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气泡吸收管,包括上盖、气腔和比色管,上盖和气腔采用软塑性材料;上盖在气腔的上端开口,气腔的下端连接比色管,接口为密闭结构;上盖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延伸至比色管底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大型气泡吸收管采用了二段式结构,第一段采用软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减少大型气泡吸收管在使用过程中因管体破碎而造成损耗;第二段的比色管与气腔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比色管拆卸后即可拿去进行显色测试,节省了样品转移的中间步骤。
主设计要求
1.大型气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气腔和比色管,上盖和气腔采用软塑性材料;上盖盖在气腔的上端开口,气腔的下端连接比色管,接口处为密闭结构;所述上盖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上端开口连通大气,下端开口穿过气腔,并延伸至比色管底部。
设计方案
1.大型气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气腔和比色管,上盖和气腔采用软塑性材料;上盖盖在气腔的上端开口,气腔的下端连接比色管,接口处为密闭结构;所述上盖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上端开口连通大气,下端开口穿过气腔,并延伸至比色管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气腔采用的软塑性材料是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或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与上盖,气腔与比色管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密闭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分为上进气管和下进气管,上进气管的材料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或聚丙烯,上端穿过上盖,下端延伸到气腔和比色管的连接位;下进气管为玻璃材料,其上端连接上进气管,下端进入到吸收液的液面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是上下端直径不同的圆管,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中间过渡段光滑渐变。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型气泡吸收管。
背景技术
大气检测的采样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大型气泡吸收管,吸收管通常是玻璃材质,在使用前需要对吸收管进行清洁干燥,加吸收液,再运输到现场进行采集大气样品。采样完毕后,还需要密闭运输回实验室,再转移到比色管中,进行比色反应。整个检测流程包括清洗、装液、运输、采样,样品转移、检测等步骤,检测流程长,过程中也容易造成吸收管破碎。为此,需要有一种能够简化检测步骤,又具备抵抗运输过程中磨损的大型气泡吸收管,提高检测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型气泡吸收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气泡吸收管,包括上盖、气腔和比色管,上盖和气腔采用软塑性材料;上盖盖在气腔的上端开口,气腔的下端连接比色管,接口处为密闭结构;所述上盖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上端开口连通大气,下端开口穿过气腔,并延伸至比色管底部。
技术方案中,上盖和气腔采用的软塑性材料是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或聚丙烯。
技术方案中,气腔与上盖,气腔与比色管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密闭连接。
技术方案中,进气管分为上进气管和下进气管,上进气管的材料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或聚丙烯,上端穿过上盖,下端延伸到气腔和比色管的连接位;下进气管为玻璃材料,其上端连接上进气管,下端进入到吸收液的液面下。
技术方案中,气腔是上下端直径不同的圆管,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中间过渡段光滑渐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大型气泡吸收管采用二段式结构,第一段的吸收管采用软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减少大型气泡吸收管在使用过程中因管体破碎而造成损耗;第二段直接使用比色管,比色管与气腔通过螺纹连接,以便于安装和拆卸,比色管拆卸后即可拿去进行显色测试,节省了样品转移的中间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气腔;3-比色管;4-进气管;41-上进气管;42-下进气管;5-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上盖1、气腔2和比色管3,其中上盖1和气腔2采用软塑性材料,比色管3是玻璃材料,软塑性材料优选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或聚丙烯材料;上盖1在气腔2的上端开口,与上端开口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使接口密闭,气腔2的下端开口与比色管3相接,同样以螺纹连接方式形成接口密闭。螺纹连接能够很好的密闭连接和拆卸,使用时,测试气体不会从上盖1、气腔2和比色管3之间的连接位置进入和泄漏;拆卸时,比色管3可旋转取下,直接拿去做进一步的显色比对测试,上盖1和气腔2拆卸后也容易清洗。上盖1设有进气管4和出气管5,进气管4在上盖1的中心位置,出气管5在上盖1盖面的边缘处;进气管4上端开口连通大气,进气管4穿过气腔2的内部,延伸至比色管3的底部,比色管3加入吸收液后,下端开口浸没在比色管3的吸收液中。
进一步地,进气管4分为上进气管41和下进气管42,上进气管41的材质是软塑性材料,优选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或聚丙烯材料,上进气管41与上盖1、出气管5是共同注塑成型为一体的,下进气管42为玻璃材料。上连接管41的上端连通大气,下端垂直延伸到气腔2和比色管3的接口,并超出接口一段,便于上进气管41和下进气管42的组装和拆卸。下进气管42在连接处的直径比上进气管41略小,软塑性材料的上进气管41具有一定的韧性,组装时,将下进气管42的上端开口对准上进气管41的下端开口,往上进气管41旋转推入,从而连接上下进气管。
进一步地,气腔2是上下不同直径的圆管结构,气腔2的上端部分直径大,下端部分的直径小,中间段以一定弧度渐变过渡,此形状便于操作者的使用、移动以及放置。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6781.9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356412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G01N 21/78
专利分类号:G01N21/78;G01N21/01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张志强
第一申请人:张志强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卦二路12号612栋5楼
发明人:张志强
第一发明人:张志强
当前权利人:张志强
代理人:张作林
代理机构:44272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