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文化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革新研究

基于多元文化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革新研究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106)

摘要: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民族声乐也随之出现专门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由原来的少数民族传唱的民歌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并系统的纳入教学,归入书本当中。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设立也促进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民族声乐教育课程将民族唱法、说唱唱法、戏曲唱法、美声唱法相互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歌唱唱法。本文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多元发展的背景下,介绍近几年来民族声乐在革新道路上做出的巨大改变,同时指出民族声乐教育课程在今后长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所在以及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多元化发展;民族声乐特点;创新意识;教育课程的意义

引言:

民族声乐的产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来表达自己的高兴、悲伤、彷徨、激情、希望等跌宕起伏的心情。民族声乐的产生承载了人类对社会物质文化的精神主观感受。心情愉悦时,通过轻快的旋律,表达自己的感受。难过时,音乐旋律低沉,压抑,人类通过音乐旋律抚平了自己内心的躁动、不平,从而使得自身心情的到很好的发泄。表现了我们音乐的热爱,激发我们对音乐创作的灵感。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设立,是将这些跌宕起伏的感受更加系统化的表达出来,民族声乐教育课程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也促进着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趋向于完善。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虽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繁荣时代,但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这民族声乐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人士通过自身努力去不断的改善,使民族声乐教育课程走向成熟,为我国培育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

一、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设立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飞快的发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才刚刚建立,歌曲的风格也只局限于民族唱法,比较著名的代表歌曲有《南泥湾》、《一条大河》、《乌苏里船歌》等,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我国社会存在不稳定因素,民族声乐教育课程也面临着消亡的可能性,民族声乐也没有出现好的作品。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所有文化逐渐步入正轨,民族声乐教育课程也正式的加入到大学教育的课程当中去。通过专业的教育,我国的民族声乐也达到了鼎盛繁荣阶段,一批批优秀的人才逐渐崭露头角,如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等,歌曲更是随着我国外交事业的开展也逐渐加入了西方的音乐风格,如《金箍棒》、《节日欢歌》、《我爱你,中国》。

二、民族声乐的特点

在如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西方的音乐逐渐进入中国市场,融入中国,极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的民族声乐,民族声乐面临随时退出世界舞台的问题。“EthnicMusic”是民族声乐的英语翻译,直白点来说为少数民族音乐的意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也不在局限于字面少数民族音乐的含义,融入了许多不同音乐,如民歌、说唱唱法、戏曲、美声等,极大的提高了自身价值。民族声乐与中国戏曲的融合来自于改革期间毛主席的一句“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随之一批批带有中国戏曲元素的民族音乐开始涌现。它贴合我国社会的发展,反应了我国人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民族声乐与美声的融合主要是源自于我国国门打开后,许多外来文化逐渐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美声也逐渐出现在里我国的民族声乐当中。他代表了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也代表了我国民族声乐进入多元化时代。

三、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发展问题

民族声乐教育课程是民族声乐的一种文化传播途径,通过在校教学将民族声乐唱法、技巧交给更多喜爱音乐的人。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设立,为人类丰富精神世界提供了保障。总的来说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现如今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来说,民族声乐教育课程还不太完善。比如民族声乐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还比较单一,教学的理念还不准确,教学的体系也不太完善。如何能够让民族声乐紧跟文化多元化潮流,不被世界淘汰,是每一个热爱民族声乐的爱好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要站在现有的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对民族声乐进行创新,使其走上世界的大舞台。

四、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丰富了艺术。大学高校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完善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带动学生能够贴近生活,相互交流自己的感悟。作为民族声乐的爱好者,应该紧跟多元化的发展,贴近传统生活,进行创新,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课程增加内容。教师应该学习借鉴西方教学理念,放飞学生,让学生敢于去做,敢于去想,敢于创作。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我国民族声乐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市场意识。身为学生应了解艺术市场的发展形势与需求,锻炼自己与社会的融合力,使自己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文化多元化的市场当中去。

五、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完善

面对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还比较单一,教学的理念还不准确,教学的体系也不太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国家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素质,再本专业上有较高造诣的优秀人才担任我国教育行业的教育重担,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课程出谋划策。同时也要求相关的行业管理者健全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教学知识结构,对民族声乐进行深入研究。民族声乐要跟上世界潮流,不仅要对民族声乐中现有的优秀文化进行继承,也要及时吸取外来的文化中的优点,将两者相融合,这将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需要社会各层人士的不懈努力。继承与吸取两者出现相对时,应以继承为先,吸取排后。现有的民族声乐是我国多少人民努力创作才得以传承下来的,代表了中国民族特色,不能因为要吸取外来文化而抛弃中国民族特色。

六、民族声乐教育课程今后的发展

民族声乐教育课程在日后完全成熟还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应让学生们意识到设立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们能够自发的,自觉去学习民族声乐;鼓励学生能够将带有中国民族色彩的生活文化融入到民族声乐创作中,不要忘记民族声乐是反应民族精神世界的音乐。在多元文化的发展背景下,民族声乐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民族声乐教育课程对本专业的学生是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民族声乐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民族声乐教育每一个人应该毫不动摇的坚持民族声乐的改革道路,完善民族声乐的教学理念,促进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长远发展。

结束语:

在这个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潮流中,教师们应该站在文化全球化的视角下看待我国民族声乐教育课程的发展。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开拓思维去教育学生,培育出优秀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新青年,这样我国民族声乐教育课程才能朝着可持续发展。期待我国民族声乐能够站在世界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国民族声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慧莹.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研究[J].大众文艺,2018(06):205-206.

[2]王英.基于多元文化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革新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8(11):165-166.

[3]胡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措施探究[J].四川戏剧,2016(07):129-130+143.

[4]李礼.论新时期我国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学科建设发展方向[J].艺术教育,2014(05):66-67.

作者简介:汪媛媛(1981.04-),四川射洪人,讲师,本科。

标签:;  ;  ;  

基于多元文化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革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