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八十年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周易,本土,意识,北京大学,护士长,英国,苍生。
八十年代论文文献综述
马瑞映,田恺[1](2019)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的智库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英国政治、经济的转轨时期,也是英国智库发展的"第二波",涌现出经济事务学会、政策研究中心、亚当·斯密研究所等诸多智库。就成立缘由、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而言,这些智库兼具时代特征与自身特色。它们以各自的理念和实践方式,与政府、政党以及公众展开辩论与互动,形成的研究成果和营造的意见氛围,对政府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透过智库自身话语中夸大的炫耀成分,智库的真实影响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具有关键性,反而呈现出意识形态色彩强烈、影响"外围"化、为政策失败承担责任等多重侧面。产生或壮大于转轨时期的"第二波"智库在英国智库发展史和智识实践史上扮演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特殊角色。(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19年12期)
张明慧[2](2019)在《坚守与迷失:八十年代以来“多余人”形象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经典知识分子形象,从奥涅金、别里托夫、罗亭到奥勃洛莫夫,"多余人"在新旧时代的激烈交替中,虽然怀有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却在残酷黑暗的现实世界中无能为力,而只能沦为多余者。这种个人在时代中的错位,既是特定时期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又是世界各民族的普遍境遇:法国的"世纪儿"、日本的"逃遁者"、中国的"零余者"……构成了世界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谱系。(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9年06期)
陈先发[3](2019)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忆《诗歌报》》一文中研究指出1989年冬天我以《树枝不会折断》为题的一组诗在《诗歌报》刊出时,我其实并不清楚与我同在一城的这份报纸在当代诗学版图中的特殊性——在许多年轻诗人心里,甚至是有一些"神圣"的意味——那年我22岁,刚从复旦毕业回合肥工作不久。当时,我跟众声喧哗、风云四起的所谓先锋诗坛相当疏离。多年后,我看到同时期的一个诗人在那个时段累如膝高的疯狂通信后,震惊不已。据说以信论诗,是那几年的常态,我所知最夸张的一例,某人一年曾写了七百多封信与人论诗。说来惭愧,直至今日,我也未曾与任何一人在信件中谈过诗。在复旦的后半段,我的阅读沉浸于博尔赫斯和《五灯会元》中,(本文来源于《诗歌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邵部[4](2019)在《《苍生》与“八十年代浩然”》一文中研究指出《苍生》被浩然视为"从1976年到1986年这个阶段艺术实践的一次小结"(1),是他在八十年代的代表作。这部小说首先发表于《长篇小说》1987年第13期上,单行本发行于1988年,版面字数43万字,通过冀东田家庄一户普通农民的婚嫁故事,勾连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寄寓了浩然对于人民公社结(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10期)
唐佳希[5](2019)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歌词的时空叙事与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本土意识形成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有研究较多讨论了香港本土意识的媒介建构,而较少关注七十年代以后香港媒介文本的反殖民和国族叙事。流行歌曲是香港大众文化的代表,也是反映和建构身份认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歌词文本进行地理、历史叙事两个层面的考察可以发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歌曲有关身份叙事的两种策略:一是国族论述,以地理山川、民族历史论述重拾国族身份;二是本地叙事,以本地空间、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史叙事凝聚香港意识。歌词通过国族和本土论述共同构筑脱离殖民者的主体性身份认同。国族史特别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经验为香港共同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根基,而根植于民族心性和文化传统的小市民日常生活史同样具有反殖民意义。这些歌词文本展现了香港身份认同形成初期国族意识和本土意识的历史勾连,有助于修正香港身份论述中本土概念狭义化倾向。(本文来源于《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翟金录[6](2019)在《当代易学四十年(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易学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四十年,中华民族发生了一次大的历史性飞跃。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峰,"易"是中华民族最高哲学范畴。易学引领和助推了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同时也丰富、发展、变革了自身。(本文来源于《武当》期刊2019年10期)
王亚晶[7](2019)在《八十年代:此火为大,以梦为马》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庆假期第一天,我带父母去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影结束后,母亲眼眶微红,静默了一会后,她突然问我:"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年啊?"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是2008年了,在我的第一个本命年,发生了两件大事,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吧。"我问妈妈"那你呢",原本我以为她会回答她结婚的那一年亦或是我出生的那一年,没想到她的答案是1984,她说:"也没有非要具体到哪一年,整个八十年代都让我难(本文来源于《记者观察》期刊2019年28期)
薛精华[8](2019)在《春风吹又来:七八十年代中国青年爱情题材电影——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5期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6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5期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影视传媒系教授周学麟主讲,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蓓,访问学者曾静蓉、申朝晖、李冀等,博士生李雨谏、李典峰、李卉等,硕士生陈聪聪、朱信怡等参加。此次沙龙研讨主题为"春风从这里吹起——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青年爱情题材电影初探"。(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11期)
陈林[9](2019)在《“重返八十年代”:语境、方法、问题与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新世纪以来,1980年代一度成为引人热议的话题,或出于某种怀旧心理追忆那个消逝的"黄金时代",或在研究和反思工作中呼声鹊起、应者云集。"重返八十年代"一时蔚为思潮,广受关注。"重返八十年代"侧重对1980年代的知识清理和观念批判,不同于一般性的研究,也迥异于1990年代兴起的怀旧热。这项工作持续至今,成果可观,是对19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一次重要推进。文学研究界的"重返八十年代"一般认为始于2005年,这一年程光炜为博士生开设(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成翼娟[10](2019)在《八十年代华西护理人的青春——成长和历练,从五个印象深刻的故事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和新中国同岁,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八十年代华西人的故事应该是70后、80后的人来讲,为什么让我来讲呢?其实,我是一名正宗的华西医二代80后。我的父亲1939年从华西毕业,我的母亲曾经是仁济医院的一名护士。从小到大,华西给我的印象是"了不起",因为小时候听到父母一说起华西,他们就非常自豪,也让我一直对这里充满了向往。(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八十年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经典知识分子形象,从奥涅金、别里托夫、罗亭到奥勃洛莫夫,"多余人"在新旧时代的激烈交替中,虽然怀有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却在残酷黑暗的现实世界中无能为力,而只能沦为多余者。这种个人在时代中的错位,既是特定时期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又是世界各民族的普遍境遇:法国的"世纪儿"、日本的"逃遁者"、中国的"零余者"……构成了世界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谱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八十年代论文参考文献
[1].马瑞映,田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的智库发展[J].史学月刊.2019
[2].张明慧.坚守与迷失:八十年代以来“多余人”形象的演变[J].长城.2019
[3].陈先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忆《诗歌报》[J].诗歌月刊.2019
[4].邵部.《苍生》与“八十年代浩然”[J].文艺争鸣.2019
[5].唐佳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歌词的时空叙事与身份认同[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19
[6].翟金录.当代易学四十年(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易学研究综述[J].武当.2019
[7].王亚晶.八十年代:此火为大,以梦为马[J].记者观察.2019
[8].薛精华.春风吹又来:七八十年代中国青年爱情题材电影——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5期综述[J].电影评介.2019
[9].陈林.“重返八十年代”:语境、方法、问题与可能性[J].当代作家评论.2019
[10].成翼娟.八十年代华西护理人的青春——成长和历练,从五个印象深刻的故事说起[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