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浸渍论文_唐川,杨铭,卢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临界浸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临界,溶液,活性炭,催化剂,壳聚糖,活性,给药。

超临界浸渍论文文献综述

唐川,杨铭,卢轩[1](2019)在《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制备丁香酚-壳聚糖食品活性包装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临界溶液浸渍(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SSI)技术将丁香酚(eugenol,EG)负载于壳聚糖膜(chitosan film,CSF)中,制备用于食品活性包装的抑菌材料,分析SSI过程参数对丁香酚负载量的影响,并对EG-CSF的形貌、吸水量、水蒸气透过率和抑菌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EG-CSF的负载量随着浸渍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泄压速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压力20 MPa、泄压速率1 MPa/min时负载量达到最大,为6.02%。壳聚糖膜经SSI过程负载丁香酚后,吸水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均下降。EG-CS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食品活性包装领域具有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唐川[2](2018)在《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及其在食品活性包装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超临界溶液浸渍技术(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SSI)的机理,介绍了超临界溶液浸渍过程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超临界溶液浸渍技术的流程进行了说明。对近年来国内外超临界溶液浸渍技术在制备食品活性包装材料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将天然活性物质负载到合成聚合物、天然聚合物、复合聚合物、纳米复合聚合物等基质材料中制备成膜用于食品活性包装材料的实验室成果。最后,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超临界溶液浸渍技术在制备食品活性包装材料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22期)

刘晓静,向安娅,贾竞夫,周雪,周丹[3](2018)在《改进超临界CO_2浸渍法制备莪术油-介孔硅纳米载药系统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莪术油主要以榄香烯部位在临床上作为抗肿瘤药物使用,由于复杂成分注射剂质量难以控制且可能具有副作用,存在潜在的安全性问题。本实验采用改进的超临界CO_2浸溃法进行莪术油-介孔硅纳米载药系统(Z-MSN)的制备,以期开发一种针对莪术油的口服制剂。扫面电镜和透射电镜照片及激光粒度仪测定表明Z-MSN为粒径在80 nm左右的均匀球形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产物的载药量达到35.41%,且包封率为86.27%。体外释放实验表明,Z-MSN中莪术油在中性PBS中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且在酸性条件下释放极少。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Z-MSN对肺癌细胞A549和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莪术油原药。本实验采用的制备方法和构建的莪术油纳米载药体系为莪术油抗肿瘤新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唐川,曹梦诗,田元玲,赵冰,王倩[4](2018)在《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制备载药膜用于口腔粘膜给药》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溶液浸渍法(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SSI)是一种将小分子物质负载到聚合物中的过程技术。口腔黏膜给药具有吸收迅速,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并且不仅可完成局部给药,也可进行全身给药,是理想的给药方式。本文使用SSI过程将布洛芬负载到壳聚糖膜中,探究制备的载药壳聚糖膜在口腔黏膜给药中的应用。考察壳聚糖膜的形貌、载药量、吸水率、黏膜粘附性以及释放行为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SSI制备的壳聚糖膜载药量为44.5%,最大吸水率1202.3%、可在口腔黏膜中粘附1h以上,并可在460min内释放47.4%的药物,可用于口腔黏膜给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大连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唐川[5](2017)在《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制备载药多孔微球用于肺部吸入式给药》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溶液浸渍法(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SSI)是一种将小分子物质负载到聚合物中的过程技术。肺部吸入式给药相较于传统的口服给药具有很多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使用SSI过程将地塞米松负载到聚乳酸多孔微球中,探究制备的载药聚乳酸多孔微球在肺部吸入式给药中的应用。考察多孔微球的形貌、空气动力学粒径以及释放行为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SSI制备的载药多孔微球载药量为1 mg/g,空气动力学粒径为4.08μm,满足肺部吸入式给药要求,并可在40天内释放61.6%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大连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韩培,唐韶坤,刘团春[6](2017)在《超临界浸渍法制备NiO/有序介孔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异丙醇铝为铝源、盐酸为催化剂、大分子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通过溶剂挥发法成功合成了有序介孔氧化铝,并以其为载体、六水合硝酸镍为前驱体、甲醇作夹带剂,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绿色溶剂,采用超临界浸渍法成功制备了NiO/有序介孔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重点考察了浸渍温度、时间和浸渍压力对NiO负载量以及颗粒尺寸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等体积浸渍法,超临界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氧化镍颗粒大小均一,分散均匀,且介孔氧化铝的有序性保持完好。紫外光催化降解刚果红溶液实验表明:超临界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等体积浸渍法,采用超临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时间为150 min时去除率接近95%,重复使用5次后光催化活性几乎不变且微观形貌基本无变化。(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徐叁魁,崔巍,李利民,李蕊[7](2015)在《超临界CO_2流体浸渍制备D-葡萄糖加氢钌碳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椰壳活性碳为载体,SCCO2流体为浸渍介质制备了负载Ru/AC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对SCCO2流体浸渍的主要工艺参数对制备Ru/AC D-葡萄糖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规律进行了考察,并用H2-TPR、H2-TPD、ICP、TEM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SCCO2流体介质浸渍法是一种有效的制备负载型Ru/AC催化剂的新方法,SCCO2各参数对制备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温度>压力>助溶剂量>浸渍时间;超临界优化条件下制备催化剂的活性为62.03 mmol·min-1·g-1,是传统水浸渍法制得催化剂的1.55倍.结构表征表明:超临界浸渍有利于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增强了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吸附牢固度,有利于催化剂寿命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唐川,关怡新,姚善泾,朱自强[8](2014)在《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制备负载磺胺嘧啶银不对称壳聚糖膜伤口敷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超临界溶液浸渍法(SSI)将磺胺嘧啶银(AgSD)负载到不对称壳聚糖膜(ACF)制备伤口敷料,研究了SSI过程操作压力及温度对载药量的影响,并对AgSD-ACF的吸水量、水蒸气渗透速率、体外释放、抑菌性能和动物皮肤伤口愈合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gSD-ACF的载药量随着CO2压力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而温度对载药量的影响较复杂,在20 MPa和50℃时载药量达到最大为5.0 mg/g.AgSD-ACF的水蒸气渗透速率和吸水量可通过改变ACF中致密层的厚度进行调节.AgSD-ACF具有缓释作用,可持续释放10 h以上,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动物试验显示AgSD-ACF伤口敷料具有促进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郭楠楠,孔欣欣,王晓栋,李利民[9](2014)在《超临界浸渍法制备CuO/Al_2O_3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超临界浸渍法制备CuO/γ-Al2O3催化剂。以Cu(NO3)2为前驱体,甲醇为助溶剂在载体Al2O3上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进行浸渍,研究了不同浸渍条件:超临界温度、压力、浸渍时间、前驱体和载体量之比,助溶剂量等因素对浸渍效果的影响。并以SEM和XRD分别对超临界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说明,超临界浸渍时吸附速度明显较快,吸附量大,浸渍物分布均匀且和载体作用较强。以亚甲基蓝的催化氧化降解为模型反应测定两种制法催化剂的活性,超临界条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明显较好。所得结果表明,使用无机金属前驱体加助溶剂的方法可以代替有机金属前躯体在超临界浸渍中的使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4年01期)

秦皓辰[10](2013)在《活性炭载体对超临界水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锰基中温煤气脱硫剂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煤气化为源头的多联产技术,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洁净煤技术之一。但在煤气化过程中,煤中的硫成分会以污染物硫化氢的形式进入到煤气中,对后续工段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脱硫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冷热病”和热能损失,中高温煤气脱硫净化已经成为了煤气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以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的干法脱硫以其热效率高、能耗低、脱硫效果好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微粒制备技术。在超临界水中金属氧化物溶解度低、成核率高、利于形成超细微粒,且微粒粒径及形态可以通过温度、压力等操作参数进行调节,这些是传统的制备微粒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本论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选择超临界水浸渍法制备活性炭负载氧化锰脱硫剂。重点考察了不同的活性炭载体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脱硫剂的脱硫效果。通过XRD、ICP、SEM、XANES、BET等表征手段对脱硫剂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了温度及活性炭载体对脱硫剂脱硫活性影响的规律。同时考察了不同的前躯体溶液pH值对制备的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并结合表征手段对相关机理进行探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活性炭载体制备的脱硫剂随制备温度的变化表现出了相同的硫化性能规律:350℃最好,400℃次之,300℃最差。而同一温度下以核桃皮为原料的AC(z)的硫化性能明显高于以煤炭为原料的AC(X)和AC(M)。(2)制备温度对活性组分的上载量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越高上载量越大;当制备温度达到400℃时,活性组分及载体发生了形貌上的变化,相应的脱硫活性下降。(3)脱硫剂中表面Mn含量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影响较大,Mn含量越多脱硫效果越好;而表面Si的含量则不利于脱硫剂硫化反应的进行,Si元素含量越多,脱硫剂脱硫效果越差。活性炭载体中的碱金属K、Na对脱硫剂的硫化反应并没有催化作用。(4)脱硫剂中活性组分主要是Mn3O4,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MnO和Mn2O3,其中Mn3O4所占的比例对脱硫剂的硫化效果有重要的影响,Mn3O4含量越高,脱硫剂脱硫效果越好。(5)硝酸锰前躯体溶液的pH值对制备的脱硫剂脱硫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在1.53~7.31范围内pH值越大脱硫效果越好。当pH值达到8.61时,由于前驱体溶液沉淀的产生,脱硫剂活性组分的上载量降低,相应的脱硫性能降低。(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超临界浸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超临界溶液浸渍技术(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SSI)的机理,介绍了超临界溶液浸渍过程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超临界溶液浸渍技术的流程进行了说明。对近年来国内外超临界溶液浸渍技术在制备食品活性包装材料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将天然活性物质负载到合成聚合物、天然聚合物、复合聚合物、纳米复合聚合物等基质材料中制备成膜用于食品活性包装材料的实验室成果。最后,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超临界溶液浸渍技术在制备食品活性包装材料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临界浸渍论文参考文献

[1].唐川,杨铭,卢轩.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制备丁香酚-壳聚糖食品活性包装膜[J].食品科学.2019

[2].唐川.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及其在食品活性包装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8

[3].刘晓静,向安娅,贾竞夫,周雪,周丹.改进超临界CO_2浸渍法制备莪术油-介孔硅纳米载药系统及抗肿瘤活性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4].唐川,曹梦诗,田元玲,赵冰,王倩.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制备载药膜用于口腔粘膜给药[J].大连大学学报.2018

[5].唐川.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制备载药多孔微球用于肺部吸入式给药[J].大连大学学报.2017

[6].韩培,唐韶坤,刘团春.超临界浸渍法制备NiO/有序介孔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7

[7].徐叁魁,崔巍,李利民,李蕊.超临界CO_2流体浸渍制备D-葡萄糖加氢钌碳催化剂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唐川,关怡新,姚善泾,朱自强.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制备负载磺胺嘧啶银不对称壳聚糖膜伤口敷料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4

[9].郭楠楠,孔欣欣,王晓栋,李利民.超临界浸渍法制备CuO/Al_2O_3催化剂[J].山东化工.2014

[10].秦皓辰.活性炭载体对超临界水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锰基中温煤气脱硫剂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表4不同还原温度下催化剂的XRD图谱超强酸催化剂与A-15催化活性的比较半限注法操作工艺曲线插嵌水杨酸前后PCL的SEM照片一11不同方法制备的吸附剂的HZ一TPR图一PC微粒SEM照片

标签:;  ;  ;  ;  ;  ;  ;  

超临界浸渍论文_唐川,杨铭,卢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