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虫霉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真菌,蚜虫,中国,可溶性,电泳,病原,原位。
虫霉目论文文献综述
陈相波[1](2014)在《新蚜虫疠霉(虫霉目)共生细菌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共生细菌相关的科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证据显示在农林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的诸多科学问题都与细菌和真菌的互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细菌与真菌共生不是一种偶然的生态现象,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协同共进化,最终两者能够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这样的科学观点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真菌是许多昆虫的专性病原真菌,通过引起寄主高强度的流行病而达到控制害虫的作用,是重要的生防真菌和科学研究对象。然而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是否存在共生细菌这一观点一直没有得到关注和科学的证明,本文从虫霉目真菌是否存在共生菌这个假设出发,以在蚜群中广泛流行的专性病原真菌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技术构建基因文库,获得新蚜虫疠霉共生细菌的种群多样性信息,同时通过常规方法对可培养共生菌进行分离、鉴定来确定共生菌的种类,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确定共生菌在新蚜虫疠霉菌丝中的位置;通过对不同来源虫霉样品的共生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文库构建,来验证细菌共生在虫霉目真菌中的普遍性;另外通过生物测定来验证共生细菌的多样性与新蚜虫疠霉对桃蚜毒力的相关性,为研究共生细菌和虫霉目真菌的互作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一、新蚜虫疠霉共生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构建通过构建新蚜虫疠霉共生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共获得9个种属的细菌,这些共生细菌主要隶属于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其中比例最高的为γ-变形菌纲共占了62.0%,α-变形菌纲和β-变形菌纲分别为14.3%和2.4%,同时硬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分别占了4.8%和16.7%。在这些共生菌群中,不动杆菌属以42.9%的比例为最高。由此确定了新蚜虫疠霉存在共生细菌的假设,且这些共生细菌具有比较丰富的种群多态性。二、新蚜虫疠霉共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荧光原位杂交验证通过对新蚜虫疠霉液体菌丝中共生细菌在常规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和培养,获得了一株可培养的新蚜虫疠霉共生细菌,对该共生细菌进行16S rRNA和Biolog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该共生细菌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而且以新蚜虫疠霉总DNA作为模板,用不动杆菌特异性引物P-rA1和P-rA2进行扩增,同样获得了425bp的具有特异性的目的条带,这与我们前面16S rRNA基因文库构建中的结果相符。根据获得的共生细菌16S序列设计特异性的杂交探针,对新蚜虫疠霉菌丝切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后获取的图像可以明显地证明共生细菌不动杆菌(A. calcoaceticus)存在于新蚜虫疠霉菌丝体内,确定了不动杆菌是新蚜虫疠霉中可培养的内共生细菌之一。叁、不同虫霉样品共生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构建及其相关功能分析分别对不同地域寄主来源的新蚜虫疠霉ARSEF5403菌株、努利虫疠霉ARSEF8931菌株,分离过程中未经抗生素处理的F98028菌株和经PSN抗生素处理的新蚜虫疠霉F98028+菌株及其分生孢子F98028+pc进行共生细菌的16SrRNA基因文库构建,总共获得了21个属的25种共生细菌。通过对不同样品中共生细菌之间的种群关系进化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 Gammaproteobacteria、 Firmicutes、 Actinobacteria以及Bacteroidetes共六个系统类群。上述研究表明细菌共生现象在虫疠霉属的真菌中普遍存在,而且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在比较新蚜虫疠霉菌株F98028+及其分生孢子的共生菌群后发现,新蚜虫疠霉可以将部分类群的共生细菌垂直传播至其弹射的分生孢子中。在新蚜虫疠霉F98028复壮分离时,通过分析使用PSN抗生素对共生菌群的影响发现,γ-变形菌纲对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性。分别对新蚜虫疠霉F98028+菌株(分离时使用抗生素)和复壮后的新蚜虫疠霉F98028菌株(分离时未使用抗生素)进行生测,结果发现,前者的LC50值显着高于后者,说明新蚜虫疠霉在经过复壮后对寄主桃蚜的毒力呈上升趋势;而且共生菌群的多样性指数也和毒力成正相关。可能是由于新蚜虫疠霉中的一部分共生细菌需要通过对蚜虫寄主的侵染而获得,进而恢复因传代或者抗生素处理而减弱的毒力。四、结论与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重要的虫霉目真菌—新蚜虫疠霉的共生细菌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上述的研究结果表明,新蚜虫疠霉存在共生细菌这一假设成立,而且在虫霉目真菌中具有一定的共生普适性。这一发现将对深入研究虫霉目真菌生物学功能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期刊2014-06-01)
贾春生[2](2011)在《中国虫疫霉属1新记录种记述(虫霉目,虫霉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虫疫霉属1中国新记录种:根孢虫疫霉(Erynia rhizospora(Thaxter)Remaudiere and Hennebert,1980)。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及对寄主的感染症状进行了描述,同时列出其世界性分布。(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贾春生[3](2011)在《广东省乐昌市虫霉目真菌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虫霉目真菌包含有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倍受关注.对广东省乐昌市人工和自然生态系统中虫霉目真菌历经3年的调查,记录了虫霉目真菌3属3种,分别为蝗噬虫霉、蝇虫霉和飞虱虫疠霉.(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贾春生[4](2009)在《广东省虫霉目真菌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虫霉目真菌包含有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倍受关注。对广东省人工和自然生态系统中虫霉目真菌历经5年的调查,记录了虫霉目真菌9属31种。他们是有味耳霉、冠耳霉、Conidiobolus sp.、大孢巴科霉、尖突巴科霉、乳突巴科霉、灯蛾噬虫霉、堆集噬虫霉、蝗噬虫霉、库蚊虫霉、普朗肯虫霉、蝇虫霉、突破虫霉、Entomophthora sp.1、Entomophthora sp.2、摇蚊虫疫霉、弯孢虫疫霉、卵孢孢虫疫霉、Eryniasp.、胶孢虫瘴霉、飞虱虫疠霉、新蚜虫疬霉、布伦克虫疠霉、Pandora sp.1,Pandora sp.2,大孢干尸霉、根虫瘟霉、安徽虫瘟霉、Z.nematoceris、Zoophthora sp.、弗雷生新接霉。突破虫霉和Z.nematoceris为中国新记录。(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08-24)
陈春[5](2005)在《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虫霉目)随寄主迁飞扩散而传播流行的生物学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虫霉目真菌包含若干蚜科专化性病原种类,常引发世界范围内的蚜虫流行病而对蚜虫种群起着举足轻重的自然控制作用。关于虫霉病在蚜虫种群中的传播和流行机制的认识迄今极其有限,初始侵染源这一具有普遍流行学意义的重要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研究者。尽管几种可能的初始侵染传播途径曾有探索,基于多数蚜虫致病性虫霉的寄主专化性特点、寄主蚜虫普遍具有迁飞能力以及一系列研究实践,冯明光(1992)提出了虫霉流行病有可能随有翅蚜迁飞在蚜虫种群中传播的科学假说。本研究以流行最广且不产休眠孢子的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的传播机制为突破口,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桃蚜Myzus persicae作为具代表意义的寄主蚜虫,一是从空中大量诱捕迁飞性有翅蚜,带回室内单头饲养以观察统计它们的带菌种类及频率;二是通过严格的有翅蚜带菌模拟飞行试验,测定受侵染有翅蚜的迁飞能力、定殖能力、孤雌生殖力以及触染后代蚜群的传病能力。所获数据经统计与流行学模型模拟分析,提供有翅蚜迁飞传病的生物学证据。 迁飞性有翅蚜传带的病原真菌种类及频率 桃蚜 在杭州市中心区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园(N 30°14′,E 120°09′)一处六层楼建筑顶上平铺黄色防雨布作为诱蚜区,将空中迁飞的桃蚜有翅蚜诱集到黄布上摆放的数盆甘蓝植物上,每天定时检查并收集所有有翅蚜,带回实验室单头饲养一周(侵染潜伏期上限),镜检发病有翅蚜而鉴定病因。始于2001年10月21日的首季诱捕历时80天,共诱捕桃蚜有翅蚜760头,其中266头发病死亡,总带病率高达35%;带病有翅蚜均死于饲养期间的前5天,而前3天占87.3%。有翅蚜病因全系病原真菌感染所致,其中虫霉感染占94.4%,丝孢类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感染占5.6%。所发现的虫霉全部为蚜科专化性病原真菌,新蚜虫疠霉占66.1%,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占22.6%,普朗肯虫霉Entomophthora planchoniana占9.7%,弗雷生新接霉Neowgites fresenii占1.6%,另有2头蚜尸系新蚜虫疠霉分别与安徽虫瘟霉和弗雷生新接霉的复合感染所致。 在翌年秋冬同一地点为期2个月(始于2002年10月19日)的诱蚜观察中,共从空中诱获并单头饲养有翅蚜310头,发病死亡130头,占诱集观察数的41.9%,其中新蚜虫疠霉占84.4%,暗孢耳霉Conidiobolus obscurus占10.9%,安徽虫瘟霉占3.1%,弗雷生新接霉占1.6%,普朗肯虫霉仅占0.8%,另有两头有翅蚜分别被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感染。发病有翅蚜及其后代蚜群的观察延长至12天,任有翅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05-01)
李伟,王秀芳,李照会,许维岸,盛承发[6](2004)在《山东省常见虫霉目真菌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国内已发表的文献和近几年所采集的样本 ,共报道了山东省的 1 6种虫霉目真菌 ,分别隶属于虫霉目 3科 9属。介绍了该省虫霉菌的发生和流行的几个特征 ,并做了简要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4年04期)
李伟,许维岸,李照会,许俊杰,张洪玉[7](2003)在《泰安地区虫霉目真菌资源初步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近两年对泰安地区蔬菜上虫霉流行情况的调查,鉴定出虫霉目真菌8种,分别隶属于2科4属,它们是: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努利虫疠霉(Pandora nouryi)、毛蚊虫疠霉(Pandora bibionis)~(**)、块耳霉(Conidiobolus thromboides)、普朗肯虫生霉(Entomophthora planchomana)~(**)、蝇虫霉(Entomophthora muscae)~(**)、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蝽虫瘟霉(Zoophthora pcntatomis)~(**)。其中有5种为山东省新记录种(标**者)。同时,已分离纯化获得菌种4种。(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4期)
李伟[8](2002)在《山东省虫霉目真菌资源调查和块耳霉菌株(Taian00927)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虫霉目真菌属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生防菌,能寄生多种昆虫,具有主动弹射分生孢子的特性,并能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引起害虫的自然流行病,因此早在19世纪后期就被人们所研究和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生物防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虫霉目真菌日益为我国的学者所重视,虫霉目真菌在我国的研究由此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同地区的虫霉目资源的调查对于利用、研究和开发这些真菌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学者就一些地区的虫霉菌种类资源进行了一些报道,并对一些种类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山东省虫霉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分离得到的块耳霉菌株Taian00927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有: 1.本文综合国内已发表的文献和我院昆虫病原微生物研究室近两年所采集的标本,依据Humber(1989)的分类系统,共报道了山东省16种虫霉目真菌,分别隶属于虫霉目3科9属,对它们的鉴别特征、寄主、产地及分离培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报道,同时列出了这些虫霉菌的种类检索表。初步估计山东省共有虫霉菌24种。介绍了几种虫霉菌的发生及流行特征。 2.系统地研究了本室分离获得的块耳霉菌株Taian00927的生物学特性。当RH=100%时,温度从15℃到30℃均适宜该菌株孢子萌发,湿度较低时,以RH=97.5%和温度为20℃的温湿组合较为适宜孢子萌发。适宜该菌株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20~30℃。该菌株对酸性的敏感性强于对碱性的敏感性,适宜该菌株孢子萌发、菌落生长和产孢的pH范围是5.5~7.0。紫外线照射2.5min后,24h的孢子萌发率仅为58.5%,照射5min后萌发率小于2%,照射10min后,完全不萌发。光照和黑暗交替有利于菌落生长和产孢。 3.本试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块耳霉侵染寄主棉蚜过程的组织病理学进行了研究。弹射到棉蚜体壁上的块耳霉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6h内就可以萌发生成芽管,芽管的生成可以在孢子的一端,也可以在两端。萌发的孢子明显膨大,并呈现网格状。8~12h,附着在体壁上的孢子形成细长的芽管成功穿透寄主体壁。侵入寄主体内的菌体,以网格状无壁的原生质体形式生长繁殖。原生质体形态大小各异,有球形,椭球形,变形虫形和不定形,并包被有颗粒—纤维状物质。原生质体首先在寄主的血腔中快速生长,大约在侵染后的24~36h,寄主血腔中充满原生质体。侵染后的40~64h寄主体内的胚胎开始被原生质体所消解,这个过程发生在寄主死亡以后,这也是原生质体在寄主体内最后消化的一个较大的固体组织。当寄主棉蚜的营养物质全部被耗尽,原生质体开始变长,出现细胞壁,形成菌丝段。尔后菌丝段充满整个虫体。菌丝段充满虫体后,开始向虫体外伸展,突破虫体后形成分生孢子梗。本试验明确了块耳霉在蚜虫组织中生长的形式为原生质体,并将侵染致病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通过采用诱导酶合成的培养平板,发现该菌株在生长过程中能分泌几丁质酶和蛋白酶。 4.采用“孢子浴”方法测定了块耳霉菌株Taian00927对1~2龄桃蚜的毒力(25℃,12L/12D)。观察期为7d,7个孢子剂量,孢子剂量范围4.37~205.22孢子/mm~2,每个剂量下的供试蚜虫数量65~145头,7d的累计死亡率15.83%~83.82%。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得出块耳霉作用于桃蚜的时间剂量效应参数,第4d、第5d、第6d和第7d的LD_(50)分别为325.84、136.14、76.38和62.81孢子/mm~2。 2 李伟:山东省虫霉菌资源调查和块耳霉菌株Taian00927的研究同时提出了在不同的抱子剂量下块耳霉作用于寄主蚜虫的3种方式。 5.探讨化学农药与昆虫病原真菌之间的相容性,为在蚜霉菌流行期间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测量菌落直径法和培养M计数法,研究了20种常用杀虫剂、7种杀真菌剂和10种除草剂对块耳霉菌株Taian00927生长和产抱的影响。供试验的20种杀虫剂对块耳霉菌落生长均有极显着影响(P<0.01),其中有12种杀虫剂的抑菌率达到60$以上,对块耳霉生长起到强烈的抑制作用。在6.8~7.cd间@统计各杀虫剂处理平板2.sh产抱量的结果表明,除经植物性杀虫剂苦参碱处理的菌落的产抱量高于对照外,其余19种杀虫剂处理平板上菌落的产抱量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7种杀真菌剂中普力克对块耳霉菌落生长无任何抑制作用,多菌灵与块耳霉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抑菌率为24.59%,其余5种药剂对块耳霉菌落生长产生极显着性(P<0.01)影响,抑菌率超过80%;10种除草剂中仅巨星和百草敌与块耳霉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抑菌率分别为 8.7%和 11.08%,其余 8种除草剂的抑菌率均超过75%,对块耳霉菌落生长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关于化学除草剂对昆虫病原真菌生长的影晌,在国内外本研究尚属首次。(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2-05-01)
[9](1999)在《中国的虫霉目菌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根据Humber(1989)分类系统鉴定的、中国分布的虫霉目65种菌物及其寄主和地理分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黄勃,樊美珍,李增智[10](1997)在《叁种虫霉目真菌可溶性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虫霉目中块状耳霉(Conidiobulusthromboides)、冠耳霉(C.conronatus)以及安徽虫瘟霉(Zophthoraanhuiensis)等3种10个菌株菌体可溶性蛋白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确定。结果表明,种间可溶性蛋白质图谱差异明显,对于分类混乱的耳霉属(Conidiobulus)的种下鉴定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虫霉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记述虫疫霉属1中国新记录种:根孢虫疫霉(Erynia rhizospora(Thaxter)Remaudiere and Hennebert,1980)。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及对寄主的感染症状进行了描述,同时列出其世界性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虫霉目论文参考文献
[1].陈相波.新蚜虫疠霉(虫霉目)共生细菌多样性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
[2].贾春生.中国虫疫霉属1新记录种记述(虫霉目,虫霉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
[3].贾春生.广东省乐昌市虫霉目真菌调查[J].韶关学院学报.2011
[4].贾春生.广东省虫霉目真菌调查[C].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9
[5].陈春.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虫霉目)随寄主迁飞扩散而传播流行的生物学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
[6].李伟,王秀芳,李照会,许维岸,盛承发.山东省常见虫霉目真菌调查[J].昆虫知识.2004
[7].李伟,许维岸,李照会,许俊杰,张洪玉.泰安地区虫霉目真菌资源初步调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8].李伟.山东省虫霉目真菌资源调查和块耳霉菌株(Taian00927)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
[9]..中国的虫霉目菌物(英文)[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
[10].黄勃,樊美珍,李增智.叁种虫霉目真菌可溶性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