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航班频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航班,频率,航空运输,周转量,航空,计划,旅客。
航班频率论文文献综述
姜思露,朱金福,孔明星,周秦炎[1](2019)在《基于旅客计划延误的航班频率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公司航班计划编制中航班频率的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旅客计划延误的航班频率优化模型.从旅客计划延误计算入手,介绍航线上旅客计划延误的计算公式,采用建模优化法,以旅客计划延误成本和航班运营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机型多航线竞争环境下的航班频率优化模型.利用优化软件LINGO实现模型的求解,通过分析案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9年01期)
朱勐辉[2](2018)在《基于虹吸效应的航班频率与机票价格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地面交通的不断完善尤其是高铁的快速发展,枢纽机场对周边中小机场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的区域多机场发展不均衡问题进一步加剧。从机场群中小机场的发展来看,在一些与周边枢纽机场存在竞争的航线上市场份额在减少,旅客在不断流失,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小机场的综合服务水平(主要包括航班频率和机票价格)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下旅客出行需求。在我国民航运输业中,航班频率和机票价格对客运市场分担率有较大影响。合理的航班频率与机票价格不仅能使航空公司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也会影响旅客出行选择与出行成本。鉴于此,本文针对虹吸效应影响下航班频率与机票价格做出以下几方面研究:首先分析虹吸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其带来的影响;其次结合旅客出行全过程从出行费用、时间、服务频率和准点率等方面分析旅客出行效用,通过Logit模型对虹吸效应影响下中小机场旅客两种主要出行方式——直飞和空铁联运建立市场分担率模型;然后运用博弈论的观点对虹吸效应影响下参与竞争的博弈主体、可选策略、博弈过程进行分析,综合考虑航空公司票价收益和旅客附加收益,构建以社会效益为目标函数的直飞与联运的机票价格博弈模型;针对频率优化问题,通过建立双层规划博弈模型来对航班频率进行优化,并设计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长叁角机场群中上海机场对无锡机场虹吸效应为例,详细分析直飞和空铁联运票价和频率的改变对其市场分担率以及社会收益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数据验证比较票价博弈、频率博弈以及同时采用票价、频率博弈时的优化结果。最终结果表明,均衡条件下的航班频率与机票价格可以提高社会效益,且同时采用频率和票价策略的优化效果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蒋韵尔,张伟[3](2015)在《从航线频率到航班排班的大规模规划问题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构建更合理的航班排班规划,实现更精确的航线网络运力优化分配,获得更大的航线收益,该文建立以航线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航班频率为决策变量,并考虑航空公司的资源和限制的线性规划模型。为提高计算效率,将模型分解为航线级和飞机级,分步进行优化,简化大规模运算,并保证优化结果的延续性。以上海浦东为运营基地的5架飞机10条航线为例,说明分步实现规划的依据和意义,得到细化到飞机级的周航班频率,并据此进行航班排班。(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5年33期)
吴刚,夏洪山,高强[4](2013)在《机场群运行方式下的航班时刻与频率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枢纽机场的拥堵问题,提出了机场群航班时刻与频率优化策略。应用运输需求管理理论,以旅客最小出行损失时间为目标函数,以旅客流失率与航空公司客座率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机场群运行方式的航班时刻与频率优化模型。根据机场群内5个机场的地面交通时间与枢纽机场的航班数量与平均延误的关系,将机场群内各个机场的旅客需求进行分类,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计算了航班时刻与频率、旅客出行损失时间、机型与数量分配方式。计算结果表明:在机场群运行方式下,旅客需求分为7类,满足全部旅客需求的航班数量为11个,旅客出行损失时间为123 403min;在独立运行方式下,旅客需求分为8类,满足全部旅客需求的航班数量为13个,旅客出行损失时间为165 343min;在机场群运行方式下,采用遗传算法求得的满足全部旅客需求的航班数量为11个,旅客出行损失时间为126 119min。(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白天亮[5](2013)在《航班延误为何越来越多》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7日晚,北京雷雨,首都机场2小时取消航班116架次; 8月5日,首都机场多架次航班取消或延误,个别旅客强行登机引发冲突; 8月4日晚,北京雷雨,首都机场3小时内取消航班46架次,上百架次延误; …… 每到夏天,(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3-08-09)
柏蓓[6](2009)在《不减反增,因为上海是一个例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柏蓓报道:“巨亏、裁员……”近来英国航空公司坏消息不断,但英航远东区总经理麦英翔却给记者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英航将于下月增加上海至伦敦航线的航班数量。 据了解,自12月4日起,英航每周从上海飞往伦敦的航班将从5班增至6班,新增航班每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报》期刊2009-11-24)
光琪凝[7](2009)在《芬兰航空更新机队减少碳排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光琪凝报道:尽管全球经济仍然不景气,航空公司仍然面临经营困境,但为了进一步减少碳排放,芬兰航空投入巨资,计划在2010年3月前将其所有的麦道-11客机全部更新为空客340和330客机,并在2014年至2016年引进空客350飞机。(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报》期刊2009-10-27)
朱星辉,朱金福,姜涛[8](2007)在《分阶段多航空公司竞争下航班频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班频率是航空公司航班计划的核心内容,也是飞机指派及机组排班等运行计划的基础。本文首先以航班频率、平均票价、机型指数为参数,建立目标航空公司市场份额模型;然后由目标航空公司的运力供给,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航班频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ILOG软件求解。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在航班频率研究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预测》期刊2007年05期)
葛盛秋,姚永祥,金兰军,徐先慧,武国城[9](1999)在《国际航班任务中机组人员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试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FF)对国际航班机组人员进行跟踪测试,对飞行时间、年龄、航线和工种等因素对飞行人员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飞行人员42名,男性,体检合格。年龄27~58岁,平均(44.81±9.52)岁。随机地编在6个机组:①北京→上海→巴黎(7个时区)6名;②巴黎→北京(夜航)6名;③北京→上海→洛杉机→(16个时区)6名;④洛杉机→上海→北京6名;⑤北京→广州→悉尼(3个时区)8名;⑥悉尼→广州→北京10名。结果CFF变化特点为7次CFF测试中的CFF3和CFF4明显降低;CFF值方差分析检验7次测试的CFF值存在显着差异。证实执行飞行任务时间、年龄分组、不同航班和工种这四种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只有CFF具有明显的主效应作用,其余叁种因素的影响都不明显。CFF与主观疲劳感的关系为:只有第5天测试、落地后第1天两种指标的相关值达到显着水平(r=-0.41,P<0.05),余者均不明显。结论飞行任务时间是影响飞行疲劳的最主要因素。本次测试CFF与主观疲劳评定二者不一致的情况可能是由于:①CFF是一种比较敏感的疲劳指标;②疲劳的自我评价缺乏规律性;③二指标均没有完全或完全没有反映疲劳的实质。(本文来源于《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期刊1999年02期)
航班频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地面交通的不断完善尤其是高铁的快速发展,枢纽机场对周边中小机场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的区域多机场发展不均衡问题进一步加剧。从机场群中小机场的发展来看,在一些与周边枢纽机场存在竞争的航线上市场份额在减少,旅客在不断流失,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小机场的综合服务水平(主要包括航班频率和机票价格)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下旅客出行需求。在我国民航运输业中,航班频率和机票价格对客运市场分担率有较大影响。合理的航班频率与机票价格不仅能使航空公司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也会影响旅客出行选择与出行成本。鉴于此,本文针对虹吸效应影响下航班频率与机票价格做出以下几方面研究:首先分析虹吸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其带来的影响;其次结合旅客出行全过程从出行费用、时间、服务频率和准点率等方面分析旅客出行效用,通过Logit模型对虹吸效应影响下中小机场旅客两种主要出行方式——直飞和空铁联运建立市场分担率模型;然后运用博弈论的观点对虹吸效应影响下参与竞争的博弈主体、可选策略、博弈过程进行分析,综合考虑航空公司票价收益和旅客附加收益,构建以社会效益为目标函数的直飞与联运的机票价格博弈模型;针对频率优化问题,通过建立双层规划博弈模型来对航班频率进行优化,并设计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长叁角机场群中上海机场对无锡机场虹吸效应为例,详细分析直飞和空铁联运票价和频率的改变对其市场分担率以及社会收益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数据验证比较票价博弈、频率博弈以及同时采用票价、频率博弈时的优化结果。最终结果表明,均衡条件下的航班频率与机票价格可以提高社会效益,且同时采用频率和票价策略的优化效果更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航班频率论文参考文献
[1].姜思露,朱金福,孔明星,周秦炎.基于旅客计划延误的航班频率优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9
[2].朱勐辉.基于虹吸效应的航班频率与机票价格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3].蒋韵尔,张伟.从航线频率到航班排班的大规模规划问题初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
[4].吴刚,夏洪山,高强.机场群运行方式下的航班时刻与频率优化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
[5].白天亮.航班延误为何越来越多[N].人民日报.2013
[6].柏蓓.不减反增,因为上海是一个例外[N].中国民航报.2009
[7].光琪凝.芬兰航空更新机队减少碳排放[N].中国民航报.2009
[8].朱星辉,朱金福,姜涛.分阶段多航空公司竞争下航班频率研究[J].预测.2007
[9].葛盛秋,姚永祥,金兰军,徐先慧,武国城.国际航班任务中机组人员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试结果分析[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