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波束赋形论文_庄子荀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适应波束赋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波束,算法,自适应,闭环,信道,步长,测向。

自适应波束赋形论文文献综述

庄子荀[1](2019)在《Massive MIMO系统中自适应混合波束赋形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技术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传统MIMO系统中,天线数量较少,通常采用全数字波束赋形,但在Massive MIMO系统中,由于天线数量巨大,相应的射频链路数量也十分巨大,需要采用混合波束赋形技术来降低射频链路数。在混合波束赋形中,之前的研究主要基于无限精度移相器,但其硬件复杂度和开销高昂,且很难实现无限的精度。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5G毫米波场景下,对Massive MIMO系统中自适应混合波束赋形方案进行了设计,以解决系统性能与能耗折中的问题,并对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评估。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为了降低硬件复杂度和器件实现难度,本文考虑有限精度的移相器,即在恒模离散相位条件下,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案。本文在不同离散精度下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与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在一定离散精度下可以逼近连续相位条件下的最小发射功率,但通过降低移相器精度,可以降低系统的开销和复杂度。其次,进一步考虑降低能耗和开销,本文提出使用开关结构替代移相器,并利用自适应链接方式提高开关结构的系统性能,并设计了混合波束赋形算法。在单用户系统中,在开关自适应链接结构下,以用户的和速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设计了两阶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案。本文对所提出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有较高的能耗效率,能够在较少地损失用户的和速率的情况下,降低系统的能耗,从而使得系统的性能和能耗达到折中。最后,本文研究了多用户系统中开关自适应链接结构下的混合波束赋形算法。由于目标函数非凸,本文基于群智能优化算法设计了混合波束赋形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多用户系统中,与移相器结构相比,开关自适应链接结构下的混合波束赋形算法也能达到较优的性能,从而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的能耗和硬件复杂度。(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3)

席皓哲,王瑞峰[2](2019)在《基于天线分组的高铁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自适应波束赋形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铁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吞吐量未被充分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天线分组的自适应波束传输方案。首先利用基站(BS)预知的列车位置信息,并将波束赋形技术引入高速场景,建立高铁大规模MIMO的叁维模型;其次验证BS天线分组情况下,子波束的吞吐量与其对应的发射天线数满足非线性关系,且子波束天线数变化并未对其他波束的吞吐量产生影响。基于此,以天线分组的自适应波束赋形方案对列车运行至不同位置的波束数和子波束所需的发射天线数进行调整,保证不同位置的最优系统吞吐量。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与传统的单波束、双波束、八波束相比,在列车距基站125 m范围内分别实现了系统吞吐量87.9%、62.3%、50.6%的提升,在125 m之外与单波束赋形的系统吞吐量相近。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无论列车距BS较近或较远时,系统吞吐量均处于最佳水平,更好地适应高速铁路环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徐啸涛,陈丽琴,朱燕[3](2018)在《一种自适应波束赋形的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信道表现出一种稀疏结构特性。利用这个特性开发了一种全新的信道估计算法,它能够自适应波束赋形,并且联合优化稀疏矢量和矩阵函数的方法。该算法关键部分是随机优化基于连续常量的结构模型,并且与基本的去噪优化方案交替使用以找到稀疏特征信道。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普通稀疏信道估计方法进行比较,这种改进型的稀疏信道估计方法不但能够允许适当减少导频数量,且至少改善20 d B以上的信道估计误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8年04期)

国辛纯[4](2016)在《基于波束赋形的星载自适应调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星载自适应调零系统存在易受干扰影响而大大降低调零效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束赋形的自适应调零方法。星载调零技术以方向信息为调零准则,要求调零系统具有较高测向精度和相干信号处理能力;新方法以波束覆盖区域和相关功率为代价函数,通过自适应迭代处理,在干扰位置处形成零点,从而实现抑制干扰的目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均验证了该调零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曾庆芳,张浩,吕婷婷,Gulliver,T,A[5](2015)在《60GHz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扇区波束赋形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60GHz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赋形算法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扇区级波束赋形算法(Self-adaption Sector,SAS)。该算法利用已知波束码本数目,结合实际信道情况自适应地生成扇区级码本数目,进而按照IEEE802.15.3c标准重新构造扇区级和波束级码本,根据信道状态信息,通过二维曲面搜索,最终得到用于收发双方通信的最优波束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与现有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能够明显降低波束搜索的复杂度,减少赋形过程中信令传输和能量损耗。(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赵季红,王伟华,曲桦[6](2014)在《基于自适应算法的叁维波束赋形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每个移动终端进行动态的叁维波束赋形,为了使叁维波束主瓣对准期望用户并且在干扰用户方向形成零陷,构建了均匀平面阵的二维阵列信号模型,研究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的全局自适应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降维的局部自适应算法.2种自适应叁维波束赋形算法可以动态地调整阵列单元的权值,自适应地改变天线阵列的方向图,为用户提供实时的跟踪服务.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数量的阵列天线单元的条件下,2种算法均可以实现针对期望用户的自适应叁维波束赋形.(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张涛,孙利国[7](2015)在《具有自适应可调误差半径的鲁棒波束赋形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对各类型的阵列误差较为敏感尤其是在较大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误差存在的情况下,阵列的输出信干噪比严重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自适应可调误差半径的鲁棒波束形成器.每一步迭代都是以经典的鲁棒Capon波束形成器为基础,且使用的误差不确定度都是依据子空间投影定理推导出的一个二次约束二次规划问题的最优解.由于估计出的导向矢量不确定度均小于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中使用的误差量,因此,阵列的输出性能得以提高.此外,为了能够扩展算法的适用性,引入了可变椭圆不确定集来同时处理多重误差因素.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张博一[8](2014)在《用于卫星多波束赋形天线的自适应闭环调零算法及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战技术的发展,在战争发生时军用通信卫星已基本不可能在没有干扰的环境中工作。来自地面的上行干扰将极大地影响卫星通信链路性能,因此用于通信卫星的自适应调零天线是军用通信卫星抗干扰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多波束赋形天线阵列信号模型、最优波束形成准则和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迭代算法,并简要介绍了星载自适应调零天线系统。然后结合多波束天线方向图主要研究了基于闭环迭代的自适应调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迭代测向算法和闭环体制自适应调零系统。针对多波束天线的自适应抗干扰技术,首先研究了自适应变步长的功率倒置算法,将Sigmoid函数和NLMS的自适应变步长算法应用于多波束自适应调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之后研究了将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应用于多波束自适应调零。给出了一种在自适应步长上加入保形策略的单路功率倒置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进行了性能分析。然后在单路功率倒置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闭环测向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提出了闭环测向算法。基于实测多波束方向图的仿真实验,验证了两种测向算法具有较高的测向精度。最后在保形的单路功率倒置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闭环调零天线系统的实现方案,研究了中央处理器的实现构架。并设计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简要地分析了中央处理器的调零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张铁峰,丁君,郭陈江[9](2012)在《基于自适应算法的任意阵列波束赋形》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适应理论,在满足一定准则的条件下,通过寻求一组合理的权值,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主波束的赋形和旁瓣电平、零陷点位置及深度的控制。通过算例可以证实这种算法对任意排布的阵列,无论是均匀线阵、非均匀线阵还是平面阵,均能实现良好的波束赋形效果。(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尹武,周继宇,单俊涛[10](2012)在《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波束赋形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弥补传统的LMS算法采用固定步长无法解决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矛盾的缺陷,改进了失调系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MS算法用于求解自适应波束赋形的最佳权值。理论分析证实归一化的LMS算法可以通过采用一个可变因子使瞬时输出误差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归一化的LMS算法采用了可变步长比传统LMS算法收敛快,稳态误差和失调相对于LMS都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2年04期)

自适应波束赋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高铁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吞吐量未被充分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天线分组的自适应波束传输方案。首先利用基站(BS)预知的列车位置信息,并将波束赋形技术引入高速场景,建立高铁大规模MIMO的叁维模型;其次验证BS天线分组情况下,子波束的吞吐量与其对应的发射天线数满足非线性关系,且子波束天线数变化并未对其他波束的吞吐量产生影响。基于此,以天线分组的自适应波束赋形方案对列车运行至不同位置的波束数和子波束所需的发射天线数进行调整,保证不同位置的最优系统吞吐量。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与传统的单波束、双波束、八波束相比,在列车距基站125 m范围内分别实现了系统吞吐量87.9%、62.3%、50.6%的提升,在125 m之外与单波束赋形的系统吞吐量相近。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无论列车距BS较近或较远时,系统吞吐量均处于最佳水平,更好地适应高速铁路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适应波束赋形论文参考文献

[1].庄子荀.MassiveMIMO系统中自适应混合波束赋形算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席皓哲,王瑞峰.基于天线分组的高铁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自适应波束赋形方案[J].计算机应用.2019

[3].徐啸涛,陈丽琴,朱燕.一种自适应波束赋形的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

[4].国辛纯.基于波束赋形的星载自适应调零技术[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6

[5].曾庆芳,张浩,吕婷婷,Gulliver,T,A.60GHz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扇区波束赋形算法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5

[6].赵季红,王伟华,曲桦.基于自适应算法的叁维波束赋形技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4

[7].张涛,孙利国.具有自适应可调误差半径的鲁棒波束赋形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5

[8].张博一.用于卫星多波束赋形天线的自适应闭环调零算法及其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9].张铁峰,丁君,郭陈江.基于自适应算法的任意阵列波束赋形[J].微波学报.2012

[10].尹武,周继宇,单俊涛.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波束赋形算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2

论文知识图

自适应波束赋形5媒体访问控制层(...自适应天线阵列模型自适应天线阵列模型·140采用LS-DRMTCMA算法的自适应波束赋2-3基于DOA的自适应波束赋形二分扫描算法流程图

标签:;  ;  ;  ;  ;  ;  ;  

自适应波束赋形论文_庄子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