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所述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下底部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凹口,所述金属外壳通过设置在内部的连接口和安装座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插接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卡槽用于卡接光伏板,所述卡槽表面连接设置有防滑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光伏板通过和卡槽卡接嵌入式安装到安装装置内简单方便易于更换,与此同时,卡槽内设置有防滑条,有效增加摩擦力降低光伏板意外滑落的风险,除此以外通过设置金属外壳以及金属外壳上的凹口,使得人们可以将光伏板安装装置整体安装到支架上,避免高空组装,有效降低安装风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包括金属外壳(1),所述金属外壳(1)通过设置在内部的连接口(5)和安装座(2)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插接口(6),所述插接口(6)插接设置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部设置有卡槽(7)用于卡接光伏板(4)。
设计方案
1.一种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包括金属外 壳(1),所述金属外壳(1)通过设置在内部的连接口(5)和安装座(2)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 (2)上设置有插接口(6),所述插接口(6)插接设置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部设置有 卡槽(7)用于卡接光伏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7)表面连接 设置有防滑条(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的下 底部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凹口(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板领域,尤其是涉及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伏板通常通过螺丝等固定装置和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安装效率不高且比 较费力且不便于更换,于此同时,光伏板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通常采用人工到光伏板安装 支架上对其进行维护检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 所述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通过设置在内部的连接口和安装 座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插接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 设置有卡槽用于卡接光伏板。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表面连接设置有防滑条。
作为优选,所述左右两侧的安装座通过连接口相互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外壳的下底部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光伏板通过和卡槽卡接嵌 入式安装到安装装置内简单方便易于更换,与此同时,卡槽内设置有防滑条,有效增加摩擦 力降低光伏板意外滑落的风险,除此以外通过设置金属外壳以及金属外壳上的凹口,使得 人们可以将光伏板安装装置整体安装到支架上,避免高空组装,有效降低安装风险。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槽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外壳;2、安装座;3、安装槽;4、光伏板;5、连接口;6、插接口;7、卡槽; 8、凹口;9、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 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所示的一种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所述嵌入式光伏板安装装置包括金属外 壳1,所述金属外壳1通过设置在内部的连接口5和安装座2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 插接口6,所述插接口6插接设置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部设置有卡槽7用于卡接光伏板 4。
所述卡槽7表面连接设置有防滑条9。
所述金属外壳1的下底部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凹口8。
在使用过程中,将光伏板4通过和卡槽7卡接安装到安装槽3内,安装到位后通过插 接口6完成安装槽3和安装座2的连接,连接好后,通过连接口使得安装座2和金属外壳相互 连接。
整体组装完成后,通过金属外壳1下底部的凹口8将其整体安装到光伏板支架上。
需要进行检修或更换光伏板4时,可通过调节光伏板4使得卡槽松动,以便将其取 下进行检修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光伏板通过和卡槽卡接嵌 入式安装到安装装置内简单方便易于更换,与此同时,卡槽内设置有防滑条,有效增加摩擦 力降低光伏板意外滑落的风险,除此以外通过设置金属外壳以及金属外壳上的凹口,使得 人们可以将光伏板安装装置整体安装到支架上,避免高空组装,有效降低安装风险。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 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 合。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9875.4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8623617U
授权时间:20190319
主分类号:H02S30/10
专利分类号:H02S30/10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江苏科利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科利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江阴高新区金山路201号创智产业园智慧坊A座605室
发明人:高以刚
第一发明人:高以刚
当前权利人:江苏科利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菊兰
代理机构:32240
代理机构编号: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