,头靠部3包括头靠面板4,头靠面板4的下侧成型有条状的塑料薄板5,塑料薄板5的下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夹6。连接夹6包括连接于塑料薄片下端的两个半环夹7,两个半环夹7相向的一侧均成型有弧形凹槽8,半环夹7的下侧均成型有引导板9,引导板9向下往相背离的方向倾斜。头靠面板4的两侧均成型有斜向后方的连接环18,头靠松紧带10同一侧的两端均缝合有魔术贴,头靠松紧带10的两端分别绕连在两个连接环18上,并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

如图2和图4所示,背靠部2包括背靠面板11,背靠面板11的上侧一体成型有两个凸块12,两个凸块12之间一体成型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直径小于两个弧形凹槽8底面的最大间距且大于两个半环夹7最下端的间距。背靠面板11上端位于连接杆13前后两侧的位置各一体成型有一块侧挡板14,两块侧挡板14的最上端往相向的一侧弯曲形成弯曲段15,避免侧挡板14的上端尖锐部划到使用者的皮肤引起不适。背靠面板11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各成型有一道腰型的连接孔16,背靠松紧带17同一侧的两端均缝合有魔术贴,背靠松紧带17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孔16后,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背靠面板11。

具体使用过程:

在背靠部2和头靠部3连接时,连接杆13卡入两块引导板9之间的位置,通过两块引导板9引导进入两个半环夹7配合的位置。连接杆13与连接夹6配合实现头靠部3和背靠部2转动连接。

在拆卸汽车坐垫进行清洗时,将头靠部3和背靠部2分离,通过撕开魔术贴使得头靠松紧带10和背靠松紧带17也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清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汽车坐垫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8119.5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634333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60N 2/62

专利分类号:B60N2/62;B60N2/64

范畴分类:32G;

申请人:合肥创合模塑厂

第一申请人:合肥创合模塑厂

申请人地址: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经济开发区柳孜路(原经三路)与古河路(原荷花路)交叉口

发明人:郑震

第一发明人:郑震

当前权利人:合肥创合模塑厂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汽车坐垫论文和设计-郑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