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合成橡胶工业总体分析(一)(论文文献综述)
何洵艺[1](2021)在《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橡胶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等方面。而橡胶期货作为以天然橡胶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期货市场下形成的价格对于现货市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研究橡胶期货的价格变化对商品价格和市场形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橡胶产业的参与度决定了中国对于天然橡胶及其制品的极大需求量。但从目前国内对于天然橡胶的消费量现状看来,疫情原因使得当前的供需矛盾依旧突出,且由于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的频繁震荡引发了难以保障胶农收入、行业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从而导致天然橡胶产业之后的长期稳定发展遭受重挫。由于我国对于天然橡胶国际价格的定制方面没有话语权,故虽是全球天然橡胶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也只能被迫承担风险,这也正是国内天然橡胶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转型期,结合期货衍生品市场,通过分析我国天然橡胶期货的特点来研究整个经济市场中对上海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有影响的变量因子,并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各影响因子对天然橡胶期货价格的联动关系大小,更好地衡量各因素对天然橡胶期货价格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大小,从而在一定程度对胶农和投资者在种植和投资方面分别有着实际性的指导意义,进而通过拉动天然橡胶产能精准扶贫,在探索国内天然橡胶企业发展出路的进程中实现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综合考虑,以天然橡胶期货主力连续合约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橡胶轮胎外胎产量、WTI的原油价格、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以及主要垦区的平均湿度、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作为解释变量,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进行JJ协整检验并建立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影响因子的误差修正模型。以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各变量的月度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软件Eviews7.0进行数据分析,将变量经过ADF单位根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后,建立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影响因子的VAR模型。通过表达式分析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动态分析,综合研究影响因子对天然橡胶期货价格的冲击效应,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对我国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有影响的因子变量及其变量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同时利用我国同期的日度样本数据,对主要垦区的自然因素进行分地区二层检验,更为全面的探究各自然因子对天胶期货价格的冲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就反应灵敏程度来说,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反应最为灵敏;就修正幅度来说,WTI和PRODUCTS对价格的引导最为迅速;就价格贡献度来说,CPI和WTI对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变化的贡献度较高;而对自然因素来说,国内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对各个主垦区气温、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的反应灵敏程度无差别,但自然因子对天然橡胶期货价格的贡献度不一致,与地区相关。故文章的最后从实证结果出发,以企业、胶农以及政府三类主体为立足点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在企业和胶农层面,要提升企业应对风险能力,考虑地域性和季节性;加强胶农专业培训,科学定植天然橡胶。在政府层面,应该倡导环境保护,加强价格观测和市场监测;提高我国在天然橡胶行业的话语权;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合理的天胶战略储备机制,控制国内天胶价格波动。
牛娜娜[2](2020)在《丁苯/杜仲共混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丁苯橡胶是一种加工性能好、耐磨耐老化性能较好的橡胶,但是丁苯橡胶生热大、生胶强度低且不耐撕裂。杜仲胶是一种具有较好抗撕耐扎性能、生热较低的材料,容易和其他合成橡胶共混。将杜仲胶与丁苯橡胶共混,通过调节杜仲胶的比例,可以用于具有高抗冲击、耐屈挠、抗撕、耐扎、耐磨性能、低生热等特点的高性能轮胎的设计与制造。本文第一部分研究了不同种类生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杜仲胶和天然胶、顺丁胶及丁苯胶等橡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和测试,研究了不同生胶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不同共混比的丁苯/杜仲共混生胶进行表征,研究不同配比共混胶的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AFM显微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随着杜仲胶含量的增多,丁苯/杜仲复合生胶的微观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是海-岛结构。第二部分研究了丁苯/杜仲复合硫化胶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本部分开展了杜仲胶份数变化时丁苯/杜仲复合硫化胶的硫化性能以及拉伸撕裂性的研究,丁苯/杜仲橡胶共混后,共混胶的硫化速率变快,共混后的共混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提高了共混胶的动态力学性能。第三部分进行了用炭黑补强后的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性能的研究,并且与填充炭黑后的丁苯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天然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做了对比。研究表明,在同样的加工条件、硫化条件和硫化配方下,与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相比,丁苯/杜仲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王益地[3](2020)在《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A公司是一家合成橡胶流通环节企业,主要销售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石化企业生产的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需求出现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下游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对合成橡胶需求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在合成橡胶市场供应过剩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面对新的市场形势,A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定价机制及营销政策不灵活、营销渠道有限、营销服务缺失等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销售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如何调整营销策略,走出困境成为A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合成橡胶产品营销方面的研究文献,应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A公司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竞争结构,并对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应用STP理论对合成橡胶行业进行市场细分,结合A公司的自身状况,对目标市场进行重新选择和定位,建立新的营销体系。以4P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A公司的营销现状和问题,对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出了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的一体化营销方案。并从组织架构、人员素质、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财务风险管控制度、营销文化等方面出发,对营销体系进行全面的提升,以保证新的营销策略得以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有效提升了A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把A公司打造成合成橡胶原材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商,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为化工品供应链企业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安彩利[4](2018)在《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研究 ——以天然橡胶产业为例》文中指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发展也日益显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而双赢是目前最常见的竞争模式。因此为了实现双赢的目标,产业合作就成了国家或地区之间合作的重要形式。中国与泰国正因为地理位置接近,两国的关系被称为“中泰一家亲”。1975年以来,中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不仅促进了中国和泰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建设。中泰两国在各个方面的合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双方的产业合作。目前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及最大出口市场,说明中国市场在泰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地位越来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深化中泰产业合作,将对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和产业升级等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并以特定产业,即“天然橡胶产业”作为本研究的重点。天然橡胶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物资,同时也是泰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对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泰国是全球第一大产胶国,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汽车产业,每年产销量高速增长,使轮胎制造工业也随之发展,从而产生巨大的天然橡胶需求市场,但由于中国天然橡胶产量有限,其产量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需要依赖进口为主。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市场是泰国,而中国也正是泰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出口市场,因此两国天然橡胶贸易关系十分密切,双方互补依赖,两国天然橡胶合作领域日益渐深。尽管中泰两国天然橡胶贸易关系紧密,但也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国际橡胶市场不断出现新的竞争对手,中国作为最大天然橡胶的消费市场,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市场也逐步转移到新兴国家,导致泰国橡胶产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竞争,那么中泰在该领域上是否还存在发展潜力;是否还能够进一步发展双边在此领域合作的可能性;有哪些影响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因素等问题。为此,本文将基于上述的背景下,首先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多种测量方法,如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贸易互补性指数(TC)、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等方法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的贸易互补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明确双边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以及合作发展空间,并提出中泰在天然橡胶领域上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PEST分析法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随后,通过贸易引力模型检验2001-2016年期间中国与泰国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天然橡胶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其中,以天然橡胶的上下游产业为代表,即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以及橡胶轮胎的双边贸易流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并采用中国与泰国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GDP、人均GDP、进口关税、外商直接投资、汇率作为解释变量,而地理距离、共同边界和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虚拟变量,进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量得出影响中国与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发展的因素,实证结果基本上与预期一致,研究结果发现经济规模、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特惠贸易协议(ACFTA)和共同边界等影响因素给中国与泰国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天然橡胶贸易带来积极的效应,相反,进口关税、汇率、地理距离给中国与泰国以及贸易伙伴国的双边天然橡胶贸易带来消极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以及现实情况相结合为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发展提出以下六个大方面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政府与政策的支持,充分利用这些多边合作机制;二是加强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促进双方天然橡胶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才合作;三是优化天然橡胶产品结构,促进天然橡胶产品的多元化的发展;四是扩大投资,加强经济上的互助;五是对中泰天然橡胶信息化建设的加强,为天然橡胶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六是扩大合作领域,改进了原本单纯的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模式。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作为今后的研究者以及对中泰天然橡胶有兴趣的人士的知识库,更希望作为中泰两国的政府与相关企业对双边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提供参考价值。
汤琳琳[5](2017)在《SX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橡公司是轮胎、橡胶制品的研发与制造,设备租赁,化工产品及化工原料销售企业。公司的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两种产品的产量稳居国内前列。但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合成橡胶需求大幅减少,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由于公司没有采取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使得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需求量呈直线下降,并且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现象。为了改变现状,笔者立足于企业内外部的销售环境这个着眼点,再结合五力模型、内外部原因评价矩阵以及PEST分析三种方法对合成橡胶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合成橡胶的行业整体环境、营销方式以及营销结构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得出对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威胁因素。其次,对合成橡胶公司的整体的物流能力、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公司在营销方面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同时运用STP理论对市场进行详细的划分,根据4P、4R、4C的理论结合公司现在的经营运行状况和相关问题,制订了一系列的产品、价格、促销、渠道以及服务一体的市场营销战略方案。同时还制订了包含管理制度、生产运营、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制度,以保证公司在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
姚昊炜[6](2014)在《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潜力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主要生产地区在东盟,中国则是全球天然橡胶第一大消费国,近年来,双方在天然橡胶领域的合作日渐深入。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对决定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潜力的三大方面,即合作必要性及动因、合作机遇、合作的历史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选取G-L产业内贸易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TC产业贸易互补性指数对有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双方的合作动因,并运用PEST分析法对双方在天然橡胶领域的合作机遇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双方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潜力巨大,概括来讲:一是双方天然橡胶贸易额不断增大;二是双方在天然橡胶产业领域贸易互补性强,合作动因及必要性明显;三是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技术等方面均存在进一步挖掘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潜力的机遇;四是自在天然橡胶领域开展合作以来,双方虽已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合作模式还较为初级,有进一步得到提升的潜力。为了进一步加深双方在天然橡胶产业领域的合作,本文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推进双方政治及经济等多领域全面合作;二是积极同国际天然橡胶组织开展合作;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是在金融信息领域同东盟展开合作;五是为我国海外胶企提供一揽子服务;六是同东盟在天然橡胶领域开展差异化合作。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技术经济评价》课题组,雷仲敏,郭瑞桐[7](2012)在《我国合成橡胶投资机会分析》文中认为分析合成橡胶的国内外市场供需、消费及进出口情况,应用"机会窗口"理论和指数平滑法预测出未来合成橡胶发展的市场闭合时间,并以近年大力发展特种合成橡胶的4家上市企业的资本运营情况为代表,分析我国合成橡胶发展投资的机会及风险。认为:现在是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的成长期,市场总体需求旺盛,进入行业有利可图,但在投资项目及厂址选择上不可盲目介入。
刘阳[8](2012)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供求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橡胶具备工业原料和农业产品的双重特性,它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和资源约束性产业,具有发展区域的局限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又作为我国热区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热区农民增收、热区区域经济及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加之我国在工业化中期对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天然橡胶供需缺口逐年扩大,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本文基于以上对国际贸易经济政治环境背景及世界各区域天然橡胶产销发展趋势做出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依据空间均衡理论,建立了天然橡胶空间均衡模型(NRSEM),并从供给、需求和流通三个方面提出影响天然橡胶市场空间均衡格局变动的主要因素。然后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采用双对数模型对NRSEM中的相关供给和需求弹性参数进行估计。并以2009年为基准方案,对该模型进行实际应用,从全球视野角度研究各国经济政策变化、贸易条件和资源环境变化对天然橡胶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对未来天然橡胶相关政策变量的变化设立不同层次的情景模拟方案。模型重点模拟分析了天然橡胶供求变化趋势对单产水平、人民币升值、GDP水平、石油价格、关税水平及汇率的变化对未来世界和中国天然橡胶市场供求的影响;并基于模拟结果探讨了这些情景的变动对各区域天然橡胶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单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各区域天然橡胶供求变化的关键因素,而关税与汇率变化对我国天然橡胶供需变化影响效果较小。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为确保中国长期的天然橡胶安全,建议我国发展天然橡胶安全的国际合作战略,重视未来全球农业市场贸易格局的变化,积极寻求新的天然橡胶贸易伙伴关系,善用内部和外部两个市场实现我国天然橡胶供求的动态平衡。确保我国天然橡胶供求安全,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也为我国相关部门进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并对与其他产品市场的研究及其资源供求安全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赵宝华[9](2011)在《A公司橡胶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橡胶行业是一个有160年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从2003年到现在已经有七年多的时间,而且近几年消费量年均以9%以上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在全球整体需求缓慢不前的情况下,中国需求一拔头筹,旺盛的需求为发展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而目前中国橡胶价格大起大落,变化无常,产胶国形成价格联盟,国内外期货推波助澜、相互作用,中国在购胶量世界第一的情况下,仍对市场价格无话语权,这是中国橡胶的市场现状。A公司橡胶业务是拥有50多年历史积淀中国最早开展天然橡胶贸易实体。A公司的橡胶业务涉及天然胶种植、生产加工、营销和增值服务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事国际国内一体化经营橡胶资源产业服务商之一。不难看出,无论从A公司橡胶业务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还是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来看,都需要制定一个适合其发展的良好经营战略。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从外部宏观环境和公司内部状况入手,对A公司橡胶业的经营环境、市场、产品等方面进行战略分析,并据此来选择适合A公司橡胶业的发展战略,进而提出具体的战略实施方案,从而为A公司橡胶业建立有效的橡胶业务发展战略,为A公司橡胶业培育持续竞争优势做出一些努力。相信本文研究对于A公司橡胶业以及类似的橡胶行业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周文荣[10](2011)在《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发展回顾及2011年展望》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产能继续扩大,产量持续增加,市场需求旺盛,自给率提高,产品品种丰富。2011年,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天然橡胶供应趋近和价格高企将为合成橡胶发展带来机遇,但随着新扩建装置的陆续投产,原料丁二烯的供应或将出现紧缺,进而推高其价格,成为合成橡胶企业盈利的主要制约因素。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国部分合成橡胶产品依然依赖进口,但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和SBS等品种供应近年发展迅速,供过于求的矛盾将逐渐凸现。
二、中国合成橡胶工业总体分析(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合成橡胶工业总体分析(一)(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动态 |
二、关于天然橡胶价格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图 |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性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VAR模型 |
第二节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三节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
第四节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
第三章 天然橡胶现状及其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天然橡胶简介 |
第二节 天然橡胶现状分析 |
一、天然橡胶供给情况 |
二、天然橡胶需求情况 |
三、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现状 |
第三节 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
一、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 |
二、国内外供给需求 |
三、替代品供给需求 |
四、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 |
五、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 |
六、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 |
七、自然因素 |
第四章 我国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及其平稳性检验 |
一、变量和数据选取 |
二、平稳性检验 |
第二节 VAR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一、VAR模型的构建 |
二、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
第三节 建立VECM模型 |
一、Johansen协整检验 |
二、VECM模型的建立 |
三、Granger因果检验 |
第四节 脉冲响应函数 |
一、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脉冲响应 |
二、对货币供应量(M2)的脉冲响应 |
三、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脉冲响应 |
四、对橡胶轮胎外胎产量(PRO)的脉冲响应 |
五、对原油价格(WTI)的脉冲响应 |
六、对汇率(EX)的脉冲响应 |
七、对平均湿度(HUM)的脉冲响应 |
八、对平均温度(TEMP)的脉冲响应 |
九、对日照时数(HOURS)的脉冲响应 |
第五节 方差分解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主垦区天然橡胶价格自然影响因子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自然因素对天胶期货价格的冲击效应 |
一、JJ协整检验 |
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三、脉冲响应函数 |
四、方差分解 |
第二节 海南省自然因素对天胶期货价格的冲击效应 |
一、JJ协整检验 |
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三、脉冲响应函数 |
四、方差分解 |
第三节 广西自然因素对天胶期货价格的冲击效应 |
一、JJ协整检验 |
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三、脉冲响应函数 |
四、方差分解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企业和胶农层面 |
二、政府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丁苯/杜仲共混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橡胶的战略资源不容忽视 |
1.1.1 合成橡胶的定义和分类 |
1.1.2 合成橡胶的应用 |
1.2 丁苯橡胶是最重要的通用合成橡胶 |
1.2.1 丁苯橡胶的分类 |
1.2.2 丁苯橡胶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
1.2.3 丁苯橡胶的特性及应用领域 |
1.2.3.1 丁苯橡胶的特性 |
1.2.3.2 丁苯橡胶的应用领域 |
1.2.4 丁苯橡胶目前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高性能丁苯/杜仲共混胶纳米复合材料 |
1.3.1 杜仲胶的结晶特性 |
1.3.2 绿色离性能丁苯/杜仲胶纳米复合胎面材料 |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所用的原材料 |
2.2 主要的设备仪器 |
2.3 实验配方和样品制备 |
2.4 实验测试及性能表征 |
第三章 生胶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研究 |
3.1 生胶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 |
3.1.1 顾丁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及杜仲胶的应力应变曲线 |
3.1.2 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及杜仲胶的分子结构及其表征 |
3.1.2.1 顺丁橡胶的分子结构及表征 |
3.1.2.2 丁苯橡胶的分子结构及表征 |
3.1.2.3 天然橡胶的分子结构及表征 |
3.1.2.4 杜仲橡胶的分子结构及表征 |
3.1.3 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及杜仲胶的分子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
3.2 丁苯/杜仲复合生胶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研究 |
3.2.1 丁苯/杜仲复合生胶的外观形貌研究 |
3.2.2 丁苯/杜仲复合生胶的力学性能 |
3.2.3 丁苯/杜仲复合生胶的微观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苯/杜仲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 |
4.1 丁苯胶、杜仲胶、天然胶的加工特性、硫化特性以及力学性能 |
4.2 硫磺份数对不同配比的丁苯/杜仲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
4.3 硫磺硫化后的丁苯/杜仲混炼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4.3.1 不同杜仲胶含量的丁苯/杜仲混炼胶的硫化性能 |
4.3.2 硫化后的杜仲/丁苯混炼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4.3.3 硫化后的丁苯/杜仲共混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丁苯/杜仲共混胶纳米复合材料及在绿色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 |
5.1 杜仲胶的含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胶的硫化特性的影响 |
5.2 杜仲胶的含置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5.2.1 杜仲胶的含置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2 杜仲胶含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的分散性能的影响 |
5.2.3 杜仲胶含量对丁苯/杜伸纳米复合硫化胶的耐屈挠疲劳性的影响 |
5.2.4 杜仲胶含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的阿克隆磨耗性能的影响 |
5.3 杜仲胶的含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DSC的影响 |
5.4 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与天然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的对比 |
5.4.1 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与天然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加工性能的对比 |
5.4.2 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与天然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对比 |
5.5 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配方的优化 |
5.5.1 硫磺用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
5.5.2 炭黑用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营销组合理论 |
2.2.2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2.3 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第3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3.1 A公司简介 |
3.1.1 公司基本概况 |
3.1.2 公司组织机构 |
3.1.3 公司经营模式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科技环境分析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
3.3.2 合成橡胶产能分布情况 |
3.3.3 合成橡胶市场流通环节分析 |
3.3.4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趋势 |
3.4 竞争结构分析 |
3.4.1 供应商 |
3.4.2 客户 |
3.4.3 潜在进入者 |
3.4.4 替代品 |
3.4.5 现有竞争者 |
第4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
4.1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 |
4.2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4.2.1 产品结构不合理 |
4.2.2 定价机制不灵活 |
4.2.3 终端客户比例偏低 |
4.2.4 过分依赖上游供应商 |
4.2.5 营销政策不灵活 |
4.2.6 营销服务缺失 |
4.2.7 销售人员素质及专业技能不高 |
4.2.8 资金对营销的支持不足 |
第5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设计 |
5.1 营销策略设计原则与步骤 |
5.2 STP策略 |
5.2.1 市场细分 |
5.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2.3 市场定位 |
5.3 营销组合策略 |
5.3.1 产品营销策略 |
5.3.2 价格营销策略 |
5.3.3 渠道营销策略 |
5.3.4 促销营销策略 |
5.3.5 服务营销策略 |
第6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完善营销组织架构 |
6.2 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
6.3 建立科学的营销考核和激励制度 |
6.4 建立财务风险管控制度 |
6.5 整合营销文化 |
第7章 结论 |
7.1 总结与展望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研究 ——以天然橡胶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产业合作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产业合作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天然橡胶的相关界定 |
2.1.3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 |
2.2 国际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
2.2.1 传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 |
2.2.2 新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 |
2.2.3 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理论 |
2.3 产业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区域产业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3 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相关文献综述 |
2.3.4 引力模型相关研究综述 |
第3章 中国与泰国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3.1 中泰产业发展概况 |
3.1.1 泰国全面产业发展概况 |
3.1.2 中国全面产业发展概况 |
3.1.3 中泰产业结构对比 |
3.1.4 中泰产业合作关系 |
3.2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与贸易概况 |
3.2.1 天然橡胶产业结构 |
3.2.2 全球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
3.2.3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
3.2.4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
3.2.5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现状 |
3.3 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存在的问题 |
3.3.1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 |
3.3.2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 |
3.3.3 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动因分析 |
4.1 产业贸易互补关系的评价指标 |
4.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1.2 贸易互补性指数 |
4.1.3 产业内贸易指数 |
4.2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互补性分析 |
4.2.1 中国与泰国天然胶乳贸易互补性分析 |
4.2.2 中国与泰国烟片胶贸易互补性分析 |
4.2.3 中国与泰国标准胶贸易互补性分析 |
4.3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互补性的总体评价 |
4.4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动因分析 |
4.4.1 中泰之间资源互补 |
4.4.2 经济规模扩张 |
第5章 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中泰全面产业合作影响因素 |
5.1.1 经济实力因素 |
5.1.2 经济环境因素 |
5.1.3 企业投资环境因素 |
5.2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 |
5.2.1 政治环境影响因素 |
5.2.2 经济环境影响因素 |
5.2.3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5.2.4 技术环境因素 |
第6章 影响中泰双边产业合作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6.1.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6.1.2 引力模型的构建与扩展 |
6.2 引力模型变量及数据来源 |
6.2.1 模型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
6.2.2 数据来源及计量方法 |
6.3 引力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 |
6.4 引力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6.4.1 影响双边天然橡胶贸易因素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6.4.2 影响双边合成橡胶贸易因素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6.4.3 影响双边橡胶轮胎贸易因素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中泰产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政策的支持 |
7.2 加强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 |
7.3 促进产品多元化使产品结构优化 |
7.4 扩大投资及加强经济上的互助 |
7.5 信息化建设的加强 |
7.6 扩大合作领域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引力模型相关数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SX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论述 |
1.3.1 国外研究论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2 三橡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和问题分析 |
2.1 企业简介和营销现状 |
2.1.1 企业简介 |
2.1.2 营销现状 |
2.2 企业营销现状的调查 |
2.2.1 问卷设计 |
2.2.2 问卷调研对象以及实施过程 |
2.2.3 调查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2.2.4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2.3 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2.3.1 销售策略不够灵活 |
2.3.2 产品售价没有竞争力 |
2.3.3 缺少高水平的营销人员 |
2.3.4 产品质量波动大 |
2.3.5 政策审批流程复杂 |
2.3.6 售后服务不完善 |
2.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 三橡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3.1 合成橡胶产品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环境分析 |
3.1.2 合成橡胶产品的行业环境分析 |
3.1.3 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结构分析 |
3.1.4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生产能力 |
3.2.2 物流能力 |
3.2.3 创新能力 |
3.2.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分析 |
4 三橡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与保障措施 |
4.1 三橡公司合成橡胶产品3C营销策略 |
4.1.1 市场细分 |
4.1.2 目标市场选择 |
4.1.3 市场定位 |
4.2 三橡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 |
4.2.1 产品策略 |
4.2.2 价格策略 |
4.2.3 渠道策略 |
4.2.4 促销策略 |
4.2.5 品牌策略 |
4.2.6 服务策略 |
4.3 三橡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保障措施 |
4.3.1 完善营销组织结构 |
4.3.2 加强营销计划的执行 |
4.3.3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4.3.4 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A 针对企业内部市场营销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4 本文研究方法介绍 |
1.5 研究特色创新与不足 |
2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概况 |
2.1 世界天然橡胶产业供需及贸易概况 |
2.1.1 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及消费概况 |
2.1.2 世界天然橡胶产业整体贸易现状 |
2.2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供需及贸易概况 |
2.2.1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生产及消费概况 |
2.2.2 中国天然橡胶主要产区产能分析 |
2.2.3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概况 |
3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合作必要性及动因 |
3.1 产业贸易互补性评价指标介绍 |
3.1.1 产业内贸易指数 |
3.1.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3.1.3 贸易互补性指数 |
3.2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互补性研究 |
3.2.1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互补性分析 |
3.2.2 中国-东盟合成橡胶贸易互补性分析 |
3.2.3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制品互补性分析 |
3.2.4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贸易互补性评价 |
3.3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动因分析 |
3.3.1 要素资源的获取 |
3.3.2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整体产业需求 |
4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机遇分析 |
4.1 政治环境 |
4.1.1 中国-东盟国家政治关系回顾 |
4.1.2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政策分析 |
4.2 经济环境 |
4.2.1 中国-东盟经济环境宏观分析 |
4.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新机遇 |
4.3 社会文化人口环境 |
4.3.1 中国-东盟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分析 |
4.3.2 中国-东盟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4.4 技术环境 |
5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 |
5.1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合作历程 |
5.2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合作因素分析 |
5.2.1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合作积极因素 |
5.2.2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合作不利因素 |
5.3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政策建议 |
5.3.1 推进双方政治及经济等多领域全面合作 |
5.3.2 积极同国际天然橡胶组织开展合作 |
5.3.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5.3.4 在金融信息领域同东盟展开合作 |
5.3.5 为我国海外胶企提供一揽子服务 |
5.3.6 同东盟在天然橡胶领域开展差异化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合成橡胶投资机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生产情况 |
(二) 消费情况 |
(三) 进出口情况 |
(四) 合成橡胶产业链 |
二、合成橡胶投资机会分析 |
(一) 合成橡胶产量预测 |
(二) 合成橡胶需求量预测 |
(三) 合成橡胶投资机会分析 |
(四) 重点企业财务分析 |
1. 重点企业概况 |
2. 盈利能力分析 |
3. 偿债能力分析 |
4. 营运能力分析 |
三、合成橡胶发展投资风险分析[1] |
(一) 市场运营风险 |
(二) 技术与资金风险 |
(三) 下游产业结构变化风险 |
四、结论 |
(8)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供求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重点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重点问题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天然橡胶供求问题相关研究 |
1.4.2 供求均衡模型构建的现状与进展 |
1.4.3 研究评价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7 几点说明 |
1.7.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7.2 天然橡胶供求安全的界定 |
1.7.3 数据来源说明 |
第二章 世界及各区域天然橡胶供求形势分析及价格展望 |
2.1 世界天然橡胶生产、消费及贸易分析 |
2.1.1 世界天然橡胶生产概况 |
2.1.2 世界天然橡胶消费概况 |
2.1.3 世界天然橡胶贸易格局及价格趋势分析 |
2.2 各区域天然橡胶供求趋势变化分析 |
2.2.1 各区域天然橡胶收获面积变动趋势分析 |
2.2.2 各区域天然橡胶单产变动趋势分析 |
2.2.3 各区域天然橡胶总产量变动趋势分析 |
2.2.4 各区域天然橡胶总消费量变动趋势分析 |
2.2.5 各区域天然橡胶贸易变动趋势分析 |
2.3 我国天然橡胶供求均衡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2.3.1 橡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2.3.2 中国天然橡胶供求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 |
2.3.3 我国天然橡胶供求贸易现状分析 |
2.3.4 当前影响中国天然橡胶供求均衡的主要问题研究 |
2.3.5 天然橡胶供需产业链分析 |
2.3.6 我国天然橡胶供求安全关键指标分析 |
第三章 天然橡胶空间均衡模型(NRSEM)的构建 |
3.1 模型构建的前提假设 |
3.1.1 大国效应假设 |
3.1.2 区域“一体化”假设 |
3.1.3 关税水平的假定 |
3.1.4 假定天然橡胶市场完全出清 |
3.1.5 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
3.2 相关理论分析 |
3.2.1 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 |
3.2.2 产业安全理论 |
3.2.3 空间均衡模型理论 |
3.2.4 空间均衡模的数学形式 |
3.2.5 关税与汇率对我国天然橡胶价格的传导机制 |
3.3 天然橡胶供求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天然橡胶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天然橡胶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3.4 NRSEM模型参数估计 |
3.4.1 模型结构构建 |
3.4.2 供给模块弹性估计方法设计 |
3.4.3 供给弹性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
3.4.4 需求模块弹性的估计方法设计 |
3.4.5 需求弹性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
3.4.6 方程有效性检验 |
3.4.7 其他参数的估计 |
3.5 天然橡胶空间均衡模型(NRSEM)的基本构成 |
3.5.1 NRSEM目标函数的总体设定 |
3.5.2 NRSEM的整体构成 |
第四章 基于NRSEM模拟分析各区域天然橡胶 |
4.1 基准方案设立及模型有效性分析 |
4.1.1 基准方案介绍 |
4.1.2 模型有效性分析 |
4.2 情景模拟方案设计 |
4.2.1 天然橡胶供给方面 |
4.2.2 天然橡胶需求方面 |
4.2.3 天然橡胶国际贸易方面 |
4.3 NRSEM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1 天然橡胶供求变化趋势对单产水平的反应 |
4.3.2 天然橡胶供求变化趋势对石油价格的反应 |
4.3.3 天然橡胶供求变化趋势对经济发展(GDP)的反应 |
4.3.4 天然橡胶供求变化趋势对中国关税水平调整的反应 |
4.3.5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调整对我国天然橡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4.4 近期我国天然橡胶市场主要风险分析 |
4.4.1 汇率波动导致的风险 |
4.4.2 贸易政策和贸易环境变化的风险 |
4.4.3 并购风险 |
4.5 未来我国天然橡胶供求安全应对策略 |
4.5.1 增加科研投入,提升天然橡胶替代率水平,降低生产者成本 |
4.5.2 加大对天然橡胶产业的扶持力度 |
4.5.3 取消天然橡胶进口关税 |
4.5.4 加快天然橡胶储备调节机制建设 |
4.5.5 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的战略 |
4.5.6 提出建立资源安全保障条件 |
4.5.7 其他一些保障措施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单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各区域天然橡胶供求变化的关键因素 |
5.1.2 我国合成橡胶的替代效应要小于美国及欧盟 |
5.1.3 天然橡胶价格受生产者价格影响不大 |
5.1.4 世界各区域天然橡胶供需关系长期内仍然偏紧、国内供需安全形势严峻 |
5.1.5 关税与汇率变化对我国天然橡胶供需变化影响效果较小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论文主要数据资料 |
附表一:1985-2009年世界五大区域天然橡胶消费量 |
附表二:1980-2009年世界五大区域国内生产总值 |
附表三:1985-2009年世界各区域天然橡胶收获面积 |
附表四:1980-2009年世界各区域天然橡胶产量 |
附表五:1985-2009年世界各区域天然橡胶单产水平 |
附表六:1980-2009年世界各区域天然橡胶生产者价格水平 |
附表七:1985-2010年世界各区域石油价格 |
附录二: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A公司橡胶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橡胶产业经营环境分析 |
2.1 天然橡胶生产和需求分析 |
2.1.1 天然橡胶生产分析 |
2.1.2 天然橡胶需求分析 |
2.2 合成橡胶生产和需求分析 |
2.2.1 合成橡胶生产分析 |
2.2.2 合成橡胶需求分析 |
2.3 橡胶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A 公司橡胶业务经营现状分析 |
3.1 A 公司概况 |
3.2 A 公司橡胶业务基本情况 |
3.2.1 A 公司橡胶业务发展简介 |
3.2.2 A 公司橡胶业务经营状况 |
3.3 A 公司橡胶业务的外部环境分析 |
3.3.1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
3.3.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4 A 公司橡胶业务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3.4.1 内部资源优势 |
3.4.2 内部资源劣势 |
3.5 A 公司橡胶业务SWOT 策略选择 |
第四章 A 公司橡胶业务发展战略调整 |
4.1 A 公司橡胶业务经营目标 |
4.2 A 公司橡胶业务经营战略 |
4.2.1 国际化的生产管理 |
4.2.2 差异化的产品定位 |
4.2.3 自主技术研发 |
4.2.4 企业品牌塑造 |
4.3 A 公司橡胶业务营销战略 |
4.3.1 创新营销理念 |
4.3.2 完善海外营销体系 |
4.4 A 公司橡胶业务资源战略 |
4.4.1 提升全球化的天然橡胶资源组织能力 |
4.4.2 保持在中国市场的资源竞争优势 |
4.4.3 扩大在国际传统市场的资源拓展 |
4.4.4 抢先在世界新兴资源市场布局 |
第五章 A 公司橡胶业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品牌建设 |
5.2 控制经营风险 |
5.3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 |
5.4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合成橡胶工业总体分析(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研究[D]. 何洵艺.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丁苯/杜仲共混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 牛娜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王益地. 华侨大学, 2020(01)
- [4]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研究 ——以天然橡胶产业为例[D]. 安彩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5]SX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汤琳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6]中国—东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潜力研究[D]. 姚昊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9)
- [7]我国合成橡胶投资机会分析[J].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技术经济评价》课题组,雷仲敏,郭瑞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8]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供求安全研究[D]. 刘阳. 海南大学, 2012(11)
- [9]A公司橡胶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赵宝华. 吉林大学, 2011(09)
- [10]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发展回顾及2011年展望[J]. 周文荣.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