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夷:列斐伏尔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实质论文

张笑夷:列斐伏尔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实质论文

[摘要]20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列斐伏尔以日常生活批判闻名于世并在建筑学和城市研究等诸多领域受到追捧。然而,他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实质却未得到足够重视。作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将“历史科学”具体化为批判的社会理论,自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当代的转换和创新。在“理论——生活——理论——生活——理论……”的不断作用和转换中,“日常生活”、“都市”和“空间”是列斐伏尔在重大社会历史变迁中理解作为整体的社会的一个个具体的总体性概念。所谓的“日常生活批判”、“都市社会理论”和“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不是在时间和逻辑上前后相继的不同批判立场和领域,而是列斐伏尔从日常生活这个具体层次上探索总体的不断具体化的理论成果。列斐伏尔思想具有整体性,是立足于“总体性(总体的人)—矛盾(异化)—可能性(实践)”的三元辩证分析,以“改变生活”和使人生产自身的活动不断革命化为核心和实质,以社会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为宗旨的具体地探索总体的批判理论。这种总体性理论开辟了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面向当代社会历史现实的可能向度,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只有理解列斐伏尔思想整体的精神实质,即具体地探索总体的自觉批判精神,才能更好地开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推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

[关键词]列斐伏尔;总体;具体;日常生活;都市;空间;三元辩证法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一生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他的传奇人生和思想历险是20世纪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好见证。爱德华·索杰(E. Soja)曾感叹:“在1991年静静地‘消失’的不是亨利·列斐伏尔,而是20世纪本身。”(1)[美]爱德华·索杰:《第三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然而,列斐伏尔思想的意义并未随着20世纪一起消逝,他的思想远未被20世纪的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所穷尽,而使他成为新纪元当之无愧的“同时代人”。在21世纪,列斐伏尔的思想不断同包括哲学、文学、建筑学、激进地理学和城市研究在内的众多领域的现代理论与实践展开对话,不断产生新的理论争论和实践模式。

成就感降低维度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身上,且男性高学历者居多,因为高学历者的思维和男性的打拼精神激励着他去做出改变,而行政工作无聊乏味、单调重复,与自身思想矛盾,从而产生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

列斐伏尔思想具有当代意义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英语世界和国内学界对列斐伏尔各个时期的具体理论都作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而且这项工作还在持续。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重访”列斐伏尔不是要去讨论其思想是否有当代意义,而是聚焦于如何阐发列斐伏尔思想的当代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反思:应如何解读列斐伏尔留给我们的看似各个独立的思想,是停留于他的某个思想阶段的具体成果还是从总体上把握其思想实质?在这些问题上,无论是英语世界还是国内学界都未达成共识。英语世界过去三十年主要关注列斐伏尔关于都市、空间和国家的著作,对他的思想的解读主要呈现为“后现代文化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两种解释路向(2)参见SPACE,DIFFERENCE,EVERYDAYLIFE:ReadingHenriLefebvre,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8, p.3.英语世界目前出现了对列斐伏尔的第三波研究,以斯图尔特·埃尔登和安迪·梅里菲尔德为代表,他们试图挖掘列斐伏尔在批判理论领域的贡献。。国内学界对列斐伏尔思想的解读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涉及三个方面的主题:第一阶段主要从列斐伏尔学术生涯和参加法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和实践入手,集中于他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译介与阐释;第二阶段主要研究他1968年之前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第三阶段则以他的空间和都市理论研究为主,将其解读为一种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

将列斐伏尔的思想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固然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他的思想的具体内容,但若在研究各部分思想时不能超越各部分的界限,因而缺乏一种总体性研究视角,那么就容易割裂各部分思想的内在整体性关联,遮蔽其思想的批判精神,而将它变为实证性理论,这显然不能为终身致力于以辩证的方法拒斥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的列斐伏尔本人所接受。列斐伏尔在具体的哲学批判、社会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立场上形成的批判理论实质上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特征。因此,“重访”列斐伏尔就是要从对其思想发展阶段和理论结论的相对独立的阐释走向对其思想整体性及其本质精神的合理阐发,要从对其思想所呈现的理论主题的关切走向对其深层思想结构的把握和揭示。而这种整体性及其精神实质既表现在列斐伏尔具体地探索总体的思想历程中,也表现在他具体地探索总体的理论结构中。

一、回到马克思的遗产:探索总体

列斐伏尔是最早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20世纪20年代末就与人合办了《马克思主义杂志》,同时他也率先提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超越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坚定地扛起反教条主义的旗帜从事激进的批判。传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列斐伏尔不断游走于各种理论领域之中,在卓越的理论建树和开拓性贡献中赢得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奠基人”和“都市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等美誉,也使他的思想呈现出多重面相,甚至使他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异端”。列斐伏尔与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霍克海默、阿多诺等同时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致力于复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特定的“上层建筑”层面,从事文化批判;同时,他又是一个异常孤独的前行者。当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过度膨胀的美学研究中走向衰落,阿多诺、卢卡奇、马尔库塞和萨特等人相继谢世之后,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思想遭受空前冷落甚至被抛弃之时,列斐伏尔依然保持着对马克思思想的信仰,以旺盛的创作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对其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进行整体性研究。1983年,佩里·安德森出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庆幸自己发现了这个杰出的例外,“他就是我所讨论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在世人物中最老的幸存者,亨利·列斐伏尔,他在八旬之际既不屈服也没转变,而是对那些为大多数左派所忽视的典型课题继续从事冷静而富有创见的著述”(3)[英]佩里·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这也是英语世界第一次发现列斐伏尔这个“异端”最具经典马克思主义气质。然而,安德森特别提醒的《城市权利》和《空间的生产》等著作的重要性,似乎因其写在注释里而没有在当时引起注意。

2.消极式面对。协解以来,部分协解人员自始至终积极应对,学知识,找出路,勤奋斗,并且通过自己的踏实和拼搏展现了价值,提升了素质,创造了财富,赢得了尊重。然而大多数协解人员一直在怨、闹、等、靠等消极心理下生活,内心深处始终认为协解是“上当受骗”,协解政策不合理,感觉油田“欠”他们的,应该补偿和迁就。十年间,油田各级领导和部门积极努力做了大量的再就业服务和帮扶工作,提高福利待遇,提供再就业岗位,增加再就业收入,解决协解人员生活中各类实际困难。但是,大部分协解人员并不认可,更不感激,他们依然没有脱离委屈、怨恨、消极对立的心理状态。

因此,列斐伏尔将探索总体及总体性视为理论或思想的生命。而且他认为,探索总体不能仅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或抽象思辨的层面,相反,只有回到现实生活中,回到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才能使这个一般的概念获得具体的内容,同时使生活获得丰富的意义。马克思正是从理念王国回到现实世界,从“自我意识”到“劳动”,再到“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使总体性原则一步步具体化,才建立起与人的历史真实相连的“历史科学”。然而,很多理论的通病是“以非批判的方式使用总体这个哲学范畴”,在实践之外对待总体性原则,“离开社会实践和对社会实践的分析的理论研究……导致了多种矛盾的表达”,使这种哲学具有“不统一、无力和贫困的形象”(8)[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73页。。20世纪30、40年代斯大林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面临如此“大旱”,当时的马克思主义成了从书本到书本、从现实之外开启现实的教条。正是在这种理论危机中,列斐伏尔主张理论必须面对鲜活的现实,在对自己时代现实的分析中建立新的历史时期以总体性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空间”是列斐伏尔用以揭示日常生活及其都市社会现实深层结构的总体。通过20世纪50、60年代对城市和乡村问题的研究以及对都市现代性的分析,列斐伏尔发现,日常生活一方面与现代性互为表里,日益成为人类生产现代世界的“场所”;另一方面又与现代性相抗衡,蕴藏着反抗现代世界的潜能。在《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列斐伏尔分析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城市化进程导致的日常生活日益贫乏、受动和被规划的变化,但此时他并没有深入研究日常生活因何被操控以及如何被规划,也没能指出支撑和维持资本主义都市现实的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从而也就无法提出改变日常生活的具体战略。尽管如此,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依然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受其影响的1968学生运动打出了“改变生活”、“改变生活的被雇佣”的旗帜,反对资本主义的都市现实。但是,反抗力量从理论中获得的只能是对“改变生活”这个当务之急的认同,而无法获得明确的革命斗争策略以指导现实的政治行动。“当经济的和社会的‘基础’还没有被推翻,国家权力的基础仍然牢固时,理智、道德和精神的‘上层建筑’已经倒塌了。”(14)Henri Lefebvre, CritiqueofEverydayLife,VolumeIII,FromModernitytoModernism(TowardsaMetaphilosophyofDailyLife) .Translated by Gregory Eiliott, With a preface by Michel Trebitsch, Verso, London, New York, 2005,Preface ⅹⅸ.这是列斐伏尔面对现实运动的挫败和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困境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资本主义都市现实背后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基础”是什么?日常生活被规划所需的社会发展“架构”是什么?国家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其实,如果将列斐伏尔的思想形成过程与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粗略地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重心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非常相似,列斐伏尔也经历了从对马克思思想的人道主义阐释到运用《资本论》的方法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转变。国内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历史等领域从事的理论批判并不是要在这些领域形成区别于以往理论的新理论,而是要超越以“解释世界”为特征的传统理论范式,建立以“改变世界”为特征的崭新的理论范式。马克思思想有着深刻的整体性,“马克思所有的理论批判和理论研究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以人的劳动、现实的生产活动,即人的实践为现实基础而说明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分裂,以及扬弃这些分裂和对立,使人类获得解放的一体化的革命的和批判的学说”(4)衣俊卿:《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12页。。列斐伏尔最引人瞩目的思想成就体现在他对日常生活、都市化、空间和国家的研究中,还包括对诸如1968年5月风暴等重要政治时刻的沉思。但他本人并不是试图建立某种现代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或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理论体系。他“始终保持马克思的信仰并且直接面向现实问题”(5)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列斐伏尔在1966年完成的《马克思的社会学》中曾经严肃认真地研究了马克思的著作,思考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并提出“马克思的思想不仅是充分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它与一种特殊的科学——社会学有着特殊的关联”。“马克思的社会学”想要阐明的就是马克思将社会作为一个总体来研究,他的思想中隐含着一种结构或要素,即总体性,这是“我们当今形势的重要的、原创性的、富有成效(fruitful)的和不可取代的要素”(6)[法]亨利·列斐伏尔:《马克思的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137页。。直到1982年给这本小书写序时,列斐伏尔依然捍卫并强调他对马克思思想当代价值的揭示,“马克思的思想是全方位的:它获得了一个总体,甚至是建构了一个总体……因为他想改变生活的性质和社会秩序,而绝非仅仅满足于理解和解释它们”(7)[法]亨利·列斐伏尔:《马克思的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序言第1-2页。。在他看来,只有这种总体性的视野和综合性的研究范式才能达到关于社会历史的真理,才能解答我们去往何处的重大问题。

二、日常生活—都市—空间:具体地探索总体的思想历程

第二,“都市”是具体地认识20世纪现代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总体。20世纪40年代确立的日常生活批判还只是列斐伏尔具体地探索总体的社会批判的思想开端。而且,一旦确立以具体的总体来把握总体的方式,就意味着一方面要认识到“层次”之于“总体”的区别,另一方面要不断探寻“层次”与“总体”的“相关性”问题。其实,这就是列斐伏尔60年代初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里主要思考的问题:“贯穿本书,我们一直对一个判断提出挑战,即特殊的和分割开来的科学分子包含着对整体的权利”。他既清醒地指出这种方式的界限,即层次研究只能达到对总体的一部分的认识,又坚定了以具体的总体把握总体的方式。“但是,没有障碍或不可阻挡地,每一个特殊的和分割开来的科学分支都有权继续深入它们的研究”,“整体是一个观念”,“我们只能以分割的方式把握总体”。(13)[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日常生活社会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68-470页。此时,列斐伏尔是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澄清日常生活批判在哲学上的合法性以及对于认识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及其社会生活的正当性。而且,他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自己开创的以具体的总体来探索社会总体的总体性思想退回到实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窠臼之中。他把日常生活比喻成自己为考察社会和历史现实而编制的引路地图,是一种科学战术和战略,告诫自己不要因为所使用的“地图”和“战略”而忘记所要认识的社会和现实本身的广袤性和多样性。如果说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和第二卷时期,列斐伏尔还主要是在理论层面探讨日常生活研究的合法性和界限问题,日常生活还主要表现为列斐伏尔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连而得到的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那么,接下来列斐伏尔要做的工作是深入到当代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之中走向具体的日常生活研究,即社会地历史地挖掘日常生活的全部丰富内容。日常生活与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及其社会生活的相关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必须从理论再次回到“鲜活的现实”,在现实的社会历史变迁中具体考察日常生活及其与社会生活总体的相关性。

由上可见,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性原则始终是贯穿列斐伏尔思想的主要线索。在“理论——生活——理论——生活——理论……”的不断作用和转换中,“日常生活”、“都市”和“空间”是列斐伏尔在重大社会历史变迁中理解作为整体的社会的一个个具体的层次或层面。对日常生活、都市和空间的研究,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先验的或本体论的实体,而是从人生产自己的社会生活的角度,研究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及其社会生活和历史现实的变迁。所谓的“日常生活批判”、“都市社会理论”和“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不是在时间上和逻辑上前后相继的不同批判立场和领域,而是列斐伏尔从日常生活这个具体层次上探索总体的不断具体化的理论成果,是以“改变日常生活”为宗旨的一体化的革命的和批判的学说。“日常生活”、“都市”和“空间”等概念构成的理论星丛都紧紧围绕一个具体的思想核心:通过变革日常生活来改变世界,找到理论与人的解放具体相连的道路。“研究日常生活和使用这种研究成果来指导对现代性的认识,都是为了寻找具有变革可能性的契机,都是为了跟随这个可能变革的决定性阶段或契机:通过把日常生活看作什么是可能的实际内容来认识日常生活的现实。因为‘人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存在,否则,他根本就不存在’ 。”(21)[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日常生活社会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21-322页。到了20世纪80年代,即便列斐伏尔悲观地认为现代性已经被现实主义所取代,实现哲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依然写作了《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探讨日常生活批判作为哲学何以可能,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可能成为走出现代社会复杂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四)厌学情绪重。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当他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开导和帮助,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为学习不好,进而对学习也产生了一种不好的感觉,在学校里没有意思,没有快乐,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马克思思想的焦点是人类的命运与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马克思的方法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总体地理解社会发展和历史运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人类解放与人类幸福。实际上,列斐伏尔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如何将马克思思想的范式和方法与人的现实行动相关联。一方面,如何使理论恢复总体性的特征,成为“批判的武器”;另一方面,如何使总体性理论“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变成“武器的批判”。

在列斐伏尔那里,都市就是具体地认识20世纪现代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总体。20世纪50、60年代游走于法国家乡比利牛斯山脉所获得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视觉冲击,周游世界所见证的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列斐伏尔对20世纪的现代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做出了独特的都市化的解释。首先,列斐伏尔指认20世纪现代性体现为都市现代性,“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体现为都市及都市社会。这不仅是因为20世纪都市化进程在各个地域正客观地普遍地发生,“都市社会”将替代“工业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且主要是因为都市从方方面面规定了人的日常生活的样式,在微观层面塑造着每个人的生存样态,进而决定着人的整个生活方式。其次,列斐伏尔指出了资本主义都市现代性的矛盾性。一方面,新城市建设开启了新生活,为人类通向自由和解放带来了新的曙光。另一方面,人类也从未如此陷入更加深重的异化之中。现代都市世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无所不能又表现为无能为力的截然相反的双重面孔。最后,在此基础上,列斐伏尔提出以都市这个具体的总体概念来理解社会历史变迁并指出革命可能的方向。具体来说,从都市本身来讲,它是人类生产自己生活的一个层次,即生产自己城市生活的方面。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具体的总体。从都市生活与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关系来讲,都市生活不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某个阶段,而是全部过程贯穿始终的社会生活的一个层次。它是从农村生活以及农业文化中慢慢“分泌”出来的,一开始只是居于次要方面,在大约16—17世纪城市和农村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翻转,然后工业与城市联姻,工业化进程开始。在这一进程中,都市化逐渐取代工业化成为主要方面,都市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于是,列斐伏尔设想通过都市革命改变人的都市生活方式来真正地改变世界和改变生活。由此,人的全部实践及其社会生活表现为都市化从零发展到都市化真正完成的历史进程。在这一时期,列斐伏尔正是通过对都市现代性和资本主义都市生活的揭示才从尚在抽象理论论证之中的日常生活理论走向了具体的日常生活研究,才有了1968年《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的问世。因此,都市社会理论是列斐伏尔走向具体日常生活研究的思想桥梁,是力求与社会历史重大变迁保持同步的日常生活理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现代世界和现代人生产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认识的手段。

历史政策上,在单位工作评比、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过分关注数量占有,生产成果和使用效率的关注率较低,导致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大型设备重购置、轻管理现象依然存在,是加强大型设备使用绩效管理的“绊脚石”。

正如都市不仅指资本主义生产现代都市生活的社会结构,空间也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其社会关系的工具。列斐伏尔的都市是在都市化从零到真正完成的具体层面上理解整个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性概念,同样,空间也是理解人类生产自己生活的一个具体的总体性概念,是列斐伏尔理解作为总体的社会的都市总问题的核心概念。具体来说,列斐伏尔所谈的空间是社会空间,是人的“第二自然”,是人的全部社会活动作用于“第一自然”的产物。空间的生产实际上表现着全部人类社会实践及其社会生活。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社会空间,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社会空间的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因此,从空间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关系来讲,“每一个社会——因此每一种生产方式……生产一种空间,即它自己的空间”(19)Henri Lefebvre, TheProductionofSpace .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Basil Blackwell Ltd,1991,p.31.。也就是说,每一个社会空间与相应社会的构成性生产关系是一致的。从一种生产方式向另一种生产方式的变迁,必然伴随着一种社会空间向另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的转变,因为人类必须有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新的空间生产的方式,也就是他们生产自己空间的新的生活方式。进而,面对资本主义都市化进程形成的国家和政治权力与技术合谋生产的“抽象空间”及其对日常生活的“殖民”,都市革命的关键在于空间革命。“为了改变生活,我们必须首先改变空间。”(20)Henri Lefebvre, TheProductionofSpace .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Basil Blackwell Ltd,1991,p.190.至此,列斐伏尔通过都市社会的发现,再把都市革命最终落脚到空间革命,为日常生活变革找到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改变空间,改变空间的生产来改变生活和改变世界。由此可见,都市社会理论、空间和国家理论是列斐伏尔理解资本主义都市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及其全部社会生活的生产和运行的“钥匙”,使他得以紧紧围绕重大社会历史变迁来研究日常生活,定期更新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从对现实生活的研究重新回到马克思的思想去探索日常生活批判的出路。在他看来,马克思关于19世纪资本主义现代性和社会生活异化的思考之所以能走向科学的批判道路,原因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中,马克思建立了“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的“历史科学”。因此,列斐伏尔意识到他必须像马克思那样,以政治经济学分析为基础,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答案。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便揭示了资本主义续存的秘密,即“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列斐伏尔思考20世纪资本主义都市现实的“基础”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他认为,马克思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已经指出了“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而忽视了它,仅把生产方式视为理解一切问题的答案。而在他看来,对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存续和发展,只有通过“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个概念才能得到理解和揭示。“不管在什么地方,处于中心地位的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la reproduciton des rapports de production)。这一过程(processus)发生在每一个人的眼皮底下,并在每一项社会活动中完成,其中包括那些表面上最无关紧要的活动(休闲、日常生活、居住[l’habiter]与住宅[l’habitat]、空间的利用)”(16)[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几年之后,在《资本主义的幸存》的开篇,列斐伏尔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重大发现:“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作为概念和事实,并未被‘发现’(或揭露):它自己显示出自身。无论是知识领域的探索者还是事实的记录者,在未对其真正地进行探究之前,都不能发现这块‘大陆’。……‘大陆’的隐喻说明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作为一种从未被系统化或完成的总体性,远未‘终结和完成’,而仍然在不断实现中……为了说清它(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正在显示什么,(我)花费了相当长时期的工作。在正确地阐述这个问题之前,不得不通过近似的(概念)来详细阐述整个概念星丛:‘日常生活’、‘城市’、‘重复’和‘差异’;‘战略’、‘空间’和‘空间的生产’,等等。”(17)Henri Lefebvre, TheSurvivalofCapitalism. Translated by Frank Bryant, London: Allison &Busby, 1976, p.7.可见,“日常生活”、“都市”、“空间”这些具体的总体概念都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的变化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在日常生活、都市化进程和空间的生产中显示自身。于是“与城邑和都市相关的研究,回到了关于空间的研究,并产生了一部著作……《空间的生产》……这一社会空间理论,一方面包括对都市现实的批判分析,另一方面包括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分析”(18)[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空间成为列斐伏尔揭示都市现实,使日常生活批判在都市社会条件下得以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的总体性思想的对象。

三、“三元辩证法”:具体地探索总体的理论结构

第一,“日常生活”是列斐伏尔对马克思科学的总体概念的第一次具体化,是为自己批判理论确立的真实基础和具体地表达社会历史现实的总体。在20世纪30、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危机中,列斐伏尔开始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现实进行连接的第一次探索,此时他找到的分析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总体便是日常生活。在他看来,批判地认识日常生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应有之意,是马克思主义把握当代历史现实的真实基础和出发点。“日常生活”是具体的总体。“具体”与“一般”、“抽象”相对。具体的总体不是总体一般,是总体的一个层次,是在一个总体性的具体层次上呈现总体。日常生活不等于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及其社会生活,但日常生活以自己的方式形成一种总体。作为总体的日常生活是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及其社会生活的一个层次,这个总体性的具体层次包含并表现着人及其社会生活的总体。从日常生活的构成来讲,“日常生活包括三个元素,三个方面(工作、家庭和‘私人’生活、闲暇活动)。三个元素的统一和三个元素的整体性,以及日常生活,决定着具体的个人”(9)[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8页。。也就是说,日常生活是这三个元素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其总体性表现在这三个元素交织而成的整体性中。列斐伏尔发现,尽管日常生活表现为一定的总体,但决不是任何抽象的总体,而是具体的总体,因为日常生活决定了具体的个人的生存和再生产,进而决定了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早就指出,社会历史的前提不是任何神秘的或神圣的东西,而恰恰就是现实的个人。在此意义上,社会的再生产依赖于现实的个人的再生产。而现实个人的再生产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个体再生产要素“集合”的日常生活的再生产。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一方面集合了并非不起作用的全部微观要素及其个人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指向了整个社会秩序的再生产和维系。正因为日常生活连接了总体性和具体性,并在二者之间建立起相互进入的通道,因此,日常生活在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及其社会生活中具有根本的地位,是理解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及其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核心。“日常生活从根本上是与所有活动相关的,包含所有活动以及它们的差异和它们的冲突;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交汇的地方,……是所有活动的共同基础。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人类和每一个人的关系总和有了整体的形状和形式”(10)[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90页。。当日常生活批判在学界引起争论之后,列斐伏尔在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卷写作中首先为日常生活“正本清源”,明确表达了日常生活的核心地位。“没有在社会和社会历史核心的地位上……批判地认识日常生活,就不能认识(作为整体的)社会。没有对(作为整体的)社会的批判性认识,就不能认识日常生活”(11)[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日常生活社会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21页。。在列斐伏尔看来,日常生活的基础性作用也表现在它对社会历史进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方面。现实的历史发展证明,日常生活的变化往往会落后于上层建筑的革命性变革。然而,若是不改变构成社会的牢固的生活基础的日常生活,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和通过日常生活,人的器官(眼睛、生殖器)才人化了。历史、劳动、社会生活和文化已经改造了人的器官。这种转变发生在日常生活的王国里,并随着日常生活,包含在日常生活之中。否则,这种转变根本就不存在”(12)[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89页。。可见,“日常生活”是列斐伏尔为自己批判地理解社会历史现实确立的真实基础和具体的总体。他致力于通过日常生活批判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特征和统一的、有力的和丰富的形象。日常生活是呈现社会矛盾的具体的总体,也是革命的终极尺度。批判地认识日常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变革日常生活,通过日常生活的变革具体地达到马克思改变世界和人类解放的目标。

同时,应该看到,被列斐伏尔具体发展的总体性原则在逻辑层面指向的是一种从马克思那里继承下来并经过改造的三元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既是他不断探索总体的工具或手段,而且在本质论的层面上规定了他总体性思想的出场和显现。正如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乃是方法论和本质论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只有真正理解了这种表现为辩证法的思想结构,才可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各思想要素的内在关联以及所产生的整体效应。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是我的出发点,我知道这一点。”(22)[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50页。在列斐伏尔看来,马克思思想从根本上来讲关注的是人的存在与人的命运,“当我们到达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我们发现的乃是一项关于人类行为和它的成就之间关系的一个整全(over-all)论题的研究”(23)[法]亨利·列斐伏尔:《马克思的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4页。。依据这种见解,他认为,社会要通过组成社会的个人来定义,“主体”始终是处于与社会整体的历史地联系中的个人,因而,社会整体的发展表现为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异化的双重过程。如果说马克思的全部思想及其内在逻辑都是要通过揭示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及其社会生活的辩证矛盾来阐释人的这种双重过程,那么列斐伏尔也是从对象化和异化两个根本方面来辩证地把握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他将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具体化为“总体的人”、“异化”和“实践”的三位一体。其中,“总体的人”是关于人的理解的“肯定”方面。它不是一种历史事实,而是一个观念的总体。在他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解中,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学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统一的人道主义,指向“对人的生命的占有”,“向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187页。。基于此,列斐伏尔把“人与他自己的统一,尤其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定义为“总体的人”,并将之设定为思想的起点,“我们的起点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现象:‘需要——劳动——愉悦’,‘讲话——做事——生活’。‘现象’这个术语表明了替代哲学本体论的愿望,希望不去设想通过确定人的和‘世界’的本质而排除人和‘世界’”(25)[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日常生活社会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19页。。也就是说,“总体的人”并不是本质论意义上具有确定性而消除了各种可能性的理性抽象,而只是包含着各种可能性因而是现实性的抽象,是思想得以切中现实和现实得以被思想的一种指导性理念。因而,“总体的人”是开放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和方向。“人的发展和进步只能从完整的人的观念那里获得它们的意义……每一个历史时刻,贯穿于历史走过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构成整体的一个部分”(26)[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64页。。“异化”是关于人的理解的“否定”的方面。马克思主要是从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使人丧失自身的本质这个意义上来谈异化的。而列斐伏尔进一步将异化界定为“个体中的客观化与主观化的分裂”。在他看来,社会发展就是自我不断实现同时异化不断加剧的双重过程。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的自我实现过程中人的自我分裂和异化也在不断加剧。在这个意义上,人的自我实现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的自我分裂和异化的过程。因此,异化是标志着人与对象化了的人的对立统一的范畴,是历史本身的矛盾,是历史地、社会地存在的矛盾本身。“实践”是关于人的理解的“超越”的方面。正如马克思把人理解为实践的存在一般,列斐伏尔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基本规定性,“是行动,是在人和自然、意识和物……之间的辩证关系”(27)[法]亨利·列斐伏尔:《马克思的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9页。。实践以“感性”和“由需要刺激起来的创造性活动”为基础,是存在于诸如工作的任何一种行动层次之中的“总体现象”(28)[法]亨利·列斐伏尔:《马克思的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7页。。列斐伏尔强调感性和创造性是实践的两个基本规定性,就是在强调人在实践活动及其自我实现过程中的超越性和开放性的维度。人在实践活动中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统一,建立起人在其中生存的感性世界,也就意味着,人在自我实现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分裂和异化,不断迈向“总体的人”。可以看出,在列斐伏尔通过“总体的人”、“异化”和“实践”概念辩证地理解人类史和社会总体中包含着一个“肯定—否定—超越”的三重辩证图式,分别指向未来、过去和现在。肯定的方面表示观念上的总体,是人类诞生的历史过程的“未来”维度;否定的方面表示现实的异化过程即历史地和社会地存在的“矛盾”,是(包含着现在的)“过去”;超越的方面表示从异化迈向总体的人的“可能性”,是我们即将展开的行动,即批判的和革命的“现在”。列斐伏尔正是通过“总体性(总体的人)—矛盾(异化)—可能性(实践)”的“三元辩证法”来恢复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使理论成为能够与人的行动相连的“武器的批判”。

可以说,这种三位一体的辩证图式体现在列斐伏尔各个时期和各种主题的著作中,构成了他思想的深层结构。“日常生活”、“都市”和“空间”都是“总体性—矛盾—可能性”辩证运动的具体的总体,也正是这样的以总体性的未来为起点和方向,回溯整个异化的历史过程,才能在矛盾的揭示中发现变革的可能性,从而致力于改变现实。具体来说,在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分析中,他所理解的观念上的日常生活是既“平庸”又“神奇”的总体。日常生活是社会生活总体的一个层次或层面,它既是以重复性和自在自发性为特征的与每个人的日常生存息息相关的“平凡的和平庸的”层面——“日常生活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表演:工作、家庭生活、周边关系(居住区、街区或村庄、城镇)、休闲”(29)[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日常生活社会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73页。,同时又是以创造性为特征的为其他高层次的社会活动奠定基础的个体生产和再生产的“神奇的”层面。“恰恰是在日常生活中,正是从日常生活开始,人实现真正的创造,人的这些创造产生了人,人的这些创造是人成为人的一个部分:创造性的成果。”(30)[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日常生活社会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74页。但是日常生活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处于异化之中,列斐伏尔尤其详细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异化。二战之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常生活异化为新资本主义得以确立自身的层面,呈现出同质性、碎片化和等级化的特征,日益趋向于“零度”状态,市民退化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陷入一种异常矛盾的状态——无可否认的满足和深深的萎靡不振。日常生活批判就是要恢复日常生活的实践,走向既平庸又神奇的日常生活总体。在列斐伏尔的都市理论中,都市是“都市社会——异化的都市现实——都市实践”的三位一体。都市社会就是消除了都市异化的观念上的总体,是都市实践的方向。列斐伏尔通过回溯异化的都市现实尤其是资本主义的都市规划来揭示异化的都市生活及其矛盾,进而提出都市革命指出可能的都市实践。同样地,空间作为理解都市社会生活和人类实践总体的一个层次,也是“空间的表象——具象的空间——空间的实践”的三位一体。“空间的表象”是观念上的总体,实际上就是列斐伏尔所说的物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相统一的社会空间,具体到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之中,就是消除异化的“差异空间”。“具象的空间”就是以空间的生产表现人类社会总体和整个的自我实现同时也使自我异化的过程。列斐伏尔把原始社会的部落和城邦国家、封建的生产方式下的中世纪城镇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的现代城市称为“绝对空间”、“世俗空间”和“抽象空间”,展示了空间生产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的矛盾性,提出以空间的实践走向差异空间,通过改变空间来改变日常生活和改变世界。总之,在各个阶段和各种主题的批判理论中,列斐伏尔以一种整体的和具体的方式,把“总体的人”、“异化”和“实践”概念具体化,使它们历史地、社会地并相互联系地呈现自身,表达既包括过去又含有未来维度的人生产自己的活动及其社会历史现实总体,从而使思想呈现为以“改变生活”和使人生产自身的活动不断革命化的一体化的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

从上述分析可见,列斐伏尔思想具有整体性,是立足于“总体性(总体的人)—矛盾(异化)—可能性(实践)”的三元辩证分析,以“改变生活”和使人生产自身的活动不断革命化为核心和实质,以社会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为宗旨的具体地探索总体的批判理论。列斐伏尔思想之所以能够依然置身于当代重大理论争论和社会变革的焦点之中,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所得出的暂时的结论,更是因为其贯彻在不同阶段、不同主题或不同论域的理论之中的自觉地以一种整体的和具体的方式探索总体的批判精神。列斐伏尔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并不仅仅在于全球范围的都市化进程以及对都市现实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所表明的他的理论的同时代性,更是在于他恢复理论的总体性特征或要素的自觉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探索和创新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的精神内核。在日益复杂的现代性呼唤真正与当代社会现实相互作用的批判理论的当今时代,自觉地恢复理论的总体性特征并致力于通过人类生产自己生活的具体层面不懈地探索总体的批判精神恐怕是列斐伏尔从马克思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遗产,或许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遗产。因此,要使列斐伏尔思想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继续释放并发挥强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不能仅仅理解和运用他的某些具体结论或论断,而是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将这种具体地探索总体的批判精神自觉地内化到对社会历史现实的理论构造之中,努力建立解释并改变我们自己时代的世界的与人的革命性实践具体相连的总体性理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资源类型:主要为3800种期刊及全文、3.7万在线图书(含OA内容),还有部分百科全书、会议摘要、案件报告等

收稿日期:2019-06-02

作者简介:张笑夷(1979—),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3072019CFJ130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列斐伏尔城市现代性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BZX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B5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9]10-0031-08

(责任编辑:周文升)

标签:;  ;  ;  ;  ;  ;  ;  ;  ;  ;  ;  ;  ;  ;  

张笑夷:列斐伏尔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实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