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辐射传热论文-李宏燕,何建国,马莹,王松磊,吴龙国

红外辐射传热论文-李宏燕,何建国,马莹,王松磊,吴龙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辐射传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然对流,红外辐射,烤制,传热

红外辐射传热论文文献综述

李宏燕,何建国,马莹,王松磊,吴龙国[1](2017)在《自然对流红外辐射复合加热在羊肉烤制过程中的传热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电热管与红外复合加热方式下的羊肉烤制传热过程进行分析,探究其"外焦里嫩"特征品质的烤制方法及规律。利用红外测温成像技术测定羊肉烤制过程温度分布,结合热力学参数及叁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分析羊肉样本温度分布与烤制温度、时间之间的响应关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羊肉加热过程中水分散失及蛋白质变性规律,阐述不同红外功率对羊肉烤制品质的影响及烤制过程中表面抹油对烤制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烤制过程分为电热管加热与红外加热两阶段,第一阶段烤制温度为85~140℃,烤制5 min,利用高温热场使热量由外及内逐渐传递,促进香气及风味物质形成,中心温度达到60℃时停止加热并进行表面抹油降温;第二阶段采用2.0 kW短波红外加热管烤制2 min,肉表温度可迅速升至120℃,短波辐射高热流密度与低穿透性使肉表皮美拉德反应更充分,形成焦化皮膜阻隔层,减少内部水分散失,肉膜表面与内部温差加大。最终通过温度、时间及加热方式精确控制促使肉制品产生"外焦里嫩"的烧烤品质,初步建立"外焦里嫩"羊肉烤制热力学规律及方法,为开发工业化烤制生产设备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7年21期)

刁江,谢兵[2](2009)在《基于FTIR和XRD的降低连铸保护渣红外辐射传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常用工业保护渣的成分范围配制出含有TiO2的连铸结晶器保护渣,通过实验检测并分析了渣样FTIR光谱及X射线衍射图谱,探讨了熔渣辐射传热特性随TiO2变化的规律。FTIR分析结果表明,在1~6μm波段范围内,TiO2具有明显降低渣膜红外透过率的作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渣中枪晶石的含量减少,析出CaTiO3等晶体,枪晶石的大量减少有利于铸坯的润滑。通过辐射传热模型计算得到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的辐射热流密度。TiO2的加入使渣样热流密度大为降低,并随其含量增加而降低,最高达30%。由于试样表面及晶界强烈的折射和散射,结晶态试样对辐射传热的降低作用比玻璃态试样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9年02期)

褚治德,诸凯,焦士龙,杨俊红,孟宪玲[3](2007)在《红外辐射与对流传热的节能减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简述了国内外节能减排的形势及戴安娜法罗对中国节能减排的期望。概述了中国工业能耗及近30年来中国红外节能进展,介绍了红外辐射器及热象图。阐明了烤漆与脱水机理。经多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辐射有效换热的热流密度比对流热流密度可大儿倍至儿十倍,表明在大量需能的情况下,红外辐射可缩短干燥(加热)周期或烘道长度,既减少运行费又减少初投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从理论上阐明了节能减的机理,对指导工程实践、发展红外辐射节能理论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红外辐射与对流传热的节能减排研究——全国第十一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10-01)

王南辉,谢兵,李刚,李玉刚,胡晓英[4](2006)在《通过保护渣固态渣膜的红外辐射传热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连铸生产中,通过保护渣渣膜的传热一直是冶金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这是因为它对铸坯的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在理论及实践上研究了通过渣膜的红外辐射传热,测定了常温下保护渣渣膜的透光光谱,计算得到通过渣膜的辐射传热。研究表明,铸坯热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1-6μm范围的短波段;温度在室温到773K内的变化对保护渣渣膜的红外透射能力影响不大;对于消光系数较大的结晶态渣膜,渣膜辐射传热能力对渣膜厚度非常敏感;对于消光系数较小的玻璃态渣膜。渣膜厚度对渣膜辐射传热能力的影响并不明显; 渣膜结晶使渣膜的辐射传热能力下降;在相同的条件下,保护渣中加入过渡族金属氯化物3%FeO后,减弱渣膜辐射传热的作用比渣膜结晶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10-01)

王南辉[5](2006)在《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对连铸保护渣红外辐射传热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连铸过程中,熔融保护渣渗入铸坯坯壳和结晶器铜壁之间形成一层由固渣层和液渣层组成的渣膜,有时固渣层还会部分析晶。固态渣层的性质控制着从铸坯到结晶器的传热,而液态渣层的性质和厚度控制着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的润滑。为了控制裂纹敏感性钢种铸坯表面产生纵裂,必须调整保护渣渣膜的传热特性,控制铸坯向结晶器的传热。铸坯向结晶器的传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铸坯向结晶器的的传导传热,二是铸坯向结晶器的的辐射传热。本文围绕控制通过渣膜的辐射传热这个目的进行研究。本文首先设计实验用保护渣的组成,根据常用的工业保护渣成分范围配制出分别含有TiO2、NiO、ZnO、MnO和FeO的实验用保护渣。并提出了熔渣辐射传热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实验手段和模型计算得到熔渣的辐射传热性能随保护渣组分变化的规律,还分别测定了保护渣的熔化温度、粘度及粘温曲线、熔渣的矿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①测试结果表明,MnO和FeO的加入使保护渣透红外性能明显降低,证明MnO和FeO具有较好的降低保护渣辐射传热性能的作用,渣膜辐射传热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含有MnO和FeO组分的保护渣渣膜的辐射传热能力相对基础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渣样F1-2、F3-1、M1-3、M3-1下降较为显着,M1-3的辐射热流计算值q1 2下降至基础渣1的36%,但没有发现MnO和FeO组分和渣膜的辐射传热能力之间明显的变化规律。②在本实验样品的组成范围内,结晶后的保护渣的辐射热流计算值q1 2明显下降,且随MnO%或FeO%的增加下降幅度显着提高。经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发现,在含MnO的渣中有Mn2SiO4晶体析出,在含FeO的渣中有Fe2SiO4晶体析出,正是这些过渡族元素化合物的晶体降低了保护渣的红外透光度,从而使保护渣辐射传热性能降低。③在本实验样品的组成范围内,随着MnO含量的增加,保护渣的熔化温度、粘度、转折温度均有所降低;由于本实验加入的FeO量较少,仅为1~3%,从实验结果来看FeO在此含量范围内对保护渣的熔化温度、粘度、转折温度均无大的影响;ZnO、NiO、TiO2对保护渣的熔化温度影响都不大,但都有降低粘度和转折温度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6-04-25)

欧阳德刚,赵修建,胡铁山[6](2001)在《红外辐射涂料的传热强化及其工业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性地分析了红外辐射涂料在工业炉上应用的节能机制。根据自行研制红外辐射涂料的性能与特点 ,提出了简便的涂料施工新工艺 ,制定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方案 ,同时 ,对其强化辐射传热与实际应用节能效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本文来源于《武钢技术》期刊2001年06期)

诸凯,褚治德,李汛,杨俊红[7](1999)在《双行程红外辐射振动流化种子干燥的传热传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入研究单行程红外辐射振动流化种子干燥的基础上,本文开拓出双行程振动流化干燥,其特点是在干燥过程中种子与供热热风均经两次行程,干燥装置总高度不变,其干燥行程增加20%.通过非稳态干燥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增加内行程种子总脱水率增加87%,总干燥周期为单行程的1/1.8,料温为其0.82(47℃/57℃)倍.由于增加内筒使恒速段延长并提高了梅这段的干燥速率,整个干燥过程适应种子的生理生化特性,因而可保持种子的活力。文中根据干燥速率方程分别实验研究了辐射、对流与导热在强化种子传热传质过程中的各自贡献.这些研究为我国的‘种子工程’尤其是品种繁多、特性各异干燥难度较高的蔬菜种子干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傅俊萍[8](1997)在《远红外辐射涂料传热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远红外辐射涂料节能原理 ,发现涂料黑度随波长增加呈增加趋势 ,并进行了涂料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得出了远红外辐射涂料的ε -λ的关系曲线。图 3,表 2 ,参 3。(本文来源于《湘潭矿业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杨俊红,李迅,褚治德,焦士龙,李春英[9](1996)在《谷物的红外辐射振动流化优化传热传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与工业设备相仿的螺旋提升红外辐射振动流化模拟干燥机与热风固定床中,研究了谷物玉米的干燥特性,分析了物料的干燥动力学的实验规律,阐明了红外辐射振动流化高效、优质优化传热传质的机理。(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王德安[10](1986)在《混凝土坑式养护窑红外辐射传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热辐射红外线,特别是波长大于3μm的远红外线,仅仅消耗较少能量就能获得,同时,由于远红外线能被若干物质大量吸收并转化为物质的内能,使物质内部微粒(分子或原子团)的振动或转动加剧而自身发热。这个过程简称为“吸收辐射发热”原理。这个原理主要包含热辐射理论和辐射吸收理论。用远红外加热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被加热物料温度上升很快,能量消耗少,同时用加热物体发射红外线的方法极为简单。因此,探讨远红外线对养护混凝土的价值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养护混凝土的实践已初步说明,如果较好地利用红外线的特性,这里指(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1986年02期)

红外辐射传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常用工业保护渣的成分范围配制出含有TiO2的连铸结晶器保护渣,通过实验检测并分析了渣样FTIR光谱及X射线衍射图谱,探讨了熔渣辐射传热特性随TiO2变化的规律。FTIR分析结果表明,在1~6μm波段范围内,TiO2具有明显降低渣膜红外透过率的作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渣中枪晶石的含量减少,析出CaTiO3等晶体,枪晶石的大量减少有利于铸坯的润滑。通过辐射传热模型计算得到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的辐射热流密度。TiO2的加入使渣样热流密度大为降低,并随其含量增加而降低,最高达30%。由于试样表面及晶界强烈的折射和散射,结晶态试样对辐射传热的降低作用比玻璃态试样更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辐射传热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宏燕,何建国,马莹,王松磊,吴龙国.自然对流红外辐射复合加热在羊肉烤制过程中的传热解析[J].食品科学.2017

[2].刁江,谢兵.基于FTIR和XRD的降低连铸保护渣红外辐射传热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

[3].褚治德,诸凯,焦士龙,杨俊红,孟宪玲.红外辐射与对流传热的节能减排研究[C].红外辐射与对流传热的节能减排研究——全国第十一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7

[4].王南辉,谢兵,李刚,李玉刚,胡晓英.通过保护渣固态渣膜的红外辐射传热研究初探[C].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5].王南辉.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对连铸保护渣红外辐射传热性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

[6].欧阳德刚,赵修建,胡铁山.红外辐射涂料的传热强化及其工业性试验研究[J].武钢技术.2001

[7].诸凯,褚治德,李汛,杨俊红.双行程红外辐射振动流化种子干燥的传热传质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9

[8].傅俊萍.远红外辐射涂料传热机理研究[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7

[9].杨俊红,李迅,褚治德,焦士龙,李春英.谷物的红外辐射振动流化优化传热传质机理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

[10].王德安.混凝土坑式养护窑红外辐射传热分析[J].红外技术.1986

标签:;  ;  ;  ;  

红外辐射传热论文-李宏燕,何建国,马莹,王松磊,吴龙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