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论文和设计-林建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利用率低、营销空气质量的问题,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一燃烧室,所述炉体的上部与燃烧室连通设置有炉口,所述炉体的下部抽拉式设置有灰屉,所述排烟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罩,所述燃烧罩为上下敞开的环形壳体,所述燃烧罩的上端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且与炉口连通,所述燃烧罩下端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跟隔板,两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漏灰的落料口,所述燃烧罩上与投料窗连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燃烧罩的内表面上竖向间隔排布设置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孔,所述燃烧罩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生物质燃料的摇灰装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一燃烧室,所述炉体的上部与燃烧室连通设置有炉口,所述炉体上与燃烧室连通设置有进气口、排烟口和投料窗,所述炉体的下部抽拉式设置有灰屉,所述炉体上灰屉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炉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罩,所述燃烧罩为上下敞开的环形壳体,所述燃烧罩的上端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且与炉口连通,所述燃烧罩下端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跟隔板,两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漏灰的落料口,所述燃烧罩上与投料窗连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燃烧罩的内表面上竖向间隔排布设置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孔,所述燃烧罩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生物质燃料的摇灰装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一燃烧室,所述炉体的上部与燃烧室连通设置有炉口,所述炉体上与燃烧室连通设置有进气口、排烟口和投料窗,所述炉体的下部抽拉式设置有灰屉,所述炉体上灰屉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炉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罩,所述燃烧罩为上下敞开的环形壳体,所述燃烧罩的上端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且与炉口连通,所述燃烧罩下端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跟隔板,两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漏灰的落料口,所述燃烧罩上与投料窗连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燃烧罩的内表面上竖向间隔排布设置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孔,所述燃烧罩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生物质燃料的摇灰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位于炉口的周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燃烧室内与水箱连接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分别与水箱连接的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下端分别横向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并排连通设置有加热管,各加热管分别与各个隔板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灰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炉体上的转轴,其一端穿设到燃烧罩内且设置有至少两个“凵”形搅拌杆,各所述搅拌杆的外端设置有挡板,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排烟口连通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目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目直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一种由秸秆、稻草等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在家用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中,大多采用原始的土炉进行燃烧利用,这种方法浪费了大量的热能,降低了燃料的利用率,造成了浪费,且不能一炉多用,更加造成了燃料的浪费。

中国专利号:201820328814.1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包括:炉体、调节座、灰屉、投料窗、摇灰把手、炉箅子、鼓风口、入水口、水箱、出水口、排空口、灶口、排烟口、连接杆;所述调节座设置在炉体的下部,且调节座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灰屉设置在炉体的下部,且灰屉通过套合的方式与炉体相连接;所述投料窗设置在炉体的一侧,且投料窗通过转轴与炉体相连接;所述摇灰把手设置在炉体的一侧,且摇灰把手通过转轴与炉体相连接;所述炉箅子设置在炉体的内部,且炉箅子通过转轴与炉体相连接;所述鼓风口设置在炉体的一侧,且鼓风口通过螺栓固定方式与炉体相连接;所述入水口设置水箱的一侧,且入水口与水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箱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且水箱与炉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水箱的一侧,且出水口与水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空口设置在水箱的一侧,且排空口与水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灶口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且灶口与炉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烟口设置在炉体的一侧,且排烟口通过螺栓固定方式与炉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摇灰把手的上部,且连接杆通过螺栓固定方式与摇灰把手相连接。该炉灶使用时,将炉体放置在地面上,调整调节座来调节炉体的水平和高度,将入水口和出水口接入家用暖气管道,将排烟口接出室外,将燃料通过投料窗放入炉体的燃烧腔,通过投料窗点火,将锅放置在灶口的上部,摇灰把手用来清理燃烧后的残渣,灰屉用来收集和倾倒残渣,排空口用来排放水箱内的水;但是,生物质燃料通过投料窗投入炉体内,生物质燃料堆叠燃烧,鼓入的空气与生物质燃料的接触较少,造成缺氧,燃烧利用率低,并且鼓入的空气造成燃烧后的烟灰通过排烟口排出,影响空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利用率低、营销空气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一燃烧室,所述炉体的上部与燃烧室连通设置有炉口,所述炉体上与燃烧室连通设置有进气口、排烟口和投料窗,所述炉体的下部抽拉式设置有灰屉,所述炉体上灰屉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炉箅子,所述排烟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罩,所述燃烧罩为上下敞开的环形壳体,所述燃烧罩的上端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且与炉口连通,所述燃烧罩下端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跟隔板,两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漏灰的落料口,所述燃烧罩上与投料窗连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燃烧罩的内表面上竖向间隔排布设置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孔,所述燃烧罩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生物质燃料的摇灰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上位于炉口的周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燃烧室内与水箱连接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分别与水箱连接的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下端分别横向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并排连通设置有加热管,各加热管分别与各个隔板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摇灰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炉体上的转轴,其一端穿设到燃烧罩内且设置有至少两个“凵”形搅拌杆,各所述搅拌杆的外端设置有挡板,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把。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排烟口连通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目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目直径。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生物燃料通过投料窗投入到燃烧罩内,燃烧过程中,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燃烧室内,再通过燃烧罩底部的落料口以及进风罩上的进风孔进入到燃烧罩内供生物燃料燃烧,因进风罩竖向设置,且排布有进风孔,使得进入的空气与生物燃料接触面积大,增加生物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再通过摇把带动转轴转动,使得搅拌杆带动挡板对燃烧的生物燃料进行搅拌,使其充分与空气接触,提高燃烧效率,并且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对烟灰进行过滤,避免烟灰污染环境;进一步的,凉水进入水箱后,通过生物燃料燃烧直接对水箱进行加热,另一部分水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流入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加热管内加热,使得其与生物燃料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快加热速度,并且充分利用多余热量,减少燃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罩与进风罩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参考图1、图2与图3,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具有一燃烧室2,所述炉体1的上部与燃烧室2连通设置有炉口3,所述炉体1上与燃烧室2连通设置有进气口、排烟口4和投料窗5,所述炉体1的下部抽拉式设置有灰屉6,所述炉体1上灰屉6与燃烧室2之间设置有炉箅子7,所述排烟口4处设置有过滤装置8,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与排烟口4连通设置有壳体81,所述壳体8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82和第二过滤网83,所述第一过滤网82的网目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83的网目直径,所述燃烧室2内设置有燃烧罩9,所述燃烧罩9为上下敞开的环形壳体,所述燃烧罩9的上端设置在炉体1的上部,且与炉口3连通,所述燃烧罩9下端横向间隔设置有八跟隔板10,两所述隔板1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漏灰的落料口11,所述燃烧罩9上与投料窗5连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燃烧罩9的内表面上竖向间隔排布设置有进风罩12,所述进风罩12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孔13,所述炉体1上位于炉口3的周侧设置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具有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所述燃烧室2内与水箱14连接设置有加热装置17,所述加热装置17包括分别与水箱14连接的第一水管171和第二水管172,所述第一水管171和第二水管172的下端分别横向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73和第二连接管174,所述第一连接管173和第二连接管174之间并排连通设置有加热管175,各加热管175分别与各个隔板10相对应,所述燃烧罩9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生物质燃料的摇灰装置18,所述摇灰装置18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炉体1上的转轴181,其一端穿设到燃烧罩9内且设置有两个“凵”形搅拌杆182,各所述搅拌杆182的外端设置有挡板183,所述转轴181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把18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本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生物燃料通过投料窗5投入到燃烧罩9内,燃烧过程中,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燃烧室2内,再通过燃烧罩9底部的落料口11以及进风罩12上的进风孔13进入到燃烧罩9内供生物燃料燃烧,因进风罩12竖向设置,且排布有进风孔13,使得进入的空气与生物燃料接触面积大,增加生物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再通过摇把184带动转轴181转动,使得搅拌杆182带动挡板183对燃烧的生物燃料进行搅拌,使其充分与空气接触,提高燃烧效率,并且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82和第二过滤网83对烟灰进行过滤,避免烟灰污染环境;凉水进入水箱14后,通过生物燃料燃烧直接对水箱14进行加热,另一部分水通过第一水管171和第二水管172流入到第一连接管173、第二连接管174和加热管175内加热,使得其与生物燃料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快加热速度,并且充分利用多余热量,减少燃料浪费。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8277.5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445405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F24B 1/183

专利分类号:F24B1/183;F24B1/191;F23J15/02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泉州市万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泉州市万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华大街道体育街西辅路801号华创园A401室

发明人:林建军

第一发明人:林建军

当前权利人:泉州市万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庄伟彬

代理机构:35209

代理机构编号: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论文和设计-林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