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构成论文_张兴旺,李逸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价构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价,灌区,日喀则市,农业,干旱,水资源,用水。

水价构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兴旺,李逸[1](2018)在《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构成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的背景下,以西藏日喀则市大中型灌区为例,针对该试点项目的农业水价进行测算,以及对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供水价格,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行水价激励政策。对推动和建立西藏地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8年30期)

李逸,齐广平[2](2017)在《甘肃叁电灌区农业水价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肃叁电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为例,针对该试点项目的农业水价成本进行测算,并对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分类价格政策,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行不同供水价格。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农业水价构成进行研究,以灌区现行供水价0.395元/m~3为基点,在作物定额管理基础上,制定出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完善了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深化了农业水价改革。(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7年23期)

李逸[3](2017)在《甘肃省叁电灌区农业水价构成及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数量巨大,但水资源利用效率特别低。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均已证明,水价偏低是导致农用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过低的水价,不仅失去了水资源消费的约束作用,而且激励了浪费性用水。研究农业水价的构成以及改革问题,促进农业节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本文以相关经济理论为指导,深入实际,对甘肃叁电灌区的农业用水、农业水价现状以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际情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分析。长期以来,甘肃省农业灌溉平均水价和成本水价存在很大的差距,低水价不仅使用水户节水意识不强,不利于用水结构调整,而且对水管单位的自身发展和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造成严重影响。2016年,甘肃省遴选榆中县等5个县区作为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叁电灌区作为榆中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之一,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本省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2)阐述农业水价构成理论基础,主要有:农业水价概念及形式、制定原则、农业水价的计算方法、构成因素。(3)选取叁电灌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叁电灌区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农业水价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对其农业水价构成及水价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4)分析叁电灌区灌溉用水的成本、农民的承受能力及水价确定现状,在此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水价的制定措施。(5)分析农业水价改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6)最后总结了本文分析研究的农业水价构成及改革实践中有关的成果,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灌溉水价的改革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11-01)

戎丽丽,葛金田,胡继连[4](2015)在《关于水库水价构成的研究——以山东峡山水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是未来解决水问题的关键。本文实地调研峡山水库的供水价格,从资源水价、环境水价和工程水价叁方面研究水库供水价格构成,并结合影响水价的自然、工程和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科学合理制定水价的建议,以实现水价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5年06期)

张岩,朱红,郑涛,刘洪艳[5](2013)在《城市水价构成及其监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城市供水管理的核心部分——城市水价政府的管理职能是由中央的十六字方针:"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明确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重要内容:直接市场监管和间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是政府通过相关的法规、政策规范企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行为得到约束和限制,这是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城市水业的市场监督(本文来源于《城市》期刊2013年06期)

杜晓红,王永康[6](2011)在《水价构成因素及确定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水价构成因素和水价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水资源评价中能够结合目前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对将来水资源需求作出科学预测,使经济管理手段逐渐渗透到资源管理体系之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1年08期)

李裕科[7](2010)在《论水价构成中的成本因素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水价构成中的成本因素缺乏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不利于水价改革的顺利推进。本文详细分析了现行水价中的成本构成因素,对供水成本核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水价成本费用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0年01期)

江煜,王学峰[8](2008)在《干旱绿洲区基于生态文明的灌溉水价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干旱绿洲区农业灌溉用水除具有一般灌溉用水的商品性、区域性、公益性、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和易污染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即垄断性、季节性,并与生态用水关系密切。研究了干旱绿洲区农业灌溉水价形成机制,提出了干旱绿洲区基于生态文明的农业灌溉水价理论构成模型,丰富了水价理论,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约用水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08年20期)

傅涛,张丽珍,常杪,魏保平[9](2006)在《城市水价的定价目标、构成和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了城市水价的四元结构组成,即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市供水价格以及污水处理费四部分;提出水价定价目标是政府、消费者和企业叁方利益的均衡;从决定水价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出发,进一步将水价按属性分为资源水价、环境水价和工程水价,并对叁种水价的性质和定价原则分别进行了阐述,对全成本核算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6年06期)

徐广生[10](2006)在《有效水价体系构成的几个方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短缺不仅是世界性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一方面,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浪费、跑冒滴漏严重,水体污染加剧,地下水普遍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水资源短缺与(本文来源于《水利经济》期刊2006年01期)

水价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甘肃叁电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为例,针对该试点项目的农业水价成本进行测算,并对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分类价格政策,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行不同供水价格。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农业水价构成进行研究,以灌区现行供水价0.395元/m~3为基点,在作物定额管理基础上,制定出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完善了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深化了农业水价改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价构成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兴旺,李逸.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构成机制分析[J].南方农业.2018

[2].李逸,齐广平.甘肃叁电灌区农业水价构成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

[3].李逸.甘肃省叁电灌区农业水价构成及改革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

[4].戎丽丽,葛金田,胡继连.关于水库水价构成的研究——以山东峡山水库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

[5].张岩,朱红,郑涛,刘洪艳.城市水价构成及其监管[J].城市.2013

[6].杜晓红,王永康.水价构成因素及确定方法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7].李裕科.论水价构成中的成本因素问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

[8].江煜,王学峰.干旱绿洲区基于生态文明的灌溉水价构成研究[J].人民长江.2008

[9].傅涛,张丽珍,常杪,魏保平.城市水价的定价目标、构成和原则[J].中国给水排水.2006

[10].徐广生.有效水价体系构成的几个方面[J].水利经济.2006

论文知识图

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两部制水

标签:;  ;  ;  ;  ;  ;  ;  

水价构成论文_张兴旺,李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