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钢包安全砌筑结构,从钢包底部至渣线区的钢包壁砌筑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保温层、永久层、安全层和工作层;所述安全层由四面弧形砖砌筑而成,四面弧形砖具有与永久层相邻的弧形外壁面、与工作层相邻的弧形内壁面、与上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上壁面、与下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下壁面、与右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凸弧形右壁面、以及与左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凹弧形左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和所述凹弧形左壁面二者凹凸配合。本实用新型安全层为四面弧形砖,可以实现机械拆包;尽管减少了工作层的工作衬的厚度,但工作层的工作衬可以使用到极限,钢包的寿命得以保证,并且安全层可以重复利用,节约耐材消耗,提供经济效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从钢包底部至渣线区的钢包壁的砌筑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保温层(1)、永久层(2)、安全层(3)和工作层(4);所述永久层(2)的厚度为Y2,所述安全层(3)的厚度为A,所述工作层(4)的厚度为G2;所述安全层(3)由四面弧形砖砌筑而成,四面弧形砖具有与永久层(2)相邻的弧形外壁面(31)、与工作层(4)相邻的弧形内壁面(32)、与上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上壁面(33)、与下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下壁面、与右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凸弧形右壁面(34)、以及与左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凹弧形左壁面(35),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和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二者凹凸配合;所述水平上壁面(33)和所述水平下壁面为两个相对的壁面;所述弧形外壁面(31)和所述弧形内壁面(32)为两个相对的壁面。
设计方案
1.一种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从钢包底部至渣线区的钢包壁的砌筑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保温层(1)、永久层(2)、安全层(3)和工作层(4);所述永久层(2)的厚度为Y2,所述安全层(3)的厚度为A,所述工作层(4)的厚度为G2;所述安全层(3)由四面弧形砖砌筑而成,四面弧形砖具有与永久层(2)相邻的弧形外壁面(31)、与工作层(4)相邻的弧形内壁面(32)、与上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上壁面(33)、与下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下壁面、与右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凸弧形右壁面(34)、以及与左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凹弧形左壁面(35),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和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二者凹凸配合;所述水平上壁面(33)和所述水平下壁面为两个相对的壁面;所述弧形外壁面(31)和所述弧形内壁面(32)为两个相对的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弧形外壁面(31)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所述弧形内壁面(32)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与所述水平过渡面(36)为圆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31),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 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弧形外壁面(31)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所述弧形内壁面(32)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与所述水平过渡面(36)为圆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31),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弧形外壁面(31)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所述弧形内壁面(32)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与所述水平过渡面(36)为圆弧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弧形外壁面(31)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所述弧形内壁面(32)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与所述水平过渡面(36)为圆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31),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32);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31),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3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面弧形砖的高度为H,所述四面弧形砖的厚度即为所述安全层(3)的厚度A;所述弧形外壁面(31)所对应的半径为R1,所述弧形内壁面(32)所对应的半径为R2,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所对应的半径为R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所对应的半径为R4;所述弧形外壁面(31)横向水平宽度为L3,所述弧形内壁面(32)横向水平宽度为L4;所述水平过渡面(36)的宽度为D;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为L1;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为L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面弧形砖的高度H为100mm,所述四面弧形砖的厚度A为70mm;所述弧形外壁面(31)所对应的半径R1为1610mm,所述弧形内壁面(32)所对应的半径R2为1540mm,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所对应的半径R3为38mm,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所对应的半径R4为37.5mm;所述弧形外壁面(31)横向水平宽度L3为163mm,所述弧形内壁面(32)横向水平宽度L4为155mm,所述水平过渡面(36)的宽度D为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为纳米微孔绝热板;所述永久层(2)为多孔材料层;所述安全层(3)为抗侵蚀性能好的含碳材料层;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L1大于20mm且小于28mm;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L2大于20mm且小于28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包砌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钢包安全砌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国外大多数钢包采用如图1-图4所示的传统的砌筑结构,包括保温层、永久层和工作层,该结构永久层往往采用低导热系数的高铝材料,该材料抗熔渣侵蚀能力较弱。为此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3695942U 中,对如图1-图4的传统结构进行了优化,将工作层分为了两部分,内层和外层,节省了材料并提高了钢包的安全系数。但是使用过程存在如下缺点:烘烤时间长,无法进行机械拆包,需要人工拆包。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不必人工拆包、可以实现机械拆包、拆包更加方便的钢包砌筑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包安全砌筑结构,从钢包底部至渣线区的钢包壁的砌筑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保温层、永久层、安全层和工作层;所述永久层的厚度为Y2,所述安全层的厚度为A,所述工作层的厚度为G2;所述安全层由四面弧形砖砌筑而成,四面弧形砖具有与永久层相邻的弧形外壁面、与工作层相邻的弧形内壁面、与上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上壁面、与下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下壁面、与右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凸弧形右壁面、以及与左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凹弧形左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和所述凹弧形左壁面二者凹凸配合;所述水平上壁面和所述水平下壁面为两个相对的壁面;所述弧形外壁面和所述弧形内壁面为两个相对的壁面。
上述钢包安全砌筑结构,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与弧形外壁面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与所述弧形内壁面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与所述水平过渡面为圆弧连接。
上述钢包安全砌筑结构,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
上述钢包安全砌筑结构,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与弧形外壁面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与所述弧形内壁面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与所述水平过渡面为圆弧连接。
上述钢包安全砌筑结构,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
上述钢包安全砌筑结构,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与弧形外壁面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与所述弧形内壁面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与所述水平过渡面为圆弧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与弧形外壁面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与所述弧形内壁面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与所述水平过渡面为圆弧连接。
上述钢包安全砌筑结构,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
上述钢包安全砌筑结构,所述四面弧形砖的高度为H,所述四面弧形砖的厚度即为所述安全层的厚度A;所述弧形外壁面所对应的半径为R1,所述弧形内壁面所对应的半径为R2,所述凹弧形左壁面所对应的半径为R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所对应的半径为R4;所述弧形外壁面横向水平宽度为L3,所述弧形内壁面横向水平宽度为L4;所述水平过渡面的宽度为D;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为L1;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凸弧形右壁面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为L2。
上述钢包安全砌筑结构,所述四面弧形砖的高度H为100mm,所述四面弧形砖的厚度A为70mm;所述弧形外壁面所对应的半径R1为1610mm,所述弧形内壁面所对应的半径R2为1540mm,所述凹弧形左壁面所对应的半径R3 为38mm,所述凸弧形右壁面所对应的半径R4为37.5mm;所述弧形外壁面横向水平宽度L3为163mm,所述弧形内壁面横向水平宽度L4为155mm,所述水平过渡面的宽度D为5mm。
上述钢包安全砌筑结构,所述保温层为高性能纳米微孔绝热板;所述永久层为多孔材料层;所述安全层为高强且抗侵蚀性能好的含碳材料层;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L1大于20mm 且小于28mm;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凸弧形右壁面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L2大于20mm且小于28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用胎膜,节省了费用;减少了烘烤时间;提高了钢包安全运行系数;安全层为四面弧形砖砌筑而成,弧形设计可以实现机械拆包;尽管减少了工作层的工作衬的厚度,但工作层的工作衬可以使用到极限,钢包的寿命得以保证,并且安全层可以重复利用,节约耐材消耗,降低成本,提供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传统钢包砌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传统钢包砌筑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传统钢包砌筑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传统钢包砌筑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安全层的四面弧形砖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安全层的四面弧形砖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安全层的四面弧形砖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安全层的四面弧形砖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安全层的四面弧形砖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安全层的四面弧形砖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钢包安全砌筑结构的安全层的四面弧形砖的砌筑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保温层;2-永久层;3-安全层;4-工作层;31- 弧形外壁面;32-弧形内壁面;33-水平上壁面;34-凸弧形右壁面;35-凹弧形左壁面;36-水平过渡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图6所示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从钢包底部至渣线区的钢包壁的砌筑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保温层1、永久层2、安全层3和工作层4;所述永久层2的厚度为Y2,所述安全层3的厚度为A,所述工作层4的厚度为G2;如图9-15所示,所述安全层3由四面弧形砖砌筑而成,四面弧形砖具有与永久层2相邻的弧形外壁面31、与工作层4相邻的弧形内壁面32、与上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上壁面33、与下层四面弧形砖相邻的水平下壁面、与右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凸弧形右壁面34、以及与左侧四面弧形砖相邻的凹弧形左壁面35,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和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二者凹凸配合;所述水平上壁面33和所述水平下壁面为两个相对的壁面;所述弧形外壁面31和所述弧形内壁面32为两个相对的壁面。
四面弧形砖有以下几种结构:
四面弧形砖结构1: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弧形外壁面31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所述弧形内壁面32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与所述水平过渡面 36为圆弧连接。
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弧形外壁面31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所述弧形内壁面32连接;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与所述水平过渡面36为圆弧连接。
四面弧形砖结构2: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弧形外壁面31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并通过水平过渡面36与所述弧形内壁面32连接;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与所述水平过渡面36为圆弧连接。
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31,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32。
四面弧形砖结构3: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31,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32。
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上延伸至所述水平上壁面3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平下壁面,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外部方向延伸至弧形外壁面31,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向钢包壁内部方向延伸至所述弧形内壁面32。
对永久层2、安全层3和工作层4的厚度进行优化,且安全层采用四面弧形砖砌筑,可以实现机械拆包,安全层可以重复利用,提高钢包的使用寿命,节约耐材消耗。
所述四面弧形砖的高度为H,所述四面弧形砖的厚度即为所述安全层3 的厚度A;所述弧形外壁面31所对应的半径为R1,所述弧形内壁面32所对应的半径为R2,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所对应的半径为R3,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所对应的半径为R4;所述弧形外壁面31横向水平宽度为L3,所述弧形内壁面32横向水平宽度为L4;所述水平过渡面36宽度为D;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为L1;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为L2。
所述四面弧形砖的高度H为100mm,所述四面弧形砖的厚度A为70mm;所述弧形外壁面31所对应的半径R1为1610mm,所述弧形内壁面32所对应的半径R2为1540mm,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所对应的半径R3为38mm,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所对应的半径R4为37.5mm;所述弧形外壁面31横向水平宽度L3为163mm,所述弧形内壁面32横向水平宽度L4为155mm,所述水平过渡面36宽度D为5mm;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凹弧形左壁面35 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L1为26mm;所述四面弧形砖的横截面与所述凸弧形右壁面34相交所成圆弧的弦高L2为26mm。
本实用新型的钢包安全砌筑结构,先砌筑保温层1,然后砌筑永久层2,接着采用四面弧形砖结构1、四面弧形砖结构2或四面弧形砖结构3中任一四面弧形砖结构砌筑安全层3,最后砌筑工作层4。
所述保温层1为高性能纳米微孔绝热板;所述永久层2为多孔材料层;所述安全层3为高强且抗侵蚀性能好的含碳材料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1632.X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918877U
授权时间:20200110
主分类号:B22D41/02
专利分类号:B22D41/02
范畴分类:25D;
申请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7100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西环路中段
发明人:高杰;李天清;李永力;李壮;刘国威;孙荣海
第一发明人:高杰
当前权利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亚琦
代理机构:1166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