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色色素论文_陈楚佳,黄春辉,陶俊杰,曲雪艳,钟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呈色色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花色素,叶绿素,猕猴桃,色素,类胡萝卜素,金叶,果肉。

呈色色素论文文献综述

陈楚佳,黄春辉,陶俊杰,曲雪艳,钟敏[1](2016)在《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果实发育期间色素变化及呈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毛花猕猴桃果实发育期间果肉色素的变化规律及呈色原因。【方法】以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果实为试材,进行果肉色度、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整个果实发育阶段果肉色度稳固上升;叶绿素含量在盛花后95 d之前基本维持在60 mg·kg-1,盛花后110 d达到最小值(47.7 mg·kg-1),而在盛花后140 d快速上升至整个时期最大值(92.0 mg·kg-1),采收时下降到73.0 mg·kg-1;整个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所占比例显着高于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盛花后110 d之前表现稳定,后期先上升再下降,于盛花后140 d达到最大值(26.3mg·kg-1),采收时下降至21.2 mg·kg-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与叶绿素a、叶绿素b、色度呈极显着相关,且2者之间亦呈极显着相关。【结论】整个果实发育阶段高含量的叶绿素是毛花猕猴桃果肉持续呈现绿色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王小青,韩键,文杨,姜卫兵,房经贵[2](2016)在《呈色机制不同的桃叶片花色素苷积累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季节性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红叶桃叶片夏季呈现高温"返青"现象,而早熟桃夏季果实采收后叶片逐渐变红,2种桃叶片呈色规律相反。测定其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表达特性,分析与叶片呈色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红叶桃品种‘筑波5号’和‘洛格红叶’、早熟桃品种‘早美’和‘春蕾’以及绿叶桃品种‘京蜜’为试材,分别在春、夏、秋3个季节测定其叶片花色素苷含量、叶片色差以及与叶片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CHS、CHI、F3H、F3'H、DFR、LDOX、UFGT)和调节基因(MYB10、b HLH3、WD40、MYBPA1、MYB15、MYB16、MYB111、MYB123)的时空表达。[结果]2个红叶桃品种花色素苷含量在夏季下降,秋季回升;2个早熟桃品种夏季叶片逐渐变红,花色素苷含量一直增加;而绿叶桃叶片一直处于绿色,花色素苷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结构基因中CHS、CHI、F3'H、DFR、LDOX、UFGT和调节基因中MYB10、MYBPA1、MYB16、MYB111、WD40、b HLH3的表达水平与桃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而MYB15和MYB12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桃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呈负相关。[结论]6个结构基因和6个调节基因表达水平与红叶桃、早熟桃花色素苷积累关系密切,表明其在调控桃叶片着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潘丽芹,王学晨,吴凯越[3](2016)在《3个络石品种叶片色素含量与呈色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络石、黄金络石和花叶络石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探讨同一种内不同部位叶片内色素含量的分布差异,对不同种间色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叶络石、黄金络石叶片的花色苷、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较高,络石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从不同取样部位来看,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基本表现为基部>中部>顶部叶片,而叶绿素含量则相反;花色苷/总叶绿素较高时,植株叶片表现为紫或暗红色斑块,而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较高时,则植株叶片表现为黄色或黄色斑块。(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严倩[4](2016)在《棉花棕色纤维基因Lc_1的图位克隆及原花色素合成和纤维棕色呈色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彩色棉是一种能在纤维发育过程中合成和积累色素且成熟纤维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材料,是天然彩色纤维的主要来源。彩色棉由于具有天然色彩,在纺织加工过程中不需要漂白和印染处理,极大的减少了纺织加工的能耗水耗,同时也避免了纺织品中有机染料和无机离子残留对人体的伤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的增强,天然彩色棉及其纺织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青睐。但天然彩棉存在的产量低、品质差、色泽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彩棉产业的大力发展。棕色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彩色棉。研究表明,深棕色纤维的颜色受Lc1控制,棕色棉纤维中的棕色色素是类黄酮家族的原花色素(PA,Proanthocyanidins)。但未见成功克隆出Lc1的报道,且棕色纤维中PA合成的调控机制也尚不清楚。揭示棉花纤维色素合成及纤维呈色的调控机理,可以为彩色棉的纤维产量和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对推动我国彩棉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在高等植物中,PA的合成主要由MYB、bHLH和WD40叁类转录因子形成的叁元复合体共同调控。在拟南芥棕色种皮中,参与调控PA合成的这叁类转录因子分别是TT2、TT8和TTG1。其中,TT2在拟南芥种皮的PA合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它能单独激活下游PA结构基因的表达。TT8是拟南芥bHLH第叁(Шf)亚家族的转录因子,与TT2共同作用时,可显着增强对下游靶标基因的激活效应。为研究棉花PA合成和纤维呈色的调控机理,本论文全面鉴定了棉花TT2和TT8同源基因,通过表达分析、棉花转基因、烟草瞬时表达,以及棕色纤维基因(Lc1)的精细定位,揭示了棉花TT2和TT8同源基因与棕色纤维PA合成和纤维棕色呈色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棉花TT2同源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以拟南芥TT2氨基酸序列为探针,在雷蒙德氏棉的基因组中共找到21个相似蛋白。进化分析表明,其中5个蛋白(Gorai.001G015200、Gorai.010G087200、Gorai.001G020600、Gorai.001G020400和Gorai.001G020500)与拟南芥TT2聚为一簇,可能是棉花的TT2同源蛋白,将5个棉花TT2同源蛋白分别命名为GrTT2-1~5。从陆地棉T586的A、D亚基因组中克隆出5对棉花TT2同源基因(GhTT2s,分别是GhTT2-1A/D、GhTT2-2A/D、GhTT2-3A/D、GhTT2-4A/D、GhTT2-5A/D)。序列分析表明来源于不同亚基因组的同对基因(直系同源)序列高度相似,旁系同源基因间的序列差异较大。为验证这5对GhTT2同源基因的功能,将D亚基因组中的4个GhTT2s(GhTT2-1d~5d,除ghtt2-3d)及ghtt2-3a构建在组成型启动子(35s)的下游,并对白色棉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这些转基因棉花的愈伤组织均能被pa的特异染色剂dmaca染成蓝色,其愈伤组织中pa的含量约是野生型的5-10倍。以上结果表明,克隆的5对棉花ghtt2s基因都有促进pa合成的功能。通过qrt-pcr方法检测这10个ghtt2s在白色和棕色陆地棉的各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纤维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有2对ghtt2s(ghtt2-1a/d和ghtt2-2a/d)在两种棉花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相似,主要在胚珠中优势表达。有2对ghtt2s(ghtt2-3a/d和ghtt2-4a/d)主要在两种棉花材料的特定组织中表达。ghtt2-3a只在棕色棉的纤维中高水平表达,而ghtt2-3d主要在白色棉的胚珠中表达;ghtt2-4a主要在棕色棉的花瓣中表达,ghtt2-4d主要在白色棉的叶片中表达。而ghtt2-5a/d在两种棉花的各组织中均检测不到表达信号。在纤维发育的过程中,除ghtt2-3a外,其它9个ghtt2同源基因几乎都无表达信号。ghtt2-3a在棕色棉纤维发育的不同时期均有高水平表达,同时纤维中有大量的pa合成和积累。这些结果表明,棕色陆地棉中的10个ghtt2同源基因在其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进一步检测这10个基因在ril群体的棕色纤维和白色纤维中的表达,结果表明ghtt2-3a无论是在棕色纤维总cdna池及各个单株中均有高水平的表达,而在白色纤维中则不表达,其它9个ghtt2同源基因在这两种棉花纤维中也都未检测到表达信号。这些结果表明,ghtt2-3a的表达与棕色纤维共分离,可能参与纤维中棕色色素合成的调控。2.ghtt2-3a是棕色纤维lc1的候选基因前期研究表明,深棕色纤维基因(lc1)能上调整个pa的合成途径,并促进棕色纤维呈色。为明确ghtt2-3a和lc1及纤维棕色呈色的关系,我们利用两个分离群体对lc1进行了精细定位分析。从t586的bac文库中筛选出一个ghtt2-3a-bac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寻找lc1连锁的分子标记。根据tt2-3a-bac和相应d基因组序列,设计ssr引物,筛选出lc-ft3和lc08两个差异显着标记。进一步比较亲本t586和渝棉1号的差异序列并设计标记引物,最终筛选出phda、msf10-3y、tt2-3a3y、tt2-4a、ere和pec53l这6个差异显着的标记。同时以棕色棉t586和白色棉渝棉1号为亲本建立含有270个系的ril群体和1698株的f2代放大群体。用8个标记引物在两个遗传群中对ghtt2-3a和lc1进行精细定位。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lc1位于标记msf10a-3y和pec53l间,遗传距离为0.3cm。在f2代群体中,lc1位于遗传标记tt2-3a3y和tt2-4a间,两标记的遗传距离为0.7cm,实际距离约47kb,含有ghtt2-3a和ghtt2-5a2个基因。综合上述的表达分析和转基因功能验证结果,推测ghtt2-3a是棕色纤维lc1的候选基因,可能参与棕色纤维的色素合成和棕色呈色。3.纤维次生壁合成时期表达ghtt2-3a是转基因成熟纤维呈色的关键为明确ghtt2-3a在棉花纤维pa合成中的调控作用,通过转基因方法对ghtt2-3a进行了功能分析。分别将ghtt2-3a构建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纤维特异启动子scfp、e6、fbl2a和组成型启动子35s的下游,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白色棉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ghtt2-3a在scfp::ghtt2-3a、e6::ghtt2-3a和35s::ghtt2-3a的转基因棉花发育早期(11dpa)的纤维中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同时纤维中pa含量也比野生型增加1-2倍。但在发育后期(22dpa)的纤维中,ghtt2-3a的表达明显下降到几乎和野生型中一样的水平,且转基因纤维中的pa含量也和野生型中无明显差异。这些转基因的成熟纤维最终呈现出和野生型一样的白色。而fbl2a::ghtt2-3a的转基因棉花则相反,其成熟纤维为明显棕色。ghtt2-3a在fbl2a::ghtt2-3a转基因棉花发育早期(11dpa)纤维中几乎不表达,纤维中的pa含量较野生型中也无变化,而在次生壁合成时期,ghtt2-3a在纤维中的表达水平逐渐提高,pa在纤维中合成和积累量也明显增加。这些结果表明,ghtt2-3a在转基因棉花纤维中有促进pa合成的功能,且在纤维发育的后期(次生壁合成期)合成和积累pa是成熟纤维显色的关键。为明确ghtt2-3a上调表达对其它基因的影响,对fbl2a::ghtt2-3a转基因棉花和null系(对照,gus阴性)22dpa的纤维进行了mrna数字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与null系相比,转基因棉花纤维中共有170个表达差异的基因,包含149个上调基因和21个下调基因。总共有37个pa合成途径基因被鉴定出,这些基因的表达都明显上调,包含5个ghpal、4个ghc4h、2个gh4cl、5个ghchs、4个ghchi、3个ghf3h、4个ghf3’h、4个ghf3’5’h、2个ghdfr、3个ghlar、2个ghans和2个ghanr。进一步的rt-pcr验证表明这些基因在fbl2a::ghtt2-3a转基因棉花纤维中的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null系。此外,2个ghwd40和1个ghtt8同源基因也都上调了3倍以上。这些结果表明ghtt2-3a能上调转基因纤维中的整个pa合成途径,同时对参与pa调控的转录因子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以上研究表明,ghtt2-3a能通过激活整个pa合成途径促进pa在转基因纤维中合成和积累,最终使成熟纤维呈现出明显的棕色。同时根据前期的表达和遗传定位分析,认为ghtt2-3a与控制棕色色素pa合成的棕色纤维基因lc1是同一基因。4.棉花tt8同源基因的鉴定和克隆基于前面的研究,为寻找棉花中与pa调控相关的tt8同源基因,通过在已测序的二倍体棉花(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中寻找bhlh的同源基因,最终鉴定出289个棉花bHLH相关的同源基因,并命名为GobHLH001-289。与拟南芥、可可中的bHLH蛋白及一些藓类和藻类中的部分bHLH蛋白的进化分析,共分为30个亚家族,而棉花中的bHLH蛋白被分成27个亚家族。这些bHLH蛋白中,S5a和S5b亚家族和拟南芥第叁(Шf)亚家族中参与类黄酮调控的bHLH(如TT8)蛋白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这些bHLH的基因编号分别为GobHLH062、GobHLH064、GobHLH110、GobHLH123和GobHLH130。为明确S5a和S5b亚家族的bHLH基因结构,克隆和比较了陆地棉(A、D亚基因组)和它们的祖先二倍体棉(A和D基因组)中所有的S5a和S5b亚家族基因。结果表明,来自二倍体A和D基因组中的10个S5a和S5b亚家族bHLH基因在四倍体棉花中都有保留。其中四倍体棉中有两个序列的发生改变,主要是GhbHLH130D中有一个15bp序列的删除和GhbHLH062A中有一个长末端重复序列的插入。5.GhTT2-3A和GhbHLH110A对PA途径的激活具有协同作用为明确GhTT2-3A和b HLH在棉花PA合成途径中的调控方式,通过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和双荧光活性检测的方法,检测GhTT2-3A和GhbHLH110A对PA合成途径基因GhDFR、GhLAR和GhANR的启动子激活作用。结果表明,GhTT2-3A和GhbHLH110A分别都能单独激活GhDFR、GhLAR和GhANR启动子的表达,但激活效应均较弱。当GhTT2-3A和GhbHLH110A二者共同作用时,其激活效果明显增强。这些结果表明,在棉花纤维PA的合成中,GhTT2-3A和GhbHLH110A能够协同激活PA合成途径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中鉴定出了5对能促进PA合成的棉花GhTT2同源基因。其中,GhTT2-3A在棕色纤维中特异性表达,且在纤维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GhTT2-3A都能促进纤维中PA的合成和积累,但只有次生壁合成时期表达GhTT2-3A的转基因棉花成熟纤维呈棕色,并获得了转基因棕色棉。结合遗传定位结果,我们认为GhTT2-3A与棕色纤维基因Lc1是同一基因。GhTT2-3A和GhbHLH110A相互协同激活PA合成途径。为进一步研究色素对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彩色棉育种提供了新材料。(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12)

郁万文,祝遵凌,曹福亮,周春丽[5](2016)在《金叶银杏半同胞子代无性系的叶色和色素含量变化及呈色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月份至11月份金叶银杏‘万年金’(Ginkgo biloba‘Wannianjin’)32个半同胞子代无性系与亲本的叶色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了不同色系叶片的色素含量和比值及叶色参数(L*、a*和b*)的变化,分析了叶色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并观察了不同色系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32个半同胞子代无性系可被分为金黄、浅黄、草绿和蓝绿4个色系。随时间推移,草绿和蓝绿色系叶片的总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呈"双峰型"变化趋势,Car/Chl和Car/Chla比值的变幅均较小;而金黄和浅黄色系叶片的上述色素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变化趋势,Car/Chl和Car/Chla比值总体呈"迅速下降—相对稳定—缓慢升高"的变化趋势。各色系叶片的上述色素含量在夏季均不同程度下降,Car/Chlb比值变化差异较大,且金黄和浅黄色系的各色素含量均低于草绿和蓝绿色系。随时间推移,金黄和浅黄色系叶片的L*、a*和b*值以及草绿和蓝绿色系叶片的L*和b*值均先降低后升高,后2个色系的a*值则先升高后下降;并且,前2个色系的L*和b*值总体上显着高于后2个色系,而a*值则总体上低于后2个色系。金黄色系的Chla和Chl含量与L*和a*值显着负相关,而其Car/Chl和Car/Chla比值则与L*、a*和b*值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浅黄色系的Chlb含量与a*值显着负相关,其Car/Chla比值与L*和b*值以及Car/Chlb比值与a*值均显着正相关;草绿色系的Chla含量与L*值显着负相关,其Car/Chla比值与L*和b*值以及Car/Chlb比值与a*值均显着正相关;这3个色系叶片的其余指标间以及蓝绿色系叶片的各指标间均无显着相关性。观察结果显示:金黄和浅黄色系的叶绿体基粒片层发育不健全,基粒片层可见但排列较疏松,且无明显垛迭,分布范围小而稀疏;蓝绿和草绿色系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垛迭层数均较多,基粒片层发达且排列紧致、整齐,分布范围大而稠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万年金’4个色系半同胞子代无性系叶片的呈色差异和叶色变化由多种因素控制,其中,Car/Chl和Car/Chla比值高且叶绿体基粒片层发育不健全是叶片呈黄色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黄利斌,施大伟,周鹏,张敏,江舒[6](2015)在《金焰彩栾色素组成与叶片呈色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黄山栾树金焰彩栾品种叶片呈色的生理机制,对叶片中色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色素组成与叶色的表达显着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导致金焰彩栾春季叶片呈现黄绿色;色素含量变化幅度差异可能是引起金焰彩栾秋叶呈现金黄色的主要原因,金焰彩栾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使得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相对含量提高。(本文来源于《江苏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张潇,汪莹[7](2015)在《彩叶植物呈色机理与影响花色素苷因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花色素苷是使植物叶片、花、果实和种子呈现彩色的物质基础。本文依据国内外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在阐述彩叶植物呈色机理的基础上,简述了自身生长周期、光照、温度、土壤条件等有关因子对彩叶植物花色素苷积累、含量变化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重点应明确不同栽培措施使用后对植株生理生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植物中的花色素苷对外界影响因子响应机制的差异等。(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赵雪[8](2014)在《黄肉猕猴桃果实发育期间色素变化及呈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果树学报》2014年第4期《黄肉猕猴桃果实发育期间色素变化及呈色分析》(作者黄春辉等)报道,以黄肉猕猴桃"金丰"和绿肉猕猴桃"金魁"(对照)为试材,进行果肉色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素、糖、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各项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肉猕猴桃的转色期主要在盛花后120~165天,盛花后120天为其转色的关键转折点。黄肉猕猴桃比对照有更高含量的类胡萝卜(本文来源于《中国果业信息》期刊2014年11期)

王明玉,姜卫兵,韩健,王小青,张斌斌[9](2014)在《不同红叶性状桃叶片花色素苷种类鉴定及呈色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早熟桃(Prunus persica,‘早美’、‘春蕾’)和红叶桃(Prunus persica f.atropur purea,‘筑波5号’、‘洛格红叶’)两种不同叶片呈色类型桃品种为试材,在5~9月份对其呈色过程中叶片色泽、花色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叶片色差值与色素组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讨早熟桃和红叶桃叶片呈色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红叶桃叶片5月下旬叶片出现"返青"现象,叶片a*值由正值变为负值;相反早熟桃叶片6月份果实采收后叶片由鲜艳绿色逐渐变为红紫色,叶片a*值逐渐增大。(2)在试验所选的4个品种中共发现5类花色素苷,早熟桃含有3类,红叶桃含有4类,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为两种类型桃叶片所共有的且含量相对较高的花色素苷;呈色过程中叶片花色素苷种类基本不变,但各色素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红叶桃叶片与早熟桃叶片的a*值分别与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均与Ant/Chl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矢车菊素为桃叶片呈现红色的物质基础,两种类型桃叶片呈色差异并非所含花色素苷种类不同所致,而与不同种类花色素苷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黄春辉,高洁,张晓慧,陈楚佳,曲雪艳[10](2014)在《黄肉猕猴桃果实发育期间色素变化及呈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黄肉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色素的变化及其呈色过程。【方法】以黄肉猕猴桃‘金丰’和绿肉猕猴桃‘金魁’(CK)为试材,进行果肉色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糖、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各项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黄肉猕猴桃的转色期主要在盛花后120~165 d,盛花后120 d为其转色的关键转折点。黄肉猕猴桃比对照有更高含量的类胡萝卜素,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其成熟果实(盛花后165 d)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幼果(盛花后30 d)相比没有显着差异。黄肉猕猴桃亦有较高含量的叶绿素,但随果实发育进程其下降幅度大于对照。黄肉猕猴桃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逐渐增大,导致了其果肉色泽由绿色转变为黄色。相关性分析显示,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之比与果肉色度呈极显着相关。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类黄酮含量持续下降,但黄肉猕猴桃的类黄酮含量始终高于对照,且与色度呈显着相关性。此外,果肉糖酸含量稳步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其与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之比,类黄酮含量和色度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结论】盛花后120 d之后,果肉叶绿素降解,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之比迅速上升,导致了黄肉猕猴桃呈现黄色。(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呈色色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红叶桃叶片夏季呈现高温"返青"现象,而早熟桃夏季果实采收后叶片逐渐变红,2种桃叶片呈色规律相反。测定其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表达特性,分析与叶片呈色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红叶桃品种‘筑波5号’和‘洛格红叶’、早熟桃品种‘早美’和‘春蕾’以及绿叶桃品种‘京蜜’为试材,分别在春、夏、秋3个季节测定其叶片花色素苷含量、叶片色差以及与叶片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CHS、CHI、F3H、F3'H、DFR、LDOX、UFGT)和调节基因(MYB10、b HLH3、WD40、MYBPA1、MYB15、MYB16、MYB111、MYB123)的时空表达。[结果]2个红叶桃品种花色素苷含量在夏季下降,秋季回升;2个早熟桃品种夏季叶片逐渐变红,花色素苷含量一直增加;而绿叶桃叶片一直处于绿色,花色素苷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结构基因中CHS、CHI、F3'H、DFR、LDOX、UFGT和调节基因中MYB10、MYBPA1、MYB16、MYB111、WD40、b HLH3的表达水平与桃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而MYB15和MYB12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桃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呈负相关。[结论]6个结构基因和6个调节基因表达水平与红叶桃、早熟桃花色素苷积累关系密切,表明其在调控桃叶片着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呈色色素论文参考文献

[1].陈楚佳,黄春辉,陶俊杰,曲雪艳,钟敏.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果实发育期间色素变化及呈色分析[J].果树学报.2016

[2].王小青,韩键,文杨,姜卫兵,房经贵.呈色机制不同的桃叶片花色素苷积累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季节性差异[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

[3].潘丽芹,王学晨,吴凯越.3个络石品种叶片色素含量与呈色的关系[J].天津农业科学.2016

[4].严倩.棉花棕色纤维基因Lc_1的图位克隆及原花色素合成和纤维棕色呈色的调控[D].西南大学.2016

[5].郁万文,祝遵凌,曹福亮,周春丽.金叶银杏半同胞子代无性系的叶色和色素含量变化及呈色机制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

[6].黄利斌,施大伟,周鹏,张敏,江舒.金焰彩栾色素组成与叶片呈色的关系[J].江苏林业科技.2015

[7].张潇,汪莹.彩叶植物呈色机理与影响花色素苷因素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15

[8].赵雪.黄肉猕猴桃果实发育期间色素变化及呈色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14

[9].王明玉,姜卫兵,韩健,王小青,张斌斌.不同红叶性状桃叶片花色素苷种类鉴定及呈色规律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4

[10].黄春辉,高洁,张晓慧,陈楚佳,曲雪艳.黄肉猕猴桃果实发育期间色素变化及呈色分析[J].果树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差异表达基基因与小鼠蛋蛋白复合体的...黄花水仙2号和金盏银台四个时期的花色...花色素苷与叶绿素比值黄花水仙2号和金盏银台4个时期的花色变...pH对色素吸光度的影响种提取剂对红肉蜜柚红色素吸收光谱的影...

标签:;  ;  ;  ;  ;  ;  ;  

呈色色素论文_陈楚佳,黄春辉,陶俊杰,曲雪艳,钟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