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缸及机床,包括缸体和空心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杆;其中,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缸体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杆的转动轴心线平行。该旋转缸通过活塞杆可以完成直线运动,通过旋转杆可以完成旋转运动。通过使用该旋转缸能够简化机床结构,降低制造机床的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旋转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和空心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杆;其中,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缸体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杆的转动轴心线平行。
设计方案
1.一种旋转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和空心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滑动连接;
所述活塞杆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杆;
其中,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缸体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杆的转动轴心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承,所述第一连接轴承套设于所述旋转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承,所述第二连接轴承套设于所述旋转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隔板;
所述第一连接轴承和所述第二连接轴承分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横截面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设置有活塞盖,其中,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盖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盖上设置有安装通孔;
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塞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片与所述活塞杆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活塞片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10.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缸。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缸及机床。
背景技术
油缸、气缸等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装置,通过油缸或气缸可以实现直线运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油缸或气缸驱动部件进行移动,但部件有时还需要执行旋转运动。油缸或气缸都是固定在机床上,且油缸及气缸的活塞都是无法旋转的,为此,还需要额外设置其他配套的装置对部件重新进行装夹,继而才能完成相应部件的旋转运动。而这就会导致机床整体结构变得复杂,同时,制造机床的成本也变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旋转缸及机床,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缸,包括缸体和空心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滑动连接;
所述活塞杆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杆;
其中,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缸体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杆的转动轴心线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承,所述第一连接轴承套设于所述旋转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承,所述第二连接轴承套设于所述旋转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隔板;
所述第一连接轴承和所述第二连接轴承分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的横截面呈圆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上设置有活塞盖,其中,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盖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盖上设置有安装通孔;
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塞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片与所述活塞杆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活塞片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旋转缸,包括缸体和空心的活塞杆,活塞杆与缸体滑动连接,活塞杆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杆,其中,活塞杆相对缸体的滑动方向与旋转杆的转动轴心线平行。
该旋转缸通过活塞杆可以完成直线运动,通过旋转杆可以完成旋转运动,在这过程中,无需重新进行装夹操作。通过使用该旋转缸能够简化机床结构,降低制造机床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旋转缸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旋转杆与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二连接轴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旋转杆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活塞杆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旋转缸的装配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缸体;2-活塞杆;3-旋转杆;4-第一连接轴承;5-第二连接轴承;6-隔板;7-螺母;8-上孔部;9-下孔部;10-活塞盖;11-活塞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旋转缸,包括缸体1和空心的活塞杆2,活塞杆2与缸体1滑动连接。
活塞杆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杆3,其中,活塞杆2相对缸体1的滑动方向与旋转杆3的转动轴心线平行。
旋转杆3位于活塞杆2内,当活塞杆2移动时,旋转杆3将会随之同步移动。其中,旋转缸可以使用气缸或者油缸,通过气压或者液压可以驱使活塞杆2进行直线运动。
为驱使旋转杆3转动,旋转杆3可与机床上的旋转轴相连,并通过旋转轴进行驱动。
由于旋转杆3会随活塞杆2同步移动,所以旋转杆3可通过可伸缩件与机床上的旋转轴相连,其中,可伸缩件可以传递旋转轴的输出力矩,从而使得旋转杆3可以进行转动。
当旋转杆3随活塞杆2移动时,可伸缩件将会相应的伸长或缩短。其中,可伸缩件可以选用伸缩杆。
具体的,伸缩杆可包括主管和副管,其中,副管插入至主管内并与之滑动连接。通过主管和副管之间的相对滑动,可以实现伸缩杆的伸长及缩短,其中,为可有效地传递输出力矩,主管和副管的横截面可设置成三角形或矩形,如此,可以避免主管和副管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在实际应用时,可在旋转杆3上安装夹爪。夹爪夹持待加工的零件,之后,通过驱动活塞杆2移动使得夹爪移动至相应位置,再通过机床上的旋转轴驱使旋转杆3转动,最终使得零件转动至所需的角度,从而方便进行后续的加工。
根据需要,还可以通过机床的旋转轴驱使旋转杆3进行高速旋转,继而能够完成或执行其他相应的操作。
为对旋转杆3进行支撑,活塞杆2内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承4。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轴承4套设于旋转杆3上。
旋转杆3的长度相对较长,为保证旋转杆3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对旋转杆3的支撑强度,活塞杆2内还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承5,其中,第二连接轴承5套也设于旋转杆3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可以提高旋转杆3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旋转杆3的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以及还能保证旋转杆3的回转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均可以选择使用角接触轴承。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还可选择使用平面轴承等。旋转杆3随活塞杆2同步移动时,角接触轴承或平面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载,以保证旋转缸运转的平稳性。
如图3所示,为方便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的安装及定位,旋转杆3上可设置有隔板6,其中,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可分置于隔板6的两侧。通过设置隔板6,可避免第一连接轴承4与第二连接轴承5之间发生碰撞。
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可紧贴在隔板6的两侧,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的定位。
由于设置有隔板6,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可分别从旋转杆3的两端套设于旋转杆3上。其中,为防止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从旋转杆3的两端滑脱,需要对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的位置进行进一步地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杆3的上端可设置有螺纹段。第一连接轴承4从旋转杆3的上端穿入并套设在旋转杆3上,使得第一连接轴承4与隔板6相贴合,之后,在旋转杆3的上端旋上螺母7,如此,第一连接轴承4便被限制在螺母7与隔板6之间。
在具体安装时,可以通过旋紧螺母7,使得第一连接轴承4的上端面与螺母7相贴紧,同时,使得第一连接轴承4的下端面与隔板6相贴紧,由此确保第一连接轴承4相对于旋转杆3无法沿轴向移动。通过上述的约束和限制,能够避免转动过程中第一连接轴承4沿轴向发生位移或跳动,从而有效提高旋转杆3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2的内部可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上孔部8和下孔部9,其中,上孔部8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下孔部9的横截面面积。
参照图2和图4,第二连接轴承5从旋转杆3的下端穿入,之后将旋转杆3放入上孔部8内,使得第二连接轴承5与上孔部8的底面贴合,如此,便使得第二连接轴承5便限制在隔板6和上孔部8的底面之间。
在具体安装时,上孔部8的开口处可设置有压盖,通过压盖可将旋转杆3限制在活塞杆2,确保旋转杆3能与与活塞杆2同步移动且不会从上孔部8滑出。同时,通过压盖还能使得第二连接轴承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隔板6和上孔部8的底面相贴紧,如此,能够避免转动过程中第二连接轴承5沿轴向发生位移或跳动,从而有效提高旋转杆3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由于压盖会将螺母7压紧,为避免螺母7与压盖之间的摩擦力影响到旋转杆3的转动,在压盖与螺母7之间可以设置有平面轴承,具体的,可以采用推力球轴承等。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6的横截面呈圆形。其中,隔板6的横截面面积小于上孔部8的横截面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缸体1上可设置有活塞盖10,其中,活塞杆2与活塞盖10之间滑动连接。活塞盖10安装于缸体1上,具体的,活塞盖10与缸体1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
为方便对活塞杆2进行安装,活塞盖10上可设置有安装通孔。为减小活塞盖10与活塞杆2之间的摩擦力,安装通孔内可设置有直线轴承,其中,直线轴承套设于活塞杆2上。
为更好地传递力矩以驱使活塞杆2移动,以及提高活塞杆2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活塞杆2上可设置有活塞片11,其中,活塞片11可以安装于活塞杆2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片11与活塞杆2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其中,活塞杆2上可设置有外螺纹,活塞片11上可设置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内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旋合,使得活塞片11安装于活塞杆2上。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活塞片11与活塞杆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缸的装配过程如下:
将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5分别从旋转杆3的两端穿入并套设在旋转杆3上;将旋转杆3插入至活塞杆2内,使得第二连接轴承5被压紧在隔板6和上孔部8的底面之间;从旋转杆3的上端旋入螺母7,并使螺母7旋紧,使得第一连接轴承4被压紧在螺母7与隔板6之间;将活塞片11与活塞杆2相连装入缸体1内;最后,将活塞盖10套设在活塞杆2上,并使活塞盖10与缸体1相连。其中,为方便观察,图5为透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机床,包括上文中的旋转缸。该旋转缸通过活塞杆可以完成直线运动,通过旋转杆可以完成旋转运动,在这过程中,无需重新进行装夹操作。通过使用该旋转缸能够简化机床结构,降低制造机床的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
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0533.2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239593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B23Q 5/00
专利分类号:B23Q5/00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佛山市根哈智能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根哈智能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沥西村大范街厂房(模具车间)B12号(住所申报)
发明人:刘深根
第一发明人:刘深根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根哈智能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志远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