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醋酸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醋酸,杆菌,乙醇,巴氏,果蝇,乙醛,存活率。
醋酸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史伟[1](2019)在《巴氏醋酸杆菌乙酸胁迫下生理和适应性进化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率的醋酸发酵需要具有较高乙酸耐受性的醋酸菌,本文首先比较了亲本株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CICIM B7003与突变株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CICIM B7003-02发酵过程中生理和胞内微环境来揭示其生理水平的耐酸机制,后对突变株的培养条件和发酵过程进行了优化。乙酸耐受性增强的菌株涉及多个代谢路径中的基因突变,最后在亲本株和突变株中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和酸胁迫下适应性进化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CICIM B7003及其突变株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CICIM B7003-02为研究对象,在7.5 L发酵罐中比较分批和半连续发酵过程中发酵动力学以及胞内微环境变化。10 g?L~(-1)底酸存在下,分批和半连续发酵中突变株的启动阶段明显缩短,产酸阶段突变株产酸速率略高,耐酸过程与产酸阶段相对分裂,突变株中与产酸直接相关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的最高酶活分别提高27.0%和15.2%,辅酶Q_9含量提高69.5%。胞内微环境分析表明,突变株中十八碳烯酸含量比亲本株高31.5%,与比生长速率呈正相关的胞内ATP含量是亲本株2.33倍,胞内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分别比亲本株提高10.7%和18.3%。突变株主要依靠加强乙醇呼吸链,增强ATP合成和关键氨基酸代谢等机制的协同作用提高酸胁迫抗性。(2)为达到耐酸能力与产酸能力的协调一致,以A.pasteurianus CICIM B7003-02为研究对象,基于乙醇呼吸链途径,从通气速率优化和加强呼吸链辅酶Q_9合成两个方面进行了产酸优化。首先进行不同通气速率下发酵动力学对比,建立了两阶段的通气发酵策略。后基于外源Fe~(2+)以及异戊烯醇调控,建立两阶段通气速率下的乙醇呼吸链营养因子强化发酵策略。结果显示,0.25 vvm的通气速率显着提高了初始生物量的积累,0.35vvm的通气速率提高了后期的产酸速率,溶氧降低至临界氧气浓度10%左右外源添加异戊烯醇和Fe~(2+)显着提高了发酵效率,35 h发酵结束,最终酸度为52.8 g?L~(-1),产酸速率达1.51 g?L~(-1)?h~(-1)。半连续发酵中平均产酸速率为1.67 g?L~(-1)?h~(-1),相对未优化的1.01 g?L~(-1)?h~(-1)提高了65.01%。(3)为探究突变株在基因和转录层面的耐酸机制,测定了A.pasteurianus CICIM B7003的基因组序列,其编码所有被报道具有乙酸耐受性的基因。与其它种内菌株对比显示,乙醇呼吸链以及叁羧酸循环供能途径基因相对保守。与A.pasteurianus CICIM B7003-02基因组对比显示,少数呼吸链及代谢基因出现了突变,包括F1F0 ATP酶的α亚基,PQQ-葡萄糖脱氢酶,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烟酸脱氢酶亚基B。供能途径中呼吸链基因,叁羧酸循环基因以及应激蛋白基因不同酸度下转录水平大部分呈上调趋势。呼吸链及代谢路径中突变基因转录水平分析显示,突变株中fapA,cyc1,gcd,nhaP,marR,mp1,pdc等基因在0,10 g?L~(-1),20 g?L~(-1),30 g?L~(-1)乙酸存在下转录水平都呈现上调趋势,mutS呈现下调趋势,其失活导致突变率大幅度上升。转录因子marR和膜蛋白基因mp1上游的插入缺失可能与乙酸耐受性有关。(4)为探究巴氏醋酸杆菌酸胁迫下适应性进化机制,以原始菌株A.pasteurianus CICIM B7003、诱变菌株A.pasteurianus CICIM B7003-02、模式菌株A.pasteurianus ATCC 33445为出发菌株,在20 g·L~(-1)和30 g·L~(-1)两个醋酸启动浓度下分别适应性驯化培养四个月,得到6株醋酸进化菌株P20,M20,T20,P30,M30,T30。共有突变基因富集分析表明突变主要集中在转录因子和膜蛋白上,代谢途径酶相对较保守。进化菌株种间对比显示,非同义突变率表现为M20>P20>T20,M30>P30>T30,突变频率表现为T20>P20>M20,T30>P30>M30。另外,M20和M30拥有最少的突变位点,A.pasteurianus CICIM B7003-02较高产酸和耐酸性能可能限制了耐酸适应性突变,此外,筛选了酸适应性突变基因(包含2种以上突变类型),包括磺酸ATP结合ABC转运蛋白基因(APA01_RS06905),乳酸脱氢酶(APA01_RS15365),DEAD/DEAH盒解旋酶基因(APA01_RS14860),XRE家族转录调节因子(APA01_RS15625,APA01_RS15630)等。(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史伟,高玲,夏小乐[2](2019)在《乙酸胁迫下巴氏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微环境水平的应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CICIM B7003及其高产突变株A. pasteurianus CICIM B7003-02为研究对象,通过2株巴氏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胞内微环境分析来揭示其耐酸机制。在7. 5 L发酵罐中比较分批和半连续发酵过程中其发酵动力学以及和胞内微环境变化。结果显示,分批发酵中其平均产酸速率达0. 836 g/(L·h),相对亲本菌株提高29. 6%。半连续发酵中酸启动时间缩短了31 h,微环境分析表明,突变株中与产酸直接相关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的最高酶活分别提高27. 0%和15. 2%,辅酶Q9含量提高69. 5%。突变株拥有更高比例的十八碳烯酸,比亲本株高71. 4%。突变株最高胞内ATP含量是亲本株2. 33倍,胞内ATP与比生长速率呈正相关,胞内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分别比亲本株提高10. 7%和18. 3%。突变株主要依靠加强乙醇呼吸链,增强ATP合成和关键氨基酸代谢等机制的协同作用提高酸胁迫抗性(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1期)
邹德生,谷昊[3](2018)在《醋酸杆菌辅助酶解法提取动物软骨中硫酸软骨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猪、羊等动物软骨为原料,采用醋酸杆菌和两种蛋白酶消化,以硫酸软骨素得率和纯度为指标,通过多次实验,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醋酸杆菌浓度6g/100mL,发酵温度35℃;碱性蛋白酶浓度1.5%,酶解时间4 h;木瓜蛋白酶浓度1.5%,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硫酸软骨素提取率为7.65%,纯度为92.77%。(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8年20期)
李华敏,李林,黄萍萍,刘文丽,潘敏[4](2018)在《苹果醋发酵用醋酸杆菌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苹果醋逐渐兴起,但是目前用于苹果醋生产的醋酸菌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筛选产酸性能好、适应苹果醋发酵的醋酸菌。该研究从自然发酵的苹果醋和苹果园土壤中筛选到19株醋酸菌,菌株YT06,YT10,YT12,YT14和YT17的产酸能力较好,在乙醇浓度为6%时产酸量最大,其中菌株YT17在第8天时产酸量达到27.91g/L;对这5株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按照亲缘关系分属于3个种:桃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ersici):YT06;苹果醋杆菌(Acetobacter malorum):YT12,YT14;芝庇侬醋杆菌(Acetobacter cibinongensis):YT10,YT17。(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8年10期)
尹旭文,邢俊德,孙权威[5](2018)在《沪酿醋酸杆菌1.01氧化醇为酸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沪酿1.01醋酸杆菌氧化醇为相应羧酸的反应进行了研究。以醇为底物,考察了溶剂、菌体浓度、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收率的影响,并获得相应的最优反应条件:发酵温度37℃,pH 6,反应起始含菌量108个/mL、底物质量浓度为10 g/L,用盐酸调节体系pH值。为了探究脱氢酶对底物的选择性,分别对不同结构的伯醇、仲醇进行了催化氧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沪酿1.01醋酸杆菌不仅能把乙醇氧化为乙酸用于制醋工业,而且能直接将多种伯醇氧化为相应的酸,而相应的醛在此过程中不被积累;该菌不能氧化仲醇为相应的酮。利用沪酿1.01醋酸杆菌氧化伯醇获得相应羧酸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通过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常燕钢[6](2018)在《巴氏醋酸杆菌能荷与醋酸发酵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醋酸是食品工业重要的生产原料,常用发酵法进行生产。能荷作为衡量菌体能量状态的指标与醋酸发酵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醋酸发酵过程中菌体受到产物醋酸的抑制,醋酸菌相关耐酸机制也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本论文利用转录组学的方法构建了巴氏醋杆菌醋酸发酵过程主要能量代谢途径,并且重点分析了初始酸度、溶氧、总浓度等发酵条件以及增强乙醇呼吸链对巴氏醋杆菌能量代谢以及醋酸发酵的影响。对巴氏醋杆菌AC2005醋酸发酵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分析了发酵过程能荷与发酵效率直接的关系,结果表明能荷与产酸速率之间的相关性为0.9981,能荷与ATP浓度的相关性为0.9946。ATP浓度与产酸速率的相关性为0.9826。对醋酸发酵过程巴氏醋酸杆菌转录组进行了分析,总共富集到474个基因,根据KEGG匹配代谢途径构建了巴氏醋酸菌主要能量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糖酵解途径、TCA循环、乙醇氧化、磷酸戊糖途径以及ATP产生和抗逆蛋白等。分析了底酸、溶氧、总浓度等发酵条件对醋酸发酵过程能荷以及醋酸发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0g/L底酸浓度下产酸速率最高,为2.02 g/L/h。发酵前期,葡萄糖为主要的产能底物;进入快速产酸期,乙醇成为主要的产能底物,葡萄糖消耗减少,ATP和能荷增加,产酸速率加快,同时乙醇呼吸链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和ATP产生表达上调,TCA循环减弱,耐酸基因随着底酸浓度增加表达上调。底酸浓度增加使菌体代谢相关的TCA循环减弱,ATP代谢减弱,耐酸基因表达上调。20%溶氧条件下获得最高的产酸速率,10%溶氧条件下发酵前期消耗葡萄糖最少,而20%与30%溶氧消耗葡萄糖没有明显差异。溶氧增加使菌体代谢相关的TCA循环表达上调,ATP代谢增强,耐酸基因表达上调。进入快速产酸期,乙醇成为主要的产能底物,ATP和能荷增加,产酸速率加快,同时乙醇呼吸链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和ATP酶表达上调,TCA循环减弱。在乙醇和乙酸总浓度为10%条件下获得最高的产酸速率,为2.11 g/L/h。发酵前期,总浓度增加使菌体代谢相关的TCA循环减弱,ATP代谢减弱,耐酸基因表达上调。进入快速产酸期,ATP和能荷升高,产酸速率加快,同时乙醇呼吸链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和ATP产生表达上调,TCA循环减弱。分析了过量表达辅酶PQQ生物合成蛋白增强乙醇呼吸链对能荷及醋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前期增强乙醇呼吸链对菌体代谢活性没有显着影响,进入快速产酸期,重组菌乙醇氧化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同时TCA循环表达上调、ATP产生上调,说明增强乙醇呼吸链能够增强能量代谢以及ATP产生,提高菌体代谢活性,从而提高发酵效率。(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玉娟[7](2017)在《东方醋酸杆菌通过胰岛素信号促进果蝇生长发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黑腹果蝇肠道中的醋酸杆菌分离出,并研究醋酸杆菌对果蝇宿主的促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利用醋酸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果蝇肠道醋酸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和16S rRNA基因比对鉴定菌种;观察东方醋酸杆菌12小时内利用4种碳源情况,检测该菌株体外发酵特性;涂板计数不同生长周期果蝇肠道的菌落数,检测该菌的定植情况;将果蝇随机分为混合菌、无菌、单株菌果蝇叁个组别,通过计数蛹和成虫出现的平均时间,检测该菌对果蝇发育作用;通过观察果蝇产卵后0天至蛹形成时的体表面积变化,检测果蝇的生长速率;解剖以上叁种组别的果蝇成虫解剖肠道后,用PH3染色方法计数肠细胞分裂增殖数。提取以上叁种组别的果蝇RNA,做RT-PCR,检测该菌对果蝇体内激素的影响。结果:1.该菌株经鉴定为东方醋酸杆菌,属于醋酸杆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2.东方醋酸杆菌12 h生长OD值高达1.25,pH降低至3.8。3.东方醋酸杆菌在果蝇不同的生长阶段的肠道定植数量达104、105。世代传递结果发现东方醋酸杆菌可在子代果蝇肠道定植数量达103。4.东方醋酸杆菌组在2%酵母丰富培养基条件下,蛹和成虫羽化时间分别为6.2d和10.1 d和CR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F(7.8 d和12.1 d)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条件匮乏情况下,东方醋酸杆菌组果蝇蛹和成虫羽化时间分别为9 d和13.3 d,和CR果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F组(7.8 d和22 d)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东方醋酸杆菌组显着地缩短果蝇发育历期,甚至可以代替CR组的作用。东方醋酸杆菌组较无菌组比明显增加果蝇的生长速率,并且与CR组结果类似。5.PH3染色实验发现东方醋酸杆菌组较无菌组促进果蝇肠道细胞分裂增殖,尤其在最长的中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增加肠道细胞分裂增殖数量,数量甚至高于CR组,与C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东方醋酸杆菌组较GF组使果蝇促前胸腺激素分泌的时间较早,分泌的量较高,两组分泌量的高峰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R组比较其表达时间类似。7.东方醋酸杆菌组较GF组的胰岛素水平表达时间早、表达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与CR组结果类似(P>0.05)。结论:本实验从果蝇肠道分离出一株东方醋酸杆菌,东方醋酸杆菌是果蝇一种益生菌、共生菌。东方醋酸杆菌在组织学水平增加果蝇的生长速率和缩短发育历期并在细胞学水平促进肠细胞分裂增殖,同时在体内激素水平也可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维持机体稳定的血糖水平及促进果蝇关键生理期(幼虫期至蛹期)蜕变,从而促进果蝇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7-06-20)
马新凤[8](2016)在《保藏条件对巴氏醋酸杆菌生长及生理调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醋酸菌(Acetobacter)是生产食醋和醋酸饮料的常用菌株,其生物学特性决定食醋的产量和风味,醋酸菌优良性状的保持是醋酸发酵生产长期使用的前提。目前,食醋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固体斜面法保藏醋酸菌传代较频繁、菌种易退化,固态活性醋酸菌菌数、活性不稳定,液态活性醋酸菌保藏条件不精确,液态、固态保藏条件下影响醋酸菌存活率及活性的主要因素及规律需研究阐明。本实验以ApH 1.01为试验菌株,研究了液体、固态保藏条件对ApH 1.01生长的影响,探究了ApH 1.01在液体保藏过程中底物乙酸、乙醇对脱氢酶系、细胞形态、菌体生长等生理调节的影响及酸度、乙醇浓度对液体保藏醋酸菌生长的交互影响,液体保藏、固态保藏效果的差异及适用性。主要结果、结论如下:1、ApH 1.01液体保藏条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了培养时间、pH、乙醇等9因素对ApH 1.01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时间、pH、乙醇是影响液体保藏ApH 1.01存活率的显着因素,显着性次序为A(乙醇)>C(pH)>B(培养时间);ApH 1.01适宜液体保藏条件:葡萄糖1%,酵母粉1%,醋酸缓冲液(pH5.6)5%,碳酸钙0.5%,种龄18 h,接种量10%,无水乙醇3.6%,pH 5.6,培养时间19.4 h。2、底物乙酸、乙醇对液体保藏ApH 1.01生长及生理调节的影响:不同酸度、乙醇浓度的保藏条件对活菌数、酸度、脱氢酶系活性、细胞形态及成分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不同酸度、乙醇浓度下,活菌数先缓慢后快速的减少,酸度呈平缓上升趋势,ADH、ALDH酶变化活跃;随着酸度、乙醇浓度的上升,细胞形态由规则的椭圆形变为不规则的长棒杆状,细胞多糖、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着提高。醋酸菌的存活率受乙醇浓度影响较大,乙醇浓度和酸度的交互作用对ApH 1.01存活率的影响显着。乙醇浓度2.8%(v/v),酸度1.8 g/L较有利于液体保藏ApH 1.01的存活。3、ApH 1.01固态保藏条件:通过麸皮用量、接种量、培养时间、麸皮含水率4因素对麸皮保藏ApH 1.01存活率及ADH活性的影响及麸皮保藏条件优化的研究表明,接种量、含水率、麸皮用量对ApH 1.01存活率的影响显着,接种量、含水率、麸皮用量和培养时间依次影响存活率,麸皮用量和接种量、接种量和培养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ApH 1.01较适固态保藏条件:麸皮用量44.9%,含水率51.6%,接种量10.9%,30℃下培养17.9 h,封口,4℃保藏。4、液体保藏、固态保藏条件与效果验证:通过研究液体保藏、固态保藏活菌数随时间的变化来反应保藏效果的差异及适用性,结果表明,短期保藏(45 d),乙酸-乙醇液保藏菌种活菌数高于常规液体保藏和麸皮固态保藏,麸皮固态长期保藏(45 d以上)的活菌数高于乙酸-乙醇液保藏和常规液体保藏,菌种特性较稳定。短期保藏用乙酸-乙醇液效果较好,长期保藏宜采用麸皮固态保藏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6)
陈洋,高冰,汪超,李冬生,徐宁[9](2016)在《巴氏醋酸杆菌AS1.41产醋酸关键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er pasteurianus)将乙醇氧化成醋酸的关键酶是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在不同初始乙醇含量条件下,ADH和ALDH的酶活呈现动态变化,乙醇含量为4%时,ADH和ALDH的酶活达到最大,分别为7.43 U/mg和7.18 U/mg。同时,酶活与产酸速率呈现出较高一致性:酶活越高,产酸速率越快。发酵温度为32℃时,菌体生长最为活跃,酶活最大,产酸最快;加入0.5%的乙酸后,ADH和ALDH的酶活分别由8.12 U/mg和7.06 U/mg提高到了9.43 U/mg和8.52 U/mg,产酸速率也得到相应提升。ALDH对乙醇、乙酸、温度的稳定性均高于ADH。(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6年01期)
王靖[10](2016)在《巴氏醋酸杆菌uvrA基因的敲除及对菌体醋酸耐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醋酸是常见的有机酸之一,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醋酸菌能氧化乙醇产醋酸,因为其较高的醋酸生产能力和醋酸耐受能力而常用于醋酸发酵生产。本论文主要围绕巴氏醋杆菌AC2005的核酸修复酶UvrA与菌体醋酸耐受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分别构建巴氏醋杆菌AC2005 uvr4基因敲除菌株和重组表达菌株,研究UvrA对菌体生长和醋酸发酵的影响,从而阐明UvrA与菌体醋酸耐受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将进一步完善醋酸菌醋酸耐受机制,并指导醋酸菌发酵菌株的选育,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醋酸对巴氏醋杆菌AC2005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1%的醋酸浓度条件下,AC2005的延滞期从1h增加到8h。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基因组完整性,发现随着醋酸浓度的增加AC2005基因组完整性下降;分析了不同醋酸浓度条件下巴氏醋杆菌AC2005蛋白表达情况,发现醋酸存在条件下其核酸修复相关蛋白表达量平均上调了 54.8%。利用RT-PCR方法分析uvrA转录情况,发现菌体在1%、2%醋酸浓度条件下,与对照相比,uvrA转录水平分别增加了146%和275%,说明醋酸会导致菌体基因组断裂损失,此过程中醋酸菌会上调表达UvrA等核酸修复系统相关蛋白,UvrA可能与其醋酸耐受性相关。利用自杀质粒PSUP202建立了巴氏醋杆菌AC2005基因敲除的方法,构建了巴氏醋杆菌uvrA基因敲除载体pSUP202-uvrA-1::Km,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构建了巴氏醋杆菌AC2005 uvrA基因敲除菌株AC2005-△uvr4;利用大肠杆菌和醋酸菌穿梭质粒pMV24构建uvrA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MV24-uvrA,获得UvrA重组表达菌株AC2005(pMV24-uvrA)和对照菌株 AC2005(pMV24)。在初始添加1%、2%和3%的醋酸条件下分析了醋酸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与对照菌株AC2005(pMV24)相比,1%和2%醋酸条件下培养48h,AC2005-AuvrA的生物量分别下降了 84.85%和47.13%,而AC2005(pMV24-uvrA)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 17.1%和24.2%;醋酸浓度3%条件下培养72 h,AC2005(pMV24)和AC2005-△uvrA生长受到显着抑制,基本不生长,而AC2005(pMV24-uvrA)的生物量比对照提高了 66.1%。分析了 6%醋酸对菌体存活率的影响,6%的醋酸处理40 min,AC2005-△uvrA的存活率仅为 2.56×10-5,而 AC2005(PMV24-uvrA)的存活率是 AC2005(pMV24)的大约2倍。利用含7%乙醇的醋酸发酵培养基比较了不同菌株的醋酸发酵情况,与对照AC2005(pMV24)相比,AC2005(pMV24-wvrA)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但最终产酸量比对照菌株提高大约10%;而AC2005-AuvrA生长受到影响,发酵液中醋酸浓度达到0.45 g/100mL时其生物量和醋酸浓度开始下降。分析发酵过程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发现,与对照相比,AC2005-△uvrA中ADH和ALDH最高酶活分别降低了 66.8%和 66.6%,而 AC2005(pMV24-uvrA)中 ADH 和 ALDH 最高酶活则分别增加了 17%和1.5%。本论文通过研究UvrA对巴氏醋杆菌AC2005生长和醋酸发酵的影响,证明了UvrA对醋酸菌的醋酸耐酸性有直接作用,UvrA缺失菌株醋酸耐受性显着下降,而提高UvrA表达量可以提高菌体对醋酸的耐受性,其原因可能与UvrA等相关蛋白参与的核酸修复相关。(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6-03-01)
醋酸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CICIM B7003及其高产突变株A. pasteurianus CICIM B7003-02为研究对象,通过2株巴氏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胞内微环境分析来揭示其耐酸机制。在7. 5 L发酵罐中比较分批和半连续发酵过程中其发酵动力学以及和胞内微环境变化。结果显示,分批发酵中其平均产酸速率达0. 836 g/(L·h),相对亲本菌株提高29. 6%。半连续发酵中酸启动时间缩短了31 h,微环境分析表明,突变株中与产酸直接相关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的最高酶活分别提高27. 0%和15. 2%,辅酶Q9含量提高69. 5%。突变株拥有更高比例的十八碳烯酸,比亲本株高71. 4%。突变株最高胞内ATP含量是亲本株2. 33倍,胞内ATP与比生长速率呈正相关,胞内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分别比亲本株提高10. 7%和18. 3%。突变株主要依靠加强乙醇呼吸链,增强ATP合成和关键氨基酸代谢等机制的协同作用提高酸胁迫抗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醋酸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1].史伟.巴氏醋酸杆菌乙酸胁迫下生理和适应性进化初步研究[D].江南大学.2019
[2].史伟,高玲,夏小乐.乙酸胁迫下巴氏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微环境水平的应答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3].邹德生,谷昊.醋酸杆菌辅助酶解法提取动物软骨中硫酸软骨素的研究[J].现代食品.2018
[4].李华敏,李林,黄萍萍,刘文丽,潘敏.苹果醋发酵用醋酸杆菌的筛选与鉴定[J].中国调味品.2018
[5].尹旭文,邢俊德,孙权威.沪酿醋酸杆菌1.01氧化醇为酸的反应研究[J].化学工程.2018
[6].常燕钢.巴氏醋酸杆菌能荷与醋酸发酵关系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8
[7].李玉娟.东方醋酸杆菌通过胰岛素信号促进果蝇生长发育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7
[8].马新凤.保藏条件对巴氏醋酸杆菌生长及生理调节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
[9].陈洋,高冰,汪超,李冬生,徐宁.巴氏醋酸杆菌AS1.41产醋酸关键酶研究[J].中国酿造.2016
[10].王靖.巴氏醋酸杆菌uvrA基因的敲除及对菌体醋酸耐受性的影响[D].天津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