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共享发展: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的创新及其实践路径——基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比较分析论文

张丽:共享发展: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的创新及其实践路径——基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比较分析论文

摘要: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紧要课题。从正义原则的提出到良序社会的构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可为我国创新社会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共享发展理念”既是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新超越,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成果。要遵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逻辑进路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关键词:共享发展;社会治理;罗尔斯;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在这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把握好社会治理这一主体方向尤为重要。社会治理是指在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方面,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各种主体采用交流、沟通、合作等方式使社会效益获得最大化的过程。在对前人成果推陈出新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社会治理理念,为创新社会治理这一紧要课题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

一、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社会治理思想

罗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在他的《正义论》及其随后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社会治理的思想论述。基于康德等人反对功利主义的倾向,罗尔斯提出了著名的两个正义原则和分配正义的背景制度,以此来解决现实社会的不公正问题,并论证了最大限度实现平等的社会体系——良序社会的可能。罗尔斯的社会治理理论表现出一种试图达到平衡和共享的倾向,不仅给当时的学术界带来了巨大影响,对于我国实现共享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也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一)公平的正义——社会治理的基石

正义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价值追求,有关正义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在洛克、卢梭、康德等人提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罗尔斯提出了一个具有更高抽象水平的正义观即“公平的正义”。

供水安全与防洪安全并列为两大主体性、基础性的水安全,是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涉水安全不可分离的基础,是影响国家安全的支撑性因子,供水安全与否不仅关乎基本人权和社会公平,影响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能力,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福利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因此保障供水安全成为世界各国治水实践的中心任务,供水安全战略作用示意见图1。

罗尔斯认为,“公平的正义”是处于原初状态和具有理性的人们,为促进他们的利益,为确定他们联合的基本条件,而对正义原则所作出的最一般的选择。这种正义原则将用于社会基本结构的调节与平衡,为各种可行的社会合作和政府形式提供理论支持。

在原初状态,有两个正义原则会被选择用以确立“公平的正义”。第一原则是有关于自由、平等和权利的方面,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财产自由等。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这一系列的自由都应当是平等的。第二个原则是有关社会发展不均衡的方面,主要应用于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在分配程序和形式的设计上应该合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当确立一种“如果不是让最少受惠者获利的方式谋取利益,那么过一种比别人更好的生活是不可行”[1]6的普遍原则。

(二)分配的正义——社会治理的保障

罗尔斯关于分配的论述,在社会利益调整上表现一种共享的倾向。这里的分配既包含经济意义上的分配,也包含政治意义、社会意义上的分配,社会资源配置要坚持普惠性的分配理念,同时保障最少受益者的利益。

分配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体系的选择,两个正义原则作用于社会基本结构,并调节其主要制度,使其联结为一个体系[1]216。社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受人民所拥有正义观念的影响,而社会制度的正义与否又决定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程度。由于人们出生的社会阶层、个人的自然禀赋各不相同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2],而生活中的运气又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形式上的权利平等很难避免结果上的不平等,贫富差距由此产生。鉴于社会治理中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因素对分配结果的影响,在设计社会制度的起初就要对政治权力和经济分配进行限定与规范,以确保无论条件发生怎样的改变,分配结果都是正义的。

(三)良序社会的构想——社会治理的目标

在罗尔斯的社会治理理念中,良序社会是公平的正义与分配的正义得到了实现的理想社会。和具有浓厚强制力色彩的国家机器对比,良序社会依靠的是基于公平的正义观念的共识。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公共的正义观构成了一个良序的人类联合体的基本宪章[1]4。它既是现代社会多元价值中的公共规范,也是规范社会制度与社会基本结构的指导原则。当参与社会治理的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当前的社会制度,并拥有维护当前制度的强烈愿望,社会首先可以获得形式上的正义即满足机会均等原则。当社会制度与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处于最少受惠者的人们可以在制度与结构的调节下获得利益补偿,此时社会获得了结果上的正义即满足差别原则,原本起点并不平等的人们在良序社会中能再次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罗尔斯设计的良序社会,建构了一个平等、自由、博爱的人类社会理想蓝图,尽管存在乌托邦的成分,但仍为现代社会的治理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其具体内涵

近年来,国家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的规模与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与建筑质量,在环保节能理念的影响下,很多设计师在设计高层民用建筑中都融入了绿色理念,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下面本文就谈一谈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一)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双向比较

共享发展是一种全面共享,具有均衡性。共享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包括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的共享发展思想拓展了共享的外延,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成果都是共享的内容。共享发展注重分配方式的均衡性,共享并非简单的平均分配而是根据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分配有所侧重,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从横向比较来看,共享发展是中国道路的必然选择。共享发展理念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在20世纪,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历史阶段的过渡上犯了冒进的错误,各经济产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变迁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历史教训,我国切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开辟了社会治理发展新境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获得新的实现形式。

分配正义认为,正义就是抑制强者、帮助弱者,实现社会平等。罗尔斯非常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出用“收入和财富”来弥补阶层出身、自然禀赋、生活中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差距。但是,一个用“收入与财富”来替代和补偿“权利和机会”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被财富异化的和资本统治的社会。共享并不仅仅意味着收入和财富的共享,还有权利、机会、自由等非物质资源的共享。共享发展理念倾向于构建有关制度来维护规则平等、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应当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种成果不仅仅是指“收入与财富”,还包括“权利和机会”。共享的目标不是通过调整“收入和财富”去平衡补偿“权利和机会”,而最终是要达到让社会成员都既拥有“收入和财富”,也拥有“权利和机会”。我们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作出更合理的制度安排,走一条促进公平正义的共同富裕之路。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

创建中国—东盟知识产权港,以此集聚创新资源、吸引高价值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技术落地实施、交易流转和转移转化,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提高与沿线国家贸易额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最根本的是,通过知识产权港的建设,汇聚外部先进创新要素和技术资源,以外源性技术动力推动广西产业升级,壮大广西产业规模,并由此逐步培育和形成一批运营规模较大、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能力较为充分的区域性国际跨国公司,从源头提升广西对外合作的内生能力。

从纵向比较来看,共享发展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千百年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近现代以来,追求公正、关注民生贯穿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恩格斯认为通过消灭不合理的分工,可以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从个体与其所处的共同体中最终通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超越社会正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从既有的国情和历史出发,提出了先“一化三改”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初步构想。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调动广大人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们采取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这种分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受到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文条件、政策方针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一致、职业收入不平衡等特点。收入分配的不均等、贫富差异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事件使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七大正式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八大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验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贯彻以共享为价值要义的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共享发展是一种共建共享,具有协同性。共建是共享的应有之义,国家制度和社会体制的构建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3]21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社会建设的推动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截止到2017年,我国人均GDP约8000美元(按照同期美元汇率计算)。根据世界银行对国家收入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认为,社会公众的权益诉求会根据国家所处经济阶段的变化而产生改变。当处于“起飞阶段”时,人们更多关注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要。当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国家进入“成熟阶段”,人们政治参与的需要和参与渠道的缺失成为了新的社会矛盾。使国家权力和人民权利产生良性互动的共建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建立在一个纯粹假设的原初状态:人们处在一种“无知之幕”的背后,进行正义原则选择的各方相互冷淡,他们不知道做出的选择会对自我的既得利益构成什么影响,只能根据个人理性和对善的追求对正义原则进行评价。“无知之幕+相互冷淡”的基本假设,构成了罗尔斯正义观的逻辑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熟悉自己社会的特殊环境,洞悉自身的利益诉求,“无知之幕的情形几乎不存在”[5]。“相互冷淡”的假设“接受了人们的行为都是自利的这一主张,也忽略了人们可能扮演的社会角色”。[6]

三、共享发展理念超越了正义理论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现代西方学术界的经典,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高度重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印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设计的[4],并不能直接适应我国创新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纵观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新旧文明、东西方文明之间都具有一定的承接性和共通性。政治文明并非资本主义社会或西方国家所特有,是可以鉴戒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社会治理首先要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共享发展理念是在吸收他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的社会实际为基础进行的现实总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①需严格按配合比配置泥浆,配制好的泥浆各项性能指标经自检合格后,静置24 h以上,使膨润土充分水化后方可使用。②泥浆配制池顶需搭设遮雨棚。③在成孔过程中,为保证护壁效果和桩身砼质量,必须对被置换后的泥浆进行测试,及时处理不合格的泥浆,直至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④施工过程中槽内泥浆面必须高于地下水位1.0 m以上,且不应低于导墙顶面0.4 m。⑤做好地表水的疏导,避免其流入槽内,破坏泥浆性能。⑥浇注砼时,不得使砼直接落入槽内泥浆,砼面4~6 m范围内泥浆应做废浆统一处理。

实施能力作为教师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基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与调整,在评价与控制等的基础上来展现出独特的教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开展教学实践时,教师要从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入手,做好知识点的整合工作,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协作下来实现优化配置。随着微课的不断运用,虽然视频时间短,但是内容比较精炼,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教学资源的优化与组合。因此,要做好课堂教学导入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1]。

(一)公平的正义与共享的正义

共享发展是一种渐进共享,具有过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3]216。共享发展应当从具体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一方面积极作为,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解决共享不均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脚踏实地、加强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在舆论引导方面,既要坚定我国人民对共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又要让人民意识到共享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任务。渐进共享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应成为全民共识。

晞月回到宫中,已觉得困倦难当。晞月在和合福仙梨木桌边坐下,立时有宫女端了红枣燕窝上来,恭声道:“小主累了,用点燕窝吧。”

共享发展是一种全民共享,具有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并非少数人特有[3]215。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打破了阶层限制的机会平等。生活在同一祖国、同一时代的人民,应当在人生出彩、梦想变为现实、与祖国和时代共同成长进步上享有均等的机会。“人生出彩”与“以人民为中心”在思想上一脉相承,是对“全民共享”理念的进一步阐释。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全民共享的共享发展理念将进一步实现我国人民的个人理想和人生抱负,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

这一假设的出发点是人们行为的自利性,而共享发展理念更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第一,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求而非乌托邦式的浪漫幻想。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对共享发展提出了实实在在的要求。第二,共享发展理念赋予人们社会性和利他性而非相互冷淡的利己性。马克思说过,“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7]资本以逐利为本,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共享的发生是极小概率事件。在我国,共享意味着人民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共享正义作为社会正义理论,旨在实现每个社会成员在最大程度上拥有平等分享公共事物的权利和自由[8]。罗尔斯认为社会治理要维护“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而共享发展理念强调“精准扶贫,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体现了共享的全面化和精细化。

(二)分配正义与共享发展

罗尔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考察分配正义理论,每一个社会公众都共同享有社会资源,在具体实践中他主张扩大国家功能,对职务、财产等社会资源进行正义分配。他的分配正义理论突破了功利主义的窠臼,对当代社会有很强的启示意义,中国的共享发展应以分配正义为基本目标。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总体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发展成果的分配上,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家庭之间和个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0.40.5”这个行列,属于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蛋糕”为例做了形象说明,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将“蛋糕”的总量做大,另一方面要实行合理的分配方式,兼顾效率和公平,使社会公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做大“蛋糕”。人们是否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是判断改革发展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何跳出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陷阱”,是一段时间内我国需要重视思考并科学谋划的问题。当前,我国已成功走出“矛盾凸显”的下中等收入阶段,正式跨入上中等收入阶段这个“陷阱密布”时期。学界普遍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发生主要是贫富差距过大、产业转型失败、收入分配不均等造成的。共享发展理念可以有效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建立共享机制,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三)良序社会与共同富裕

“良序社会是如何实际可能的?”[1]4是罗尔斯一生探求解答的问题,也是正义理论中社会治理的目标。但他设计的良序社会回避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阶级差异问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们的正义感会受到阶级的影响而产生偏差,而罗尔斯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第二,文化差异问题。他的正义理论中仍然残留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心论思想,有简单化和浅薄化人类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倾向[9],成为了某些西方国家侵略他国的工具。

共享发展理念以共同富裕为社会治理的目标,按照马克思的构想,阶级只是社会发展不充分的产物,阶级的差异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消失。共产主义阶段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共享真正地实现。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克服了文化差异问题,有别于西方强权国家干预、侵略他国的做法,它提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0]。

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设计社会治理蓝图的创新理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变迁、部分发展中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提供了经验的鉴戒。正确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要遵循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逻辑进路。

四、共享发展理念下社会治理创新实现路径

共享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11]。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发展的现实需求。

废水流入絮凝池A,加入絮凝剂使沉淀絮凝,沉淀物聚集成大颗粒即可。然后废水流入斜管沉降池A,沉淀物沉入沉降池的底部。用污泥泵将沉淀物抽入板框式压滤机,压滤后得到含镍滤渣。滤液又回到废水调节池。

(一)以全民共享为目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实现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目标,让人生共同出彩,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以人民的直接利益和现实诉求为抓手。曾经,以“绩效”为导向是政府发挥行政职能的基本特征,相较于社会公众,权贵阶层、市场单位、既得利益者等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更多的影响。公众被长期游离于公共生活的边缘,缺乏表达的畅通渠道,群众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此外,一些境内外敌对势力、邪恶势力抬头,以各种手段渗透进人民内部,人为地制造社会矛盾,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罗尔斯认为,“一个观念的稳定性依赖于各种动机之间的平衡:它培育的正义感和它鼓励的目标必须在正常情况下能胜过不正义的倾向”。[1]359因此,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有关人民群众重要利益的矛盾。党的十八大指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权利的公平,需要立法和执法公平地维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利。实现机会公平,政府要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打破机制壁垒,保证人民在同等的社会环境之中,平等地获取社会资源和社会价值。实现规则公平,要建立完整的社会自治管理和人民监督机制。积极推动司法、政府、社会三维联动,全方面预防、化解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二)以全面共享为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全面共享的理念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内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还对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就是要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能坚守底线又要突出重点。现阶段,一是坚守脱贫的底线,脱贫攻坚要做到“一户一案”的精准帮扶,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二是突出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政府职责,引领社会资本参与,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三)以共建共享为基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以共建共享为基础保障,建设社区治理体系是社会基层治理的最新理论成果。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12]实现共建共享必须形成党的领导、政府引导、社会相协调、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首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价值引领,通过组织与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其次,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法治、德治和自治的良性互动。社区公共事务的多元化和易变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组织都无法独立承担所有事务。政府组织扮演管理指导者的角色;社会中介组织扮演志愿性的服务者功能;社区自治组织扮演沟通者与联系者的角色;居民小社团组织扮演协助者的角色。社区是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及其他组织的公共空间[13]。在社区治理体系中,各个社会组织将从分散走向整合,显著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合作化的群体治理。

(四)以渐进共享为途径,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渐进共享是相对于创新社会治理的进程而言的,制度化的社会治理是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完善和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变迁。推进共享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关键。十九大报告指出,需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首先,加强和创新社会制度必须创新各级党委的执政方式,同时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职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其次,社会治理制度还体现为政府、社会、公众三者的良性互动。政府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指导方针,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构建社会公众依法行使权利、理性表达诉求的平台与载体。最后,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社会治理制度只有通过法制化,才能实现有效定位、精细量化,从而增强其执行力和运行力。

油田高度重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团委、工会及相关业务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青年人才作为油田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对引进的毕业生从参加工作开始,即实行转正定级工资,半年后享受奖金,对到生产一线岗位就业的石油主干专业研究生还享受安家补助费政策;在职称评审、发展党员、评先树优工作中,注重向生产和科研一线人员倾斜,向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青年人才倾斜,向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一线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倾斜。各类评选表彰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倾斜力度,激发青年骨干人才自觉成长成才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从罗尔斯的“良序社会”构想到“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人类对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研究从未止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可以为中国政治改革的顶层设计作参考。共享发展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既是党和人民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结晶,也是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指导,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定位。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社会治理创新,需以一以贯之、脚踏实地的精神将其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处。

参考文献:

[1] 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王润稼.天赋是应得的吗?——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天赋理论的分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7-62.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 朱广忠.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缺陷[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5):139-142.

[5]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刘 霞,张 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M].张庆东,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 张国清.作为共享的正义:兼论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J].浙江学刊,2018(1):5-18.

[9] 张国清.罗尔斯的良序社会理论及其批判[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23.

[10] 新华网.中共首提“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和平发展共同发展[EB/OL].(2012-11-11)[2018-12-20].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11/c350825-19539441.html.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2] 姜晓萍,郭金云.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创社区发展治理新境界[EB/OL].(2017-09-28)[2018-12-22].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928/c389394-29565663.html.

[13] 王小林,朱 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引领作用: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6):48-50.

SharedDevelopment:WaystoInnovationandPracticeofSocialGovernanceforaNewEraBasedonRawls’sTheoryofJusticeTheory

ZHANG Li

(School of Marxism,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 How to strengthen and innovate social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China.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rdered society, Rawls’s theory of justice contains a wealth of social governance ideas, whi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ance of China’s innovative society. “Shared development” is a kind of new transcendence of Rawls’s theory of justice, at the same time, new achievement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e must follow the logical approach of “shared by all civilians” “comprehensive sharing”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and “gradual sharing”.

Keywords: shared development; social governance; Rawls; fairness and justice

收稿日期:2019-01-04;

修订日期:2019-02-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ZZ019)

作者简介:张 丽(1996— ),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091.5;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4476(2019)03-0027-06

(责任编辑:徐 杰)

标签:;  ;  ;  ;  ;  ;  ;  ;  

张丽:共享发展: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的创新及其实践路径——基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比较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