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包括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之间通过活动刚性件活动连接,活动刚性件上还安装有两个调节件,活动刚性件两端通过固定牙支座固定于口腔牙齿端部,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内壁均设置有弧形钛合金套,弧形钛合金套两端均连接有拉伸合金条,拉伸合金条两端通过锁定板与调节件连接,调节件表面还安装有提拉限位锥组,拉伸合金条绕过提拉限位锥组并固定在锁定板内部,提拉限位锥组通过若干个中心处的螺纹件进行控制,通过可调节的调节件对口腔上下牙列进行矫正,可满足不同的畸形矫正需求,同时在调节的时候利用组合式的调节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矫正力度,使得矫正过程更加安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所述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之间通过活动刚性件(3)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刚性件(3)上还安装有两个调节件(4),所述活动刚性件(3)两端通过固定牙支座(5)固定于口腔牙齿端部,所述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内壁均设置有弧形钛合金套(6),所述弧形钛合金套(6)两端均连接有处于张紧状态的拉伸合金条(7),所述拉伸合金条(7)两端通过锁定板(8)与调节件(4)连接,且调节件(4)表面还通过锥形孔组(13)安装有提拉限位锥组(9),所述拉伸合金条(7)绕过提拉限位锥组(9)并固定在锁定板(8)内部,且提拉限位锥组(9)通过若干个中心处的螺纹件(10)进行控制。
设计方案
1.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所述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之间通过活动刚性件(3)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刚性件(3)上还安装有两个调节件(4),所述活动刚性件(3)两端通过固定牙支座(5)固定于口腔牙齿端部,所述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内壁均设置有弧形钛合金套(6),所述弧形钛合金套(6)两端均连接有处于张紧状态的拉伸合金条(7),所述拉伸合金条(7)两端通过锁定板(8)与调节件(4)连接,且调节件(4)表面还通过锥形孔组(13)安装有提拉限位锥组(9),所述拉伸合金条(7)绕过提拉限位锥组(9)并固定在锁定板(8)内部,且提拉限位锥组(9)通过若干个中心处的螺纹件(10)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限位锥组(9)包括若干个大孔径锥(901)和小孔径锥(902),锥形孔组(13)分别与大孔径锥(901)、小孔径锥(902)大小相对应,所述小孔径锥(902)设置在相邻大孔径锥(901)的中间位置底部,所述拉伸合金条(7)依次交错缠绕穿过小孔径锥(902)和大孔径锥(901)呈波浪状排布,螺纹件(10)均安装在大孔径锥(901)和小孔径锥(902)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件(10)底端插入调节件(4)内部,且每一个小孔径锥(902)和大孔径锥(901)表面的螺纹件(10)安装处均活动安装有活动盖(903),所述活动盖(903 )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钛合金套(6)通过恒力连接件(601)与上矫正套(1)、下矫正套(2)连接,所述恒力连接件(601)包括连接在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上的若干个金属节(602),位于同侧的相邻的金属节(602)之间通过弹性件(60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内部均安装有耐腐蚀垫(11),且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外壁均设置有填充槽(12),填充槽(12)内部装有可食用果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口腔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
背景技术
人类具有上颌和铰接下颌,所述上颌称为形成上牙弓的上颌骨,所述下颌称为形成下牙弓的下颌骨。当上牙弓与下牙弓的大小和形状匹配而使得在闭合上、下颌时上颌和下颌接触时,患者具有正确的咬合。另外,上牙弓和下牙弓的各自的牙齿沿所述牙弓的长度相对于彼此正确地定位,从而它们彼此正确地匹配。
而由于人体在幼儿唇肌发育不良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当此类人群在睡觉或身体放松时,嘴巴会不自主的张开,造成用口呼吸、打鼾等问题,长期采用口呼吸易造成上唇缩短、外翻,上切牙唇倾明显,切牙间散在间隙,开唇露齿等严重后果,容易出现上颌和下颌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较常见的上颌或者下颌向外偏移,需要用矫正器进行矫正。
而传统的矫正器都是通过单一调节的方式进行控制,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还处于牙齿发育阶段,矫正器作用力过大会导致牙齿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不仅不利于矫正的进行,而且还会对牙齿产生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通过可调节的调节件对口腔上下牙列进行矫正,可满足不同的畸形矫正需求,同时在调节的时候利用组合式的调节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矫正力度,使得矫正过程更加安全,更能满足青少年的矫正需求,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包括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所述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之间通过活动刚性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刚性件上还安装有两个调节件,所述活动刚性件两端通过固定牙支座固定于口腔牙齿端部,所述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内壁均设置有弧形钛合金套,所述弧形钛合金套两端均连接有处于张紧状态的拉伸合金条,所述拉伸合金条两端通过锁定板与调节件连接,且调节件表面还通过锥形孔组安装有提拉限位锥组,所述拉伸合金条绕过提拉限位锥组并固定在锁定板内部,且提拉限位锥组通过若干个中心处的螺纹件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拉限位锥组包括若干个大孔径锥和小孔径锥,锥形孔组分别与大孔径锥、小孔径锥大小相对应,所述小孔径锥设置在相邻大孔径锥的中间位置底部,所述拉伸合金条依次交错缠绕穿过小孔径锥和大孔径锥呈波浪状排布,螺纹件均安装在大孔径锥和小孔径锥中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件底端插入调节件内部,且每一个小孔径锥和大孔径锥表面的螺纹件安装处均活动安装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钛合金套通过恒力连接件与上矫正套、下矫正套连接,所述恒力连接件包括连接在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上的若干个金属节,位于同侧的相邻的金属节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内部均安装有耐腐蚀垫,且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外壁均设置有填充槽,填充槽内部装有可食用果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调节件对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进行活动调节,在调节的时候使得调节作用力均匀作用于上矫正套和下矫正套,对矫正者的牙齿施加均匀的作用力,实现上颌牙和下颌牙的均匀矫正,而且利用提拉限位锥组的大小孔径的交叉分布式结构,使得拉伸合金条的松紧程度调节更加精细,从而更加精准的控制矫正器的矫正力度,不仅有利于提高矫正效果,而且不会对牙齿产生损伤,尤其适用于牙齿还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矫正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矫正套;2-下矫正套;3-活动刚性件;4-调节件;5-固定牙支座; 6-弧形钛合金套;7-拉伸合金条;8-锁定板;9-提拉限位锥组;10-螺纹件; 11-耐腐蚀垫;12-填充槽;13-锥形孔组;
601-恒力连接件;602-金属节;603-弹性件;
901-大孔径锥;902-小孔径锥;903-活动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不仅固定方便,而且可以自由选择对上下颌进行矫正调节,而且矫正时力度控制精准,矫正效果好且不会对牙齿产生损伤。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口腔正畸矫正器,包括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所述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之间通过活动刚性件3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刚性件3上还安装有两个调节件4,所述活动刚性件3两端通过固定牙支座5固定于口腔牙齿端部,所述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内壁均设置有弧形钛合金套6,所述弧形钛合金套6两端均连接有处于张紧状态的拉伸合金条7,所述拉伸合金条7两端通过锁定板8与调节件4连接,且调节件4表面还通过锥形孔组13安装有提拉限位锥组9,所述拉伸合金条7绕过提拉限位锥组9并固定在锁定板8内部,且提拉限位锥组9 通过若干个中心处的螺纹件10进行控制。
在具体工作时,上矫正套1固定套在上颌牙齿部分,下矫正套2固定套在下颌牙齿部分,而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通过端部的固定牙支座5固定在牙齿上,而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通过活动刚性件3之间活动连接,保证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可以自由活动,矫正者在活动上下颌的时候,不会产生束缚,而通过调节件4上的提拉限位锥组9的限位阻挡,可以改变提拉合金条7的松紧程度,从而实现矫正的松紧调节,合理控制松紧程度,使得矫正调节力度更加合适,满足不同的矫正要求。
所述提拉限位锥组9包括若干个大孔径锥901和小孔径锥902,锥形孔组13分别与大孔径锥901、小孔径锥902大小相对应,所述小孔径锥902设置在相邻大孔径锥901的中间位置底部,所述拉伸合金条7依次交错缠绕穿过小孔径锥902和大孔径锥901呈波浪状排布,螺纹件10 均安装在大孔径锥901和小孔径锥902中间。
具体进行矫正操作时,由于拉伸合金条7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在需要矫正时,针对上下颌的畸形程度,对应选择上矫正套1或者下矫正套2 进行矫正,通过螺纹件10的螺旋调节,改变多个大孔径锥901和小孔径锥902的和锥形孔组13的深入距离,使得大孔径锥901和小孔径锥902 插入锥形孔组13的深度改变,从而使得大孔径锥901和小孔径锥902对拉伸合金条7产生不同的外扩推挤作用,使得缠绕穿过大孔径锥901和小孔径锥902的拉伸合金条7的松紧程度改变,从而使得拉伸合金条7 对弧形钛合金套6产生拉力,从而对上矫正套1或者下矫正套2产生矫正拉力,从而实现对牙齿的矫正调节。
而针对不同的矫正人群,根据需要矫正的力度大小,合理调节对应的螺纹件10,使得多个大孔径锥901和小孔径锥902的深度发生变化,从而更加精准的控制拉伸合金条7的松紧程度,完成矫正力度的合理控制,提高矫正效果,同时防止因为矫正力度过大而对矫正者的牙齿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在上述过程中,拉伸合金条7始终紧贴在调节件4的表面,而为了增强拉伸合金条7的固定效果,还可以将其表面设置为磨砂结构,使得其和大孔径锥901、小孔径锥902表面接触时不会发生打滑的现象,可以稳定固定,保证在进行矫正力度调节的时候不会发生偏移。
优选的是,在上述方案中,相同的大孔径锥901或者小孔径锥902 还可以设计成孔径大小不一致的结构,从而使得调节过程更加精准,具体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固定牙支座5在实际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采用现有矫正器的常用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类似牙齿矫正的胶粘方式固定,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螺纹件10底端插入调节件4内部,且每一个小孔径锥902和大孔径锥901表面的螺纹件10安装处均活动安装有活动盖903,所述活动盖901采用硅胶材料制作,通过设置的活动盖903在调节好之后,将螺纹件10保护起来,从而在口腔内部,既不会堆积口腔异物,防止对螺纹件10产生堵塞,也不会对螺纹件10产生腐蚀作用,便于长久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钛合金套6通过恒力连接件601与上矫正套1、下矫正套2连接,所述恒力连接件601包括连接在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上的若干个金属节602,位于同侧的相邻的金属节602之间通过弹性件603连接,在通过拉伸合金条7产生拉力作用之后,通过恒力连接件601传输到弧形钛合金套6,通过多个金属节602将弧形钛合金套 6和上矫正套1、下矫正套2之间固定连接起来,在进行拉力传导的时候,由于弹性件603设置在相邻的金属节602位置处,配合多个弹性件603,将拉力分担到上矫正套1、下矫正套2的每一个区域,实现矫正拉力的均匀分布,提高对应的矫正效果。
所述上矫正套1和下矫正套2内部均安装有耐腐蚀垫11,防止牙齿表面的酸性物质对上矫正套1、下矫正套2产生腐蚀作用,且上矫正套1 和下矫正套2外壁均设置有填充槽12,填充槽12内部装有可食用果香,通过填充槽12内部的可食用果香,使得整个矫正器在口腔中停留时可以保持清新芳香的状态,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在降低金属感或者塑料感的同时,使得矫正器在使用时更加舒适,同时可以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消除残留在矫正器上的异味气体。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4388.X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74926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A61C 7/08
专利分类号:A61C7/08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徐春华
第一申请人:徐春华
申请人地址: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林隐路8号朴园兰亭苑19幢104
发明人:徐春华;徐晨威
第一发明人:徐春华
当前权利人:徐春华
代理人:武媛;吕学文
代理机构:1157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牙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