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质量指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指标体系,土地,质量,评价,耕地,数量,生态。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邢晓芹,李涵,樊嘉琦,姚喜军,吴全[1](2019)在《干旱半干旱能源开发区土地质量监测顶层设计Ⅱ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采用文献综合分析的方法,在对各类土地监测指标进行收集归纳的基础上,结合能源开发区特征,构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该体系由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监测周期3部分组成。研究中将监测指标分为数量监测、质量监测、生态监测叁大类型,最终选择数量监测指标5个,耕地质量监测指标11个,林地质量监测指标11个,草地质量监测指标10个,生态监测指标12个。按照监测数据获取途径将监测方法分为实地测量、采样分析、问卷调查、遥感技术配合地面调查以及相关部门资料收集;按照监测指标的稳定性将监测周期分为不频繁更新、常规更新和频繁更新叁类。构成的体系可以较好反映能源开发区土地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可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7期)
年立辉[2](2016)在《基于RS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把握土地生态环境动态,对建立生态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一种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评价徐州市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6年09期)
吴俊安,杨敏,陈于林,慕楠[3](2015)在《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试验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土地资源综合监测成为国际土地科学的研究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退化现象日益突显出来.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能够衡量土地资源变化特征的指标体系.通过总结国内外土地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的现状,采用比较分析法,指出了当前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和研究区特点,建立了适合成都统筹城乡试验区的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监测指标体系.该体系由22项土地数量指标、16项土地质量指标、5项土地生态指标构成.最后,论文阐述了指标的获取方法,构建了多数据融合的监测平台.(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张涛[4](2014)在《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未发现有学者开展耕地从无到有的平台质量形成和利用过程中的质量提升两个阶段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这种现状无法客观反映土地整治的内在要求和新增耕地客观规律,这也是农业部门和国土部门在新增耕地质量评价上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在划分耕地从无到有的平台质量形成和利用过程中的质量提升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从耕地形成的平台质量角度,对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展开研究。这一成果,既可以完善当前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的不足,充实耕地质量评价的内容,也可以为国土部门开展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实证分析法,利用会议和调研机会,选取涉及土壤、农业、气候、水利和遥感等领域的14位专家,进行叁轮次的咨询调查结果与分析,每轮实发问卷14份,回收14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优选;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赋分标准的制定;选取典型案例区对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方案进行应用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耕地质量建设应分为平台质量建设和利用过程的质量提升两个阶段,新增耕地质量评价属于耕地平台质量建设阶段的内容。(2)优化后的指标体系,选择了田块状况、田间道路条件、坡度、灌排条件等因素,充分考虑了土地整治因素对新增耕地质量的影响。(3)通过选取沿海滩涂围垦新增耕地和山地低丘缓坡开发新增耕地两种类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优化后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沿海滩涂围垦新增耕地在优化后的指标体系下评出的结果略高于在优化前指标体系下评出的结果,山地低丘缓坡开发新增耕地在优化后的指标体系下评出的结果略低于在优化前指标体系下评出的结果。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土地整治及其新增耕地特点,对耕地质量建设的集中连片和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应分阶段分部门开展。建议国土相关部门主要对耕地平台质量进行评价,农业部门主要承担耕地质量提升阶段的评价工作。(2)国土部门在平台质量评价中应重点考虑田块状况、田间道路条件、坡度、灌排条件等指标因素,评价成果主要为耕地占补平衡质量管理工作服务;农业部门应重点考虑有机质含量、pH值、氮磷钾等指标因素,评价成果主要为农业生产管理服务。(3)不宜在地形破细碎化程度高、坡度大、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块开发为新增耕地。(4)建议参考本研究成果,制定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科学引导土地整治方向,形成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提高的“倒逼机制”。(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4-12-01)
郭旭东[5](2014)在《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正在从数量管控向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方向发展。为了配合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获取关键科学现象和科学数据,提出建立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可分为9部分监测内容,即土地利用变化、土壤属性、作物长势、土壤污染和盐渍化、土地利用集约度、农用地流转、土地生态状况、基于地块的土地质量调查和土地退化监测,合计35个指标。指标体系结构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指标、数据来源与监测方法、监测尺度(区域、地块和样点)和监测周期。该指标体系能够配合国土资源部开展野外科研基地建设,满足基地开展长期综合监测和数据管理的需要。下一步需要从体现区域差异性和行业特色的角度进一步完善指标,并发展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综合评价技术方法。(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情报》期刊2014年10期)
曹银贵,赵中秋,余菡,宋雪姣[6](2013)在《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关系培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从生源状况、课程设置、科研活动、科研能力、就业情况五个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为该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及培养方案修订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教育》期刊2013年34期)
范王涛,燕超凡[7](2012)在《基于陕西省沙苑地区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沙苑地区土地整治工程质量优化的管理理念,提出了土地整治的质量管理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权重信息法客观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该权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总排序,同时对工程质量、环境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为该地区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刘敏[8](2011)在《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系统评价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本文来源于《标准科学》期刊2011年11期)
魏娜,唐倩[9](2011)在《采煤塌陷区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徐州矿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回顾采煤塌陷区土地质量研究状况,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可行性、敏感性的原则,以徐州市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SR概念模型,尝试给出针对具体采煤塌陷区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共分为3层23个指标,较全面的涵盖了社会经济、物理化学、政策法规等不同范畴。(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1年03期)
朱永恒,濮励杰,赵春雨[10](2005)在《土地质量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分析相关组织和专家提出的土地质量概念基础之上,认为,土地质量是指满足人们不同土地需求的状况和条件,包括土壤、气候、生物和景观生态及其所决定的生态环境、生产潜力和承载能力;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应该包括3个方面:生态质量指标体系、生产质量指标体系和承载质量指标体系,并以区域为单位,分别对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质量评价提出不同的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把握土地生态环境动态,对建立生态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一种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评价徐州市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邢晓芹,李涵,樊嘉琦,姚喜军,吴全.干旱半干旱能源开发区土地质量监测顶层设计Ⅱ质量监测指标体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2].年立辉.基于RS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J].山西农经.2016
[3].吴俊安,杨敏,陈于林,慕楠.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试验区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张涛.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应用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
[5].郭旭东.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4
[6].曹银贵,赵中秋,余菡,宋雪姣.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
[7].范王涛,燕超凡.基于陕西省沙苑地区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
[8].刘敏.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1
[9].魏娜,唐倩.采煤塌陷区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徐州矿区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1
[10].朱永恒,濮励杰,赵春雨.土地质量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