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0怀柔区泉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田凤波
[摘要]社区护理也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又称为社区健康服务,即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弱势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本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护理服务,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有: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沟通技巧以及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
[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护士素质
社区护理(communitynursing)起源于公共卫生护理,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露丝.伊斯曼首次提出。也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范围也在逐步拓宽。从疾病的护理扩展至疾病的预防;但其侧重点仍是靠护理人员的力量,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减少残障.于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护理协会将这种融医疗护理和公共卫生护理为一体服务称之为社区护理,将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称之为社区护士。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予肯定并加以补充,要求社区护理成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部分,只有做好社区护理,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社区卫生服务。同时,社区护理它不同于病房护理,病房护理有护士长的监督、同事的提醒与帮助。而社区护理往往是一个人单独工作,没有人帮助、监督,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居民的病痛。因此,社区护士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道德素质是实施社区护理的先决条件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道德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集体的利益关系问题。所谓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人们在让会现实生活中,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计会和集体的关系时,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关心人民生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敢于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各种行为作斗争。道德的根本特性是自律性,其根据最基本的是道德个体的内心信念和内化的规范。道德个体的内心信念和内化的规范凝聚为道德良心。良心是道德自律的最高体现,是道德存亡的根据。没有良心就没有道德;道德之所以会发生作用,完全在于人有良心。良心同时又是道德自律的根据,是道德自律的运作机制。从良心的机制来看,良心包含着理性,是人的理性的一种积淀;良心又包含着意志,是人的意志力最强劲的表现;良心还包含着种种非理性的东西:直觉、本能、信念等。因而,良心的心理机制不是单纯的理智、情感、理性或非理性,而是这一切在道德主体内心的综合统一。
道德素质是护士素质的核心,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其它的素质就是一句空话。护理人员应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护理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二、心理素质是做好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
所谓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从事护理工作的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护士的认知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应变力以及情态、意志、气质、性格等。社区居民的病情、心理特点、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又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敏锐地、灵活地、及时地发现社区居民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社区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消除患者和家属的烦躁与苦恼,只有保持平稳自信的心态,以一种文雅、恬静的表情,落落大方的姿态做好社区护理工作。
三、业务素质是实施社区护理的关键
扎实而丰富的业务知识是实施社区护理工作的关键。因为社区护理的特点是病种多、院前急救多。当今社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社区的医护人员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把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伤病员身边,从而挽救他们的生命。抢救患者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心肺复苏、导尿、心电监护、吸痰等,均要熟练掌握,强化应急能力,突出一个“快“字,争取一次成功,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赢得救治时机。因此,社区护士要不断学习,拓展业务知识,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四、掌握沟通技巧是实施社区护理的桥梁
护理沟通是以患者为中心,利用一定符号载体,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沟通是社区护士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与居民交谈时,要注意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智力的个体差异,使用通俗语言,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社区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微笑中为居民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
沟通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倾听。护理人员以宽广和平静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诉说,同时也在理解其感受,并能够恰当地表达这些感受。一个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容易被人信任,使诉说者能够无防卫地诉说他所面临的问题和情绪状态。从而提高收集病史和主诉的准确性,主动地、自觉地发现病人的问题,从而提供确切可行的护理与服务。有学者指出,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一个人,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思想感情,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产生真正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五、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社区护理人员如何在社区护理、家庭护理过程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行事,以保护服务对象和自身的权益,已成为社区护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社区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特别是《护士条例》,从法律上明确了护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确实做到数据准确,资料真实客观,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杜泓.护理面对WTO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2,16(12):713.
[2]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社会主义道德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发布时间:2007-09-2910:00光明日报
[3]王莉、王清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护理工作[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0(4):42.
[4]梁银辉.现代护士礼仪与素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7.
[5]王莉、王清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护理工作[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0(4):42.
[6]苏兰若.以病人为中心是护理工作改革的宗旨[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