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的一些体会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的一些体会

一、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梅秋芳,吴常伟,任丽丽[1](2018)在《医学遗传学第二课堂教学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由于医学遗传学教学任务重、课时少,本院从2012年起面向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实施第二课堂活动,实践表明:实施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可加深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学生在临床上遗传病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完善教学内容和改进授课方式,以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王华伟,龙艳喜,王昆华,杨泽星,文娅,武钊,唐莉[2](2018)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带制备关键因素分析》文中认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技术是目前开展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整个染色体制备过程繁琐,主要包括细胞接种、收获、制片、消化及显带等步骤,而各个实验室操作差异较大,目前无统一的标准,且上述任何步骤的改变均会影响染色体核型制备的最终效果。本文就染色体G显带技术的制备进行综述,以期为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制备出形态完好,大小适中,分散均匀,轮廓清楚的中期染色体标本提供借鉴。

薛军[3](2016)在《造血和淋巴系统实体肿瘤染色体标本制作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人体造血和淋巴系统实体肿瘤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方法和成功率。方法采用经过添加特定成分的RPMI1640培养基对20142016年的400例造血系统实体肿瘤和600例淋巴系统实体肿瘤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每份标本经过常规低渗、预固定、固定到最后的滴片处理,G显带后在Applied imaging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上观察处理所得铺展分散良好、长短适中的分裂象的数量和比例。结果 400例造血系统实体肿瘤标本中有392例培养成功,8000个分裂象中铺展分散良好、长短适中的为5790个(占72.38%),分散不良但不影响分析结果的为2050个(占25.63%),分散差,无法分析的为120个(占1.5%);600例淋巴系统实体肿瘤中有595例培养成功,12000个分裂象中铺展分散良好、长短适中的为9554个(占79.62%),分散不良但不影响分析结果的为2346个(占19.55%),分散差,无法分析的为100个(占0.83%)。结论本室针对造血和淋巴系统实体肿瘤标本制备的染色体质量佳,能收获到较多的铺展分散良好、长短适中的分裂象,有利于异常染色体的检出,能满足临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需要。

黄江玲,林祥伟,邱少雄,陈乐川,刘兴进[4](2015)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方法及成功率》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方法及成功率。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基对2014年1—6月200例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每份标本经过常规低渗、预固定、固定、到最后滴片分为2组处理,G显带后在国联在线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上观察2组不同处理所得铺展分散良好、长短适中的分裂相的数量和比例。结果 200例标本培养全部成功,且淋巴细胞数量稳定,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 000个分裂相中,铺展分散良好、长短适中的分别为2 082个(占34.7%)、3 198个(占53.3%),实验组铺展分散良好、长短适中的分裂相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1.2,P<0.05)。结论本室制作的染色体核型质量佳,改变制备滴片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2∶1)更能收获铺展分散良好、长短适中的分裂相,有利于异常染色体的检出,能满足临床染色体核型分析需要。

吴菁,尹爱华,傅文婷,王游声,郑来萍,黎凤珍[5](2013)在《改进同步化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500条G显带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改进同步化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500条G显带技术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意义。方法对100份在本院细胞遗传室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样本,用常规制备法和改进同步化制备法同时进行外周染色体制备,观察两种方法制备玻片中的500条带分裂相数量和比例,并分别进行400条G显带和500条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制备成功率均为100%。同步化法制备500条带核型分析结果为87份正常,9例Y染色体多态性,4例异常。常规法制备400条带核型分析漏诊1例染色体异常。同步化法获得的大于500条带分裂相显着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500条带核型分析准确率高于400条带。结论改进同步化制备法可以显着增加500条带分裂相,应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利于发现染色体异常,且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刘爱生,朱春燕[6](2013)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高分辨标本制备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改进人类染色体G显带高分辨核型分析方法,使得临床检测诊断染色体畸变更高效。方法采用最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和最短阻断培养时间、最小锥度尖底细长锥型离心管收集细胞和斜滴片法,在实验教学中改变细胞培养的方法。结果成功收集到了大量第一次细胞分裂早、中期,部分中期兼有早期分裂相;染色体形态呈分散均匀的细条状和棒状结构,增加了分裂量和更多精细的带纹。结论该方法使临床诊断人类染色体畸变、显带分析更精确、广泛、快捷。

侯艳香[7](2013)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及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短期培养方法,掌握染色体的制备技术。方法以人外周血为材料,采用RPMI 1640全培养基进行体外淋巴细胞培养,对采血后细胞培养时间、秋水仙碱浓度、固定液的配制时间、滴片距离及烤片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较成熟的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染色体制作技术。结论该方法具有取材便利、用血量少、培养简单等优点,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葛彦龙,石连玉[8](2012)在《用全血短时离心培养法制备鲤鱼染色体》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改进了鱼类淋巴细胞培养方法,采取全血短时离心方法纯化淋巴细胞,分离效果较好,使鱼血清保留在培养液中,促进了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行染色体制片时,背景清晰,分裂相多,满足了核型分析和原位杂交等研究需要。

马强,刘青松,蔡燕,邢艳,张国元[9](2011)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几点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总结该室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成功经验,供同行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基接种外周全血,按照常规方法制作染色体标本,进行镜检。结果该室培养的淋巴细胞数量稳定,染色体核型质量佳。结论该室制作的染色体标本质量能满足临床染色体核型分析需要。

刘玮,蒋利萍,谢娜,周超,战玉助,周玉[10](2009)在《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EBV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外周血永生化B细胞系,保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特有的基因组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提供丰富实验材料。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加入环孢菌素A、EB病毒共培养以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成功建立14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外周血永生化B细胞系,建株成功率100%;对已建立的永生细胞株冻存和复苏,成功率为100%;转化前后制备细胞染色体和G显带核型分析无明显改变。结论:经EB病毒成功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永生细胞株,为进一步开展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基础研究提供了资料。

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医学遗传学第二课堂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注重课前准备和预试实验
2 注重与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联系
3 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4 注重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5 注重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 注重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和教学中的正确引导
7 重视教学效果评价, 不断改进教学

(2)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带制备关键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取血与接种时间
2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接种量
3 细胞培养时间
4 秋水仙素处理的浓度和时间
5 低渗时间
6 预固定和固定
7 滴片
8 烤片
9 G显带
1 0 染色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

(3)造血和淋巴系统实体肿瘤染色体标本制作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瘤细胞分离与培养无菌条件下取手术切除或活检得到的肿瘤组织,置于含有200 mmol/L谷氨酰胺、抗生素、制霉菌素的RPMI 1640培养基中,然后用手术刀将其反复剁碎并轻轻研磨成糊状,用尼龙网除去组织残屑,离心500 r/min,10 min,收集单个细胞,用无钙、镁的Hanks液将细胞洗2遍[3]后接种于含25%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每例标本接种2瓶,每瓶接种0.3~0.5 m L标本。置温度为37±0.5℃,CO2浓度为5%的培养箱内培养48~72 h。收获细胞前1 h,用1 m L移液管加入30μg/m L秋水仙素0.5 m L。摇匀后继续培养1 h。
        1.2.2 收获细胞(1)取出培养瓶:将培养的细胞移入1 0 m L刻度离心管中,标记姓名、编号,以1200 r/min,离心1 0 min后弃上清,留下沉淀物;(2)低渗处理:用震荡仪将沉淀物抖散成悬浮液,向离心管中加入0.075 mol/L的KCL低渗液1 0 m L(预温至37℃),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悬浮于低渗液中,放回37℃恒温水浴箱中静置30 min,使细胞膨胀、解体,染色体分散[4];(3)预固定:沿管壁向离心管中加入新配置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5])1 m L,上下颠倒数次混匀,在室温下放置1 0 min;(4)固定:以1200 r/min,离心1 0 min后弃上清,留下沉淀物。用震荡仪将沉淀物抖散成悬浮液,沿离心管壁加入新配固定液1 0 m L,上下颠倒数次混匀,室温放置30 min;(5)再固定:重复步骤4,加盖拧紧4℃冰箱贮存。
        1.2.3 制片、显带和染色(1)制片:以1200 r/min,离心1 0 min后弃上清,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1 m L,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团,制成细胞悬液,吸取2~4滴细胞悬液滴于湿的预冷的洁净载玻片上,每人制1片,标记姓名及编号,然后将玻片置于鼓风干燥箱(75℃)内2~3 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2)显带:在50 m L dd H2O中加入2.5 m L浓度为0.25%的胰酶溶液,用3%Tris液3~5滴调整p H=6.8~7.0,在37℃恒温水浴箱中预热30 min,将玻片放入胰蛋白酶溶液中消化3 min;(3)染色:将消化过的染色体标本片立即放入3%小牛血清中上下提拉数次以终止消化,dd H2O轻轻冲洗3次,然后置于10%Giemsa染色液中染色5 min;自来水轻轻冲洗1 min,晾干;(4)核型分析:显微镜下常规计数15~20个分裂相,分析3个G带核型(异常者分析5个)。如遇到嵌合休加倍计数和分析[6]。
2 结果
3 讨论

(4)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方法及成功率(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接种和培养
        1.2.2 细胞收获
        1.2.2. 1 秋水仙素处理
        1.2.2. 2 低渗
        1.2.2. 3 固定
        1.2.2. 4 滴片
        1.2.2. 5 G显带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6)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高分辨标本制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1.1 接种培养
    1.2 最低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和最短阻断培养时间
    1.3 选取最小锥度10
2 结 果
3 讨 论
    3.1 离体抗凝血细胞培养生长环境和细胞周期的准确时间
    3.2 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获得
    3.3 取最小锥度的10

(7)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RPMI
    1.2 方法
        1.2.1 采血
        1.2.2 接种和培养
        1.2.3 培养细胞的秋水仙碱处理
        1.2.4 低渗及离心
        1.2.5 固定
        1.2.6 重复固定
        1.2.7 制片
        1.2.8 染色
    1.3 结果观察
2 结 果
3 讨 论

(8)用全血短时离心培养法制备鲤鱼染色体(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采血
    1.3 淋巴细胞分离及培养
        1.3.1 分离液法
        1.3.2 差速分离法
    1.4 染色体制备
        1.4.1 培养细胞预处理及收集
        1.4.2 低渗处理及固定
        1.4.3 滴片及染色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9)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淋巴细胞培养
    1.1 外周血采集
    1.2 接种
    1.3 细胞培养
        1.3.1 培养时间
        1.3.2 培养温度与气体
2 细胞收获
    2.1 秋水仙素与作用时间
    2.2 离心力
    2.3 低渗
3 固定
4 制片与烤片
    4.1 细胞悬液配制
    4.2 滴片
    4.3 烤片
5 消化与染色
    5.1 消化
    5.2 染色

(10)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EBV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EBV悬液的制备
        1.2.2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
        1.2.3 淋巴细胞的EBV转化
        1.2.4 细胞株的冻存与复苏
        1.2.5 细胞株的检验
2 结果
    2.1 B淋巴细胞永生细胞系的建立
    2.2 细胞株细胞遗传学检验
3 讨论

四、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医学遗传学第二课堂教学应用研究[J]. 梅秋芳,吴常伟,任丽丽. 医学信息, 2018(08)
  • [2]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带制备关键因素分析[J]. 王华伟,龙艳喜,王昆华,杨泽星,文娅,武钊,唐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03)
  • [3]造血和淋巴系统实体肿瘤染色体标本制作与分析[J]. 薛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04)
  • [4]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方法及成功率[J]. 黄江玲,林祥伟,邱少雄,陈乐川,刘兴进. 中国校医, 2015(07)
  • [5]改进同步化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500条G显带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 吴菁,尹爱华,傅文婷,王游声,郑来萍,黎凤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3(03)
  • [6]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高分辨标本制备方法[J]. 刘爱生,朱春燕. 中国优生优育, 2013(02)
  • [7]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及影响因素[J]. 侯艳香.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07)
  • [8]用全血短时离心培养法制备鲤鱼染色体[J]. 葛彦龙,石连玉. 水产学杂志, 2012(04)
  • [9]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几点体会[J]. 马强,刘青松,蔡燕,邢艳,张国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14)
  • [10]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EBV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的建立及应用[J]. 刘玮,蒋利萍,谢娜,周超,战玉助,周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08)

标签:;  ;  ;  ;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的一些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