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系统论文_王惠杰,邢满江,梁肖

导读:本文包含了耦合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永磁,效率,蓄热,光热,热力学,红树林。

耦合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惠杰,邢满江,梁肖[1](2019)在《基于Aspen Plus的供热机组与熔盐蓄热装置耦合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熔盐蓄热装置和供热机组的耦合原理,提出2个系统的耦合方案,搭建了耦合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该耦合系统的经济性和升负荷响应能力。结果发现,与原供热机组相比,耦合系统的热耗率在不同工况下分别升高了49.52 kJ/(kWfalseh)、77.26 kJ/(kWfalseh)、75.22 kJ/(kWfalseh)和56.04 kJ/(kWfalseh);供热机组负荷响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9年11期)

覃会,黄子祥,张志谊[2](2019)在《含电磁支承的轴-壳耦合系统摩擦诱导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摩擦诱导的轴-壳耦合系统,本文提出了采用电磁支承以消除摩擦自激振动的方法。首先,基于Hamilton原理和广义变分原理建立了含电磁轴承的轴-壳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艉后轴承处轴承-轴颈界面摩擦特性,采用速度依赖型的摩擦力模型,研究了电磁悬浮力变化对轴承摩擦力以及耦合系统振动特征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悬浮力下系统的稳定性,并获得了使得系统稳定的最小悬浮力。仿真结果表明,提高电磁支承静态悬浮力使得轴承正压力和摩擦力降低,自激振动发生的时间有所延迟,当悬浮力增大到一定值时,摩擦诱导自激振动消失,系统呈现有阻尼衰减振动。(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1-09)

仇建标,陈琛,彭欣,方晓琪,郑春芳[3](2019)在《红树林人工湿地-养殖耦合系统构建与净化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构建红树林人工湿地,与高位精养池、贝类养殖塘等共同组成循环海水养殖系统,利用红树林人工湿地来净化养殖尾水,并对其净化效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人工湿地对养殖尾水中氮磷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NH~+_4-N平均去除率为49.01%,对NO_2-N平均去除率为61.23%,对NO_3-N平均去除率为53.14%,对DIP平均去除率为36.40%。(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宇[4](2019)在《空湿冷机组循环水耦合系统关键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凝汽器冷端系统在不同负荷下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冷却优化方案,以降低循环水温度,从而降低凝汽器的运行背压,并对空湿冷机组循环水耦合系统改造后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力设备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曹小曙[5](2019)在《基于人地耦合系统的国土空间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系统主要研究地球表层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强调人地关系、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即人地耦合系统。地理系统在国土空间中的应用主要由地理决策、地理模拟、地理工程所组成,并且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理治理。国土空间是自然与人类所共同实践的物质载体,人类被自然所塑造的程度并不亚于自身塑造自然的程度,以人地耦合系统为核心的地理系统理论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整治修复的理论基础。基于人地耦合系统的国土空间重塑最终以地理治理的形式反映在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的各种活动中。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国土空间已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格局,形成了经济区、贫困区、小城镇为主的叁种形态空间。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是城市化、城镇化、乡村化"叁化耦合"并存的状态。必须重视泛第叁极、环中国南海、东北亚—北极等以"一带一路"全球空间为基础的战略区域研究。基于人地耦合系统理论与国土空间价值均衡理论,国土空间重塑的基础科学问题是人地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驱动机制。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划分为叁种类型:发展型规划、控制型规划和修复型规划。国土空间的保护与治理包括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全域整治,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系统修复,以社会和谐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综合治理。人地耦合系统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形成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命运共同体。(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孙田,张昕,刘晓辉,马学龙[6](2019)在《重型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耦合系统协调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重型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空气流量与压强相互耦合的特性,采用内模控制原理实现解耦控制。同时考虑离心式空压机工作中易出现的喘振现象,提出根据压强需求限制实际空气流量,保证其工作在防喘振控制线以内。通过仿真验证,空气供给系统控制策略能够保证实际空气流量和压强有较好的跟随性,响应速度快,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喘振现象。(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期刊2019-10-22)

郑家宏,蒋聪盈,仲政[7](2019)在《基于内能分解的力-热-化多物理场耦合系统连续介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内能分解为可逆自由内能和不可逆耗散能两部分,基于连续介质热力学获得了考虑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和宏观形变的开放系统守恒律,以及相应的力-热-化多场耦合本构关系和演化方程的表达式,从而建立了基于内能分解的力-热-化多场耦合理论框架以及等效积分弱形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典型的力-化耦合问题数值算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曹书磊,谢进,丁维高[8](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2R机构多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混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研究多能域耦合系统的现代建模方法之一——键合图为基础,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2R机构多非线性耦合系统数学模型,并采用龙格-库塔法对其进行求解。在该耦合系统中,通过双参数混沌边缘法、分叉图以及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多非线性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当各子系统均处于混沌运动状态时,用通过主动控制方法调整耦合强度对其混沌运动进行了控制。研究发现,当耦合子系统都处于混沌运动状态时,由于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系统动力学特性也随着耦合作用强度的改变而改变,耦合强度增大,系统混沌吸引子消失,逐渐从混沌运动状态变成周期运动状态。(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10期)

汪志昊,寇琛,刘召朋,李晓克[9](2019)在《人体姿态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静态人体与轻柔结构之间的竖向相互作用规律,以自主设计制作的简支人行桥模型(基频3.67 Hz、净跨11.80 m)为试验平台,测试了单人人体静立、下蹲与静坐叁种姿态及等重质量块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典型文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归纳总结。试验结果表明:人体静立、静坐姿态均会降低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而人体下蹲姿态将提高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其中人体静坐姿态对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影响程度最大;叁种人体姿态均能提高结构一阶竖向模态阻尼比,其中人体静坐姿态提升效应最为显着;采用等重质量块模拟人体,与人体不同姿态对结构振动频率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但无法有效地模拟结构模态阻尼比的变化。综合比较两种结果可知:导致不同文献中人体姿态对结构竖向振动频率与模态阻尼比的影响结果存在离散性的最主要因素为人-结构质量比,其次为人-结构频率比。(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9期)

王宁,徐洪涛,张晨宇,Fariborz,Karimi,Talkhonche[10](2019)在《菲涅尔透镜聚光光伏光热耦合系统性能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带有嵌入式流道结构的低倍菲涅尔透镜聚光的光伏光热耦合系统数学模型,分别从聚光比、换热流体质量流量、几何和环境参数角度研究了耦合系统的光热光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聚光比增加,系统的热性能提升而电性能降低,且低Re数下聚光比对系统性能影响显着;系统各性能参数在小流量阶段变化剧烈,但变化速率逐渐减缓,直至趋于稳定;流道宽度w_1的不同造成系统性能随流道深度h变化特征的差异,根据Re数与换热面积所占比重可分为4个不同阶段;当太阳电池覆盖率Pa相同时,随着风速的增加,系统热性能参数缓慢降低,而电性能几乎不变。(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耦合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摩擦诱导的轴-壳耦合系统,本文提出了采用电磁支承以消除摩擦自激振动的方法。首先,基于Hamilton原理和广义变分原理建立了含电磁轴承的轴-壳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艉后轴承处轴承-轴颈界面摩擦特性,采用速度依赖型的摩擦力模型,研究了电磁悬浮力变化对轴承摩擦力以及耦合系统振动特征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悬浮力下系统的稳定性,并获得了使得系统稳定的最小悬浮力。仿真结果表明,提高电磁支承静态悬浮力使得轴承正压力和摩擦力降低,自激振动发生的时间有所延迟,当悬浮力增大到一定值时,摩擦诱导自激振动消失,系统呈现有阻尼衰减振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耦合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惠杰,邢满江,梁肖.基于AspenPlus的供热机组与熔盐蓄热装置耦合系统分析[J].节能.2019

[2].覃会,黄子祥,张志谊.含电磁支承的轴-壳耦合系统摩擦诱导振动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3].仇建标,陈琛,彭欣,方晓琪,郑春芳.红树林人工湿地-养殖耦合系统构建与净化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9

[4].张宇.空湿冷机组循环水耦合系统关键技术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19

[5].曹小曙.基于人地耦合系统的国土空间重塑[J].自然资源学报.2019

[6].孙田,张昕,刘晓辉,马学龙.重型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耦合系统协调控制[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2019

[7].郑家宏,蒋聪盈,仲政.基于内能分解的力-热-化多物理场耦合系统连续介质力学[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

[8].曹书磊,谢进,丁维高.永磁同步电机–2R机构多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混沌控制[J].机械传动.2019

[9].汪志昊,寇琛,刘召朋,李晓克.人体姿态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10].王宁,徐洪涛,张晨宇,Fariborz,Karimi,Talkhonche.菲涅尔透镜聚光光伏光热耦合系统性能模拟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刚性副车架与衬套模型基于SRAC与SPROD程序的物理热工耦合...叁种坐标系示意图定量数据的模糊聚类量化流程图柔性销轴风电齿轮箱风电齿轮箱传动系...鲁棒反馈控制器设计框图

标签:;  ;  ;  ;  ;  ;  ;  

耦合系统论文_王惠杰,邢满江,梁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