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期避难所论文_张爱平,王毅,熊勤犁,伍小刚,孙晓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冰期避难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避难所,冰期,青藏高原,太行,刺柏,铁杉,乌头。

冰期避难所论文文献综述

张爱平,王毅,熊勤犁,伍小刚,孙晓铭[1](2018)在《末次间冰期以来3种云杉属植物的历史分布变迁及避难所》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物种现代分布信息和19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丽江云杉、紫果云杉和青杄在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和现代的适生分布区,用云杉孢粉数据进行结果验证,探讨物种分布动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推测其生物避难所.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方面积(AUC)以及孢粉数据验证结果显示,模拟结果较准确.结果表明:等温性、最暖季均温和最暖季均温分别是影响丽江云杉、紫果云杉和青杄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相对于降水,温度对其分布的影响更重要;3种云杉的喜寒习性和分布地的深切峡谷地貌特征导致其在末次盛冰期扩张;青杄和紫果云杉在末次间冰期可能存在生物避难所,分别位于湖北神农架地区和四川二郎山及其邻近区.本研究较为准确地模拟了3种云杉属植物末次间冰期以来几个重要地质历史时期的适生分布,推测了青杄和紫果云杉的生物避难所,为深入分析云杉属植物现代分布格局的形成、预测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以及3种云杉林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闻正[2](2017)在《海拔最高的鱼类冰期避难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研究员陈毅峰团队发现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鱼类冰期避难所,就在海拔4540米的青藏高原色林错区域,相关成果在线发布在9月8日出版的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更新世以来,以冰期一间冰期回旋为主的气候波动,对生物演化产生影响,是决定现生生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以最近一次的末次冰盛期的影响最为深远。冰期避难所是生物在冰期退守的栖息场所,也是冰期后(本文来源于《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郑鑫[3](2015)在《基于分子信息推测北极高山植物山蓼的起源地及冰期避难所》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蓼(Oxyria digyna)是一种世界广布的,古老的北极高山物种。它分布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包括北极圈内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区域,以及一系列位于俄罗斯南部,喜马拉雅地区,欧洲南部和北美西部的连绵山脉。我们对山蓼谱系地理学的研究可以为北极高山植物的演化历史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探讨山蓼在第四纪气候变化时期可能的起源地和冰期避难所,本文测定了来自中国西南部,北欧,和北美西部地区的山蓼的16个居群共141个个体的叶绿体DNA序列,并对其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对山蓼单倍型的分布和采样地区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和生物地理历史的重建来推测山蓼的迁移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研究基于叶绿体DNA序列的76个变异包括48个核苷酸变异和28个插入/缺失,共辨别出了26个单倍型。在北美地区和横断山区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以及特有的单倍型,这两个地区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是0.6255和0.8962。位于北极的北欧地区仅具有一个单一的特有单倍型H15。这些结果表明山蓼在横断山区,北美西部以及北欧地区均存在避难所。AMOVA分析表明,相比于居群内总遗传变异率(5.07%),山蓼在居群间的总遗传变异率更高(94.93%)。山蓼在物种水平上GST=0.665±0.0836,NST= 0.825±0.0666;Ns,r>GST,P<0.01,表明该物种具有明显的居群和谱系地理学结构。对山蓼四个片段(psbA-trnH,atpB-rbcL,trnT-trnL and trnL-trnF)的联合数据所得的单倍型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分化时间估算,并结合中华山蓼的分布格局和山蓼原始单倍型的分布信息,揭示出山蓼起源于横断山脉地区。根据山蓼的地理分布,结合已有的北极高山植物冰岛蓼(Koenigia islandica)的研究证据,推测山蓼的长距离迁移路线可能从中国西部的横断山脉地区开始,在不同时期进行扩散,首先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向西迁移,然后向北穿过天山,阿尔泰山以及西伯利亚中部高原,最后到达北极圈,逐渐形成目前的环北极分布。迁移过程中,山蓼在通过西伯利亚中部高原后,到达泰梅尔半岛(Abbott,2000),路线开始分为两个方向,一个向东经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另一个向西沿北冰洋到达北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5-05-01)

蓝舵,张婵,赵明富,杨永平,段元文[4](2014)在《青藏高原特有植物露蕊乌头(毛茛科)从冰期避难所扩张后繁殖资源分配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分布范围的形成是进化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但植物的资源分配策略是否与物种边界形成有关一直没有相关研究。青藏高原特有植物露蕊乌头在末次最大冰期时有4个避难所,但冰期后只有一个避难所的种群发生了扩张并最终形成了现代分布格局。以露蕊乌头的避难所种群(同仁种群)和扩张后邻近分布区边缘的两个种群(兴海种群和海北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避难所种群和边缘种群的资源分配方式,探讨露蕊乌头的资源分配与该植物分布区及边界形成的关系。结果发现:1)兴海和海北种群的营养结构(包括根、植株高度和茎叶生物量)均显着低于同仁种群,海北种群的繁殖结构(花数量和花生物量)显着低于同仁和兴海种群,但海北和兴海的繁殖分配均显着高于同仁种群;2)3个种群的繁殖资源与个体大小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投入到繁殖资源的比例(繁殖分配)与个体大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对露蕊乌头的研究结果一方面进一步证明了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但不符合"植物开始繁殖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阈值)"这一结论,这可能与露蕊乌头的生活史特征有关;而另一方面,露蕊乌头在扩张过程中逐渐增加了对繁殖资源投资的比例,说明胁迫生境中有性繁殖对该植物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且露蕊乌头在扩张过程中可能逐渐实现繁殖产出最大化,并可能在边缘种群实现最优繁殖分配进而最终形成该物种分布区的边界,但这一结论仍需在更多的植物类群中验证。(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万秋池,郑卓,黄康有,乐远福[5](2013)在《华南亚热带植物末次盛冰期避难所和冰后期地理迁移——化石花粉与遗传分子结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南方亚热带生长着全世界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类型最为复杂多样和古老的森林植被类型,它经历了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巨大变迁,这一冷暖交替不仅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分布,而且对它的组成结构和生态适应等产生深远影响。生物避难所是生物在冰期逃避劫难的场所,也是冰期后物种重新分布的起点。追溯避难所形成和物种再扩散的过程中,植物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体现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当前全球变暖和人类干扰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下,研究常绿阔叶林过去的历史迁移和扩散规律将对研究其对第四纪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化香属(Platycarya)是胡桃科(Juglandaceae)的寡种属,在第叁纪初,该属植物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所有大陆,但第四纪冰期后,在多数分布地绝迹,仅在东亚幸存,现广布于华南亚热带,化香属的现代分布格局是第四纪环境变迁和物种演化历史的共同反映,对化香属的研究将为追溯和理解华南亚热带植物对第四纪冰期响应提供重要证据。Chen et al.(2012)对化香属的广布种化香树进行了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结果指示秦岭、湖南等地多个冰期避难所的存在以及随后发生的东部居群的本地扩张。本研究以东亚特有植物化香属为研究对象,将化石花粉分析与分子遗传手段进行结合研究,以化石花粉分析来弥补分子手段所无法获取的年龄框架并确定冰期避难所的准确位置。化香属的孢粉形态特征显着,其外壁表面具弧形相交的几条槽,极易区分,使此结合研究成为可能。目前,华南亚热带高山沼泽的岩芯钻探、覆盖地理分布区13个省的植物叶片野外采样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室内现对已有钻孔(神农架大九湖等)进行了初步的化石花粉数据统计,并开展了遗传分子相关研究工作(包括DNA提取、引物筛选),以期早日深入理解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第四纪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九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0-21)

陈昊[6](2013)在《黑斑侧褶蛙种群微卫星谱系地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包括叁部分:第一章:对全球的古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的冰期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对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第叁章:应用5个微卫星位点探讨了中国黑斑侧褶蛙53个地理种群共计727个体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和种群动态。结果显示,中国黑斑侧褶蛙种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4713;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548±0.0840和0.8897±0.0581,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当高。SRTUCTURE分析表明,当K=2时,得到AK值最大值402.8125;FCA的分析发现,黑斑侧褶蛙种群可以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但是这两个区域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该结果提示该物种在种群遗传结构上存在明显的两个分支:大陆支系Cluster Ⅰ和东北支系Cluster Ⅱ。ClusterⅠ广泛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而Cluster Ⅱ仅分布于东北地区的东部。进一步分析发现Cluster Ⅰ支系可再分为两个亚支:东部亚支Cluster Ⅰ-1和西南亚支Cluster Ⅰ-2。基因流的分析表明,黑斑侧褶蛙的现今分布格局是末次盛冰期之后起源于不同避难所的种群扩散的结果。其中Cluster Ⅰ的避难所位于东部季风区、横断山脉以及四川贵州地区,而Cluster Ⅱ的避难所位于朝鲜半岛。Cluster Ⅰ和Cluster Ⅱ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生了二次接触,这一接触区的地形由平原向山地过渡,为南北向的一个狭长地带,跨越了叁省六市的范围。(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3-05-11)

毛庆[7](2012)在《长叁角平原或是冰期植物避难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毛庆) 树叶像板栗叶,从不在我国平原生存,多间断“蜗居”在华南青藏高原以东较高海拔山区,水青冈植物一向被认为具有很强的气候环境和生态学指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舒军武博士和王伟铭研究员,在上海南部奉贤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冰(本文来源于《南京日报》期刊2012-10-13)

陈冬梅,康宏樟,刘春江[8](2011)在《中国大陆第四纪冰期潜在植物避难所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第四纪冰期潜在植物避难所,对了解当今植物分布格局和未来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已发表的文献,本文综述了我国大陆第四纪冰期冰川的发生规模、范围和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冰期潜在植物避难所形成的特点,包括特殊地理位置的生物多样性和避难所残遗种分布等问题。本文还讨论了孢粉分析和分子生物技术的方法在确定冰期植物避难所方面的应用,以及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重要研究结果。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我们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我国第四纪冰期植物避难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1年05期)

王斌,江建平,谢锋[9](2011)在《太行隆肛蛙更新世冰期的多个异域避难所:谱系地理和历史种口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更新世冰期循环带来的气候变化对东亚的秦岭地区内的生物谱系多样性及历史种口的影响现在仍缺乏研究。本文用ND2基因和溯祖模拟来验证更新世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历史生物地理和种群动态是否有影响。系统发育分析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太行隆肛蛙由4个具有明显遗传结构且异域分布的支系组成,即西秦岭支系、中秦岭支系、东秦岭-东北秦岭-中条山-太行山南麓支系和伏牛山支系。阻隔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支系明显被地理屏障所阻隔,其是嘉陵江、黑河和洛河-丹江等。分歧时间估计和溯祖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太行隆肛蛙基部支系(西秦岭支系)首先于中新世末期(~8Ma)分化出来,而其他叁个支系之间的分化则发生于更新世早期(~1.5Ma和~1.4Ma)。太行隆肛蛙的分化符合脚踏石模型(step-stone model),并与中新世末期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和更新世冰期循环带来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溯祖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太行隆肛蛙在更新世冰期存在多个异域的避难所;祖先种群分布区重建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避难所分别位于西秦岭、中秦岭、东秦岭-东北秦岭和伏牛山。贝叶斯轮廓图显示,所有支系的种群大小在最大冰期前(中国的大理冰期:~50ka)保持稳定,随后其中两个支系的扩张时间紧随最大冰期(~55ka和~50ka),另外一个支系的扩张则相对晚一些(~20ka)。此结果暗示,更新世的冰期环境可能对太行隆肛蛙的种群大小影响不明显;而此时期内东亚季风的发展则为该时期太行隆肛蛙的种群稳定提供了条件。(本文来源于《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03-18)

毛康珊[10](2010)在《广义柏科的生物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板块运动是造就现存生物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板块构造运动通过改变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改变大气环流和洋流循环进而间接地)改变全球气候等,塑造了各大陆生物的分布格局。广义柏科全球广布并且化石记录丰富,是验证大陆板块构造历史的理想材料。该科刺柏属间断分布于北半球,是研究北半球植物区系演化历史以及验证北半球陆桥迁移扩散学说的理想类群。此外,该属西藏圆柏复合体分布于青藏高原南部和东部,是研究高海拔地区物种谱系地理学和冰期后种群重建历史的最佳对象。本文从叁个不同的分类学等级(即:科、属、种)以及与之分别相应的叁个不同时间尺度上,对柏科植物的生物地理学进行研究。第一,测定了柏科所有属、超过80%物种的5套叶绿体片段DNA序列,并通过多种分析方法,重新确立了该科的生物地理学历史和物种分化历史。结果表明该科起源于叁迭纪末期并于侏罗纪中期开始分化,到白垩纪早期时所有亚科便已经全部确立:柏科起源于“泛古陆”,并随着该古陆的逐渐破碎、分离,形成现有的分布格局;澳洲柏亚科、狭义柏木亚科目前分别分布于南、北半球,二者大致在白垩纪早期中段(125.88±6.89百万年前)分化开来。本项工作具有广泛的生物地理学意义,古生物或广布类群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等相关研究或将从中受益。第二,测定了刺柏属四分之叁物种的9套叶绿体片段DNA序列,并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确立了该属的生物地理学历史和物种分化历史。刺柏属可能起源于古地中海植被,并且在始新世晚期、中新世中期和上新世时,自欧亚大陆往北美洲迁移过叁次;在渐新世晚期时往非洲迁移一次。该属分化速率在渐新世有所减缓,但是从中新世开始,又大幅加快,产生了该属现存的大部分物种。本项工作为往后(古加利福尼亚-)古地中海植被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详尽的范例。第叁,测定了青藏高原西藏圆柏复合体(刺柏属圆柏亚属)102个种群、590个个体、3个叶绿体片段DNA序列,并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确立了该复合体物种的谱系地理学历史。该复合体的种群间分化大(GST=0.49,NST=0.72),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NST>GST,P<0.01),且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在检测到的62种单倍型中,40种单倍型为(特定种群)特有单倍型(?)这些特有单倍型以及总体遗传多样性都均匀地分布在青藏高原台面和边缘的种群中,强有力地证明了在最后一次大冰期时该复合体现有分布范围内存在多个微型避难所,而且有些微型避难所存在于3500米海拔以上的区域。本项工作极大的完善了原有的避难所学说,并将引发更多关于高山地区微型避难所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0-06-01)

冰期避难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研究员陈毅峰团队发现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鱼类冰期避难所,就在海拔4540米的青藏高原色林错区域,相关成果在线发布在9月8日出版的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更新世以来,以冰期一间冰期回旋为主的气候波动,对生物演化产生影响,是决定现生生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以最近一次的末次冰盛期的影响最为深远。冰期避难所是生物在冰期退守的栖息场所,也是冰期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冰期避难所论文参考文献

[1].张爱平,王毅,熊勤犁,伍小刚,孙晓铭.末次间冰期以来3种云杉属植物的历史分布变迁及避难所[J].应用生态学报.2018

[2].闻正.海拔最高的鱼类冰期避难所[J].科学.2017

[3].郑鑫.基于分子信息推测北极高山植物山蓼的起源地及冰期避难所[D].安徽大学.2015

[4].蓝舵,张婵,赵明富,杨永平,段元文.青藏高原特有植物露蕊乌头(毛茛科)从冰期避难所扩张后繁殖资源分配的变化[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

[5].万秋池,郑卓,黄康有,乐远福.华南亚热带植物末次盛冰期避难所和冰后期地理迁移——化石花粉与遗传分子结合研究[C].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九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6].陈昊.黑斑侧褶蛙种群微卫星谱系地理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

[7].毛庆.长叁角平原或是冰期植物避难所[N].南京日报.2012

[8].陈冬梅,康宏樟,刘春江.中国大陆第四纪冰期潜在植物避难所研究进展[J].植物研究.2011

[9].王斌,江建平,谢锋.太行隆肛蛙更新世冰期的多个异域避难所:谱系地理和历史种口动态分析[C].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10].毛康珊.广义柏科的生物地理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拟南芥的冰期避难所和后冰期扩...由谱系地理研究推断出的欧洲阿尔卑斯...长柄水青冈冰期避难所及冰期后...采样站点的地理分布及本研究涉及海...掌形藻的外部形态图片中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

标签:;  ;  ;  ;  ;  ;  ;  

冰期避难所论文_张爱平,王毅,熊勤犁,伍小刚,孙晓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