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项目互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互换性,项目,测量,模式,教学法,技术,期权。
项目互换论文文献综述
许晓琳,段颖[1](2019)在《项目教学法在机械专业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根据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工作需要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作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更好地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于培养大批的实用型人才,使其具备良好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坚持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文章着重阐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中)》期刊2019年09期)
肖永茂,穆肇南,杨天明[2](2019)在《基于兴趣引导及项目驱动模式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目前的教学过程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欠佳,社会对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技能不断提高。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与技能人才要求的提高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也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地调整、创新,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根据社会对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与技能的人才需求,在项目驱动的形式下对授课形式、学生思维意识、实习渠道拓展、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学生兴趣促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提高。通过教学实践验证这些改革的成效,为相关课程进行类似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时代农机》期刊2019年04期)
孙雪骄[3](2018)在《2018年中欧民间组织互换项目中国能力建设工作坊在成都成功举办》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3日至5日,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CANGO)、欧洲气候行动网络(CAN Europe)、中国民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CAN)、四川省绿化基金会(SGF)联合举办的"2018中欧民间组织互换项目中国能力建设工作坊"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办。(本文来源于《国土绿化》期刊2018年09期)
甘柳,罗鹏飞,杨招军[4](2018)在《运营滞后与信用担保互换下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项目投资面临运营滞后以及债务融资约束的情形下,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构建了企业家签订信用担保互换契约的两阶段投资决策模型。运用动态规划以及均衡定价方法,给出了企业家股权及期权价值的显示表达,得到了两个阶段担保成本满足的代数方程,并进一步分析了运营滞后和信用担保下企业家的最优投资决策问题。数值结果表明:外部运营时滞会提高杠杆率,导致企业家提前投资,同时会提高企业家第一阶段债务融资的担保成本,但会降低第二阶段债务融资的担保成本;随第一阶段投资额度逐渐增大,企业家的最优投资水平呈U型变化,第一阶段债务融资时的担保成本单调递减,而第二段债务融资时的担保成本呈现倒U型;企业家两个阶段的融资缺口对项目最优投资水平、最优破产水平以及担保成本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是丽云[5](2016)在《项目驱动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机电类专业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课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该课程项目驱动教学的内容、实施的具体方案。实验表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将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金守峰[6](2016)在《面向卓越计划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践,以项目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教学,通过分析项目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互换性课程教学的现状,研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典型项目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叁个阶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使课程教学更能适应"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6年16期)
王晓苏[7](2016)在《“高校区际学分互换机制研究——以南理工紫金学院与台湾佛光大学交换生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大学改革模式深入,资源共享成为了加强高校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必要途径,以学生互换机制来建立高校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不仅有助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还对参与双方各自的实力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我国实力较为雄厚的两所大学,南理工紫金学院与台湾佛光大学通过交换生项目实现两所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因此本文将以这两所大学为例,对高校区际学分互换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李陆星,许振珊[8](2015)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和高职学生特点,按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优势和必要性,并以二级齿轮减速器和数控实训零件作为载体设计了4个教学项目,并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5年21期)
李冬梅,张持重[9](2015)在《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为此针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现状,引入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理念,形成了"能力目标为主线,知识目标为支撑"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改革思路,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来源于《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李学磊,刘唯,蔡池兰,刘平,吴站雷[10](2014)在《基于企业项目导向的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很好地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学培养计划",并解决以往互换性课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出了基于企业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从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实施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以期达到预期效果。(本文来源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项目互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目前的教学过程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欠佳,社会对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技能不断提高。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与技能人才要求的提高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也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地调整、创新,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根据社会对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与技能的人才需求,在项目驱动的形式下对授课形式、学生思维意识、实习渠道拓展、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学生兴趣促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提高。通过教学实践验证这些改革的成效,为相关课程进行类似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项目互换论文参考文献
[1].许晓琳,段颖.项目教学法在机械专业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运用[J].决策探索(中).2019
[2].肖永茂,穆肇南,杨天明.基于兴趣引导及项目驱动模式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农机.2019
[3].孙雪骄.2018年中欧民间组织互换项目中国能力建设工作坊在成都成功举办[J].国土绿化.2018
[4].甘柳,罗鹏飞,杨招军.运营滞后与信用担保互换下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8
[5].是丽云.项目驱动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应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6].金守峰.面向卓越计划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
[7].王晓苏.“高校区际学分互换机制研究——以南理工紫金学院与台湾佛光大学交换生项目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
[8].李陆星,许振珊.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职业.2015
[9].李冬梅,张持重.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
[10].李学磊,刘唯,蔡池兰,刘平,吴站雷.基于企业项目导向的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