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黄土岩石磁学参数是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其中磁化率应用最为广泛,并在黄土高原地区取得重大进展,其受控于成壤作用的变化机制也被普遍接受.然而在黄土高原外缘的新疆地区,磁化率的变化机制仍不明确,导致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在该区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取塔里木盆地南缘具有精确年代控制的典型黄土剖面(羊场剖面)开展岩石磁学和高分辨率磁化率研究,利用交叉小波分析方法并结合剖面粒度、矿物及元素特征对该地区磁化率变化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羊场剖面的岩石磁学性质主要由粗颗粒软磁性矿物所控制,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顺磁性特征.根据载磁矿物和磁化率变化特征可将剖面进一步划分为两个阶段:阶段Ⅰ(8.5~2.5ka),载磁矿物以亚铁磁性的磁铁矿为主,磁化率值整体较高;阶段Ⅱ(2.5~0.2ka),亚铁磁性矿物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硬磁性矿物和以黄铁矿为代表的顺磁性矿物相对增多,磁化率值显著降低.相关性研究和交叉小波分析表明:阶段Ⅰ磁化率与粗颗粒组分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符合"风速论"模式;阶段Ⅱ磁化率不仅与粗颗粒组分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与指示成壤作用强度的频率磁化率百分含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暗示了阶段Ⅱ的磁化率变化可能受到"风速论"和"还原性成壤"模式的共同影响.本文拓宽了对新疆地区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变化机制的深入理解,也为利用磁化率恢复新疆及中亚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吕爽,韩文霞,张涛,韩凤清,卢胜城,马学海,张志高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南缘,黄土,岩石磁学,磁化率变化机制,交叉小波分析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200和41462006),青年基金(41301222和4160236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ZRB01ANY)联合资助
分类号: P318;P532
页码: 3053-3066
总页数: 14
文件大小: 1058K
下载量: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