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容纳所述电池组的壳体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组的电压和温度的采样单元。所述采样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上,所述采样单元上设置有接插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接插件的限位部。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中,通过在壳体上形成限位部,在电池组的装配时,能够直接将采样单元的接插件安装在限位部,而无需采用涂胶或螺钉等方式固定接插件,因此,不仅简化了装配过程,而且装配过程中也不易损坏接插件。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容纳所述电池组的壳体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组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的采样单元;所述采样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上,所述采样单元上设置有接插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接插件的限位部。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容纳所述电池组的壳体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组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的采样单元;
所述采样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上,所述采样单元上设置有接插件;
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接插件的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接插件引出口;
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一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位于所述接插件引出口两端的下壳体的边侧;
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直接形成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的第一加强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
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二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均为直接形成在所述下壳体上的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
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三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五限位部为所述下壳体的内壁;
所述第六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卡板上远离所述下壳体的内壁的一端的卡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
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二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均为直接形成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的第二加强肋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
所述壳体还包括上盖,所述电池组容纳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围成的空间;
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三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五限位部为所述下壳体的内壁;
所述第六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朝向所述下壳体的方向伸出的限位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限位部设置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直接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加强肋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直接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板上远离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一端的卡钩。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系统是由多个电池单元经过串联或者并联起来组成的大容量的电池组。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通常设置有采样单元来对电池组的热量和电压进行检测。
采样单元通过在其上固定的接插件来与外部监测装置相连,现有技术中,接插件采用涂胶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电池模组的壳体上,容易导致壳体组装时破坏接插件,或者接插件在壳体上的插拔不顺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采样单元上接插件的安装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中,包括:电池组、容纳所述电池组的壳体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组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的采样单元;
所述采样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上,所述采样单元上设置有接插件;
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接插件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接插件引出口;
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一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位于所述接插件引出口两端的下壳体的边侧;
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直接形成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的第一加强肋板。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
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二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均为直接形成在所述下壳体上的卡板。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
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三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五限位部为所述下壳体的内壁;
所述第六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卡板上远离所述下壳体的内壁的一端的卡钩。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
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二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均为直接形成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的第二加强肋板。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
所述壳体还包括上盖,所述电池组容纳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围成的空间;
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用于对所述接插件在第三方向形成限位;
所述第五限位部为所述下壳体的内壁;
所述第六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朝向所述下壳体的方向伸出的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第六限位部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直接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加强肋板。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直接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卡板。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板上远离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一端的卡钩。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容纳电池组的壳体以及用于采集电池组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的采样单元。采样单元上设置有接插件,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接插件的限位部。通过在壳体上形成限位部,在电池组的装配时,能够直接将接插件安装在限位部,而无需采用涂胶或螺钉等方式固定接插件,因此,不仅简化了装配过程,而且装配过程中也不易损坏接插件。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中下壳体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的C处放大图;
图5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图5的D处放大图;
图7为下壳体与接插件之间配合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E处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俯视图;
图11为图10的F-F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1的H处放大图;
图13为图10的G-G向剖视图;
图14为图13的I处放大图;
图15为下壳体与接插件之间配合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J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电池模组;
11-电池组;
12-壳体;
121-下壳体;
121a-接插件引出口;
122-上盖;
123-限位部;
123a-第一限位部;
123b-第二限位部;
123c-第三限位部;
123d-第四限位部;
123e-第五限位部;
123f-第六限位部;
13-采样单元;
131-接插件;
2-电池模组;
21-电池组;
22-壳体;
221-下壳体;
221a-接插件引出口;
222-上盖;
223-限位部;
223a-第一限位部;
223b-第二限位部;
223c-第三限位部;
223d-第四限位部;
223e-第五限位部;
223f-第六限位部;
23-采样单元;
231-接插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俯视图。
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1,包括电池组11、容纳电池组11的壳体12以及用于采集电池组11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的采样单元13。
其中,壳体12可以包括下壳体121和上盖122。电池组11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串联或并联形成该电池组11。每个电池单元均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与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输出电能。在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电池的安全性能受到影响。因此,通过采样单元13采集电池组的温度和电压,从而能够对电池组进行监控。
采样单元13设置在电池组11上,采样单元13上设置有接插件131,从而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和电压信号传递到电池模组1的外部。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C处放大图;图5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6为图5的D处放大图;图7为下壳体与接插件之间配合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E处放大图。
如图3至图8所示,壳体12上形成有限位部123,接插件131通过该限位部123固定在壳体12上。
通过在壳体12上设置限位部123,在电池组的装配时,能够直接将接插件131安装在限位部123,而无需采用涂胶或螺钉等方式固定接插件131,因此,不仅简化了装配过程,而且装配过程中也不易损坏接插件。壳体12上无需开安装孔,对接插件131直接插拔即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壳体12可以包括下壳体121和上盖122,电池组11容纳于下壳体121和上盖122围成的空间。采样单元13位于电池组11的上端,接插件131设置在采样单元13的两端,壳体12上设置有接插件引出口121a(本实施例中,接插件引出口121a设置在下壳体121上,参照图8),插接件131的输出端子从接插件引出口121a引出至电池模组1的外部。
接插件131为大致的六面体结构,具有六个方向上的自由度。接插件131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接插件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接插件131通过输出端子与电池模组1外部的监测装置相连。
上述的限位部123可以设置在下壳体121上,也可以设置在上盖122上,还可以下壳体121和上盖122上均设置有限位部。
参照图4至图8,上述限位部123包括第一限位部123a和第二限位部123b,第一限位部123a和第二限位部123b用于对接插件131在第一方向形成限位,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为接插件131的长度方向,也是下壳体121的宽度方向(图7中的X向)。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限位部123a为位于接插件引出口121a两端(图8中接插件引出口121a的上、下两端)的下壳体121的边侧,第二限位部123b为直接形成在下壳体121的内壁上的第一加强肋板。为了提高下壳体121的强度,通常在下壳体121上设置有加强肋板,将其中的一部分直接作为上述的第二限位部123b,不仅能够简化工艺,而且无需额外的固定件来对接插件131进行固定,节约了空间了,提高了电池模组1的能量密度。
限位部123还包括第三限位部123c和第四限位部123d,第三限位部123c和第四限位部123d用于对接插件131在第二方向形成限位,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方向为接插件131的宽度方向,也是下壳体121的高度方向(图7中的Y方向)。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三限位部123c和第四限位部123d均为直接形成在下壳体121上的卡板。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部123c和第四限位部123d的数量均是两个,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部123c和第四限位部123d也可以是一个整条状的结构,或者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部123c和第四限位部123d也可以下壳体121上的加强肋板。将第三限位部123c和第四限位部123d均设置为直接形成在下壳体121上的卡板,其弹性更好,在安装接插件131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从而使接插件131的安装更顺畅。
进一步地,限位部123还包括第五限位部123e和第六限位部123f,第五限位部123e和第六限位部123f用于对接插件131在第三方向形成限位。本实施例中,该第三方向为接插件131的厚度方向,也是下壳体121的长度方向(图7中的Z方向)。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五限位部123e为下壳体121的内壁,第六限位部123f为设置在卡板上远离下壳体121的内壁的一端的卡钩。卡钩可以与卡板一体成型,其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接插件131的安装过程也简易且顺畅。
图9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俯视图。
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2,包括电池组21、容纳电池组21的壳体22以及用于采集电池组21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的采样单元23。
其中,壳体22可以包括下壳体221和上盖222。电池组21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串联或并联形成该电池组21。每个电池单元均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与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输出电能。在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电池的安全性能受到影响。因此,通过采样单元23采集电池组的温度和电压,从而能够对电池组进行监控。
采样单元23设置在电池组21上,采样单元23上设置有接插件231,从而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和电压信号传递到电池模组2的外部。
图11为图10的F-F向剖视图,图12为图11的H处放大图。壳体22上形成有限位部223,接插件231通过该限位部223固定在壳体22上。
通过在壳体22上设置限位部223,在电池组的装配时,能够直接将接插件231安装在限位部223,而无需采用涂胶或螺钉等方式固定接插件231,因此,不仅简化了装配过程,而且装配过程中也不易损坏接插件。壳体22上无需开孔,对接插件231直接插拔即可。
如图9和图10所示,壳体22包括下壳体221和上盖222。电池组21容纳于下壳体221和上盖222围成的空间,下壳体上设置有接插件引出口221a(如图15所示)。
图13为图10的G-G向剖视图,图14为图13的I处放大图,图15为下壳体与接插件之间配合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J处放大图。
参照图12至图16,上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223a和第二限位部223b,第一限位部223a和第二限位部223b用于对接插件231在第一方向形成限位,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为接插件231的长度方向,也是下壳体221的宽度方向(图15中的X向)。具体地,第一限位部223a为位于接插件引出口221a两端(图16中接插件引出口221a的上、下两端)的下壳体221的边侧,第二限位部223b为直接形成在下壳体的内壁上的第一加强肋板。为了提高下壳体221的强度,通常在下壳体221上设置有加强肋板,将其中的一部分直接作为上述的第二限位部223b,不仅能够简化工艺,而且无需额外的固定件来对接插件231进行固定,节约了空间了,提高了电池模组2的能量密度。
限位部223还包括第三限位部223c和第四限位部223d,第三限位部223c和第四限位部223d用于对接插件231在第二方向形成限位,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方向为接插件231的宽度方向,也是下壳体221的高度方向(图15中的Y方向)。具体地,第三限位部223c和第四限位部223d均为直接形成在下壳体的内壁上的第二加强肋板。将下壳体221上用于起加强作用的加强肋板中的一部分直接作为上述的第三限位部223c和第四限位部224d,不仅能够简化工艺,而且无需额外的固定件来对接插件231进行固定,节约了空间,提高了电池模组2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地,限位部223还包括第五限位部223e和第六限位部223f。第五限位部223e和第六限位部223f用于对接插件232在第三方向形成限位。本实施例中,该第三方向为接插件231的厚度方向,也是下壳体221的长度方向(图15中的Z方向)。具体地,第五限位部223e为下壳体221的内壁,第六限位部223f为设置在上盖222上且朝向下壳体221的方向伸出的限位板(参照图12和图15)。在安装接插件232时,可以先通过第一限位部223a、第二限位部223b、第三限位部223c、第四限位部223d以及第五限位部223e将接插件231预先固定在下壳体221上,然后安装上盖222,设置在上盖222上的第六限位部223,即限位板,由上至下插入到接插件231的一侧,从而实现对接插件231在Z方向上自由度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第六限位部223上设置有加强筋,以对第六限位部223起到加强的作用,避免在装配过程中,第六限位部223受力被折断。
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是,限位部123包括直接形成在壳体上的加强肋板。具体而言,接插件131的六个方向的自由度均可以由加强肋板限制,以下壳体121为例,下壳体121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加强下壳体强度的加强肋板,相互平行的加强肋板即可以限制接插件131在一个方向的自由度。直接利用壳体12上的加强肋板来作为限位部,无需增加额外的结构和部件,节约了空间,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优选地,限位部123还可以包括直接形成在壳体12上的卡板。具体而言,接插件131的六个方向的自由度均可以由卡板限制,以下壳体121为例,卡板可以与下壳体121一体成型,在合适的位置设置该卡板,以使其能够与接插件131的位置匹配,从而限制接插件131在一个方向的自由度。卡板的弹性度更好,在安装接插件时能够使接插件具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从而使安装更加顺畅。
在上述卡板远离壳体12的内部的一端可以设置卡钩,由此限制接插件131在另一个方向上的自由度。卡钩可以与上述卡板一体成型,在安装接插件时,能够直接实现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限制,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005395.9
申请日:2019-06-2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47612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H01M2/10
专利分类号:H01M2/10;H01M10/48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昆仑街道城北大道1000号
发明人:章华;秦峰;王鹏;游志毅;王良诣
第一发明人:章华
当前权利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刚;龚敏
代理机构:1144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