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知行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所探讨的重要议题。不同的哲学人物与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程朱主张“知先行后”,突出“知”的极端重要作用;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王阳明则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主张知即行,行即知,知行不可二分。
王阳明先生曾说:“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什么意思?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那么,先生的“立言宗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知行合一”?对此,先生曾有一段精彩的答复。他说:“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礼,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
从上述文字的表述看,当时明朝社会的思想人文现状有以下显著特征。在个人层面,人们多沉迷于追求功利而难以自拔,进而表现出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属性逐渐丢失,将古代圣贤所倡导的“明德”“亲民”的谆谆告诫抛诸脑后。如果说这只是极少部分人的精神现状,那社会还不至于太糟糕,可殊不知这样的风气已然成为社会新“时尚”。当时,作为社会精英的“士”阶层,他们从小接受道德教化,却知而不行,明目张胆地披着道德的外衣做不道德的事情,与衣冠禽兽无异。长此以往,岂非国将不国,大厦将倾?带着这份深深的忧虑与思考,阳明先生意识到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为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先生孤明先发,力排众议,站在良知的立场,挑起圣者的担当,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为的是“正人心,息邪说”,纠正百姓思想中不正的观念,力图使古代圣贤之学重现人间。为此,先生倡导众人要在良知的发动下,以“事上磨”的态度与实践,积极有为,反对空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共致良知,实现自我生命的道德价值,复归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昌明鼎盛。
(文|郭美星)
责任编辑:刘怡然
标签:社会论文; 明德论文; 哲学论文; 思想论文; 提出了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明代哲学(1368~1644年)论文; 《宁波通讯》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