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划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海洋划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划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洋,大陆架,海洋法,国际,原则,专属经济区,司法。

海洋划界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锐,滕蕊,农险峰[1](2019)在《对自然延伸原则在海洋划界中作用变化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出现,大陆架制度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自然延伸原则作为大陆架制度的理论基础,其作用发生了变化。通过对1969年以来的15起国际司法判例和仲裁案件的调查分析,判断出海洋划界原则的发展趋势,即自然延伸原则的作用在逐渐减弱。(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03期)

章成[2](2019)在《印度洋海区海洋划界争议的法律解决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洋海区因其重要战略地位和地缘特征而备受世人瞩目,该海区的海洋划界形势正呈现出一种法律技术创新与政治争议交织的双重属性。根据印度洋海区不同地理板块的海洋划界情况,可以将相关海区的划界解决路径区分为国家间协议解决和国际司法裁决解决两大类。印度洋海区周边各国通过法律路径来解决彼此间的海洋划界争议的主观意愿较高,协议划界实践较为丰富。在"公平原则/有关情况"划界原则的基础指导之下,对海区沿岸国海上相邻边界的处理构成了印度洋海区海洋划界的主要内容,对"公平原则"和"等距离中间线划界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有关情况"的认定标准的理解则构成海洋划界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亚太海区的海洋划界情势从总体上看与印度洋海区有深层次的差异,但印度洋海区的划界经验仍可为亚太海区海洋划界争议的解决提供较为丰富的借鉴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马玉,李志文[3](2019)在《当前海洋划界研究范式的困境与深化——以国际法理的语境回归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划界研究范式是对海洋划界问题进行理论化的解释、追问、反思的学术模式,其基本逻辑结构是分析海洋划界规则及其运作,归纳出海洋划界相关的国际法理,进而解决实践问题。但在单边国家利益驱动下,本应是客观中性的研究逐渐倾斜,限制了国际法理的完整语境,使国际法理被劣化解释成了仅为佐证国家主张的国际法依据,研究范式也就此陷入了实践困境。对此,需要在理解国际法本质状态的基础上让国际法理的语境回归完整,再完成研究范式与国际法理完整语境的相对应的深化,使海洋划界研究范式在保证实践意义的同时契合国家利益。(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朱利江[4](2019)在《在原则与例外之间:油气因素对海洋划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海洋法法庭特别分庭于2017年判决的科特迪瓦与加纳之间的"大西洋划界案"对油气因素对海洋划界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验,堪称教科书式的判例,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油气活动对海洋划界默示协议影响和油气因素对海洋划界主流方法影响方面,该案维护了海洋划界国际法原则,彰显了海洋划界国际法的可预见性,有利于法庭吸引潜在的海洋划界争端。但是,在油气活动对海洋划界国际责任影响方面,该案避开了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3条第3款实质义务的解释,而且对划界判决效力的阐述有鼓励争端当事国在争议海域不保持克制之嫌。中国应当依据东海和南海划界争端的不同情形,仔细评估油气活动现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切实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同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建议周边国家达成某种实际性临时安排,还应当警惕周边国家可能对中国就划界争端责任问题提起强制仲裁。(本文来源于《政法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江藤淳一,辛崇阳[5](2019)在《有关海洋划界的国际判例的动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划界问题在公平划界原则的指引下,通过国际司法机构一系列的海洋划界裁判,呈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倾向:在确定相关海域的问题上,出现了在双方主张重迭区之外确定权利依据重迭区、认定相关海岸等司法实践,以最大地平衡当事国的利益;在法律适用上,等距离/特别情况原则和公平/有关情况原则逐渐合流,并日益与条约、习惯法等规范相整合;在划界方法上,早期的海岸关系因素逐步退出舞台,距离在划界中的优先性在等距离/有关情况原则的发展中有限度地得到巩固;在考虑有关情况的问题上,对地理因素的倚重得到延续,划界均衡性在划界中的地位则争议至今。(本文来源于《国际法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周士新[6](2019)在《东南亚国家海洋划界的政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之间都存在着许多边界争端,这对地区形势和国际关系造成了较大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东南亚国家越来越关注海洋划界问题,对解决海洋划界问题作出了较大的努力,体现出较明显的务实性、灵活性、合作性和妥协性,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东南亚国家主要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方式来解决海洋划界问题,其中既有划定边界的协定,也有未能划定边界的临时安排,大大增强了国家间通过协商解决一些棘手问题的信心。在东南亚国家中,只有缅甸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诉诸第叁方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与孟加拉国的海洋划界问题。从趋势来看,东南亚国家虽然对解决海洋划界问题具有较强的信心和意愿,但它们之间许多海洋划界问题仍有待得到妥善解决,否则将可能成为妨碍它们在更多领域开展多边合作的不利因素。(本文来源于《国际关系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徐梦迪[7](2019)在《中韩海洋划界基础上的渔业合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划界的核心关系到海洋权益分配和资源的分配,由于中国和韩国在黄海和东海划界方面仍存在分歧,两国在维护海洋权益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争议。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两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未完全解决的前提下两国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对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加强渔业合作机制、扩大渔业合作范围、提高我国渔民海洋法律意识的和发展渔业软硬件设施等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两国渔业合作现状。(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05期)

张华[8](2019)在《国际海洋划界裁判中的“司法能动主义”——以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海洋划界是国际司法机构实践"司法能动主义"的典型领域。在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完成200海里外大陆架提案的审议工作之前,越来越多的海洋划界争端当事国开始请求国际司法机构在裁决200海里以内海洋边界的同时,一并划分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鉴于CLCS避免卷入海洋划界争端的一贯立场,国际司法机构如若坚持以"定界"为"划界"的前提,便有可能产生海洋划界争端中的"管辖权黑洞"。为化解这一僵局,国际司法机构近年来坚持严格区分"定界"和"划界",同时为管辖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划界争端创设了门槛标准,彰显了"司法能动主义",然而,国际司法机构裁决200海里外大陆架界线时产生的新问题,亦反映出"司法能动主义"的局限性。综合国际司法裁判的结构性因素和情境性因素,未来国际司法机构应适度回归"司法克制主义",谨慎对待"管辖权黑洞"问题。(本文来源于《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永,张丽娜[9](2018)在《论条约法上的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优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性权利是我国主张南海权益的基本法律依据之一。我国未来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海洋划界时,势必将围绕历史性权利这一基本法律依据展开。在此背景下,明晰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代表的条约法确立了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优先作用。优先作用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领海;优先作用的对象主要适用于历史性所有权;优先作用具有优先性、谦抑性以及富弹性之效力。条约法上的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优先作用规则,可为我国未来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海洋划界提供适法指引。(本文来源于《新东方》期刊2018年05期)

尹海新[10](2018)在《国际法案例教学中的国际法规则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案例分析是国际法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接受国际法基本理论知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法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国际司法实践中去寻找和理解国际法规则。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国际法课程的案例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大多侧重于介绍案例所涉及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8-21)

海洋划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印度洋海区因其重要战略地位和地缘特征而备受世人瞩目,该海区的海洋划界形势正呈现出一种法律技术创新与政治争议交织的双重属性。根据印度洋海区不同地理板块的海洋划界情况,可以将相关海区的划界解决路径区分为国家间协议解决和国际司法裁决解决两大类。印度洋海区周边各国通过法律路径来解决彼此间的海洋划界争议的主观意愿较高,协议划界实践较为丰富。在"公平原则/有关情况"划界原则的基础指导之下,对海区沿岸国海上相邻边界的处理构成了印度洋海区海洋划界的主要内容,对"公平原则"和"等距离中间线划界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有关情况"的认定标准的理解则构成海洋划界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亚太海区的海洋划界情势从总体上看与印度洋海区有深层次的差异,但印度洋海区的划界经验仍可为亚太海区海洋划界争议的解决提供较为丰富的借鉴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划界论文参考文献

[1].王锐,滕蕊,农险峰.对自然延伸原则在海洋划界中作用变化的考察[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

[2].章成.印度洋海区海洋划界争议的法律解决路径探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9

[3].马玉,李志文.当前海洋划界研究范式的困境与深化——以国际法理的语境回归为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朱利江.在原则与例外之间:油气因素对海洋划界的影响[J].政法论坛.2019

[5].江藤淳一,辛崇阳.有关海洋划界的国际判例的动向[J].国际法研究.2019

[6].周士新.东南亚国家海洋划界的政策选择[J].国际关系研究.2019

[7].徐梦迪.中韩海洋划界基础上的渔业合作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

[8].张华.国际海洋划界裁判中的“司法能动主义”——以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为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9

[9].李永,张丽娜.论条约法上的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优先作用[J].新东方.2018

[10].尹海新.国际法案例教学中的国际法规则追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标签:;  ;  ;  ;  ;  ;  ;  

海洋划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