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宽度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脉冲,宽度,稳压电源,电机,逆变器,变换器,相异。
脉冲宽度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田德翔,曲兵妮,宋建成,赵勇[1](2019)在《基于电流斩波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解析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流斩波控制的脉冲宽度调制(PWM)占空比解析计算方法,用以解决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电流斩波控制方式下电流脉动大的问题。结合电流斩波控制原理和实际控制过程,分析了斩波电流脉动大的主要原因。根据开关磁阻电机的电磁关系,分别推导了使绕组电流在小电感区单调上升并恰好达到给定参考电流,以及在电感明显上升区使绕组电流基本保持恒定的PWM占空比计算公式。提出一种通过实验测定小电感区电感值与电感明显上升区绕组电感对转子位置斜率的方法,对不同绕组电流条件下的斜率进行了曲线拟合,并将该曲线用于PWM占空比的在线计算。最后,与传统电流斩波控制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PWM占空比解析计算方法有效地减小了电流脉动,提高了电机的控制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李琦[2](2019)在《脉冲宽度调制器件的测试原理及方案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线性稳压电源与开关稳压电源中脉冲宽度调制器件的应用、功能、结构和优点。同时,结合测试系统对脉冲宽度调制器件的测试原理、实现方法加以阐述和介绍,优化器件的测试方法,提高了器件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期刊2019年05期)
金荣泽,晏夏瑜,王明金,王书欢[3](2019)在《一种APF新型脉冲宽度调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中开关损耗与开关使用寿命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连续脉冲宽度调制(DPWM)策略的优化调制方法。该方法将零矢量作用时间优化,降低每个调制周期内功率器件的开关次数。通过DPWM_(max)与DPWM_(min)相结合来优化调制电压的选择,使功率器件处于大电流时保持箝位。该调制方法原理简单,易于理解与实现。与传统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VPWM)相比,新的调制方法可在满足调制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开关使用寿命并降低开关损耗。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调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许涛[4](2019)在《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原理及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突出的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背景下,世界各国将眼光投向丰富、清洁、可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共识。其中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技术发展迅猛,至今仍广受关注。除此之外,为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固有的功率波动问题,电网侧储能技术已受到重点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网逆变器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和储能单元与电网间的重要接口装置,不可或缺,其成本、效率是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储能等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相较于相同容量的传统发电装备,并网逆变器中包含功率开关器件、高频滤波器等,导致其成本高、效率低。与此同时,功率开关器件的开通、关断导致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中含有大量谐波,为满足各标准对谐波的约束,需改进拓扑结构、提高开关频率、提升滤波能力等,但以上措施往往导致成本增加、效率降低。因此,在满足并网约束前提下降本增效一直是并网逆变器的主要发展思路。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并网逆变器的技术方案日趋成熟,受制于功率开关器件的性能极限,近年来降本增效速度放缓。另一方面,新一代宽禁带高频开关器件虽具有开关频率高、损耗低等优势,但其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短期内难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并网逆变器。因此,并网逆变器进一步降本增效遭遇瓶颈。相较于传统电力装备,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储能的单机容量较低,这导致实际应用中并网逆变器数量众多,且多以集群并网方式运行,其特征是数量多、范围广、并网点单一。利用并网逆变器群的协调潜力,不失为一种扩大单台逆变器约束边界并进一步降本增效的新思路。随着主从控制、下垂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等方法的引入,并网逆变器群逐步具有协调运行功能,但现有理论、技术仅限于针对中低频谐波、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的协调控制,虽有助于电网运行,却对并网逆变器降本增效无明显改善效果,其根本原因是无法协调逆变器群的高频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PWM的协调技术在高压、大功率场合已经较为成熟。其中,载波移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桥臂并联逆变器,该技术显着降低了输出高频谐波,进而可降低开关频率、减小输出滤波器体积,是大功率逆变器降本增效的重要技术方案之一。因此,将PWM协调技术应用于并网逆变器群同样具有降本增效的巨大潜力,颇具研究价值。然而,总结现有PWM协调技术应用场景,不难发现,其特点多为“共交流、共直流”连接方式,即多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与交流输出端均为并联结构,且多台逆变器位置集中,由中央控制器统一控制。而并网逆变器群虽交流侧并联,但直流侧相互独立,且其分布范围较广,多由自身控制器独立控制。对于并网逆变器群而言,一方面,控制器内部时钟不统一,不具备载波同步的基础,更无法实现精确的移相控制;另一方面,并网逆变器群运行参数存在差异,其载波移相角度难以确定。本文从协调并网逆变器群PWM载波移相角的全新角度出发,以降低逆变器成本、提升逆变器效率为宗旨,开展了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Global Synchronous Pulse Width Modulation,GSPWM)原理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的基本原理。首先,以最小化总并网电流的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s Distortion,THD)为目标,提出GSPWM的基本运行原理,即利用全局同步单元(Global Synchronization Unit,GSU)发送低频同步信号将PWM载波的实际移相角同步至最佳移相角。然后,充分考虑并网逆变器群的差异化参数特性,在频域上建立了总电流谐波的通用表达式,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PWM载波最佳移相角、同步信号发送频率计算方法,提升GSPWM方法的通用性。最后,利用逆变器群实验平台验证了 GSPWM基本原理的正确性。(2)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提出了针对大规模并网逆变器群的分组方法,通过将数量众多的逆变器分为多个逆变器组,降低GSPWM中待求模型的维度,降低了计算难度。然后,提出了迭代初始值优化选取方法,利用历史计算数据选取迭代初始值,代替原有的随机选取方式,提升了迭代收敛速度。GSPWM的快速计算方法可使GSPWM摆脱对于额外计算单元的依赖,降低GSPWM的应用成本。最后,利用逆变器群实验平台和仿真软件共同验证了快速计算方法的计算时间。(3)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的载波同步技术。首先,提出了同步信号补偿方法和自同步技术,利用在线的通讯通道时延测量方法解决了同步信号时延问题,利用历史同步信号数据在线推算后期同步时刻,解决了通讯中断带来的载波相位偏移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电网电压锁相环的PWM载波同步方法(Phase Locked Loop based Carrier Synchronization,PLL-CS),在无需增加硬件基础上,利用锁相环输出数据动态生成载波,实现了载波信号的实时同步,使GSPWM摆脱了对于低延迟通讯通道的依赖,提升GSPWM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最后,利用逆变器群实验平台验证了所述GSPWM载波同步技术的适用性。(4)基于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的并网逆变器参数离线设计。首先,在PLL-CS和GSPWM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GSPWM的运行规律,计算出了导致输出谐波最高的最差运行状态。其次,考虑GSPWM运行规律和电网谐波约束,提出了针对逆变器开关频率与滤波参数的“优化系数”边界计算方法。然后,提出了基于逆变器性能目标函数最优化的“优化系数”计算方法,本文以逆变器运行效率为目标计算出“优化系数”。最后,利用逆变器群实验平台验证了所述离线设计方法的准确性。(5)应用于大型光伏电站的双层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方法。首先,针对大型光伏电站中的共模环流抑制需求,提出了用于消除光伏电站共模环流的GSPWM方法,进而简化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降低逆变器的成本。然后,针对总并网电流约束,以逆变器组为协调单元,提出降低总电流THD的逆变器组间GSPWM方法,在消除逆变器共模环流的基础上降低光伏电站的输出谐波。最后,利用包含升压变压器的逆变器群实验平台验证了双层GSPWM方法对共模环流、输出谐波的抑制能力。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并网逆变器降本增效的需求,从协调并网逆变器群PWM载波移相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GSPWM方法,对其基本原理及应用技术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7)
金爱娟,徐峥鹏,王居正,田晓雯,鲍思源[5](2019)在《基于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叁相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各部分的原理,得出利用滞环比较器正确选择电压空间矢量的方法。通过对传统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中转矩脉动问题的分析,研究了有效减小转矩脉动的方法。选用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算法(TDC-SVPWM)减小转矩脉动,并介绍了该算法的原理。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分别搭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TDC)系统和基于电压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VPWM)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比两者的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改进后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对改善电磁转矩脉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自动化》期刊2019年02期)
江嘉豪,戚慧珊,周欣欣[6](2019)在《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动控制领域中,实现复杂的机械动作离不开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直流电机调速方式,可使电机转速在调节过程中变化连续而平稳。通过调节矩形波信号的占空比,控制调速电路上下桥臂导通与截止时间的比例,改变电枢供电电压的有效值,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9年01期)
赵仁德,李乾,徐海亮,何金奎,袁诚[7](2018)在《脉冲宽度调制并网变换器电网背景谐波电流的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宽度调制并网变换器在新能源发电、无功补偿和有源滤波方向得到广泛应用。为滤除并网电流的高频开关纹波,通常采用LCL滤波器。由于网侧电感较小,电网电压谐波在网侧电感和滤波电容中会产生谐波电流——电网背景谐波电流,从而引起并网电流畸变。传统的逆变器侧电流反馈控制对并网电流谐波无抑制能力。在逆变器侧电流控制的基础上,采用全电容电流前馈,可以有效抑制并网电流中的电网背景谐波,但这又会使系统变得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了部分电容电流前馈的逆变器侧电流反馈控制方案,在谐波抑制控制器的作用下,针对性地抑制指定次的并网电流谐波,并分析该方案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另外,提出基于并联二阶广义积分器的电容谐波电流的提取方法。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杨浩,沈晔超,徐冠军[8](2018)在《基于FPGA的高精度数字脉冲宽度调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关电源高频化可以大大减小DC/DC变换器无源元件的体积,为了适应开关电源高频化的发展,提高数字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出一种新型高精度数字脉冲宽度调制方法。文章在传统的计数比较法产生低精度数字PWM的基础上,利用移位计数器代替传统的加法计数器,进而减小系统误差,结合基于加法器的高精度延迟模块,产生高精度数字PWM驱动信号,然后利用Quartus-II软件对高精度数字脉冲宽度调制方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俊涛[9](2018)在《一种多相降压型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的LDO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化理念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终端产品有了更高的应用需求,对于电源管理芯片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在所有电源管理方案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inear Voltage Regulator,LDO)越来越备受瞩目。据统计,在电源芯片应用上,LDO市场份额高达20%。本论文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某多相降压型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的LDO。该LDO输入电压范围在3-10V,当电源电压在3V-6V之间,LDO进入临界压差(dropout)电压域,在6V-10V之间,输出电压稳定在5.5V左右。综合LDO的工作原理和多相降压型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对LDO的要求,设计了LDO的各组成模块,包括带隙基准电压源(Band Gap Reference,BGR)、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EA)、功率管(Pass Transistor)、辅助电路等。设计采用华虹0.35μm BCD工艺,利用Cadence的SPECTRE软件对各组成模块和整体LDO电路进行仿真。最后设计了LDO的版图。本设计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功率管上电启动时存在漏极电流偏大导致电路功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启动冲击电流抑制电路,引入一个NMOS管,通过其源极向功率管栅极注入电荷,提高功率管栅极电压,很好地抑制了功率管在上电启动过程中漏极电流较大的问题,降低了电路功耗。另外,为更好地稳定BGR的输出电压,采用电流型放大器,形成两路环路结构,并强制两路电流相等,使基准输出更稳定,且与采用电压型放大器相比节省了面积。对LDO整体电路进行TT、SS、FF多工艺角仿真,结果表明:当温度在-40℃—125℃之间变化时,LDO输出电压变化最大值在47mV左右,温度系数约为52ppm/℃。多工艺角下的电源电压抑制比(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PSRR)在低频条件下最小值为-40dB左右,最大值为-81dB左右。线性调整率约为1.6mV/V。当负载电流在0-100mA之间时,其负载调整率为0.034mV/mA。在满载条件下,相位裕度为71°,系统较为稳定。dropout电压值为0.16V左右。LDO静态电流值为0.36mA。综合各个性能参数,本文的LDO实现了设计目标,达到了多相降压型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5-01)
田会娟,柳建新,洪振,张辉[10](2018)在《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R/G/B/WW 4色发光二极管调光调色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红/绿/蓝/暖白(R/G/B/WW)4色发光二极管(LED)调光调色计算模型。该模型根据二通道和叁通道PWM的特点,采用黑体轨迹的Chebyshev方法,确定合成光的色坐标和相关色温(CCT)关系。在优化目标显色性能最佳时,建立了混合光的色坐标与占空比、相关色温与占空比的函数关系,并采用R/G/B/WW 4色LED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R/G/B/WW LED模块可实现相关色温在2900~7600K范围的白光调节。当光通量设定为300lm时,相关色温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99%,混合光一般显色指数(CRI)最大相对误差为0.11%;当光通量值在[150,800]范围内变化时,其最大相对误差为2.02%。该模型可应用于4通道LED调光调色,其计算方法简单、调光精度高、硬件易于实现。(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脉冲宽度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线性稳压电源与开关稳压电源中脉冲宽度调制器件的应用、功能、结构和优点。同时,结合测试系统对脉冲宽度调制器件的测试原理、实现方法加以阐述和介绍,优化器件的测试方法,提高了器件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宽度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田德翔,曲兵妮,宋建成,赵勇.基于电流斩波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解析计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9
[2].李琦.脉冲宽度调制器件的测试原理及方案浅析[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9
[3].金荣泽,晏夏瑜,王明金,王书欢.一种APF新型脉冲宽度调制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9
[4].许涛.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原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金爱娟,徐峥鹏,王居正,田晓雯,鲍思源.基于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9
[6].江嘉豪,戚慧珊,周欣欣.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电路的设计[J].大学物理实验.2019
[7].赵仁德,李乾,徐海亮,何金奎,袁诚.脉冲宽度调制并网变换器电网背景谐波电流的抑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8
[8].杨浩,沈晔超,徐冠军.基于FPGA的高精度数字脉冲宽度调制方法[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刘俊涛.一种多相降压型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的LDO设计[D].辽宁大学.2018
[10].田会娟,柳建新,洪振,张辉.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R/G/B/WW4色发光二极管调光调色方法[J].光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